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木木 岛上木木
关注数: 329 粉丝数: 596 发帖数: 3,747 关注贴吧数: 52
【小叶价格持续上涨原因及分析】 小叶紫檀价格走势呈上升趋势增长,有的价格甚至比黄金还要金贵。小叶紫檀是紫檀中最珍贵的品种,需要整整500年才能成材。在《本草纲目》中也介绍了小叶紫檀的功效,在明朝,小叶紫檀也逐渐被皇家所重视,用来做铸造宫殿、家具。所以百年来,小叶紫檀更有一种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神秘感。由于小叶紫檀的稀缺,所以导致小叶紫檀价格上涨。 小叶紫檀只是产于印度,据说需要整整500年才能成材。我想,就单单这两个数据就应该对小叶紫檀的价格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在中国,小叶紫檀成名的时间比较晚。从近些年小叶紫檀一炮走红之后就一发而不可收,迅速占领市场。小叶紫檀价格走势呈上升趋势,在2006年的时候,小叶紫檀的价格为每吨十五万元,但没想到仅仅两年的时间,由于需求量加大再加上市场上炒作的泡沫成分,一夜之间小叶紫檀价格走势竟然连翻五倍,价格达到了75万元!但风云突变,随着金融危机导致泡沫的破碎,小叶紫檀的价格又一路杀跌,年初竟只有可怜的七点五万元。其起起落落,真是令人捉摸不透。 从小叶紫檀的稀缺程度来看,物以稀为贵,百年来,小叶紫檀更有一种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神秘感,国内紫檀木绝迹已是公论,拥有紫檀原材似乎也只是历史;即使在原产地的印度,小叶紫檀与象牙、檀香木一样被禁止贸易出口。市面上可以看到的小叶紫檀老料更为稀少,由于常言十檀九空,一些小叶紫檀的家具很少有独板的,木料非常稀缺,所以市场上也充次着很多冒充小叶紫檀的木材,最为常见的就是大叶紫檀了。 尽管小叶紫檀价格走势是稳步上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以拥有小叶紫檀制品为荣。而市场上鱼目混珠的假冒品比比皆是,让收藏爱好者防不胜防。 从小叶紫檀自身特点来看,小叶紫檀生长缓慢,非百年难以成材,而真正的极品老料印度小叶紫檀手串所使用的木料,更是八百年以上,甚至是上千年的老树了。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很少有大料,大料常存在空心,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这也是小叶紫檀价格走势上升的原因之一。 从功效来看,在李时珍老先生的《本草纲目》中提到过,小叶紫檀有安心定神、有助于睡眠和安神醒脑的功效;在蒙古族的医学上还有记载,小叶紫檀能够消除关节肿痛,和白醋配合使用效果更佳;小叶紫檀对肠胃也很好,有的人就是把紫檀屑放到枕芯里当抱枕睡觉,对肠胃有很好的舒缓作用等,小叶紫檀的功效还有很多,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这也是小叶紫檀价格走势昂贵的原因之一。
【科普贴】鸡血红小叶紫檀的十八个特征   1、鸡血紫檀从外观来看,很像老红木,也非常像紫檀。   2、鸡血紫檀木材上的血色纹理非常清晰明显。   3、其木材表面通常会有大面积的、不规则的彷佛随意涂抹的血迹状痕迹,其名称也是因此得来。   4、其色泽饱满厚重,紫中带红,红中有紫。   5、几乎看不到鬃眼或牛毛纹,摸上去光洁无暇。   6、材质细腻,油性大,会自然形成厚实的琉璃状包浆。   7、在其心材接近边材部分的地方,通常会生长出长短不一的不规则的暗红色斑马纹。   8、鸡血紫檀因其本身特性,雕刻性能不如金星紫檀,故而无法精雕细刻。   9、鸡血紫檀硬度相对于另外几种稍逊,亮度也相对差一点。   10、心材新切面香味不明显或无香味。   11、气干密度高、比重大,入水即沉。   12、将鸡血紫檀木屑放到酒精中,会溶解出紫红色溶液。   13、将其浸入水中,不会掉色,这是老紫檀的特征。   14、在白纸上划过会有紫红色划痕。   15、明清鸡血紫檀大多全部素面,光线照射不到之处,呈现原木紫红色。   16、在没有上蜡的地方,会因为阳光的照射而变白。   17、将鸡血紫檀用火烧,没有气味,烟呈白色,木灰呈灰白的棉絮状,不会结焦。   18、鸡血紫檀硬度很高,用指甲划过,无明明显划痕。 ====================================~~~~~~~~眼见不一定为实,自以为的不一定都对!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关于盘完的解释】知识水贴 这里说的“盘”,不是盛放物品扁而浅的用具,而是用手不断摩挲器物的动作。收藏古董,爱好雅玩的人,经常会花时间盘玩他们心爱的器物,比如盘石头、盘玉,盘珠子或者青铜器、瓷器、木器、牙角等。《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收录“盘”的这层含义,但并不妨碍古玩、收藏界的普遍使用。   为什么用“盘”来指代这个不断摩挲器物的动作?《说文解字》里有详细解释:盘为承水器,以匜沃水,以盘承之,古者晨必洒手,日日皆然,引申为日日新。所以,“盘”用在这个动作上,指为人与器物的不断交流,达到日日为新的状态。   这个日日为新的状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器物经过盘玩,每天发生变化,日日为新;一是随着盘玩者对器物的了解逐渐深入,情感和心态日日为新。   理论上说,人的双手在盘玩器物的过程中,起到了类似砂纸的打磨作用,而且不会出现过度打磨,不会对器物造成物理性的伤害。在这一点上,砂纸、角磨机、各种化学酸类等所谓现代化的快速手段,都不如由盘玩对器物的改变来得生动、自然。   盘玩久了,器物表面逐渐会生成半透明质感的包浆,在不经意间重新塑造了器物的形象,使其更为合手合心,温润喜人。包浆可以由土埋水浸造成,但最好的,还是在盘玩之后留下的岁月痕迹——它沉着冷静、中庸和谐,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时光感,新物件刺眼的贼光与之不可同日而语。   不只质地坚硬、有体量感的石器、瓷器、木器、铜器、牙角等,容易形成包浆,连书画碑拓这些薄如蝉翼的纸绢制品,在内行人眼里也统统都有包浆。几乎所有中国传统的收藏品都可以盘玩,然后形成带有特殊记忆的淡淡光泽。   对西方人来说,包浆无非是人手上的汗渍、油脂,以及微妙打磨与自然风化的混合物。但在中国人看来,这个难得的表面皮壳,非长年累月不能形成——按器物而异,生成包浆分别需要数年、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因此从包浆程度,不仅可以大概看出器物的年代,还能够感受到盘玩者喜爱的温度。 小叶紫檀盘玩方法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盘玩上也大相径庭。以石头为例证,中国的石头,无论玉石、翡翠、青田石、寿山石,还是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等,皆以盘玩后浓厚的包浆为上。西方的钻石、红蓝宝石,或者祖母绿、蛋白石等,被人抚摸过后,原本耀眼的光芒退去,就需要重新清洗,以保证透明发亮的特性。这与中国器物盘玩后更加光彩夺目,完全相反。   不仅西方的器物不适合盘玩,现代材质,比如不锈钢或者塑料,也不适合盘玩。由这些材质制作的器物,比如手机,即使人人不离手,反复摩擦,但这亿万次的动作,终究不具备盘玩的文化内涵。反过来看,中国人热衷盘玩的物件,统统都是自然材料。自然材料在自然中老去的过程,其实是非常优美的。现在合成的人工材料,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如自然物一般的质朴深厚、韵味绵长。   在盘玩的过程中,因为与器物近距离的反复接触,中国人用心发现了许多特别之美——比如瓷器的天青,是模仿雨后的一抹淡蓝;比如端砚里的天青,是黑夜晴空的清澈与深邃。这些不仅强调自然材料本身的美感,还对制作工艺的种种可能性提出挑战。一件器物实际的完成,不是在工匠的手里,而是在以后更长时间里盘玩者的手上。大自然和伟大的工匠,提供了一个可以被盘玩者不断赋予情感的载体。而文化,就是在这样不断赋予情感的过程中,薪火相传。   要提防某些奇技淫巧,将自然材料改造得琐碎凌乱乃至庸俗,不仅无法盘玩,运输、展示艰难,而且也与喜爱者的双手隔绝。于是,作品真正在工匠手里、在工作的环境中就已经结束了。大家隔着玻璃,除了赞叹工匠的“鬼斧神工”,却无法体验器物拿在手中的温度与质感,那有意思的人物交集,岂不就生生砍掉了一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