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南亳商城☜ 应天王生
商丘两大憾事:其一,先商早商遗址。其二,铁路。
关注数: 111 粉丝数: 83 发帖数: 12,224 关注贴吧数: 4
洛阳、郑州商汤亳都伪说乃国史之殇——中原昆仑的博客 商汤建都西亳,也称景亳、亳都,应该具备以下条件方能成立: 1、商汤建都的西亳是帝喾古(高、有)莘国亳都之地。因帝喾帝位由高阳氏颛顼帝传承而来,故帝喾帝都古莘国与颛顼帝帝都高阳相距不远,且互为印证。颛顼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帝喾是黄帝曾孙玄嚣之孙。二人从黄帝父系而言为叔侄关系,从炎帝母系而言是舅甥关系。帝喾古莘国建都在中国传统文化太极八卦的艮卦东北方位、九宫图的八宫华盖星座、九州之一的兖州、亳(薄)州之地,故古莘国国都为亳。 2、商汤建都的西亳是帝喾儿子契(阏伯)出生、继承之地。帝喾的妃子有娀氏简狄,吞玄鸟卵,生儿子商契(阏伯)于青丘玄水,人称玄王。契兴于唐尧、虞舜、大禹之际,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司徒,封地在商,负责传授人伦五教和祭祀礼仪,继承帝喾古(高、有)莘国亳都旧地,故古(高、有)莘国亳都,也称商丘、商山,商契为商汤得商姓之始祖。 3、商汤建都的西亳是夏杼等七王继承夏禹所建王都之地。西亳之地有夏人祭祀夏禹的夏社,也是商人祭祀先祖的荡社(杜)汤社(杜),附近有社、杜、浪、良文化传承。且与颛顼都高阳、帝喾都亳、商契商丘(山)同在浪荡渠,即狼汤渠流域。颛顼、帝喾、帝尧,也称荡颛顼、荡喾、荡尧,或汤颛顼、汤喾、汤尧,均由浑浊的浪荡渠水之荡、狼汤渠水之汤而得名。荡与汤、唐同义,荡人即汤人,又称唐人。 4、商汤建都的西亳与商汤讨伐夏桀的鸣条之战同地。鸣条首战之地在古莘国、夏桀王都灌附近。古莘国是商汤吉妃、太宰伊尹的出生地,也是炎帝、颛顼建都的空桑、高阳之地。商汤俘获夏桀后,将其流放于附近的南巢,又封夏禹后裔于在附近建杞国,为杞国公。商周之后称杞候、杞伯、杞子,地位逐渐下降。南巢与杞国同地。 5、商汤建都的西亳位于商汤南亳西北、北亳西部。西亳与北亳、北亳与南亳,相距约在百里之内。周边有商汤讨伐的葛伯国、顾国、韦国、昆吾国,以及北亳、南亳、空桑之野、获水(狼汤渠下游)、汤谷等地理、方位名称相互印证。狼汤渠下游获水、睢水流经的汤谷、北亳、南亳之地,是神话传说中太阳升起的东方,也是商汤命伊尹在新建王都西亳获水之滨,即古贯(灌)国、古莘国、景亳的桑林,作著名乐舞“大濩(获)”之地。 6、商汤建都的西亳在天地之中的东方之地。商汤得姓始祖商契为司徒、火正,居住商丘(山),掌管民事,被后世尊为“火神”,与古代星象中的大火星、商星、辰星、心宿对应,均在天象紫薇垣天之中央的太(北)极星东方和四象青(苍)龙七宿之一的心宿之位,天象紫薇垣的天之中央与地形昆仑山的地之中央合称“天地之中”。商汤建都的西亳,是相对于南亳、北亳的西部方位而言,仍位于“天地之中”的东部,不可能背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象地形方位学说,终究不会在“天地之中”的西部之地。而“天地之中”,也本应与河南荥阳东部的“浪荡渠”、“狼汤渠”,即“鸿沟”、“汳水”、“汴水”上游流域,以及上古亳州、鸣条、古莘国、灌(贯)台、夏杼王都、杞国南巢等同地。 综上所述,中原西部的洛阳偃师商汤西亳与远离商汤鸣条之战古莘国的郑州亳都,均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天象地形方位学说,没有中原山川河流、古典地名、人文遗存等系统性依据做全面支撑,当为伪说无疑,故称其国学之殇、国史之殇。
春秋时,宋地的亳,怎么还没有找到! 春秋时,宋国有亳邑。庄十二年,宋公子御说以宋万之乱,奔亳。僖二十一年,楚执宋襄公以伐宋,冬会于薄以释之。哀十四年,桓请以鞍易薄,宋景公不可,曰:薄,宗邑也。 周武灭商,封商汤后裔微子于商,曰宋国,亳为宋国宗邑;战国时行县制,宋国于亳置蒙县,亳属宋国蒙县,故称之为蒙亳;公元前365年,魏伐宋,亳属魏国蒙县;前357年宋攻魏,复取蒙亳,亳又属宋。前352年,魏复取蒙县及今菏泽西部,亳复归魏。公元前225年,秦灭魏,置砀郡蒙县,亳属秦。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置梁国,都定陶,蒙亳属梁国;公元前169年,汉文帝封刘武为梁孝王,蒙亳属梁国;公元前125年,梁平王任王后犯死罪,汉武帝削梁国八城,亳划属山阳郡曰薄县,郡治在钜野县昌邑镇;梁平王于亳东南三十里、今曹县梁堤头一带另筑一城曰蒙县,史称大蒙城;而亳为旧蒙县治所,史称蒙县故城,或曰小蒙城,亦曰蒙亳。东汉合并天下郡县,薄县属济阴郡;建初中(公元80年),薄县从济阴郡划归梁国;三国时薄县归属魏国济阴郡;西晋废亳县为邑,归属无考。 该亳说,是从春秋一直延续到西晋,是一脉相承的。 难道这些都是后人胡乱编排的吗? 宋国初封,最多只有百里地盘,难道先秦文献都是假的?
郑合与商杭,豫皖博弈,商丘与阜阳行政区划简直应该对调! 1.当年为了郑合高铁,河南政府硬是拖着商杭高铁不推进,要求郑州阜阳段,走周口线路,无奈商杭高铁人家安徽抢先一步,进入十二五规划,站了先机,省里拖商杭,找铁总,这事省书记和省长去了很多次铁总,最后落了个河南自己投资建设郑合高铁方式,勉勉强强铁总算是同意建设。这才有了夹缝之中的郑合高铁。 2.安徽因为商杭高铁被拖,很不爽,上报发改委,需要会签,没法,只有带着浙江发改委,阜阳,亳州发改委去河南发改委去主动对接,这是郑合高铁获准建设之后的事,所以批复很快下来了。 3.郑合高铁推进也很快,因为郑合高铁在河南眼里是郑州到合肥的专线,理应350高标准建设,而安徽省也跟着不情愿的打着小算盘,把郑合高铁在阜阳并线后,直接走阜阳六安方向,希望借助郑合高铁项目把阜六铁路改造下,这就出来难题了,郑州只愿意把郑合高铁修到阜阳,共线商杭直接去合肥了,不愿意在搞六安段,自己去出资去修人家的城际,不愿意冤大头。。。安徽这点也不爽。问题来了。 4.在去年召开的预可研审核会上,铁总根据设计院意见(铁三院,之前合肥坚持250),说250你们有意见吗?河南省反对,安徽说我尊重设计方案,所以落了个250的铁总审核,现在是上报发改委,至于速度多少不得而知。 5.在河南眼里郑合高铁是主线,所以坚持350,在安徽眼里郑合高铁是支线,没必要350,所以安徽省称谓郑合高铁为郑阜城际铁路,称呼上可见一斑,对郑合高铁的冷暖自知。 6.据传,安徽怕影响到商杭高铁和合肥枢纽地位,决定矮化郑合高铁,不但250设计时速,还要弄个全路唯一的一个奇葩,共站不并线,即是郑合高铁在阜阳进入阜阳站后,不能进入商杭高铁场,这样从郑州发往东南的旅客全体要在阜阳下车,在阜阳换乘。当然也可能是郑州阜阳段只有城际车,到阜阳后买票去其他地方。河南人民给安徽刷客流也是醉了。 7.合责利,伐则伤,这厢安徽河南因为郑合高铁较劲,现在安徽的下属两个县市因为郑合高铁走向,争抢的不亦乐乎,以河南初步规划郑合高铁在太和北引入商杭,现在安徽为了界首和临泉要求走沙河南,甚至为了临泉出现一个大弯设置临泉,方便临泉200万人民, 想想真是那个,安徽不情不愿的修郑合高铁,还搞那么多动作,现在下属县还抢着哭着设站,真是醉了。 8.安徽大度点,郑合高铁350时速对你我绝对好处,别怕亳州没车,以后京九高铁的车还会少吗?350对你们合肥枢纽作用还是杠杠的。 8.还有部分阜阳吧友说,利用郑合高铁要挟河南出资,帮阜阳建设高铁站(3万平方米) 希望豫皖两省携手共进,共同推进郑合高铁早日开工,350时速,大家共同努力。。 PS:据传貌似博弈现在的结果是郑合高铁250设计时速,预留300提速条件
郑合与商杭,豫皖博弈!商丘与阜阳的行政区划怎么不对调呢? 1.当年为了郑合高铁,河南政府硬是拖着商杭高铁不推进,要求郑州阜阳段,走周口线路,无奈商杭高铁人家安徽抢先一步,进入十二五规划,站了先机,省里拖商杭,找铁总,这事省书记和省长去了很多次铁总,最后落了个河南自己投资建设郑合高铁方式,勉勉强强铁总算是同意建设。这才有了夹缝之中的郑合高铁。 2.安徽因为商杭高铁被拖,很不爽,上报发改委,需要会签,没法,只有带着浙江发改委,阜阳,亳州发改委去河南发改委去主动对接,这是郑合高铁获准建设之后的事,所以批复很快下来了。 3.郑合高铁推进也很快,因为郑合高铁在河南眼里是郑州到合肥的专线,理应350高标准建设,而安徽省也跟着不情愿的打着小算盘,把郑合高铁在阜阳并线后,直接走阜阳六安方向,希望借助郑合高铁项目把阜六铁路改造下,这就出来难题了,郑州只愿意把郑合高铁修到阜阳,共线商杭直接去合肥了,不愿意在搞六安段,自己去出资去修人家的城际,不愿意冤大头。。。安徽这点也不爽。问题来了。 4.在去年召开的预可研审核会上,铁总根据设计院意见(铁三院,之前合肥坚持250),说250你们有意见吗?河南省反对,安徽说我尊重设计方案,所以落了个250的铁总审核,现在是上报发改委,至于速度多少不得而知。 5.在河南眼里郑合高铁是主线,所以坚持350,在安徽眼里郑合高铁是支线,没必要350,所以安徽省称谓郑合高铁为郑阜城际铁路,称呼上可见一斑,对郑合高铁的冷暖自知。 6.据传,安徽怕影响到商杭高铁和合肥枢纽地位,决定矮化郑合高铁,不但250设计时速,还要弄个全路唯一的一个奇葩,共站不并线,即是郑合高铁在阜阳进入阜阳站后,不能进入商杭高铁场,这样从郑州发往东南的旅客全体要在阜阳下车,在阜阳换乘。当然也可能是郑州阜阳段只有城际车,到阜阳后买票去其他地方。河南人民给安徽刷客流也是醉了。 7.合责利,伐则伤,这厢安徽河南因为郑合高铁较劲,现在安徽的下属两个县市因为郑合高铁走向,争抢的不亦乐乎,以河南初步规划郑合高铁在太和北引入商杭,现在安徽为了界首和临泉要求走沙河南,甚至为了临泉出现一个大弯设置临泉,方便临泉200万人民, 想想真是那个,安徽不情不愿的修郑合高铁,还搞那么多动作,现在下属县还抢着哭着设站,真是醉了。 8.安徽大度点,郑合高铁350时速对你我绝对好处,别怕亳州没车,以后京九高铁的车还会少吗?350对你们合肥枢纽作用还是杠杠的。 8.还有部分阜阳吧友说,利用郑合高铁要挟河南出资,帮阜阳建设高铁站(3万平方米) 希望豫皖两省携手共进,共同推进郑合高铁早日开工,350时速,大家共同努力。。 PS:据传貌似博弈现在的结果是郑合高铁250设计时速,预留300提速条件
今日在苏州站,它的南广场紧挨着古城城楼,这令我想到我们的商丘站 1913年,由法国人监督修建的陇海铁路经过商丘一个叫朱集的村子并在此设站,从此打破了它的千年沉寂,将这里与世界连在一起。作为百年老站,它不仅是铁路建筑与驿站,还静静躺在城市的深处,发挥着“窗口”的作用,折射着我们脚下这座城市的变迁,记载着这个城市一段又一段的如烟往事。   商丘火车站的历史可追溯到1913年,当时称为朱集站,由法国人监督兴建,距今已有百年历史,1933年改名为商丘站。而当时的朱集站仅是陇海铁路上的三等小站。   清朝末年经济崩溃,清统治集团对铁路建设一直争议十分激烈,洋务派力举铁路建设为求富求强之策,帝国主义列强早已把铁路作为对华输出资本和榨取中国人民血汗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清末至民国初年,出现了特殊的中国铁路增长期。在这种形势下,1912年11月2日,交通部督办施肇曾与法国、比利时签订筑路和管理合同。从11月20日起,徐州至开封间陇海路段开始现场选线勘测。负责开封至徐州段现场选线的是法国工程师。他们先在地图上标出已建成的开封、徐州两站位置,再到归德府城北门外现场勘查,刚刚插上测量标志,当地多位士绅出面,以“破了风水,对后代不利”为由,坚决拒绝陇海选线靠近古城北门、北关一带,城里居民也闻讯赶来,纷纷反对铁路临近古城。法国工程师只好把车站选址向北平移约7.5公里,在朱孙集土寨墙南2里外一片乱坟地上打下测量木桩,为朱集车站正式选点定址。从1913年3月起,陇海铁路分别以徐州、开封为东西端点,同时相向施工。1915年5月,商丘东至徐州146公里,西至开封131公里全线完工,至此徐州至洛阳之间铁路全线贯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