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生云丰 月生云丰
关注数: 4 粉丝数: 49 发帖数: 1,729 关注贴吧数: 1
孙权以其高超政治谋略将一老头和一小伙耍得够呛啊 有人说孙权向曹魏称臣不耻,我真不知竞然有如此白痴的观点:孙权称臣完全是一时谋略这是东吴使臣公开在曹丕面前说过的,并非真心实意,居然某些人还不认同。当然刘备一生无良谋又岂能知这是谋略!这跟可耻有什么关系呢?孙权不就派个使臣过去,而且还敢理直气壮地说称臣是谋略,孙权可是从未离开过东吴到曹魏啊 要说可耻,这比得上刘备做家奴可耻吗? 刘备可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本人亲自多次寄人于篱于,听从主人的使唤呢。有人说刘备寄人篱下但受的待遇不浅,什么座上宾什么二百里相迎,但这无法改变其作为仆人下属的地位,主作叫你向东你不敢向西吧?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时也很客气啊,但之后再怎么说陆逊是从孙权是主,这个是绝对改变不了的。更何况刘备在他的主人里与陆逊在孙权那里的地位是截然不一样。 谁可耻?看来孙权的境界还是不如刘备高啊 更重要的是孙权称臣的谋略明明白白地把曹丕给耍了,耍得够呛的。就是在孙权的谋略下,曹丕错失夷陵吴蜀恶战时乘机攻吴或攻蜀的灭蜀吴大好良机! 而夷陵刘备惨败后,孙权派人与蜀汉修好,刚被打得仓皇逃命只留下半条命的刘备早没有之前的威风与狂妄,不得不接受孙权的修复联盟的建议。孙权是打了别人耳光又给别人一颗糖,让刘备服服贴贴地被打,耍得够呛的! 还有杀关羽也是先礼后兵,关羽为他的骄狂与愚昧付出生命的代价,让关羽死得无话可说! 孙权,我真感觉不止是三国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之一,还是超级谋略家!
请教:刘备和孙权的守成能力何以悬殊那么大? 刘备靠宗室后代的资源和诸葛亮等一些人才的努力辅佐外加时运和惯于耍阴等手段总算建立起了蜀汉,尽管这个蜀汉在三个国家中是最弱小的,但他毕竟参与三分天下。 有些人认为孙权只会守成,认为守成容易算不了什么,没有打天下那么崇高。事实是这样吗?守成容易吗? 刘备在从孙权手中借入荆州并耍阴夺取益州后,实力达到顶峰。然最后的事实很明显证明,刘备不能把这个成果发展巩固下去,而且由于没有战略眼光和识人不明错用关羽导致荆州被孙权夺回,更糟糕的是刘备并不因此打住,居然刚愎自用,不顾众大臣的反对,老年痴呆,贸然伐吴,又因自身军事能力太不济,导致夷陵惨败,自身差点儿被陆逊活活烧死。失荆州和夷陵惨败两件事,使蜀汉曾经的顶峰实力不再,蜀汉从此衰亡,虽有诸葛亮百般努力,终因实力不济而致最后灭亡。 综上来看,刘备尽管有那么一点打天下的能力,但守成能力实在太差。 反观孙权,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年纪轻轻坐镇东南,在父兄基业的基础上夺得荆州和交州,不仅未将基业败于手,而且将基业发展壮大,至最后三分天下,并称霸帝业,且通过孙权多年的治理,东吴存在半个多纪世纪,是三国中存在时间最长的国家,孙权本人也是曹刘孙中统治政权时间最长者。 从刘备和孙权守成能力的极大反差来看,守成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创业容易守成难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孙权一生最大的失误! 孙权是三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家谋略家和外交家,孙权用人治国不仅在三国就是在中国历史上也堪称一绝。孙权以其雄才大略和聪明才智长期与北方强大的曹魏相抗衡,不仅于乱世中将父兄之基业保存下来,而且把基业成倍扩大,通过治理,东吴政权实际存在长大87年,这点也是都曹所刘逊色的。 在三国鼎立形成后,孙权多次北伐,其目的不言而喻,既是稳固东吴政权,更是为了进军中原实现鲁肃当初提出的“榻上策“之宏愿。然终因北方实力过于强大,自身力量有限,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有生之年无法实现统一愿望。 孙权一生的谋略基本上都是明智而有效的,但正是前期一个谋略的失误导致后来的努力白费。事实上周瑜两分天下的战略是行之有效而且最有希望。如果孙权当初能按周瑜的设想,在刘备被曹操追着打无法立足之际,在赤壁取得成功曹操短期不敢再次贸然南下之际,趁机将刘备灭掉而不是扶植其立足养虎为患,进而夺取蜀中土地,扩大势力增强自身力量,进而与曹操双方形成南北对抗,凭借长江天险和荆州军事要地之优势,择机挺进中原,则有望实现一统中国之愿。 而在三分天下的态势下,吴蜀的联盟非常松散无力,加上刘备夷陵大败后国力锐减,抗曹主要力量也就压在东吴那狭小范围,岂能与强大的曹魏相比,吴蜀联盟的力量自然无法与二分天下吴蜀合一后的力量相比。这是东吴未能北伐成功最终实现一统中华的最重要原因。 孙权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前期谋略的失误致后期努力无效而未能实现统一天下之愿,实感遗憾和惋惜!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