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的瞬间 漂浮的瞬间
关注数: 73 粉丝数: 555 发帖数: 21,530 关注贴吧数: 10
总师暗示中国研六代战机 歼20或产200架只是开胃菜 歼-20进入人民空军服役 是一个天大的好事   根据2017年2月末的中国最权威军事新闻的报道称,中国空军的歼-20战机已经正式服役,这是所有人都最为期待的一天,终于来临了!紧接着还有更振奋人心的消息,在近日,中国的歼-20的总设计师杨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正在展开六代机的研制工作,而五代机和六代机之间的差距能有多大呢?这位总设计师的采访被总结为:歼-20不过就是开胃菜,而六代机将会是“科幻片”中的角色。这样的表态引起了广大朋友的好奇,如果六代机这么科幻,那么未来歼-20的产能究竟会多少的呢?是否会小批量生产歼-20而以后全力生产六代机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歼-20的实际生产进度开始着手分析。长期争论的五代、四代的问题 在这张图标上比较清晰的展示出来   在2016年我们至少可以看到有2架黄色防锈底漆的歼-20战机出现在工厂的跑道上,这也是歼-20开始小批量试生产的信号。按照一般来说,这个批次可能会被命名为“零”批次。总数量参照歼-10和歼-16来看,不会超过8架。那么在2017年,歼-20的是否会投入到全速全负荷生产呢?我们需要注意到,由于歼-20作为先进的五代机,其全集子系统由至少数十个配套厂生产,所以当大家关注歼-20生产线的快速扩建的同时,更需要关注这些配套厂是否能够跟得上。例如,歼-20使用的隐身涂料和复合材料,都比原来歼-10系列战机有新的提升,从已有消息来看至少加工时间要延长20%以上,这就会极大的限制歼-20的实际产能。而且,歼-20的生产车间采用脉动式生产线,这也跟以往中国传统的车间模式不同,参照美F-35的车间规模和配套设施,这些都需要重新建设。   中国南方的飞机制造厂从2012年开始,就在进行厂房的扩建,这也是大家分析歼-20的产能的最主要的依据。从长度和宽度以及扩建规模分析,至少会有2条大型脉动生产线在其中(传统生产线能够放置4条),参照美军F-35的生产规模分析,一条脉动生产线大约可以组装16到18架歼-20战机,至少可以确保中国的歼-20战机1架/月的出厂速度,最快时可以达到1.5-2架/月的出厂速度。从极限速度来看,歼-20如果产能全开,可以确保24架/年的产能,这还仅是2条生产线的规模计算。不排除后期继续扩产的可能性。通过美军的F-35的这个生产线示意图 我们就可以发现脉动生产线的占地面积确实比以往大不少   对比中国北方的生产线,一个厂一年的总产能大约在12到16架;而且这是一个厂多条生产线工作进度,而不是一条线的工作进度。这就足以看到歼-20生产线带来的实质性飞跃。从目前进度对比,在亚洲能够组装五代机的国家只有中、日、俄三国,日本由于受制于多国零件采购的问题,现阶段产能最高时也无法做到1个月出厂1架。而俄罗斯的T-50连“零”批试生产也要到2018年。所以,歼-20的现阶段年产24架的速度已经足以位列亚洲第一!美军认为自己停产F-22是大失误 现在已经很难弥补   参照美军的F-22和F-35,我们也大致可以看出来歼-20的产能速度究竟如何:F-22从1996年到2011年生产,总数195架,平均年产13架。单论速度来说这个速度已经相当快了,而且这其中还采用了大量机器人辅助生产技术。而F-35更是用了6年的时间,才到达现在月产1架的速度,所以,歼-20现阶段速度可能还不会达到24架/年的巅峰速度。不过,仅仅这样的歼20的成就已经足以让美国人感到实质性威胁。在2016年的美国国防部关于中国军力发展的报告中也明确提到:F-22的生产线封存是当时最大的失误,并且已经无法补救了。因为现在要恢复F-22生产线至少需要百亿美元,钱从哪来呢?因此,我们也需要看到生产五代机所需要花费的巨额资金,这也可能会成为制约产能的另一因素。相对于传统生产线 脉动生产线的效率确实提升极大 尤其是组装五代机这样复杂的工程   还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一个大型军工产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熟练技术工人,这些工人的培养需要更漫长的周期,如果要全面投产歼-20,参照当年生产歼-10的工艺攻关速度和人员培养速度来推测,也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全达到峰值速度。所以,从现阶段来确定歼-20的最终的产能和产量,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未来歼20的产量 是个动态调控的过程 现在断言200架可能为时尚早   并且,歼-20的A\B状态“换发动机”版本还没有最终确定,由于试制新机调整流水线和工艺也需要时间,因此,虽然歼-20生产线现阶段有24架/年的产能,但是通常不会达到这么多,而普遍估算的歼-20的200架的装备量,也仅仅是通过连续生产10年左右的估算。如果“六代机”研发顺利,歼-20或许会装备数量少于200架,而如果六代机是个很难逾越的门槛,歼-20的最终产量和生产时间,可能要更长。(作者署名:无名高地)
深耕青训!河北华夏幸福携河北足协启动幸福+计划 阳春三月,是播种的季节,也是希望的季节。春风拂面,万物生长,正是扬帆起航的好时候。 3月21日,河北足协与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在石家庄正式开启“幸福+青训计划”,双方将携手在青少年培训方面发力,寻找能够提升河北足球乃至中国足球整体实力的足球天才。未来十年内,双方将为推进河北足球和中国足球的发展而共同努力。河北省体育局、河北足协以及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的相关领导都出席了此次签约活动,并做了致辞。河北省体育局副局长田建功强调了青训的重要性,他希望未来能让校园足球、新型足球学校、职业俱乐部等各种培养途径衔接贯通。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董事长赵鸿靖在致辞中表态:“河北足球的发展壮大,不仅是地方足协,更是每一个身处其中的职业俱乐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想要维护河北足球如今来之不易的大繁荣景象,想要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拥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与长久稳定的造血机制。”河北足球在中超版图上崛起不过是两三年的事,但是燕赵大地也曾经走出不少足球人才,如今身披河北华夏幸福战袍的张呈栋、丁海峰、欧亚、张利峰、贾晓琛等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河北人。而中国女足中也曾走出了孙庆梅、张欧影、刘亚莉、张娜、刘杉杉等河北籍国脚。 足球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些球员代表着河北足球的今天,青少年球员则象征着河北足球的明天。在签约仪式上,女足国脚刘杉杉与来自河北师大附小的足球少年唐龙宇进行了一次趣味颠球比赛。 小球员颠球,刘杉杉颠橘子。赛前,主持人贺炜问小球员,“和国脚比赛有信心吗?”小球员回答:“我肯定能赢她!”这一回答也迎来了场下嘉宾的掌声。 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双方开始了各自的表演。12岁的唐龙宇颠球技术非常娴熟,整个比赛过程中足球始终在他双脚的控制之中。而颠橘子的刘杉杉则有点困难,毕竟橘子太小而且没有弹性,很快就败下阵来。 赛后,贺炜问唐龙宇赢了比赛有什么感想?小球员掷地有声地说:“希望长大了可以到河北华夏幸福队踢球。”用橘子作为道具的刘杉杉不敌青春洋溢的小球员,这次互动象征着足球的传承,刘杉杉把河北足球的火炬传递到了足球少年的手中,双方互换了球衣,两件球衣号码组合到一起正是“2017”。 此次合作,河北足协和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都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双方制定了一份细致的青训合作计划,项目初期将会覆盖河北省11个城市,挂牌30所足球特色学校。同时,搭建学校级/市级/省级/国际级的四级赛事竞赛体系,双方还会在青训教练员的培训、激励、深造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合作的目标是在河北省7-12岁的孩子当中选拔出优秀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比如12岁能左右脚娴熟颠球的唐龙宇小朋友。这些足球苗子未来不会脱离校园教育,反而会被安排接受更好的素质教育。河北足协和河北华夏幸福也会安排高水平的教练员对他们进行培训,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训练、比赛机会,实现青少年球员的全方位提升。 培训当中发现的优秀苗子将会被输送至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的青训梯队,完成下一步的足球深造。他们中的佼佼者将可能登陆中超赛场,或是身披国字号战袍为国出战。无法在职业足球方面更进一步的小球员,双方也会通过合作的教育机构为他们安排出路,这项计划将会实现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通道,从根本上解决小球员及家长的后顾之忧。“幸福+”计划是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在青训工作方面的重点布局之一,跟河北足协的合作只是整个计划的第一步,河北将成为河北华夏幸福的大本营。 未来,河北华夏幸福未来还会与更多的地方足协进行合作,“幸福+”计划将会覆盖全国各地,成为真正的“天才工厂”。 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的目标是打造一流的足球青训体系,为打造百年俱乐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推动整个中国足球青训事业的提高,让更多的孩子们体会到足球的乐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训体系的搭建、足球的腾飞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一个足球人拥有不畏困难的决心和水滴石穿的毅力,时间是最好的裁判,河北华夏幸福愿意深耕青训,期待“幸福+”青训计划开花结果,期望中国足球早日振兴。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