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毛血旺 极品毛血旺
关注数: 135 粉丝数: 213 发帖数: 4,799 关注贴吧数: 27
中国学者何止38种? 所谓学者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社会风潮的人。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延揽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培养造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带动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1998年8月,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启动实施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包括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制度和长江学者成就奖。在中央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高等学校和长江学者们的共同努力,目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高层次人才计划,而“长江学者”也成为众专家学者梦寐以求的名号。 我们中国是山寨横行的国度,只要有什么新鲜的东东出笼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大堆可以以假乱真的山寨货,“长江学者”也不例外。 本月27日,在深圳特区报主办的“国民教育与高校改革”论坛上,武汉大学原校长、知名教育改革家刘道玉直言不讳地批评当前各种称谓的“学者”泛滥时说,很多学者进不了长江学者,就巧立名目,搞了一些以名山秀水为名的学者,黄河学者、泰山学者、天山学者、闽江学者、赣江学者、珠江学者,名号有38个之多。 然而根据常山之子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的各种学者称谓不止38种,而是有种!且听本人一一道来: 省级政府设立的学者:北京市的长城学者、上海市的东方学者、重庆市的两江学者、香港特区的香江学者、河北省燕赵学者、黑龙江省的龙江学者、吉林省的松江学者、辽宁省的攀登学者、山东省的泰山学者、山西省的三晋学者、河南省的中原学者、陕西省的三秦学者、甘肃省的飞天学者、云南省的云岭学者、广西自治区的八桂学者、广东省的珠江学者、福建省的闽江学者、海南省的琼州学者、浙江省的钱江学者、贵州省的黔灵学者、江西省的井冈学者、湖南省的芙蓉学者、湖北省的楚天学者、安徽省的皖江学者、青海省的昆仑学者,共计二十五种。 除了省级政府设置的学者外,少数地方基层政府似乎也热衷于学者名号的设置:济南市的泉城学者、桂林市的漓江学者、泉州市的桐江学者、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口学者,共计四种。 高校原来就是人才的摇篮、学者的聚集地,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很多大学也都设置了自己的学者称谓:浙江大学的求是特聘学者、天津大学的北洋学者、中国矿业大学的东风学者、山东大学的齐鲁青年学者、河南大学的黄河学者、南京理工大学的紫金学者、江西财经大学的赣江学者、西藏大学的珠峰学者、新疆大学的天山学者、三峡大学的三峡学者、沈阳农业大学的天柱山学者、西安外国语大学的西外学者、合肥工业大学的黄山学者、湖北理工学院的东楚学者、商丘师范学院的应天学者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杭州市滨江医院的广济学者,共计十六种。 如此来看,除长江学者外,我国省级学者有二十五种、地市级学者有四种、高校等单位设立的学者有十六种,共计四十六种,远超刘道平所称的38种。如果套用一句古诗来说,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种万种学者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