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0QQAJZ🐾 -
关注数: 0 粉丝数: 114 发帖数: 1,519 关注贴吧数: 55
女足世界杯上最有名的两场默契球 1999年美国世界杯 B组最后一轮 德国VS巴西 在此战之前,该组中除了两战全胜的巴西队提前出线外,另外一张八强入场券在积4分的德国队与积1分的意大利队之间产生。这样,使得该组中最后一轮德国队同巴西队的比赛成为了众矢之的较量。德国队只需要拿到一分就可以顺利的挤掉意大利队出线。 这场比赛的进程也验证了人们赛前的论断。在这场比赛里,巴西队没有了前两场横扫一切的气势,在同德国队的比赛中,被德国队完全的占据了场面上的主动。最终,双方在经过90分钟的激战后,打成了3-3的高分平局。而德国队也凭借着取得的一分,拿到了5分的积分,并以小组第二名的身份取得了出线权。意大利队虽然在同时开赛的比赛中顺利的击败了本组最弱的墨西哥队,但仍然无法阻止自己小组赛便宣告出局的悲惨命运。 1999年美国世界杯 1/4决赛 挪威VS瑞典 这届女足世界杯上采取了一个奇怪的规则,那就是本届世界杯的名次与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参赛权相挂钩。1999年美国世界杯的前7名,加上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东道主澳大利亚队,将入围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 但是在这种规则下,本届杯赛并没有安排5到8名的附加赛。世界杯5到8名的排位竟然完全按照1/4决赛的成绩来决定,而正是这种规则上的漏洞,直接的导致了女足历史上最出名的一次默契球诞生。 在率先进行的比赛中,中国女足在全场占据着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以2-0顺利的击败了俄罗斯队。这就意味着俄罗斯队若想顺利的进入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前提要有球队至少输三个球。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挪威队和瑞典队的比赛几乎轰动了整个女足界。 在这场比赛中,挪威队作为卫冕冠军,体现了比瑞典队高出一筹的实力。整场比赛都处于绝对的优势,早早的便确立了3-0的巨大优势,这个时候的俄罗斯人肯定是欣喜若狂的。但在随后的比赛中,竟然风云突变,比赛即将以3-0结束的时候,瑞典人突然在全场比赛的伤停补时阶段打进一球,将场上的比分追成了3-1。打进这个球之后,瑞典队员进如同获得了胜利一样兴奋,因为正是凭借着这个进球的优势,她们压倒了俄罗斯队进入了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而俄罗斯队则黯然神伤。
徐少华谈重拍《西游记》:李亚鹏演唐僧不靠谱 张纪中重拍《西游记》的消息一出,引起讨论沸沸扬扬。张大胡子宣称,旧版《西游记》缺乏想象力,唐僧太懦弱,他要重新解读!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旧版《西游记》唐僧的扮演者徐少华先生,他说,拍摄新版未尝不可,只是超越老版很难说……  张纪中有一定道理  张纪中老早就嚷嚷要重拍《西游记》,这一次更打出了“给唐僧翻案”的口号,他认为老版《西游记》把唐僧塑造的过于懦弱,重拍时他要把唐僧塑造成一个坚毅的领导者形象。徐少华表示,他非常喜欢自己塑造的唐僧这个角色,“毕竟是我自己参与创作的一个角色,我很喜欢。”但同时,他认为,张纪中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其实我们在拍摄的时候,也曾有过这方面的考虑,唐僧应该稍微再‘硬’一点,但是后来决定,更多还是忠于原著。”在原著中,唐僧是一个慈悲为怀的僧人,难免给人留下“软弱”的印象。   对于新版将对一些角色进行重新诠释,徐少华先生认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说炒作、戏说,这些都无可厚非,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尝试嘛,但是我觉得这种戏说不能太随意。”  李亚鹏演唐僧不太合适  张纪中说新版《西游记》资金已经到位,因此许多人关注的是:谁来出演唐僧师徒?!目前有消息说,张纪中的爱徒李亚鹏没准会出演唐僧,李亚鹏说话慢悠悠的,跟唐僧这个慢性子很有一拼。徐少华对于李亚鹏不太感冒:“让李亚鹏来演的话,导演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不过作为观众的话,我们可能觉得不太合适。当然了,既然是重新解读西游记,不能照搬老版,毕竟要有一些新东西出来。”徐少华表示,目前的年轻演员中,应该有比较适合演唐僧的人,不过他一下子想不到是谁。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美猴王”孙悟空,有人说周杰伦出演这个角色挺合适,徐少华先生说:“可以呀,这个角色谁演都合适,关键是看导演怎么解读,另外,演员能否实现导演的想法也很重要。”而沙僧则要被张纪中塑造成一个冷幽默的人,“沙僧冷幽默这个不靠谱,虽然说戏说没什么,但是几百年来,《西游记》形成了一个定式,观众对《西游记》有了很深的印象,比较难改变。”上世纪九十年代,老版《西游记》曾经进行过一次补拍、加工,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别好。出演新版也不错呀。  如果新版邀请,会否在其中出演角色呢?徐少华说:“如果有适合我的角色,当然可以。演员嘛,只要适合自己的角色就可以。”徐少华虽然对自己扮演的唐僧很满意,但是说起来,还是有一些小小遗憾的,尤其是1998年补拍的时候,他想要把唐僧演的更勇敢一点,结果有点强硬了。  说起来,他对唐僧有一些不同的理解:“唐僧肯定是一个勇敢的人,不然不会做出这么大的冒险。实际上,《西游记》是老百姓一个想象的故事,而并不是史实中真正的玄奘的故事。可以说,是唐僧,又非唐僧。”  对于重拍,《西游记》的其他演员并不看好,六小龄童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说:“我对重拍电视剧《西游记》不感兴趣,当年我演的孙悟空已经够完美了。”而唐僧的扮演者之一迟重瑞则认为,重拍就要寻找新演员,就算都是大腕,也不一定适合唐僧师徒,弄不好就是贻笑大方,“新版想超越老版太理想化了”。
电视剧《杨靖宇将军》片场趣事多多!!!!! 冰山上的来客  我们都有“堆雪人”的经历,但是,你可知道雪“盖满”脸的感觉?我们都知道滑冰的飞翔感,但是,你可知道站立在欲裂的湖面的惊心动魄?  《杨靖宇将军》中朴善玉的扮演者王昌娥在剧中可谓是与雪“最亲密的接触”。王昌娥是近年来活跃在银幕上的女演员,大家应该对《大染坊》中的翡翠还记忆犹新吧,这次,她摇身一变成为了东北抗联的勇敢战士。  在朴善玉葬礼的戏中,王昌娥的经历可谓是终身难忘。朴善玉的葬礼是纯洁的“雪葬”,白雪葬忠魂,画面处理的相当唯美:洁白的湖面上,徐徐下落的金色夕阳笼罩着壮烈牺牲的朴善玉。巫刚饰演的杨靖宇要将洁白的雪轻轻的、轻轻的铺在了朴善玉的脸上,最终形成一个小小的“冰山”。可怜“冰山”下的朴善玉,脸似火烧,更要命的就是他们还有一大段的表演,敬业的王昌娥只能忍耐这灼人的冰冻! 拍摄完毕后,王昌娥的脸成了紫茄色;耳朵成了“冰耳朵”,一层薄冰化作了耳朵的轮廓,耳朵失去了任何知觉。王昌娥说:用手去触摸耳朵,耳朵已经失去了反应,虽然理智上知道是手在触摸耳朵,但是耳朵已经没有感觉了。就是这层薄冰的处理,也让剧组伤透了脑筋,等它自然消融,恐怕耳朵经受不住长时间的寒冻;用热水薰,估计演员的耳朵就不保了,最终,用手指甲一点一点、轻轻的抠除了这层薄冰。  有葬礼当然就有伤心的哭泣者。年轻演员桑萌在剧中饰演的雪梅,是朴善玉最好的朋友,自然,桑萌的眼泪流得最多了。雪梅对朴善玉的不幸最是痛苦,泪无声的顺着脸颊滑落,心情酸痛!寒风迎面,泪珠立即结成了冰柱,挂在脸上,刺痛的感觉永生难忘!因为暖冬的缘故,所以湖面的冰层不能承受剧组的压力。就在桑萌的脚下,冰层发出了将要炸裂的细微的爆炸声,心情紧张难耐!桑萌,就在这五味夹杂的复杂情绪中完成了拍摄。事后,桑萌幽默自己将要上演东北式的“泰坦尼克号”:朴善玉是放在门板上的,我站的地方距离门板最近,只要冰层破裂,我立马就要跳到门板上!  满天飞翔的“花大姐”  剧组在黑龙江的清河外景地拍摄时,满天飞翔的“花大姐”让剧组哭笑不得。“花大姐”是东北最常见的一种类似七星瓢虫的小虫子,虽然不是害虫,但是它们生命力及其顽强,剧组拍摄时,它们形影不离伴随剧组,大概是想跟我们的杨靖宇将军来比试比试谁是真正的英雄。  “花大姐”满天飞翔,顽强的想要阻挡《杨靖宇将军》的行进步伐,演员王昌娥说:还没有说完一句台词,“花大姐”已经飞进了我们的口中,钻进了我们的耳中。但是我们《杨靖宇将军》岂能如此简单地就被打倒?演员克服“花大姐”的小插曲,完全将它们置之度外,将它们当作零的存在,顺利完成拍摄任务。  勇敢壮士趟冰河  在清河外景地拍摄一场戏,要求演员趟过结冰的河,以表现日军的重重包围中,东北抗联战士惊险脱险的情景。  冬天的东北,冰天雪地,结冰的河水,更是针砭入股的寒气。要在这样阴寒的水中,完成趟河的拍摄,除了演员的敬业外,大概就是《杨靖宇将军》的感召力,才能让演员完成这般不可思议的镜头的拍摄。  虽然演员在趟冰河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准备工作,但是例外的情况总是存在。这不,  演员王昌娥的棉裤就漏水了,虽然棉裤里也套有一定的防水衣服,但是,冰水直接接触肌肤的寒冷,大概就是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所不能想象的。寒冷的冰水“透心凉”,在这样纯脆冰水中的王昌娥,已经失去了冷的感觉,那只是没有任何感觉的麻木了。但是,王昌娥说:“我们比抗联战士幸福多了。我们只是一定程度的再现当时的情景,我们趟的冰河只是很小的一点,并且我们提前已经有了一定的保暖措施。但是,抗联战士绝对不可能有这样周全的准备,抗联战士才叫做趟冰河,抗联战士才是真正的英雄。”  赤裸的鞭挞  反映东北抗联的《杨靖宇将军》,早已注定了它拍摄的艰辛。冰天雪地的场景对于剧组成员来说已经是最幸福的享受了。这不,演员牛利威饰演的五虎一枝花中的银虎,就被日军反剪双手,吊在树上,严刑拷打!
从高技术武器弱点说开去 据外电报道,自2003年3月美国首都华盛顿上空规划出一块禁飞区后,各类航空器误闯禁飞区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向进入禁飞区的飞行器发出警告,美国空军于今年5月启用了一套激光告警系统,然而令军方尴尬的是,仅仅在新系统启用两天后,就有一架飞机“成功”地闯入禁飞区。经调查发现,由于华盛顿上空经常是云层密布,该系统几乎有一半时间无法发挥作用。对此媒体评论道:“所谓激光探测,或许仍是个摆设。” 事物是辩证的,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警告系统“难告警”这件事再一次启示人们:高技术尽管有其“高人一筹”的一面,但也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即高技术武器同样存在“低效能”的因素。 首先,高技术武器战术技术性能存在局限性。战争的实践已经证明,高技术武器尽管有“1+1>2”的功能性优势,但也有“100-1<99”的结构性缺陷。比如,敌我识别系统“难识敌我”、隐形兵器“难隐其形”等问题,在高技术武器发展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像“战斧”巡航导弹,飞行速度慢,易遭拦截或被地面炮火摧毁;“爱国者”导弹只能用于防卫点目标,拦截高度低,离己方目标近,易造成误伤,特别是其不能有效地识别弹头和碎片,拦截成功率比较低;F-117隐形战斗机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产生隐形效果等现象,比比皆是。所以,只要充分认识高技术武器战术技术性能上存在的缺陷,切实把其存在的弱点及其局限性搞清搞透,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就能够在实战中有效地限制高技术武器优势的发挥,进而赢得作战的主动权。 高技术武器装备对技术保障有高度依赖性。高技术武器的零部件多,对保养和维修的要求高,技术保障尤为复杂。据悉,美军的“爱国者”导弹有600多道操作程序;F-4J战斗机的机载雷达零件达3万多个;而航天飞机执行一次飞行任务,需要完成120万道操作程序,可见,如此复杂的操作和结构构成,其保障难度可想而知。此外,由于所有的高技术武器都装备有微电子和光电子设备,受作战环境制约较大,如果战时精密娇贵的电子设备频频发生故障,就会大大增加对技术保障的依赖性。据报道,伊拉克战争中,因受沙暴影响美军的主战坦克1至3天就要更换一次防污染过滤系统;“阿帕奇”直升机每飞行1.5-2.4小时就得检修一次;“美洲豹”运输直升机每飞行1小时,就需一名技师保养20小时。而且战争中,有20%的直升机因沙土侵蚀旋翼、尾桨和进气管而无法投入战斗。可见,战时采取各种有效手段,降低敌技术保障优势,坚决打击敌技术保障力量,精确地摧毁敌保障系统,必将导致其高技术优势失去效能。 辩证法还告诉我们,所谓的“低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决不可低估,即高技术战争在较长时间内仍改变不了高、低技术武器并存、传统战法与新战法并用的格局。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如果单纯地以“低技术”与“高技术”“硬碰硬”,恐怕“低技术”只能是被动挨打。但是,如果巧妙地集高、低技术之优长,通过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最大限度地挖掘劣势装备的潜能,以其综合的作战能力对付敌人,则完全可以达成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最终夺取战场胜利的目的。比如,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巧妙地运用自己的“劣势装备”,创造了击毁敌F-117、F-16和“猎犬”等高技术武器的奇迹。 战争的实践还一再证明,充分发挥各种武器的综合作战效能,使传统战法与新战法有机结合,就能在未来战场上赢得主动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