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园2014 三合园2014
北方以北,龙江最美
关注数: 627 粉丝数: 1,123 发帖数: 88,590 关注贴吧数: 12
哈西大街打通工程竣工通车 哈西大街打通工程竣工通车。 6月28日17时许,经过19个月建设,由市住建局组织兴建的哈西大街打通工程竣工通车。作为该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哈西大桥,一举创造国内高纬度严寒地区转体桥总重量最重、上跨运营铁路股道最多、桥梁转体配重最“不平衡”和转体精度控制最精确(厘米级)四项之最。 哈西大街打通工程位于南岗区,北起绥化路,跨越伊春路、哈南编组站,南与哈西大街现状道路相接,全长1321米,包括市政道路、引桥和转体桥。其中,跨哈南编组站双塔双索面转体斜拉桥——哈西大桥长434米,设计标准为双向6车道,转体最大重量2.9万吨,是国内跨越既有铁路线最多的市政桥梁,也是目前东北高寒地区转体体量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转体桥。桥梁部分跨越哈尔滨南编组站共计48条铁路线路,其中绝大多数为电气化线路,货运编组繁忙,转体桥临近既有铁路线施工,最近距离仅不到4米,施工安全系数低,施工难度大。 工程采用“先建后转”的转体施工方法,先平行于铁路线路将主梁预制完成,利用球铰转盘将桥梁主梁转体,与设计线路相重合,实施桥梁合龙贯通,以全面破解桥梁跨铁路线难题。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一公司项目经理赵焕民告诉记者,为早日实现通车,广大建设者加强技术攻关,优化索力调整、桥面系等施工方案,昼夜奋战、交叉作业,在主桥中跨合龙后,仅用40天就完成了防撞墙2154延长米、沥青路面1.88万平方米、声屏障787.44米等附属工程。 项目部技术人员通过技术攻关,不仅顺利推动哈西大桥建设,同时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其中,针对球铰精确安装、主塔液压爬模、钢横梁整体提升滑移、极不平衡重转体等技术难题,先后应用新技术、新工艺15项,研发的《一种免称重免配重极不对称梁水平转体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球铰定位安装系统及其应用方法》《一种无损伤快速安拆临时锚固装置》3项技术已申报国家专利,为我国超重转体大桥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哈西大街打通工程建成通车后,将打通哈南站(此前铁路线隔断了哈西大街)的区域交通壁垒,贯通哈西地区与三环路的连接,在哈西地区形成一个主干路网骨架,完善该区域的路网格局,提升哈西路网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作为一条连接哈西地区与三环路的重要通道,工程加大主城区与新兴经济区功能连接,促进哈西地区融合发展。
五月份冰城发展月报 5 月 6 日,立邦中国涂料展示中心项目签约落户哈尔滨市香坊区; 5 月 6 - 11 日,总投资超 280 亿元的哈尔滨文旅集团北方电竞产业中心、海峡两岸食品产业园等 34 项合作协议签约落户哈尔滨市; 5 月 7 日,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政府与景域国际旅游运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 月 8 日,北大未来科技城项目签约落户哈尔滨市南岗区; 5 月 10 日,国家电投集团农能一体化碳中和产业集群项目拟落户哈尔滨市阿城区; 5 月 14 日,黑龙江省工业文博中心拟落户哈尔滨市平房区; 5 月 15 日,北斗 + 5G 应用产业创新园区项目拟落户哈尔滨市南岗区; 5 月 18 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与上海爱谱华电子科技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等 5 项合作协议; 5 月 18 日,中国知青城 · 健康小镇项目拟落户哈尔滨市阿城区; 5 月 20 日,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与中国民用航空黑龙江安全监督管理局共建的全国首家非现场监管技术试验基地揭牌落户哈尔滨市; 5 月 20 日,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财务结算中心揭牌落户哈尔滨市; 5 月 21 日,总投资 101 亿元的探索创建新时代黑龙江自然生态及红色文教旅养示范基地项目签约落户哈尔滨市阿城区; 5 月 24 日,天山畜牧 5000 头育肥牛养殖合作项目拟落户哈尔滨市依兰县; 5 月 26 日,金地智慧健康科创产业新城项目签约落户哈尔滨市南岗区; 5 月 27 日,VFS 环球签证中心、中国意大利商会哈尔滨联络办公室、中央大街意大利主题街区等项目意向落户哈尔滨市道里区; 5 月 28 日,总投资 120 亿元的红旗满族乡医康养智慧城项目签约落户哈尔滨市南岗区; 5 月 28 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北斗产业(哈尔滨)示范中心项目签约落户哈尔滨市南岗区; 5 月 31 日,总投资 78 亿元的新欣现代化生猪养殖产业化项目、国网新源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国药集团尚志医疗器械产业园二期建设及招商项目等项目签约落户哈尔滨市尚志市; 5 月 31 日,雨润集团 10 万吨肉制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落户哈尔滨市双城区; 5 月 31 日,张虹体育教育专项基金哈尔滨办公室挂牌落户哈尔滨市道里区;
破浪前行 2020年哈市GDP同比增0.6% 全年经济由负转正,实现0.6%的正增长;强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经济总量突破1100亿元;全年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28个,同比增加62个……2020年是我市经济发展历程中非常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在风险挑战中破浪前行。记者从哈尔滨市统计局了解到,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正增长,农业、工业等方面发展都呈增长趋势。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6%2020年,我市根据形势发展精准施策,研究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以最短时间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效对冲了经济下行压力。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8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0.6%,超预期完成全年经济转正目标。从全年走势看,一季度经济受疫情影响大幅回落,下降9.7%;二季度当季降幅有所收窄,下降5.1%(上半年下降7.1%);三季度当季实现正增长,增长4.3%(1-3季度下降3.3%),四季度当季增幅进一步提升,增长7.9%(全年增长0.6%)。 农业 经济总量突破1100亿元2020年,我市农业经济克服疫情特别是三次台风影响,喜获丰收,为稳住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出重要贡献。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168.6亿元,同比增长2.0%。经济作物面积产量双增长,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17.1万亩、139.3万吨,同比增长14.5%、15.1%。畜牧业生产加快恢复,全年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为239.6万头、72.6万头、37.2万只、2695.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7.0%、10.1%、7.5%、4.1%,肉、蛋、奶产量分别为40.8万吨、24.0万吨、37.4万吨。 工业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2%,其中制造业增长4.3%。4月份之后工业生产加速复苏,当月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全年8个月当月生产实现正增长,其中12月份当月实现16.0%的高速增长。特色优势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支撑作用明显,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分别增长17.9%、12.6%、10.8%、8.0%、6.9%,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个百分点。工业主要产品中发动机、电站用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4.5%、13.1%、62.7%。 基础设施 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28个深入实施加强版省百大项目建设和市产业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三年攻坚战,在全省率先推行重大项目“远程调度、不见面审批”、建立“首席服务员”工作机制,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年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28个,同比增加62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6%,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90.6%,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明显,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23.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5.5%,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业同比分别增长22.6%、15.4%,分别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4个、6.0个百分点。 消费 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聚焦商贸服务业领域促消费,开展“助企惠民冰城乐享消费季”活动,充分释放消费市场潜力,累计发放政府消费券4.5亿元,有力推动零售业经济的加速回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季增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深度下滑,下降33.4%,二、三季度大幅收窄,分别下降14.9%、7.6%,四季度当季逐渐接近正常水平,同比增长5.5%。网络零售额大幅增长,新兴业态有力支撑,网络零售较快增长,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增长32.4%,拉动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2.1个百分点。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