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蚊子TOM 肥蚊子TOM
愿的一人心,白手不相离……
关注数: 287 粉丝数: 220 发帖数: 3,982 关注贴吧数: 227
【天风诗社与书画协会】红五月作品征集…… 近年来,中国当代诗坛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迹象,像一道绚丽的景观,这就是越来越多的诗人热情参与书画创作。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思索。 人们常说,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言的诗。而书法的本质也是绘画,象形文字中亦有音韵和诗的律动。诗、书、画三者具有同一性,即同“根”、同“源”的同构特征。 诗人、书画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发现了它们相似或相通的美,并且巧妙地加以结合,产生了奇特的效果。因而诗和画被形象地比喻为孪生的姊妹艺术,异体而同貌,异迹而同趣。宋代画家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和“有声画、无言诗”一样,在中国古典文论、画论中类似的命题不乏其例,即使在西方文艺理论中也可以找到充分依据。如罗马诗人贺拉斯也说,“诗歌就像图画”,这与中国诗画理论是相通的。 从诗与书画的关系中,自然不难理觧诗人作书作画的目的与意义。诗书画创作只是表达形式和表现手法的不同而已,都是始于情感而止于智慧,都是因感而发,或即兴发挥,从内容到构思亦可相互补充、渗透和转换。它们之间有一种相通的血脉、交融的通道。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可以交替使用二者,率性而为,从而能够打破形式上的束缚、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但诗和画的所长恰又是它们的所短。“诗之长在意,短在境;画之长在境,而短在意。”(陈华昌《唐代诗与画的相关性研究》)诗人每一次每一种优雅的转身,要达到得心应手的自由境界也势必在一定功力、修养、人文背景、观念层面上才能实现,否则难以企及。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