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焰星
sasoying
关注数: 19
粉丝数: 50
发帖数: 3,537
关注贴吧数: 57
啊?你也是二次元? 艾巴索的纸片人
刚收到的n7,和一些简单感受 吧里一直没收到,和野人直接收的。 光看外观,很难想象n7和dx260屏幕一样大。n7很大很厚也很重,稍微掂量一下,差不多比dx260重个50%。n7做工非常好,圆润设计可以弥补重量的缺点,握持手感挺不错。对于外观,我唯二不满的点在于音量旋钮手感很差,比之试用过的n82还不如,松松垮垮。另外就是耳机插座的镀金有很多细小的斑点,不知道是做工问题还是二手问题。
有人出N7吗?5.5k左右收一台 想折腾一下,有割爱的吧友吗?
最近换了dx260,4000出台山灵m7,吧友减200 如题。吧友3800。 正常使用橙色,有包装和购买小票,但已过保,原装的数据线丢了,加了一条可以用其他数据线。 M7机器是正常使用的痕迹,背面左下角与顶上4.4接口旁有轻微痕迹,拍出来不是很明显,不仔细看可能会忽略。另外TF卡槽的保护罩掉了,山灵播放器的通病。屏幕的痕迹是保护膜的,屏幕本身没有明显痕迹。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撕掉。包装里还有两张软膜,到手后可以自己贴,本人手残就不浪费贴膜了。
资源分享,游戏《星空》豪华版的原声带 花了四百多搞的豪华版,玩了5个小时,慢慢进入节奏。豪华版送了游戏的原声带,不过和电影原声带不太一样,基本没有很完整的旋律,主要是服务于游戏剧情,和古典乐也不一样。原声带有70多首,共计5个多小时,有需要的烧油楼下度盘自取。
还以为要聋了,看来还能造一下 前面看testv的视频说用苹果耳机可以简单测测听力。然后我下软件试了一下,整体来说,不算太严重,但左右耳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右耳的听力比较标准,但左耳在2k-到8k频段都有一定程度的衰减,仔细想了一下,有一段时间家里的音箱不好摆放,我两个都放在左边,大概成90度角放的,后面搞了个架子才正常摆放。没想到还是造成了影响。当然这个仅是参考,还是要注意一下自己的用耳习惯,不然真的要烧助听器来了。
主听人声,有什么好用的耳机套推荐吗? 试过几款便宜的耳机套,感觉相比原耳机套,互有优劣,算不上全面胜出。像sf套,相比原配的耳机套,声音会变薄,高频变亮,上下两端稍有改善好,只是人声变远,密度少了,感觉sf套更适合听器乐。我听人声比较多,还是用原装的为主。 有什么耳机套能增强中频的吗?来点推荐
你买的第一条HiFi耳机是什么? 想想入烧快10年,当时只想选一条好一点的耳机,思来想去选了阿思翠的am800,木质+金属的材质手感不错,声音什么样都不怎么记得了。后面更新设备看不上,就送给了朋友,之后就再也没见过这条耳机,也没再买过阿思翠的产品。后续这些年偶尔折腾设备,间歇性退烧,又重新入坑,一晃好多年了烧友们是怎么入坑的?
换线之后的原道,能触发悔恨之泪吗? 之前买的原道线材有点松动,在网上又下单了一条。价格没涨多少,做工肉眼可见的进步了,白色透明线材,搭配上透明的耳机外壳,观感比之前黑乎乎的版本好不少了。 仔细听下来,新版原道综合素质并没有什么改进。相反,高频还退步了,量感少了,延伸也差了一些。虽说这个价位谈音质有点奢侈,但讲真的,比前代退步还是有点不能忍。低频依然没什么存在感,平头塞的通病。主要能量都集中在中频,人声稍微靠前,细节不多。当然,原道原本开阔的声场还是保留下来了,平头塞的通透感比入耳式耳机好不少,糊是糊了点,声音比较健康,听起来很舒服。 没能触发悔恨之泪,只是这个价位没啥可选的。感觉还是仓库里的陈年老原道更有味道
凯音ru7初印象,附带和w2 acg听感对比 忙了好几天,今天闲下来了,来聊聊凯音的ru7吧。 这个小尾巴还没正式上市,上周老梁某音直播发布时,只放出了7台,我抢到了一个。虽然当时并没几个人抢,我下单时还没卖完 凯音说用了n7上那一套1bit技术,简单来说是硬解dsd,然后在解码pcm时会经由一个all to dsd的转码。n7我没听过,n82倒是听过一耳朵,希望这玩意赶上播放器的可以省省了。我还是一贯的观点,小尾巴就算再强也还是小尾巴,体积和供电差异,注定了它和和播放器有不小差距。尤其是听了w2 acg之后,更加确信这个观点。 ru7有3.5+4.4两个接口,单端推力160mW@32Ω,平衡推力400mW@32Ω。最大推力持平前面闹得沸沸扬扬的w4
昨天抢了个凯音ru7 昨天老梁说首发限量7台,我当时下完单的时候,才到卖第4个,不知道最后有没有卖完希望周末能听上,下周再来说说这玩意
价格和脑放,4千的w4和2千w2 acg w4de 价格显然超出了多数人的想象。一个小尾巴卖4000,已经不是纯粹的消费品,而是带有炫耀属性的奢侈品。4000块,论绝对价值,在HiFi领域贵吗?处于中端水准吧,但对小尾巴来说已经是超高价。这就像巴黎世家的丝袜和爱马仕的太阳镜,你可以花1/10、1/20的价格买到其他替代品,属于典型的没有必要但死贵的东西。 由此,我想到了刚收不久w2 acg。它到底是真的口碑爆表,还是因为价格开足了脑放?我听完之后,第一感觉是:就这,卖两千?声音偏两端,中频薄,摆明了调音不够健康。为什么网上这么多人吹,卖两千就值两千吗? 回到w4,感觉钱割还是高啊,先把预期售价拉高,你喷归喷,但大家都知道了w4,先收割一波广告效应。到发售的时候来一波小米式“连夜说服高管”,良心定价卖你2999。前后的价格落差,加上w2 acg定价2000的价格锚点,其他东西两倍提升,价格才张50%,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啊。精准拿捏了,属于是。 我觉得吧,w4就是钱割的臭袜子,多得是不明所以的人给他捧着。君不见巴黎世家的丝袜和爱马仕的丝巾,每年销售额多少?这种咬咬牙能上的错觉最要命,是买某种东西就能成为某类人的消费陷阱。如果w4能给咱hi-end的体验,那买了爱马仕的丝巾是不是等于用上了Brikin? 最后,w2 acg官方售价除以三,才是它真实水平。
广州展评价,很短但很锐 首先贵物镇楼。飞傲大耳。像个风火轮,既不好看,又不好听,接自家的r7主打一个干冷薄刺,看到吹得可以拉黑。
简评海帝思XO 又一个冷门。冲着光污染买的。 声音很混,拉不开层次,最直观的就是加州旅馆的沙锤,和背景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声场是挺规整的圆形,但没有纵深,听起来很平。人声凸,太贴耳了,换了几个滤波都不是很好听。镲片那个频段有点薄有点刺,你能清楚知道什么叫敲铁皮,听梁静茹齿音爆炸。低频量稍多,但不干净利落。而且因为有光的缘故,10分钟不到就很热了。真的,它就只有光污染,纯纯花瓶。
开个冷门玩意——海贝fc6 上周pdd买fc6的经历简直离谱,没到手发现降价一百四,联系了卖家,卖家给我补了差价,到手价不到1700。前些天有点忙,没怎么细听,今天把事情忙完了,那就来聊聊吧。 fc6的包装还可以,外面是简单的牛皮纸,打开后是蒙皮的塑料盒,盒子手感还不错,勉强对得起这么贵的价格吧。但这个盒子里面还有东西,拿掉之后空间很大,放小尾巴会晃荡。fc6到手已经装好皮套,因为只有单端口,比双口的小尾巴要短一截。配线只有type-c和接电脑的标准usb线,差评!都定价两千了,就不能配个苹果线?
全体目光向我看齐,我宣布个事 再碰海贝,我就是索嗨…… 前面看到fc6上市,心痒痒想买一条试试毒。嘿,您猜怎么着? 我在某夕夕买的今天刚到货,准备晚上回家试试。 手贱搜了一下的价格,另一家直接降了100多。 也就是说这东西,我还没听到,直接血亏144。我以为原价1998,1837买到算是很划算了,没想到啊没想到,刀藏在我看不到的地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