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stin3 Kestin3
关注数: 3 粉丝数: 112 发帖数: 15,301 关注贴吧数: 9
台儿庄战役,战史里为什么要写滕县在17日失守。 背景:台儿庄战役开始,日军向南推进,李宗仁急命41军(下辖122和124两师)赶赴邹县阻截。41军刚到滕县,邹县就已经被攻破,于是122师在滕县就地设防,124师策应。日军继续前进,15日晚抵达滕县,16日晨即开始攻城。 王铭章在滕县到底守了多长时间? 1.日本《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称,18日中午完全控制滕县。 2.《八年抗战之经过》,《抗X战史》,国军战史统一口径,说滕县17日失守。 这是个很怪异的事情,日军战史给我们写的战绩,竟然比国军战史还要好。 查《李宗仁回忆录》,李宗仁说王铭章守了3天,这与日方说法基本吻合。《李宗仁回忆录》是写于李宗仁旅美时,由李宗仁口述唐德刚记录的,如果他能当时记得滕县是守了3天左右,那么国府其他人也应该知道滕县是18日失守的。统一口径写“滕县17日失守”,可能是故意的。这和当时的其他部队可能有关系。 国军对滕县的增援: 王铭章在滕县设防待援时,李宗仁并未闲着,汤恩伯军团的王仲廉和关麟征两军被紧急调来增援。王仲廉先到,抵达临城,其先头部队亦于16日抵达官桥。 当时日军正以步十联队进攻滕县,以步63联队沿滕县南下。于是,日军攻击滕县的同时,亦开始攻击王仲廉的部队。接下来,按国军战史记载,“17日官桥阵地失守”。不过实际失守的不止是官桥阵地,按日军战史记载,“17晚占领临城”。当时滕县还在抵抗。 18日,日军步63连队两路出击,一个大队南下攻击沙沟,一个大队攻峄县。沙沟于当天被日军攻破,这股日军继续前进攻韩庄。这时日军离台儿庄已经很近了。18日晚关麟征的部队抵达,于是在韩庄设防。 也就是说 官桥和临城都是在滕县失守前被攻破的,沙沟是和滕县同日被攻破的。 如果写滕县18日失守,对嫡系来说是不是会不好看?
国父遗教-----苏联是什么样的国家 “自欧战以后,俄国人自己推翻帝国主义,把帝国主义的国家变成新社会主义的国家,世界上又生出一个更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成功不过六年,他们在这六年之中,改组内部,把从前用武力的旧政策,改成用和平的新政策。这种新政策,不但是没有侵略各国的野心,并且抑强扶弱,主持公道,于是世界各国又来怕俄国。现在各国怕俄国的心理,比从前还要厉害,因为那种和平新政策,不但是打破俄国的帝国主义,并且是打破世界的帝国主义;不但是打破世界的帝国主义,还是打破世界的资本主义。因为现在各国表面上的证券,虽由政府作主,但是实在是由资本家从中把持;俄国的新政策要打破这种把持,故世界上的资本家便大恐慌。” “俄国**以后,斯拉夫民族生出了什么思想呢?他们主张抑强扶弱,压富济贫,是专为世界上伸张公道打不平的。这种思想宣传到欧洲,各种弱小民族都很欢迎。现在最欢迎的是土耳其:土耳其在欧战之前,最贫最弱,不能振作,欧洲人都叫他做近东病夫,应该要消灭。到了欧战,加入德国方面,被协商国打败了,各国更想把它瓜分,土耳其几乎不能自存;后来俄国出来,助他赶走希腊人,修改一切不平等的条约,到了现在,土耳其虽然不能成世界上的头等强国,但是已经成了欧洲的二三等国。这是考了什么力量呢?是全靠俄国人的力量。”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