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士四日 闲士四日
战战兢兢,既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关注数: 57 粉丝数: 7 发帖数: 8,260 关注贴吧数: 32
立谈中,死生同 昨天看完团剧,不知怎么的,想从精锐们的角度写点东西。如果写的有感觉的话,我准备写阿译《弱冠系虏请长缨》。 我家有位师座粉。这几天一看完零点首播就和我辨啊辨,还让不让人活了!母亲大人在上,小子也只敢在这里腹诽。我不否认本人非常HC师座笔挺的军服,但对于虞啸卿最后的举动,我只能说可以理解,不能原谅。 由上可以推出,我在家就是一副官命。我立马开始回想师座身旁的“四大金刚”——张立宪、何书光、余治、李冰。 张立宪望着师座的眼神混杂着崇拜、敬仰、慑服,本人完全达不到那种高度。 余治可爱的唐山腔,本人模仿不来,再说他好像一直跟着唐基的(不知道是监督还是辅助)。 李冰,我基本没什么印象。小张、小何说总和他隔着什么。 就何书光了,我不挣扎了。人好歹从第一集坚持到最后一集,还杀身成仁了。 为了等零点首播,我几乎把一堆书列队,逐个检阅。索性来个天下文章一大抄,聊以自娱。参考书目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有想知道的给我留言。 我列了一提纲,填空填到哪算哪。提纲(暂)如下: 第一回 一堂椅案不是读书天 第二回 四壁鼓吹同欣加冕日 第三回 身前惊一瞥疑雨疑云 第四回 依山一歌挥汗震日寇 第五回 顾影自怜漫吟金缕曲 第六回 临风品茗心悲同命鸟 第七回 沙场点兵无力学赵奢 第八回 侧翼出击深巷逐芳踪 第九回 院外迟晚唱咏月书怀 第十回 柳暗花明拊掌焚爱琴 第十一回 华宴趁余兴人胡皆醉 第十二回 天涯埋客恨何处招魂 如果有任何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全是我胡掰的,请大家见谅,别挑我骨头喔。 心理建设完毕。是为之序。
观剧随想     很少发言,一时手痒,发个贴乱弹。     之前,我并没有看过原书。为了不看广告,我基本上是东方台、江苏台、云南台混着看的。预设战情完毕,进入正题。   一、溃兵     可能是南方人的关系吧!我对白菜猪肉炖粉条没什么感觉。不过看到一伙溃兵集体努力东拼西凑,群策群力地完成这道菜后,李乌拉的吃相,我总觉得不仅仅是因为粮食的匮乏,更多地是因为想家了。   我不知道他们离开家有多久了。本人从未离开家超过一个月,即使如此一旦离开家的时间长了,那就不只是外出探险的刺激,自古游子思妇就是中国诗歌的一大主题。 迷龙之前一直不太搭理收容站里的伤兵们,但是看到他们在弄猪肉炖粉条时,主动拿出自己的收藏品,是为让大家尝尝正宗的东北口味吧。假装被烟熏了以掩饰自己的流泪,故乡沦陷,松花江上如果不算上背景音乐的话,就太好了。   孟烦了偷了老乡的粉条,他的一串义正词严的演说,可是还是换不回那捆粉条,战争年代,食物对人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讽刺地是,烦了得到的那粉条竟然来自于善良的姑娘小醉。   虞啸卿的出场,手里那个指挥棒(请原谅我的军盲,大家领会精神啊)我一度极度HC军姿笔挺的军官形象。可是当虞啸卿对已经人不成人,兵不成兵的他们许诺只要去缅典要武器有武器,要食物有食物,要治疗有治疗时,当时就觉得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