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黑荣耀 朦胧预见
人间何处不相逢
关注数: 12 粉丝数: 228 发帖数: 2,934 关注贴吧数: 8
《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9次报告》发布 聚焦两岸四地291个城市样本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11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基准与理想标杆》”(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倪鹏飞作首席研究员,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联合完成。 通过长期研究,按照指标最小化原则,课题组详细评价了中国两岸四地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及其它分项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从整体上衡量了中国城市竞争力发展格局,以及有关方面距离理想状态的差距,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门、国内外企业、有关研究机构、社会公众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和研究借鉴价值。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梳理,目前市场对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等指标备受关注。 根据课题组的调研,2021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前十城市依次为:上海、深圳、香港、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无锡。此次统计中,上海超越香港、深圳,重回综合经济竞争力第一。 此外,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无锡、杭州、成都、宁波、佛山、澳门、长沙等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相对于去年均维持不变,这说明头部格局基本稳定。 通过对2021年中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研究,课题组发现,头部城市排名基本稳定,区域中心城市仍然引领全国。 课题组首席研究员倪鹏飞表示,总体看,2021年综合经济竞争力“南高北低、南升北降”的趋势依旧延续,而“东高中西低,东降中升”的开始出现;从层级角度来看,二线城市内部差异较小、竞争激烈;各省份基本均呈现综合经济竞争力上升的省份趋于收敛,综合经济竞争力下降的省份趋于发散的状态;从城市群角度来看,中部的合肥城市群、南昌城市群上升幅度最大。 对于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的调研,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广州、武汉、苏州、南京、厦门。 根据2021年中国可持续竞争力研究,报告指出,从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总体来看,中部城市迅速崛起,头部发达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格局逐步稳定。从中国各区域可持续竞争力来看,中部地区优势凸显,东部及港澳台地区仍然为城市竞争力的主要领导者,东北及西部地区可持续竞争力偏低。 倪鹏飞表示,在可持续竞争力排名中,从各省份可持续竞争力来看,各省呈“越强越收敛、越弱越分化”的一核驱动、多核驱动格局。而从各层级可持续竞争力来看,一二三四线城市格局趋于稳定,四线城市人才增量竞争力分化严峻。从可持续竞争力核心指标人才密度竞争力来看,南升北降格局已定。
【宝能集团部分信托、理财确认违约,负债率近90%,流动性危机待 负债率达89.5%的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能投资集团”)显然站在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日前,宝能系旗下重要融资平台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钜盛华”)发布公告,确认了市场上流传的宝能投资集团作为融资人的一信托计划及理财产品部分逾期的消息。 宝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姚振华于8月20日晚独家回应第一财经称,会坚决兑付每一分钱,下一步,将采取强有力的关键举措持续回笼资金,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这在不过,有内认识人担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宝能资金流动性的紧张。业内人士表示,其债务危机的帷幕或将由此拉开。 旗下信托、理财产品逾期 市场的担忧起始于7月26日民生信托发布的一则公告,称民生信托于2019年7月25日发起设立了“民生信托·至信651号宝能投资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融资人为宝能投资集团。该信托计划本金及利息合计约为21.16亿元,截至26日,民生信托未收到足额贷款本息,宝能投资集团出现违约。 用益信托网显示,截至目前,上述信托计划一共发售了11只分期信托贷款产品,金额合计7.151亿元,均在执行期。同时,为支持这些信托贷款融资,宝能系还质押了旗下正大发展持有的深圳香蜜湖地块项目公司3.675%股权,以及钜盛华1.5%股权。 除了上述信托计划外,另据媒体报道,宝能系旗下多个近期到期的理财产品也都出现了逾期情况。其中包括:宝能面向内部员工等认购的定向融资理财产品——天盈、天鑫、贵鑫等“员工赢”产品;深圳海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的“宝盈2号私募投资基金”;前海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的“宝盈A-001号私募投资基金”、“纯债2号私募投资基金”等。 这些信托计划、理财产品的逾期消息使宝能陷入舆论中心。对此,宝能投资集团子公司钜盛华于8月2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关注到有自媒体发布了涉及本公司控股股东宝能集团的市场传闻,传闻中提及宝能系旗下多个近期到期的理财产品以及由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均出现了逾期的情况。 钜盛华表示:“我公司针对上述报道事项进行了调查、核实,发现宝能投资集团作为融资人发行‘中国民生信托-至信651号宝能投资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及部分宝能旗下金交所理财产品未能足额按期偿还,存在部分逾期现象。” 至此,宝能旗下信托计划和理财产品逾期一事得到证明。不过,钜盛华还透露,截至公告日,宝能投资集团已就延期偿还方案与投资人及民生信托初步达成一致,后续将通过处置部分资产、战略聚焦减少开支等方案落实偿债资金,预计于2021年末前完成相关理财产品及信托计划的全部偿付。 同时其还强调,该市场传闻目前未对公司日常管理、生产经营及偿债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第一财经)
关于浑南商业,我要说的。别把万达,天街等,放心里。 关于浑南区的商业,目前肯定是要看奥体的,但随着整体人口增加,重心南移,未来大新城板块一定会放光。 先说市府万达,市府万达广场虽然现在不温不火,但是这跟市府板块的入住人口有关,人口规模起来后,市府万达的下限是沈辽路万达级别。 比如沈北,沈北区整体人口比浑南区少,但是道义板块是沈北这个远郊区最靠近市区的板块,人口(含大学生)居住很集中,人上来了,什么华强与积家,这些业态平平无奇,定位也相对较低的商场,那也是人气满满。长白同理,总人口少,居住人口集中,就能把新万象汇的人气供起来。 不过,道义跟浑南最靠近市区的奥体比,那就根本没法比了,奥体已是纯市区。 道义的本质还是远郊区的一个繁华街道,跟宁官屯,白塔铺一个性质,从农村转城市的时间进度上,开发的早一点。张士基本就是沈北的上限,不对张士算是5区,有点欺负人。那于洪新城吧,于洪新城大概就是道义的上限。 回到主题 万达现在的定位就是服务本区域版块内,年轻人与年轻家庭的体验商场,影院、大众餐饮、大玩家、健身房、宝贝王等主力店,是对空白进行补充的商业。所以广告语是“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他是覆盖空白区域,当然到哪里,都是那里的中心。 沈阳新版块这几个万达的定位,也不是辐射市域或省域的,就是板块内的第一个全家体验场景,所以别挑,别对万达这个失望那个失望的。 觉得新城万达不好,麻烦导航青年大街。 万达干了20多年的商业地产,是江湖大哥。龙湖、中海这些纯地产开发商,进入商业地产这个行业才多久,都是万达后屁股的模仿者。万达前几年还是商业地产老大,没那么容易超越。 中国排名前100的购物中心,万达占13个,与华润万象城+汇是一个数量级,远远甩开别人家。整体开业商场数量,那是绝对的遥遥领先。 其他,新市府规划的爱琴海,天街,也别想太多,期望高。 其实包括招商花园城,新城吾悦广场,中海寰宇城,万科万科广场,宝龙城市广场,苏宁生活广场,印象城,红星爱琴海,龙湖天街等,也就是万达大概齐的档次。 不算各家标杆店的话,万达标准商场的水平实际比这哥几个还高那么一点点。不要看标杆店,各家都有标杆店,万达标杆店一年也卖5、6十个亿,是跟沈阳万象城业绩差不多的。 龙湖那种模式,在沈阳开了1个天街,就能再开5个,跟万达填补空白的模式一样,看谁复制的快了。龙湖在南京就是一口气干了6个天街,快马加鞭上。 如果万达2年内把新规划的5个万达广场都干了,那新城、龙湖这种就比较难受了。剩下的板块,沈河河滩地有万象,东湖有华润万象,开发区有杉&龙湖天街,皇姑东西瓦窑有华润万象,丁香湖,大东新城,万达都谈了一轮又一轮了。三环内新开发且没商业布局的板块,很少了,留给大家捡钱的机会很少了。 浑南吧友,别像沈北土人似的,来了个万达模仿------吾悦广场,就吹上天,捧得比万达高一大截,把万达说的一无是处,结果万达在沈北建了沈阳最大的万达广场,跪在那抱着大腿叫爷爷。呵呵,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大家对天街,要正确看待。屁股决定脑袋是人之常情,但是完全脑袋由屁股来支配,就显得这个人格局太低,是所谓的势利小人。 购物中心里全国大规模在各地开连锁的商业地产,真正有意思的是,中粮大悦城,华润万象城&汇,宜家荟聚,凯德来福士,新世界k11,银泰城,瑞安新天地(天地),恒隆广场,星河park,这些是定位比万达广场高,也都会带来一些特别的,能够吸引全市人去消费的经营品类或品牌的。 至于月星环球港,压根没有参考性,看上海没意义,上海环球港超神,上海龙之梦还很牛呢,华联在北京也有SKP,嘉里在北京还有国贸商城呢,不成规模扩张的都无法估计。 换句话说,如果月星真对沈阳有信心,敢下注,早就干了,不会10年过去了商场还是一张设计图。 早年,各大商业地产,对沈阳近郊&远郊,那是相当没信心,包括华润,以长白万象汇从规划来说,是个失败品,定位定低了,导致规模小,一块完整的商业面积,拆成了南北两个中小型商业,中间夹着住宅,商场被面积把上限给限制住了。大而全硬件达不到,小而精又太大,必须弄一堆没人高频消费的运动品牌填场,尴尬的一P。 浑南真正的商业爆发是3-5年后,近1-3年是很难有城市级的商业落地。 泛新市府板块,万达广场、天街、爱琴海、环球港,都是构筑下限的先行者。 单这个下限的基础,做的很牛逼,除了白塔铺区域,几乎没有杂牌子商场。也不愧是沈阳双中心驱动的另一核。 只要解决了浑南高峰期进出城的交通问题,东西北三个方向覆盖好交通网路。5年后,浑河南岸的商业中心,就不再是奥体板块(长白商业规模就不配提中心二字),而是泛新市府板块。 真的很多人看好5年后的大新市府商业潜力,那是150-200万人口规模的东北四省区的中心城区,全东北精英的移居地。 你们心里那些BIG NAME,他们一定会来沈阳的,5年后你以为他们还会选青年大街么?青年大街没有发展空间了。他们也不会去中街、太原街的。那他们去哪里,哪的消费力、交通便利性能支撑他们,哪里也真的需要他们,大家该清楚了吧。 5年后,浑南落地的该是沈阳太古里/太古汇,沈阳SKP,沈阳国金,差不多的卖场也得是沈阳荟聚广场,沈阳来福士、浑南大悦春风里等等。 所以大家把眼界放大一点,大气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