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fyoite zhfyoite
关注数: 74 粉丝数: 5,040 发帖数: 90,634 关注贴吧数: 152
最近看了重新看了半部原著,才体会到三国的难拍 和央三的伟大。。小时候看央三,同时看小说。感觉央三只是还原了原著,很多台词都和书上一样。后来长大了,才意识到老三是做了很多细节改变的。比如骂死王朗,原著更像是两人在写信骂对方,用词不够口语化,但央三剧本改了个别字词,唐国强还加了一句台词做最后一击,整个对白就很口语化了,就像是现实里的人在辩论了。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第一部小说,并且取材于真实历史,虽然说是通俗小说,但行文上还是有一定的文言史书的影子。整体来说不如水浒西游红楼那样成熟,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大的局限一个字形容就是“简”。 西游记接近八十万字,百回本水浒超过八十万字,百二十回本有近百万字,红楼有一百多万字。。而三国演义才六十几万字,但内容却很多。结果就是整本小说缺乏细节描写,对人物动作、神态描写非常少,环境描写也很少。像刘备结婚,就一句话“数日之内,大排筵会,孙夫人与刘玄德完婚”,接着就是大家喝的高兴,刘备和孙夫人入洞房。。这要是换其他三本名著,或者现代作者来写,婚礼场面怎么也得写个几百字吧,但他几句话就写完了。。 这就要求编剧导演演员去思考揣摩,台词该怎么改得口语化,人物该用什么表情念这句台词,手上该是什么动作 人物该什么站位等等。。包括剪辑也是。。 后来的作者会有大量的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表情神态描写。虽然导编演还是要去揣摩表演和对白,但作者至少是指明了方向的。。像有些金庸剧,直接照着原著的台词念,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像张智尧那版楚留香,我没记错的话,有些地方就是直接照着原著场景切换来剪辑的。 但这些东西,三国演义小说都没有,这些都需要创作团队去考虑。 老三国在创作上,就花了很多时间在筹划和准备上。考虑到最多的时候三个组同时再拍 实际上平均下来每一集的制作周期也很长。根本不是现在这种几天一集能比的。。看老三花絮就会发现,基本上导演跟演员先对词,对完之后,演员还会对词,然后琢磨调整,实际上央三是后期配音,按理说演员不用这么抠台词,但央三就这么做了,虽然是配音,虽然也存在后期配音导致嘴型不能百分百对上的缺点,但是演员的表情神态是对的。 最后,扭三能跟拿来跟央三比,纯粹就是编导祖宗积德显灵,拍的是名叫三国的东西,否则这种东西跟垃圾偶像剧比都不如。
〓倚天屠龙记〓240217★张无忌就是一个被预设观点左右的人 按照他的最初预设去想问题的答案,而且屡次吃亏都不改。。张三丰让他千万不能加入魔教,他明明已经反复思考了认为正派不一定正,邪派也不一定邪,但每次还是偏向于相信名门正派和自己人。杨逍说小昭可疑之处的时候,因为他已经预设了小昭是个好人,所以他总是帮小昭辩解。而他对赵敏最初的印象始终是一个工于心计的敌人,不光是周芷若嫁祸赵敏的时候,包括在那之前他感觉到赵敏喜欢自己,却仍对赵敏肯把倚天剑给他防身有所迟疑,因为他始终觉得赵敏是自己的对头。再到后来从婚礼上跑出来,遇到王保保,第一反应仍然是赵敏设计抓他。。因为他就没想过真凶是周芷若,所以即使到最后他也不咋为此恨周芷若,只是对当初差点杀了赵敏而没杀感到庆幸。。包括对殷离得感情,我感觉他对他表妹的男女之情是最弱的,除了想到她身材好,其实两人没有什么太多交心的交流,殷离根本没有真正“认识”过这个表哥,但是他老是念叨自己答应要娶殷离,就是因为这个念头先入为主了,他思考婚事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想起这个话题。 在往大了说,他为什么老是以德报怨,甚至有点圣父,明明有争强好胜之心,但打架很少下死手,就是“不可伤人”、“人不至于这样坏”之类的观念先入为主,这跟他成长经历有关,头十年无忧无虑,连人心险恶的故事都没听过吧,然后在武当山两年,张三丰他们教他的肯定是光明正大之道,在蝶谷两年,虽然胡青牛脾气怪,但他学医,总是学的救人之道。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