潇潇黑羽 潇潇黑羽
关注数: 0 粉丝数: 22 发帖数: 4,986 关注贴吧数: 8
转:家长如何毁掉自己的孩子? 首先应该做的是摧毁孩子的自尊,将孩子贬到卑微的地位上.具体方法有这样几条: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 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毁孩子的王牌语录. 3,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具体方法举例如下:经常告诉孩子,自从有了他,你连电影也没看过,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最好再具体说出你身上的哪种病是由于他造成的.或者说,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他,自己早就在事业上有大发展了. 4,和孩子说话时口气决不能和蔼,切不可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达到70分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如果还能配合一些挖苦讽刺的汉语词组,则效果更佳.如"你真蠢""你混""没见过你这么傻的""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等等. 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来决定,切不可给他一点儿自由,他的行踪你要密切注视.他如果有日记,一定要设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审查.这样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造成他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的感觉.一个怀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绝不可能奋发上进的. 6,要学会迁怒的本事.单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后要想方设法找理由给孩子泼狗血.无论什么事都归功于孩子的过错然后教训他,并制止他流眼泪.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卑感,同样可以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 7,当众出孩子的丑.前6条都是在家庭里的"单练".真正要彻底毁掉他,这第7条才是杀手锏.你一定要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做能使一个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而一个惧怕社会和自惭形秽的人是很难立足於社会的. 您掌握了以上7条,就基本上可以毁掉自己的孩子了.当然,还得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做到运用自如,这样才能将你的孩子彻底毁掉,使他终身一事无成. 个人认为 如今社会还是教育中国来说太过专制.自由 轻松的教育 能更加开拓孩子的发展之路.其实还是取决于自己本身.莎士比亚说过: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当梦想开始疲惫的时候 孤独的时候,经常想起原清华大学美术学教授陈丹青的一个小故事。 陈丹青是有着多年留学经历的著名画家,他以其出众的艺术才能被清华大学聘为美术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然而,这位名声远扬海内外的学者却多年没有招上研究生。原因是几乎所有他看好的在专业方面很有天赋的学子都因为政治和外语成绩没过分数线而与自己无缘。眼见这么多很有才华的学子因为这个原因与自己擦肩而过,陈丹青感到万分的痛苦和愤怒。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导火索,更主要的原因是清华大学对培养方式提出的诸多评价标准和多种硬件要求让他感到困惑,僵化的教条式培养机制更让他感到无所适从。忍无可忍的他开始不断地发表言论,展开了对中国当代教育体制的攻击。在一个世界知名的全国一流学府,他那激烈的言论所导致的结果大家可想而知。陈丹青在积怒已久之后,愤然辞职。但出于对两名在读学子的责任感,他答应在清华再坚持两年,而后会重新拿起画笔,做一名自由艺术家。当自己坚持多年的梦想在现实面前变得疲惫不堪时,陈丹青感到万分的痛苦和寂寞。 有一天,他带着痛苦的思索来到学校小卖部买玉米,一名从不认识的、面带羞涩的小女孩小心翼翼地冲他走过来,诚恳地对他说:“陈老师,我可以为你买个冰激淋吗?”陈丹青开朗地说道:“好啊!”小女孩为他买完冰激淋后转身就跑了。陈丹青拿着冰激淋,心里突然感到一丝暖意。此后,他再也没见过小女孩,直到现在,他也不知道小女孩的名字。然而,那个冰激淋却让他至今难忘,在多次演讲中他都会提起那件小事。 一个小小的冰激淋让他感到身处其中的世界并不是只有“秋风萧瑟”,学生们对自己的理解和尊重让他感到枯寂昏暗的生活同样有“春暖花开”。虽然碍于多种原因,大家没有直接对他表达出自己的感想,但一个很平常的举动已足以让他感到,自己其实并不孤独! 生活中一个美丽的微笑会让人感到心中无限的温暖,奋斗中一句温馨的鼓励会让人感激一生。寂寞的夜里,我经常会打开电脑看朋友们在博客上的留言,无论是赞美、鼓励、玩笑还是批评,我的心里都会感到无比的温暖。至少,自己的心情还有人愿意品读,自己的想法还有人关注,我感到十分的幸福。我想,此刻能够静下心和自己交流思想的朋友,平日里也许会有很多难以言表的寂寞和痛苦。人生,其实就是一个承载快乐和不幸的受体。奋斗的过程本身并没有太多感人的故事,但鼓励的话语和执着的梦想会给我们带来永远无法忘怀的激情和动力。 当梦想开始疲惫的时候,我们需要朋友的关心和安慰。不用更多的言语,一个真诚的眼神,一个美丽的微笑就已足够!当梦想开始疲惫的时候,我们需要敞开胸怀,痛饮友情的美酒,一声鼓励,一句问候,足以让人回味一生,珍重永久!
One of Us - Joan Osborne One of Us - Joan OsborneIf god had a name, what would it be and would you call it to his face if you were faced with him in all his glory what would you ask if you had just one question and yeah yeah god is great yeah yeah god is good yeah yeah yeah yeah yeah what if god was one of us just a slob like one of us just a stranger on the bus trying to make his way home if god had a face what would it look like and would you want to see if seeing meant that you would have to believe in things like heaven and in jesus and the saints and all the prophets and yeah yeah god is great yeah yeah god is good yeah yeah yeah yeah yeah what if god was one of us just a slob like one of us just a stranger on the bus trying to make his way home he's trying to make his way home back up to heaven all alone nobody calling on the phone except for the pope maybe in rome and yeah yeah god is great yeah yeah god is good yeah yeah yeah yeah yeah what if god was one of us just a slob like one of us just a stranger on the bus trying to make his way home like a holy rolling stone back up to heaven all alone just trying to make his way home nobody calling on the phone except for the pope maybe in rome http://files.m915.com/music/0430/oneofus.mp3Joan Osborne在95年推出了一张结合蓝调、灵魂及福音歌曲的经典专辑Relish(喜悦),96年让她得到了7项葛莱美提名。97年时再度获得葛莱美最佳摇滚女歌手的提名。当时在美国地区的销量就超过了3百万张。专辑中的这首One of Us一举获得美国单曲榜冠军,这首歌可以说是所有乐迷对于Joan Osborne最熟悉的一首歌。此后的2年中,为推广这张专辑,Joan Osborne走遍了全球,同时也饱尝了这首涉及宗教信仰的歌曲所引起的宗教纠纷。她拿西方人心中无比神圣的上帝开玩笑,用辛辣讽刺的口吻把上帝从神台上拉了下来,用凡人才有的词汇调侃了一番。尽管这首歌在排行榜上风光无限,但她最后还是被唱片公司解雇。每次听这首歌,心中都会泛起淡淡的伤感,但又不可抗拒的喜欢上她声音里的那一丝丝绝望的挣扎。越听越有味道的一首歌。
Goo Goo Dolls 国籍:美国 风格:Alternative/Indie[另类独立] Adult Alternative Pop/Rock 乐队介绍: 在这淘汰率快速且变化多端的摇滚乐坛中,能成军超过15个寒暑,并且愈战愈勇,后势强劲的团体,已不多见了,但这组来自纽约水牛城由Johnny Rzeznik(主唱/吉他)、Robby Takac (贝斯)与Mike Malinin (鼓手)三位所组成的Goo Goo Dolls却以他们扎实的表演水准,引领独特流畅的音乐潮流经历15个年头至今仍然屹立不摇!   1985年便成军的Goo Goo Dolls以原始的团名The Sex Maggots加上原始鼓手George Tutuska在各个俱乐部中以专门翻唱别人作品的摇滚团四处走唱。很快的他们于97年被一家专门出版重金属摇滚的厂牌Metal Blade签入旗下发行首张同名专辑,陆续的在87-90年间发行了三张专辑,直到93年的专辑《Superstar Car Wash》的发行,终于以单曲“We Are The Normal”进驻现代摇滚榜并打开知名度,获得乐界一致好评。   日益成熟的作品,更加流畅的旋律让95年的第五张专辑不但销售一举大破两百万张,单曲“Name”更是挺进流行单曲榜Top 5。此时原鼓手George Tutuska求去换上新任鼓手Mike Malinin接着他们整装再出发,继续绽放灿烂火花,发行了他们于乐坛中立下的新里程碑专辑《Dizzy Up The Girl》辑中一曲为电影《City Of Angels》所谱写的作品“Iris”不但稳坐点播榜18周冠军,更入围41届格莱美最佳年度唱片、年度歌曲及最佳流行演唱团体三项大奖提名,整个90年可说是Goo Goo Dolls开花结果丰收的年代! http://www.vvpo.com/google/po_15201.htm
何为英式摇滚——英式摇滚的发展与代表乐队   自60年代以来,英式摇滚一直很强调吉他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方面形成了旋律英式的传统模式,另一方面也使它有别于美式的求狂求噪的吉他音色。人们常常用“唯美”来形容英国的乐队而不以此去评价美式摇滚,这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英国摇滚乐队自60年代早期的“披头士”(BEATLES,THE)、“滚石”(ROLLING STONES,THE )“入侵”美国以后,已成为美国摇滚风景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接下去的25年里,英国出口了从埃尔顿·约翰(JOHN,ELTON)到“赶时髦”(DEPECHE MODE)的巨星并在美国形成了非常可观的听众群体。在90年代早期,随着“涅 ”(NIRVANA )和“珍珠酱”(PEARL JAM )领导的美国摇滚的复苏,英国摇滚失去了昔日的活力。但近几年来,随着英国摇滚乐队“绿洲”、“污迹”(BLUR)、“山羊皮”(SUEDE)的崛起,英式摇滚再现了昔日辉煌。  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英国甚至出现了纯粹以吉他噪音实验为目标的乐队与风格,并且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在英国独立摇滚中可谓独树一帜。敏感的乐评人称这一类音乐风格为“自赏摇滚”(Shoe-gazing)。“自赏摇滚”这一名称很是贴切,既包涵了乐队的音乐风格,又暗示了乐队特立独行的生活态度。  Shoe-gazing一词原意是指一些乐队在现场演出的时候的独特表情,乐手在表演时两眼直直地盯着地板,不看别处,显得好象有点害羞,又似孤芳自赏。因而有人就把这一类乐队称为“自赏派”。当“自赏派”音乐开始为听众所接受并传播之时,“自赏派”进而特指那些声响吵闹并且冗长而沉闷;乐器充满阵阵的失真和密集的回授效果;歌声和旋律被吉他音响声墙所淹没并无法分辨各种乐器之间音色的音乐。这类风格的代表性乐队有:My bloody valentine(血色情书),The Jesus and Mary chain(耶稣·玛丽亚项链),Ride(驾驭),Lush(繁茂),The chapterhouse(分会场),The boo radleys(布·拉德利斯)等。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