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风二中
-
关注数: 62
粉丝数: 418
发帖数: 42,091
关注贴吧数: 24
一个只喜欢红楼梦的男人是什么样的男人? 我小时候四大名著就红楼梦不看。为啥?我小时候只喜欢看打打杀杀的剧情,红楼梦全都是风花雪月,纸醉金迷,大家族内部剪不断理还乱的人际关系,没有一点快意恩仇的武打,写得z再好,地位再高我也不看。我只喜欢喜欢那种快意恩仇的打打杀杀、攻城掠地,从来不知道三纲五常、忠君报国为何物,只知道先杀个痛快再说。
如果涌金门对话是这么说的 那洗白反派,抹黑主角的罪名就实锤了 同样的目的,同样的逻辑依据,会说话是多么重要。哪怕你对线的是千古一帝,也没人敢说你是错的。 【"有志不在年少"【沈晓海】李世民cut(上)-哔哩哔哩】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23.tv%2F2NBtu8k&urlrefer=38faf06055e9e35b44e05c14dc8b5521 第四视频《你想和我交朋友吗》上半部分
一段有意思的台词,是到底画的是虎还是狗? 1.莫非这位就是江湖上人称及时雨的宋公明吗? 来者可是诸葛孔明? 2.他的祖上夺得,我为何就夺不得?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 3.你既为一方豪杰,手下弟兄又均是能征善战的英雄好汉,你我如能合兵一处,打出个清平世道来,不也能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公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投诉水浒吧吧务循环封禁 举报水浒吧吧务团队存在循环封禁行为,证据截图如下
【吧务相关】请教什么叫“无端生事,恶意吹黑” 吧规护体
我喜欢的三个半靠演技和编剧撑起来的角色 撑起来的标准:按照原著不算可爱甚至有污点,但通过电视剧的改编和演员到位的演技,让我发自内心地喜欢的,数来数去,刚好三个半。本帖欢迎吧友们积极讨论,可以对我罗列的论据发表意见,也可以补充大家见过的类似角色。为体现平等原则,在排名上按照作品时间顺序排名。
纵虎归山,谁的锅? 一气周瑜的南郡之战,曹仁被打成了丧家之犬,赵云在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之下,已经成功袭取南郡,这时候完全可以复制之前的请君入瓮,把曹仁变成第二个周瑜,而且不会有生还的机会。结果城门紧闭让他给跑掉了,留下曹仁的结果是十年之后,樊城城头的一记毒箭先让关二爷威风不再,又在兵败路上箭疮发作而方寸大乱。后悔不?
【论背刺】 把背刺当成“出其不意”的卑鄙手段,到底是在为主角遮羞还是在糟蹋主角的智商?
87版电视剧告诉你什么叫情人眼里出西施 不要误会,这个主语不是书里的角色,而是观众自己。 所有的信息来源于B站弹幕所反映的观众心态。这里举几个演员的例子,懒得截图了。
以后需要玩张八百梗的可以换成七十破六百了 张辽的八百破十万是断章取义,去年的七十破六百才是真正的战斗力
反对各种以攻击为目的的贴标签行为,不管书里还是书外 贴吧本来是供同好们交流和各抒己见的地方,但好像从贴吧成立之日起,因为不同观点产生的矛盾斗争就产生了各种以粉/吹、黑为代表的称谓,进而以自己认定的各种粉、黑为目标,【以小说情节为材料】,以观点辩论为契机,进行(或者夹带)人身攻击,并同拉帮结派行为相辅相成,把贴吧的氛围搞成了小说里那种诸侯混战的局面。同意这一描述的请在楼下顶起。
大家都说说,为什么晴雯一定要“被害死”? 为防止理解偏差,说清楚了,是为什一定要把晴雯定义成被害死的?
【申请加精】央水涌金门辩论全评 央版水浒40集的涌金门辩论一直是粉丝们口水战的万恶之源。但大多是挺一方喷另一方的站队拉偏架。本粉不才,不愿意介入这种挺一方踩一方的无聊争斗,但也不忍看到感性的观众们被带节奏和断章取义而陷入认识误区,特地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作一篇相对中立的解析,以帮助尽量多的真水浒粉丝走出偏听偏信的误区,掌握正确的认识方法。水平不高,欢迎批评指教。
大家碰到引用【好就好在投降】语录的都是怎么回复的? 从以前的贴吧,到现在的B站评论区,凡是喷宋江招安的精神小学生群体,总有半数一大部分拿着MZX“好就好在投降”的语录当令箭。 对这种连说话的时间、背景都不看,甚至整句话能一字不差地引用出来,却不记得中学历史课教的“错误发动”“被YXJ利用”的选择性失忆患者们,想必都有上去凑热闹的冲动吧?大家有回复过的,都是怎么回复的,或者想说什么呢?一起来开个诸葛亮会吧。
金钏儿的另一重身份有谁多想一想? 撵金钏事件,因其引发的严重后果和涉及到的当事人人设,一向是红楼粉们的一大“战场”。但个人见过的辩论内容,几乎都是围绕着金钏之死的责任。 诚然,死了人该由谁负责,多个人的责任如何分摊理应成为争论的焦点。然而就像交警出责任认定书的前提首先是属于交通肇事范畴一样,对金钏之死的责任分担不管怎么争,大家默认的前提总是金钏作为奴婢被主人开除。但有没有人想过金钏的另一层身份,从而导致这事可能完全不是谁的责任的问题呢?
【申请加精】B站爱好者们都来谈谈观后感 【申请加精】B站爱好者们都来谈谈观后感
大型车祸现场之某人的粉丝群你们惹得起么
如果一定要仇觅恨,那红楼梦最可恨的应该是 男女主角的一手好牌被自己的无所作为给打成稀巴烂有木有?
两次摔玉事件,黛玉的脾气180度转变啊 刚到贾府那回,林妹妹陪小心还来不及,两句自谦就让宝玉中二病发作,摔了命根子,为这晚上还睡不着觉,自责刚来就惹宝哥哥生气,让袭人好一番安慰。 清虚观打醮隔天,好端端地探望关心,两人却一言不合越说越极端。虽然二宝抱怨“白认得你”说了过头话,黛玉并没真的生气,偏偏拿“配对”的事出来刺激,在升级矛盾的过程中扮演了“小事化大”的角色,典型的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推测其主观动机,对二宝的中二病及其前科她是亲自领教过的,不知道他情之所钟起码熟悉他的性格吧。以她的聪明剔透,也不可能听不出他的气话而产生误解。那为什么在贾府如履薄冰的林妹妹明知是爆碳说气话,还这么拱火呢?想当初能为了自己言者无心惹得二宝中二病发作而自责,这回却火上浇油,不得不说变得太大了。
从徐敬业叛乱探讨两种北伐战略的优劣 众所周知,徐敬业起兵之初,谋士魏思温和薛仲璋分别提出过趁虚直捣黄龙和先据江南两种不同的战略,后来徐敬业是押错了宝而败亡。但魏思温的战略就真正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吗? 魏、薛两人的分歧,归根结底是速战速决和稳扎稳打两种战略指导思想的选择,并且面临的同样是以弱击强的实力劣势和先发制人的先手优势。那么在相似的战略格局下,大家认为该如何取舍呢?
玄难圆寂不到一年,段延庆也去了 7月13日,因出演电影《少林寺》中“秃鹰”一角被观众所熟识的动作演员计春华的追悼会在杭州举行。7月11日,计春华因肺癌晚期于杭州去世,享年57岁。
【转自新浪博客】秦叔宝年龄的推理
秃发树机能是蜀汉的好朋友吧 诸葛丞相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都是在曹魏的陇右放火烧荒,消耗中原的国力。秃发树机能横行雍凉长达八年,骚扰得司马家的当权者鸡犬不宁,战绩上不但消灭数以万计的晋军,还连杀胡烈、牵弘、杨欣等灭蜀大将。诸葛丞相和姜伯约穷毕生精力也消灭不了这许多敌人,怎么看都像是专门替蜀汉报仇的。这么大的军事成就居然在演义里压根没提过,不然肯定值得大书特书的,大家觉得呢?
【讨论贴】向谁亮剑,怎么亮剑? 随着缅北炮声再度响起,流弹越界之事再次发生。三年前边民遇难的“旧恨”又在国内掀起了一波“爱国”热潮。今天醒来一看浏览器头条,果不其然,夹枪带棒的评论火力比李云龙的意大利炮还猛。
又一位将星走了,媒体反映冷淡 “开国将军竟不如二流演员”的说法你们赞成吗?
转发一篇博客测试度娘的敏感性 “五四运动”背后的智慧
再论三国迷津津乐道的“汉以强亡” 演义吧本来不是严肃的历史贴吧,但一旦和贯穿两千多年历史的少数民族问题挂起钩来,汉末各路军阀对周边部族屡战屡胜的辉煌战绩和王夫之“汉以强亡”之论总能让三国英雄的粉丝们在谈论这段历史,尤其是在“叹息痛恨于桓灵”的时候倍感自豪。楼主特此援引一篇来自网易的小论文与大家一同欣赏,并表达自己对这一论断的看法,欢迎一起讨论。
夺嫡大战中的王爷们,在玩秦汉演义么? 第一代:太子建成、齐王元吉、秦王世民 秦王灭齐王,天下一统,秦朝建立 第二代:太子、魏王、汉王/蜀王/吴王,晋王 汉朝末年的魏蜀吴三国,最后三国俱亡,三分归晋
左边上的这位女将谁认得啊? 曾头市那集开头,宋江引武松他们进来跟晁天王见面的时候,呼延灼身边多了一位美女,一直没注意到。楼主调了视频翻看,一开始晁宋进来的时候,前排每个人都清清楚楚,是没有此人的。
王英已随杨志去 11月11日,演员许敬义的家人通过许敬义的微博发讣告,公开了许敬义去世的消息,称:“津门表演艺术家许敬义老师因病于2017.11.06.23:50病逝于家中,享年59岁!我们喜爱的矮脚虎王英已随青面兽杨志(翟乃社)回梁山!人世间再无矮脚虎!音容笑貌常留银屏!”这让很多网友们表示很遗憾和惋惜,希望许敬义一路走好。
迟来的消息:玄难大师圆寂了 演员许敬义因病于2017年11月6日23:50病逝于家中,享年59岁。六小龄童在微博发文悼念。 许敬义先生别名老三,1958年出生于天津。从影几十年来,许敬义演戏十分认真投入,其精湛演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在《水浒传》中饰演矮脚虎王英,还曾参演《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等经典电视剧。
这段有内涵,谁给解释一下 柳建伟《突出重围》里的节选
千里跃进大别山与水浒征方腊 在服从命令和保存有生力量之间,该何去何从?
骆宾王的檄文好讽刺啊,一语成谶 《讨武曌檄》楼主有事没事拿来朗诵,很提神提气的。特别是最后一句“坐昧先机之兆,必贻后世之诛”好威武霸气有木有?可惜事实残忍地打了他的脸,恰恰是徐敬业自己不听魏思温的建议直取洛阳,却在江南开片打持久战,结果真的“坐昧先机之兆,必贻后世之诛”了。这就好比你要给别人算命吓唬他们,结果算出来的凶卦却应在了自己的头上,真是天大的讽刺啊
为什么那么多吧友都支持刘备伐吴? 发现吧里关于夷陵之战的讨论挺特别的,战术上没多少热度,倒是关于这仗该不该打,或者该打到什么地步,还有之前东吴袭取荆州的评价争得厉害。其中有不少人对孙吴的袭击深恶痛绝,进而觉得备备替关公报仇是天经地义甚至非打不可,参加过讨论的大家心里应该都有个B数了吧。
急求,这个片段是哪部影片里的啊?
急求,谁知道这个片段是哪部影片里的啊?
急求,这段通知百花齐放的是哪部片里的啊?
紫绡为神马打小峰? 小女孩左手牵着他,右手拿着棒棒糖。 唐小峰太过无聊,于是蹲下来教她怎么吃棒棒糖:“棒棒糖怎么能这样吃呢?我教你,先放在嘴前,舌头伸出来,轻轻舔一下……对对,再慢慢地含进去……慢慢地拿出来……这个时候,要发出一点儿声音,很舒服很舒服的声音,然后再……” “死小峰,你教她什么乱七八糟的?”一个栗子狠狠敲在他头上。 唐小峰回过头去,看到颜紫绡、祝题花、宰银蟾、宰玉蟾、魏紫樱五女站在旁边,颜紫绡立在那里,母老虎般瞪着他。 唐小峰摸着头上的包,呵呵地笑着……小孩子就该从小培养嘛。
襄阳、樊城,对关羽就是个天大的讽刺啊 赤壁之战前,曹仁以樊城为据点进攻新野,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被二爷奉令抄了后路轻松拿下,当时的皇叔全军不过三千人,扣去正面迎战的主力,分给二爷去偷袭的也就一千左右。
打过仗的将军调去院校搞教育怎么看? 最近重温《归途如虹》,大结局的时候老作训何志远被调到国防大学当文职教员,为此上级领导还对他做了耐心的解释。抛开他个人的特殊情况不说,大家都会为这么个打过仗的优秀指挥官没能在作战部队继续发展而感到惋惜吧?
老李这段逻辑是不是很混账? 为这点儿粮食,李云龙和妻子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粮食买回后,李云龙叫人全部运到梁山分队了,自己家一点儿没留。
TVB版的婉妹PK小慕容是不是很败笔? TVB版算是楼主小时候对天龙的“初恋”了,被誉为经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进行了不少人性化的改编,像阿朱死后段正淳去找康敏调查就改得很好。可39集西夏皇宫比武那段,简直让人看一次吐一次啊。特别是婉妹差点让小慕容给打死,不是大理郡主伤不起,而是编剧脑子里不知装的什么浆糊,到处是硬伤。
97版的西夏比武改编是不是很扯? 97版算是楼主小时候对天龙的“初恋”了,被誉为经典也算名至实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进行了不少人性化的改编。可有个地方改得很失败,就是西夏皇宫比武那段,让楼主看一次吐一次。为什么?逻辑硬伤,怎么都圆不起来,深化角色形象的加分远远比不上对正常逻辑的破坏,得不偿失。
神龙政变是个好的战争题材吗? 《镜花缘》后五回的徐、骆后人小瀛洲山起兵反武,破酒色财气四阵;《薛刚反唐》更是不惜借助外国兵马来推翻武周政权,报。难道战争题材真这么值得炒作,连一场政变就搞定的改朝换代,都可以拿来发挥,写成像李渊父子太原起兵,取代隋朝的壮举?
十二花仙还真不是随便选的啊 《镜花缘》原著共有99位司花仙子,由于人数太多和剧情变化,到剧中被精简为12位,即牡丹、杜鹃、桃花、梅花、兰花、水仙、芍药、桂花、菊花、莲花、山茶、海棠,为什么挑这十二种花作为代表,大家认为有什么讲究吗?
当神探狄仁杰剧组穿越到亮剑 大家会发现什么有趣的情节?
洞朗对峙,现代版的官渡之战 “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
对西游记的部分历史,能不能这么改 声明本帖纯开脑洞假设,不涉及现实和篡改。
谁知道这篇文章出息何人之手 昨天在中华网看了篇豫湘桂战役的文章《1944年日军一号作战:为何导致40万国军全面崩溃》,前面看着感觉不错,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清清楚楚,详略得当,看法也挺客观的。不想看到结尾的时候突然冒出非常不和谐的论调……
谁知道这种论调出自何人之口? 昨天在中华网看了篇豫湘桂战役的文章,前面看着感觉不错,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清清楚楚,详略得当,看法也挺客观的。不想看到结尾的时候突然冒出非常不和谐的论调……
‖欢喜七仙缘‖【文文】仙女动凡心,姐妹们该支持吗? 紫儿私配凡人一案中,六个姐姐就帮她“留情”还是“断情”出现了两条路线的分歧。多年来在广大欢迷之间热议不绝,元帅自己也从坚定力挺变得两头为难了。 最近重温了比欢剧更早几年的《镜花缘传奇》,却被雷得不要不要的。那里面的女猪百花仙子刚上任就跟观音菩萨座下的金童玩起了仙仙恋,而情同手足的十二花仙不但早已看出,还一起推波助澜,成全男女猪脚的非法恋爱。在两人被王母罚到天都三峰面壁思过期间,还冒着被处罚的危险,合力架起花桥帮他们传情见面,最后因花库被破坏而东窗事发,集体被贬下凡间。对比本剧中六仙女的分歧和《镜》里十二花仙一个鼻孔出气的以身试法,到底孰是孰非呢?
刚想打瞌睡,有人就递枕头过来了 本帅在唐吧水到中书令,发帖跟帖无数,这个叫UC0095PHENEX的家伙也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才刚萍水相逢,没说上两句就祭出禁言大法,不知是几个意思?是不是有几个臭钱买了会员权限就可以过把秦始皇的瘾,听到不想听的话就随便开挂,让人敢怒不能言了? 大家谁有跟这家伙打过交道的都来说说。
段誉怒怼乔峰,兄弟战场变仇敌
从太宗看胸怀和性格的关系 小时候读三国,对孙策这个人物很费解。一方面他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得很有气度,连太史慈这样的死敌都能化敌为友;另一方面却性格急躁,郭嘉的预言居然让他跳脚,并且为了于吉之事搭上年轻的生命。当时就想不通,怎么他有时这么大度,有时却变得小肚鸡肠呢?
第五十集中关张诀别的争议 虽然按照演义里来说,确实关张兄弟那一别就成了永诀,但三爷又是流泪又是下跪的,搞得好像要上刑场似的,是不是过于夸张了?按当时蜀汉的发展势头,安他们俩的本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预见到未来的悲剧,那又哪来的这么凄凉的悲情呢?再说与蜀汉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也不相称啊。
新人报到,来个十二花仙大排名讨论哈 小时候的记忆,最近心血来潮重温了一遍全剧,越来越上瘾。比起男女主的爱情,个人更崇拜十二花仙同女主的姐妹真情和团结力量。作为曾经写过多女主网络小说的文艺青年,知道这种剧情一向不好安排。十二花仙人多嘴杂,戏份、能力等方面势必有所区别。这里不妨借鉴梁山一百单八将给十二位仙子按各种口径来个排名,欢迎大家踊跃讨论。
【投诉帖子】05-22丨历史吧“商朝”网友滥用禁言权限 在历史吧跟帖讨论遭遇此人,火气挺大。看他用语不堪,好意提醒,结果一言不合就被喷脏话并禁言一年,实在无法容忍这种强横霸道。聊天截屏为证,请吧务人员主持公道。
再论十二年前的《施琅大将军》 记得十二年前,楼主高一下学期的时候看了央视首播的这部剧。当时的心思真是纯洁得只懂得外行看热闹了。后来渐渐地成了历史加军事的爱好者,一边广泛阅读正史书籍,一边跟着电视剧做对比,也慢慢地养成了给历史剧找茬的爱好。从表面上的史实错误到主题内涵上的分辨,也算不断地在深化对历史剧的认识。四年前来到晋江工作,少不了也时常翻看这部本地ZF参加筹拍的大戏。近来饱读南明历史,加上台海局势日趋严峻,忍不住心血来潮地就一些大众化的评论谈点自己的看法。
这尼玛谁啊?好大的架子! 这厮不是水浒里的任何一个英雄,可牛逼直追宋江。李逵是他的引路人,武松、孙二娘是他师父,林教头是他生死兄弟,公孙胜是他手下,顾大嫂是他大老婆,卢俊义还是他岳父。还有我大胖和尚鲁智深,是他武侠生涯刷到的第一大经验包。这么牛逼的人物,他到底是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