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中月 枕中月
关注数: 4 粉丝数: 84 发帖数: 2,830 关注贴吧数: 13
【活动报道】华裳汉仪群二月初五南汇桃花源花朝节活动(提前) 引用溪山老吧主的对花朝节的介绍: 花朝日期 花朝节是我国民间的岁时八节之一,也叫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花朝节与气候时令关系密切,故而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我们中学课文学过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其中提到“花朝节后,余寒犹厉”这么一句,各地花朝,均在夏历的2月份,正是早春时节,咋暖还寒。论节气,大约在“惊蛰”到“春分”之间。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萌青,百花或含苞或吐绽或盛开。这天,各地的百姓,尤其是花农,都要祭百花以求庇佑。 而花朝具体在哪一日却说法各异。唐代花朝定为二月十五,还成为和“正月十五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并列的三个“月半”佳节;到了宋代,花朝节于某些地方被提前到二月十二或二月初二的——或许是对春的迫不及待吧。据《广群芳谱·天时谱二》引《诚斋诗话》:“东京(即今开封)二月十二曰花朝,为扑蝶会。”《翰墨记》有:“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杨万里说“唐二月十五为花朝”,而“东京以二月十二为花朝”。不过,在介绍南宋都城临安风貌的《梦粱录》则依然因循旧习:“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望之时,最堪游赏。”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气候差异而已。
【华裳汉仪】开笔礼展示活动召集 开笔礼,俗称破蒙,中国传统中对少儿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学童会在“开笔礼”,即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最基本的为人道理,并授以诗书,继而拜谒文圣,至此学童方被视为入学。开笔礼是儒家的重要礼仪,标志着儒生幼童学习的正式开始。然而尔来数千载,这一重要礼仪最终还是被人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幸于今日在汉服汉文化复兴运动中,这一礼仪始得再次浮出水面,展示在世人面前。 在古代,开笔礼仪式一般是在二月初二春龙节这天举行,这也正是古时的学堂的开学时间。 西历2013年3月13日,夏历癸巳年春龙节,蒙徐汇区心匠国学馆方道馆主的大力支持,上海【华裳汉仪】QQ群将在此举行一场开笔礼展示,此次开笔礼展示由开笔礼阐述、拜孔、朱砂开智、谢师礼、击鼓励志、启蒙描红、梧桐树许愿等环节构成,(具体展示请关注现场或活动报道帖),在此衷心希望同袍们前来观礼,也许,你们会说我们照搬前人,也许,你们会说我们有许多不足,但我们深信,没有实践,就没有升华,只有用心去实践,才能集思广益,才能够提升自己的活动质量,以期在下次活动中得以改进。地址:徐汇区桂平路264-5号心匠国学 时间:晚七点至九点间 备注:请有汉服的同袍,尽量穿礼服。没有礼服的常服也可以,没有汉服的朋友也可以前来参观,注意场地的肃静,不要大声喧哗,不要走来走去,这也是对孔圣人的尊重
【活动】华裳群腊八宋园茶楼茶座小聚活动召集只看楼主 收藏 华裳汉仪QQ群: 199133138 】 各位同袍大家好! 本群自2012年8月底创建以来,经历了2012年9月22日共青森林公园烧烤游湖、10月27日安亭老街汉服外景、11月25日拜年视频拍摄、12月8日春晚舞台剧拍摄、2013年元旦汉服跨年游等活动,本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初具人气。在此,敝人以群主的身份,由衷的对同袍们说声: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同袍们辛苦了!向同袍们致以民族的敬礼!通过几次的活动,同袍们对评价褒贬不一,敝人在此表态:从今以后,本群活动之前将在群邮件里提出议案,交群内大家商议,民主表决。希望诸君同心协力,共同办好群的每一次活动! 过去的已然过去,我们现在将着手下一场活动的策划。经群内大家的意见,将开始提议腊八节活动。 事实上,腊八节并非汉家的传统节日,它是佛家纪念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所以又称为佛粥节,在我们汉服复兴中,其地位无足轻重。但毕竟也在中国流传了数千年,也衍生了一些腊八的习俗。所以,本次活动主要以聚会喝腊八粥喝才艺表演为主。 通过吸收群内成员们几天来的建议和意见,本次活动定于腊八节本日【2013年1月19日,周六】在闸北区共和新路1667号宋园茶楼举行。本次活动不是为了弘佛,仅仅是汉服同袍之间的一个交流,说白了,就是用我们汉家的方式,过汉家的腊八。该茶楼环境还算典雅,场地每人最低收费35元(包含20元茶水费加15元点心费,时限六小时),其余各项开支,待退场前半小时统筹清算,有关活动流程及其工作人员安排,经过群内成员的建议,现预告于下(若环境有变,以临时变更为主)希望同袍们同心协力,共同做好这次活动!让汉服汉文化深入民间,走向公众! 【行车指南】地铁1号线延长路站、公交107路【广延路延长路站】、944路【闸北公园站】 【温馨提示】上海冬天天气严寒,请同袍们多穿衣服,注意身体。并请注意保管好随身携带物品,注意个人人生安全。
【活动召集】腊八节宋园茶楼同袍聚会 【华裳汉仪QQ群: 199133138 】 各位同袍大家好! 本群自2012年8月底创建以来,经历了2012年9月22日共青森林公园烧烤游湖、10月27日安亭老街汉服外景、11月25日拜年视频拍摄、12月8日春晚舞台剧拍摄、2013年元旦汉服跨年游等活动,本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初具人气。在此,敝人以群主的身份,由衷的对同袍们说声: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同袍们辛苦了!向同袍们致以民族的敬礼!通过几次的活动,同袍们对评价褒贬不一,敝人在此表态:从今以后,本群活动之前将在群邮件里提出议案,交群内大家商议,民主表决。希望诸君同心协力,共同办好群的每一次活动! 过去的已然过去,我们现在将着手下一场活动的策划。经群内大家的意见,将开始提议腊八节活动。 事实上,腊八节并非汉家的传统节日,它是佛家纪念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所以又称为佛粥节,在我们汉服复兴中,其地位无足轻重。但毕竟也在中国流传了数千年,也衍生了一些腊八的习俗。所以,本次活动主要以聚会喝腊八粥喝才艺表演为主。 通过吸收群内成员们几天来的建议和意见,本次活动定于腊八节本日【2013年1月19日,周六】在闸北区共和新路1667号宋园茶楼举行。本次活动不是为了弘佛,仅仅是汉服同袍之间的一个交流,说白了,就是用我们汉家的方式,过汉家的腊八。该茶楼环境还算典雅,场地每人最低收费35元(包含20元茶水费加15元点心费,时限六小时),其余各项开支,待退场前半小时统筹清算,有关活动流程及其工作人员安排,经过群内成员的建议,现预告于下(若环境有变,以临时变更为主)希望同袍们同心协力,共同做好这次活动!让汉服汉文化深入民间,走向公众! 【行车指南】地铁1号线延长路站、公交107路【广延路延长路站】、944路【闸北公园站】 【温馨提示】上海冬天天气严寒,请同袍们多穿衣服,注意身体。并请注意保管好随身携带物品,注意个人人生安全。
忠县护国村秦家坝秦氏世系【即秦山高一系】 之前秦家坝并无秦氏居住,如今居住一房,均为民国秦山高后裔。秦山高(谱名文茂)之父秦家棫出自新生镇桐梓园。清同治光绪年间直隶知府,诰增三品通议大夫。晚年归故里,宣统三年在鸣玉溪上买地修建太保祠,民国十三年其子秦山高重建,长期居住太保祠内,于此“秦家坝是秦家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 因宗谱庞大,在此仅罗列秦山高直系世系的以及直系祖先的亲兄弟,以【】代表直系 一世. 【秦安司】------秦氏入川始祖,元至正十一年湖广麻城孝感乡迁居彭水县,洪武十五年葬于利川长滩坝 二世。 秦国龙、【国宝】-------国宝公洪武初黔江守御千户,迁居忠州南岸落驹乡,为忠州秦氏始祖,葬地无考 三世。 秦温、【良】、恭、俭、让----良祖明永乐二年卒葬于丰都南岸花厅坝,与忠县南岸落驹乡一溪之隔 四世。 【秦景斌】、景森、景星----景斌公字现升,居蒲家老鹰窝葬地无考 五世。 【秦德中】、子中、迪中、远中、应中--------德中公葬地无考 六世。 【伯升】、伯琦、伯万-----伯升公明成化武举葬于忠州崇七甲凤凰子即今洋渡大山溪对岸丰都楠竹凤凰嘴 七世。 秦万瑀、【万灵】----万灵公葬忠县南岸蒲家上坝生基坡 八世。 【秦冕】、勇、滔、诏、魁、湖、涟、赦---秦冕公字俭纯家乘未载葬地但公墓图绘其葬于伯升墓旁 九世。 秦嘉玉、【嘉名】----嘉名公表字葬地无载 十世。 【秦现圭】、现玷----现圭公葬地无考 十一世。 【秦柏】-----柏公葬地无考 十二世。 【秦有恒】、有益---有恒公葬地无考 十三世。 秦钟魁、【钟榜】----钟榜公字登云葬余家岩 十四世。 永经、【永圣】---永圣公字元卿葬桐梓园 十五世。 秦人万、【人亮】----人亮公字辅君葬梨子湾 十六世。 【秦乐】、伦、柱、亿、常----乐公字文安葬木桥 十七世。 秦朝连、朝能、【朝龙】、朝祥-----朝龙公字国元乾隆庚寅生道光乙酉卒葬桐梓园 十八世。 【秦肇益】----肇益公字汝虞清恩贡生乾隆甲寅生同治甲子卒葬于桐梓园土地屋 十九世。 秦家骥、家秀、家棣、家骏、家珍、【家棫】---家棫公字芃生清直隶知府道光丁未生民国辛酉卒葬城西黄宝山 二十世。 【秦文茂】、文盘、文榘----文茂公名嵩年字山高,文盘公名昆年字仲高,文榘公名岱年字叔高,【忠丰石良祖祠《秦氏家乘》为秦山高民国二十九年主修,所以此时秦山高健在,尚无葬地记载】 秦文茂三子-------秦士琦、士度、士鸿 秦士琦----即秦方琦字希寒,子二------------绍光、继光 秦士度---即秦方度字希裴,子二---------光环、光球 秦士鸿---即秦方鸿字希梁,民国修谱时尚无子记载 迁居桐梓园一房始祖为上祠堂良祖裔秦永圣公,以尚有记载生卒的曾孙秦朝龙公生於乾隆初年算,永圣公年代当属顺治、康熙初出生之人,迁居北岸时间不会超过康熙中期。 参考秦氏上祠堂 《秦氏家乘》卷二之一《始祖表》 《秦氏家乘》卷二之十三《冕裔》
【宗祠】忠州秦氏网络宗祠和家族文化扫盲贴 声言:本人自2007年开始接触忠州秦氏家族文化以来,蒙来自各方面的秦氏宗亲们的抬爱,五年以来将忠州秦氏自国宝公定居忠州,子孙繁衍于忠丰石各房谱系基本集齐。其中包含良祖裔肇祖系(即主干系)《秦氏家乘》(民国二十九年秦山高主修)24卷、恭祖裔肇祖系《秦氏家乘》18卷(民国二十四年忠县文通石印局石印版,秦孔旭主修)、让祖启贵公裔《秦氏家乘》一卷(民国二十年秦登云主修)、让祖正泰公裔《秦氏家乘》一本(一九九九年新谱)、良祖裔伯端公迁丰都虎威《秦氏宗谱》手抄本一卷、良祖裔丰都崇兴乡秦邦公裔《秦氏宗谱》一卷(二零零五新谱)、恭祖邦表公裔清初迁居武胜县《顾贤沱秦氏宗谱》一卷(一九八六年新谱)、恭祖正先公裔清初迁居潼南五桂分支《秦氏家谱》一卷(二零零零年新谱)、以及秦山高撰《秦良玉传汇编初辑》等影印件。。 另有望得到恭祖正秀公裔迁居瓷器口谱、良祖永柏永命迁居潼南琼江谱 另有秦成德撰《秦氏繁衍史》做辅助参考,又有秦氏宗祠碑刻、古寨碑刻、桥梁碑刻、墓志铭、与忠丰石清代方志相互辅助,资料相对完整。 在此,为弘扬我六百余年庞大宗族的家族文化,在此以网络为媒,大量吸收与忠州秦氏家族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秦氏家族遗留下来的古玩字画等遗物。,所有资料,由本吧主全权管理。仅限於秦氏家族文化的交流,不得用以商业途径。 并于后简单开一家族文化扫盲贴,以备族人查询
关於武胜县石磐沱秦氏十支脉络分析 据武胜县《天水顾贤沱秦氏宗谱》记载,武胜秦氏源出忠州秦氏,清初迁入,后人各自发展。形成了武胜县顾贤沱十个支系: 顾贤沱(自移居定邑三代下为新派): 世宗文学洪 家积孝义厚 立志守前型 福禄乃能久 大岩口(移居定邑两代下为新派): 世上君亲大 堂宗孝友先 人伦全在己 福履绥之天 麻雀沟(自入定邑字派): 成万世先思 正祖光明时 忠厚帷有待 懋德自含奇 芦藁沟(自入定邑字派): 应万朝泽兴 德广如月恒 品位超然远 丕绩见才能 新学场(朝启永士之后字派): 世上文学重 邦中治化尊 心端行亦善 昌荣映后昆 跳石河(四代下为移定邑新派): 世建在明天 邦中治化尊 心端行亦善 昌荣映后昆 清沙坎(自入定邑字派): 大正国世万 文学永远昌 一廷多致庆 亿代必含芳 白滩嘴(自移定邑字派,与秦家湾支同): 学永仁世万 文正培纲常 礼乐纯祖武 元盛集嘉祥 秦家湾(自移定邑后字派,与白滩嘴支同): 学永仁世万 文正培纲常 礼乐纯祖武 元盛集嘉祥 牌楼坝(自移定邑后字派): 万世荣华富 于汝定吉祥 科第登三级 令名达四方 ---------------------------------------- 确切来说,这里是十个地名,按照字辈排行,并没有十个支系。 从字辈上看,顾贤沱和清沙坎是一房,均有“大正国世”。当属亲房分支。 跳石河、新学场是一房人,字辈差异很小,也可以初步加上大岩口,有“世上”二字。 白沙嘴和秦家湾是一房,字辈完全相同。【白沙嘴和秦家湾一房疑为良祖后裔,因忠州“永人世”为良祖裔通用字辈,忠州并有良祖谱载有迁居顾贤沱失考的,因目前没时间去翻看老谱,先在这里做个疑,后面翻出来了补录】 麻雀沟疑与牌楼坝同源,牌楼坝有“万世”二字,可以疑其前仍为“成”字。 -------------------------------------------------------------------- 前面这几支都有“世”字辈,与忠州良恭二祖后裔雷同,无论后人如何分支,在第十六世时都不约而同的用上了“世”字,(其中包含所谓的秦翼明支系,自翼明之后就与忠州不同,但在第十六世时仍以世字辈世镰公联宗)同理,顾贤沱秦氏十支,仍然可理解为均在“世”字辈也就是十六世联宗。 --------------------------- 目前就以芦蒿沟一支目前从字辈上来看,貌似与其他几支没有什麽连接,但也并不排除为忠州秦氏后裔,需要老谱确定
关于建议修复秦氏万户侯陵园的报告 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0年十月以来,四川省石柱县回乡探亲台胞秦景德,曾写信给我市台办,并多次委托同族堂弟石柱县马武中学教师秦成德与我市长顺乡政府、文斗区公所、市民委、市委统战部,市台办联系有关事宜。市委统战部、市民委、市文化局、市台办、文斗区公所在对秦安司古墓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并参看新修陵园的设计方案后,认为修复秦氏万户侯陵园很有必要。一是秦氏家族是川东、恩施土家族重要支系和重要组成部份,与利川、石柱、咸丰、彭水等县市土家人有着不可分割的民族渊源和历史文化,对研究我市土家族历史有着重要价值。二是经考证,秦安司葬于长顺坝(今长顺街上,过去叫长滩坝),不仅有文化记载,而且今长顺村4组秦安司陵墓残址仍存留有墓基和陵园围墙条石基础。三是台胞出钱在我市境内修复秦安司陵园,对于继承优秀历史文化,做好统战工作,促进海峡两岸文化,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加强民族团结,提高利川特别是长顺知名度,开发建设长顺,增加我市文物景点和旅游景点等方面均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作用。 由于该陵园的修复、涉及到两省数县的关系,涉及到海峡两岸同胞的意愿,涉及到当地政府、村民关系、土地城乡建设规划、文物保护、管理等问题,回此,我们建议: 1. 同意石柱县台胞秦景德捐资并委托承办人秦成德等在长顺乡长顺村4组秦安司古墓遗址上以陵园形式修复秦安司古墓,其规模在现有可能条件下恢复原貌,设计方案、应经我市文管部批准备案。 2. 长顺乡政府要做好设调、宣传工作,修复方不得借此搞封建迷信和宗族活动,当地村民应积极支持修复工作。 3. 土管部门依法批准土地使用手续,并按程序报批免征原有陵园遗址范围的土地使用税费。 4. 陵园修复竣工后,承办方连同有关资料交由利川市文物管理部门管理。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长顺乡政府及有关部门执行。 利川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利川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利 川 市 文 化 局
祭母文 维 西元2012年1月12日,亡母忌辰五载。不肖之子秦进,谨于南粤莞邑虔诚置堂,略备蔬果,遥祭亡母。 忆吾慈母,生命匆匆。生于丙申,卒于丙戌,寿享五十,催人悲戚。 感吾慈母,含辛茹苦。生时饥荒,长于文革;自幼家贫,姐弟相依。吾母居长,担当重任;弟妹五人,情同手足。 念吾慈母,天资聪明。求知好学,榜首列名;德才兼备,时运不济:保送无人,高中无门;深造无缘,此生遗恨。 感吾慈母,温良贤淑。廿五之龄,嫁入秦门,育子二人,相夫教子。为持家计,起早摸黑,田间垅上,终年劳禄。务农之余,兼钻医术;济世悬壶,治病救人。收入微薄,不怨不怒。 感吾慈母,恩深似海。送子求学,翻山越岭;扛米送粮,风雨兼程。殷殷期望,心血凝成。然子不肖,辜负慈母。 恸吾慈母,撒手人寰。及子成年,家境略转,未及享福,积劳成疾,阖然辞世。辞世之时,子未成家,泪流双颊,以为憾痛。呜乎哀哉,此天妒英才乎! 今逢龙年,龙腾之时。为子不孝,尚未成家。往者已去,来日可追;铭记慈母,谆谆教诲:男儿自强,勤奋创业,谦虚待人,不畏艰险,奋发为人,力争成家。告慰慈母,吾寄衷曲。为子来年,和顺吉祥;大功告成,伏惟尚飨。 备注: 按民间家祭以夏历计,然吾母祭辰夏历与公历五年后悬殊一个月,故本文以选公历祭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