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c2615
ydc2615
关注数: 259
粉丝数: 565
发帖数: 34,856
关注贴吧数: 173
信印度还是信川普
关于F22大迎角垂尾负升力的问题 首先,东风谷黑仪你拉黑我了,没法回 其次,这张图啊,是的垂尾已经浸入了高压旋 但是 1,高压旋中心位置压力最低 2,高压旋中心位置在V尾和主翼中间,也就是垂尾的下面,主翼的上面 3,垂尾只有一小部分浸入高压旋 最后 4,对于主翼来说,主翼上方是低压下方是相对高压,所以产生更多升力 5,对于垂尾来说,只有一部分浸入高压旋,且高压旋中心在垂尾下面,因此垂尾上面/内侧是相对高压,下面/外侧是相对低压——产生负升力 最简单的说法就是 6,垂尾虽然浸入了高压旋,但是高压旋中心还在垂尾的下面/外侧——还会继续把垂尾往下面/外侧吸
六代银杏叶与穿透性制空 前面图,后面文
普通长弓福利局240万,队友人机干员真的猛 打机密长弓连续两局送四套福利 起了套装打普通长弓改善下心情,然后给了我两人机干员当保镖 那两保镖一路追着人进酒店干掉两队,然后愣是让我摸到了200万,人都傻了 菜鸡从机密长弓雷达站杀出来都没摸这么多东西 这是怕我退游?
DBP191新弹有啥消息了么 弹头重量能到5克不
超巡+超音速机动性的作用 超巡+超音速大稳盘实现对三代机级别的牢不可破的不可逃逸区优势——本文孙聪
在视距内大部分距离上,中距弹强于格斗弹 多楼防抽 总有人认为中距弹就该超视距用,视距内就该用格斗弹,实际上是错误观念——视距至少也有十公里以上 一方面,格斗弹发动机工作时间有限,也就2秒左右,飞不出2KM,而四代格斗弹常用的矢量机构在发动机熄火后停止工作,而此时中距弹发动机还在工作并在加速,速度和机动都是最强大的时候 所以,中距弹AIM120在视距内命中率惊人,远超AIM9更有实战中射失AIM9X补AIM120的案例(注意:类似叙利亚这种虐菜空战中美方要求目视敌机防止误击,然后先射便宜的AIM9X) AIM120首个实战战例就是5.6KM迎头命中米格25,而当时的格斗弹几乎无法迎头锁定敌机,现在的格斗弹迎头锁定距离也只有3-4KM
F35内弹仓6枚中距弹的sidekick方案纳入军方升级计划
首批7架装APG85氮化镓雷达的F35采购时间是2025年 在第17批次中增加采购7架装备APG85雷达的 F35 第17批次采购时间预计是2025年
全.息.镜! 这玩意有人发过嘛
忽然想起来一个事——岩结晶:为什么我不会炸
红箭16——发射后不管+人在回路+射后锁 同级别世界第一了吧
先问个问题——无论谁配双草,科莱是不是必拉? 我在考虑要不要先拉个草起来解密
名人名场面,怀念不怀念 当年的精品还在么
半岛镇卡40%是什么鬼? 一直40%等服务器
[论文分享]导弹的全向攻击能力与未来发展 先放原文地址防吞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zhuanlan.zhihu.com%2Fp%2F538563950&urlrefer=971e1548103363a78255edeb53c7013d
塔总师关于持续出动的言论的错误
问个问题,TG的DVC12穿甲弹能穿四级板么 就是那个钨钴合金的穿甲弹
无人机空战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传统格斗空战的终结 再来一篇吧,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zhuanlan.zhihu.com%2Fp%2F496093830&urlrefer=e4b7f02c630ca7cc37950f9eb1f5bff7 首先典型隐身有人机+多种无人机搭配作战场景设想 原文作者孙聪
[伪重型?]中重划分与隐身机内油内挂起飞重量 原文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zhuanlan.zhihu.com%2Fp%2F446865647&urlrefer=ba30ef82b9be820699ef6cc221837747 一天一个争议话题 军迷讨论,谈到FC31、FA18EF、F35时,常常认为他们是“伪重型”机,乃至就是重型机 因为他们的最大起飞重量乃至空重都接近/超过了早期重型机,比如: 1,FC31空重约12.7吨,最大起飞重量28吨 2,F18EF空重14.5吨,最大起飞重量29吨(大致数值) 3,F35空重13.1吨(C型15.8吨),最大起飞重量31.8吨 作为对比: 1,苏27空重16.4吨,最大起飞重量28吨 2,F15C空重12.9吨,最大起飞重量30.8吨 即使只看最大起飞重量,早期重型机也仅和后期中型机相当 所以,似乎——伪重型乃至就是重型——的言论没什么毛病?
F35吧的那位nice女武神吧友寄了 关于F35的干货挺多的,可惜 放个他的遗产
[上任福利]最近干货——预警机波长选择,半截弹 1,受限于雷达尺寸,S和L波段无论是探测还是反隐距离最远 2,P波段反隐强,但精度差,抗陆地杂波和干扰能力差,探测距离相对近,通常和S波段组成双波段探测,以牺牲刷新率为代价实现远距离预警和反隐
神在哪——魔怔人、玻璃心,G点 但凡小学毕业阅读理解正常的,看到: 贴子标题——航空母舰吧神贴 回复——我寻思神在哪 理解的都是——航空母舰吧神贴神在哪——这个意思吧
论谁急了——评价星链网费就成了神论 http://tieba.baidu.com/p/7717745395?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19.1.0&st=1644298983&is_video=false&unique=BA7A1F0D6703FE80C50E4A79511AC96D 又是未来,又是生态链的——谁和你说这些了? 我说你尿裤子上了——你说你肾亏阳痿前列腺炎? ——谁急了?
关于腹鳍和鸭翼,我似乎发过一遍了 联动我上一个点名帖子 在此提醒下隔壁吧
[点名一下]玲珑雀儿2和人间有爱 娇美贝和稀饭那是老人了
[乐一乐]苏35的雪豹E对空探测距离400KM 对应的贴吧ID 自己过来阐述下
歼15弹射型为三代半标准 翼尖挂架一字形挂PL10 无空速管装AESA雷达
关于苏33和歼15的性能参数 见图 先是苏33
关于PL15和PL15E的射程 1,航展上PL15E信息为145KM 2,天龙30杀伤远界为30KM
[AIM120换发动机生产商事件]空空导弹研究院的文章 这文章已经是2015年写的了 请问某人 1,有任何2013年以后ATK公司重新生产AIM120发动机的消息么 2,有任何2013年以后AIM120D更换火箭发动机的消息么 所谓的2016年研发新药柱的前一句就是发动机出故障——如果这两句没有关系,为啥会在同一段?
[欢乐打脸]雷神公司更换AIM120火箭发动机生产商始末 被打脸的这位大家都眼熟了 这次真的说明了学历问题——自个发的英文自个都不看啊,就会找个关键词 整段原文翻译: 从2011年12月开始,由于推进剂热点和外壳燃烧故障,火箭发动机批次验收试验(低温)LAT)性能变得不可预测。生产火箭发动机的分包商ATK正在开发一种新的推进剂,预计将在2016财年上市。 •项目办公室暂停了对雷神公司的绩效支付,并在交付延迟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后就AMRAAM交付时间表进行了谈判重组。 •项目办公室、雷神公司和AMRAAM安全社区协调证明Nammo是一个被批准的替代火箭发动机供应商。截至2013年10月,Nammo已经生产了1000台电机,作为新生产电机的唯一来源供应商。 •项目办公室已经暂停了对ATK的基于性能的支付,直到由于不可接受的LAT性能而导致的火箭发动机短缺得到解决。
雷神公司更换AIM120火箭发动机生产商始末 某个看不懂英文的人抓着ATK公司说要在16财年开发新推进剂这一句不放,说AIM120D换推进剂了 实际上完整的翻译为: 从2011年12月开始,由于推进剂热点和外壳燃烧故障,火箭发动机批次验收试验(低温)LAT)性能变得不可预测。生产火箭发动机的分包商ATK正在开发一种新的推进剂,预计将在2016财年上市。 1,为啥ATK要开发新推进剂 ——因为老的推进剂有问题,导致两年没有交付AIM120,为此雷神公司还亏了一大笔钱 2,后来咋样了 ——雷神公司完全忍不了了,等新推进剂2016年出来还玩个蛋?直接换掉了ATK公司,用挪威公司来生产AIM120的发动机
[举手发言]按目前的预告不是先up公子么... 怎么还有说先up胡桃的?
[又有开心的事]声浪加速论到多普勒效应 实在是典中典 和知乎id空军决胜者是同一个人 经典的声浪频率加快视频加速论 哪怕不知道多普勒效应的常识,视频开头就有个直飞通场——听不出来声音变化么
歼20航展表演超强瞬盘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video.weibo.com%2Fshow%3Ffid%3D1034%3A4687609071599654&urlrefer=10e80c2a9a4935e642cf9f6d52f75971 视频地址
就一个大迎角外倾双垂尾负升力而已,美国人自个的图 看个图那么难的么 30度角计算机模拟和实验图都有
飞行手雷 飞行手雷
PL15e首次参展性能曝光,射程145km PL15e首次参展性能曝光,射程145km
[珠海航展]FC31展板升限降了1km变成15km 当然肥电升限也很烂就是了
[一坑4上型号标志了?]感觉型号不是很对啊 HHQ9e是个有边条的圆头弹 CM802b是C802反舰弹的空地版改舰地版 最边上那个类似标2/3/6的CM103似乎是反辐射对空导弹 FM3000N比FM3000似乎改成边条翼了
[海拉姆blk2-中国版-陆基版]FB10A 图来源本吧和网络 从FB10a基本可以推断出这玩意是红旗10A去掉无源制导天线改进而来 走鹰酱的路
关于超巡/超音速机动性/超音速稳盘的意义 某人对号入座 23两张图是孙聪论文 45是顾诵芬文集
[F22垂尾大迎角负升力]这欢乐问题还有第三弹 在一个无关帖子忽然被嘲讽,那就对线嘛,好玩的就来了 某人贴***一顿输出,重点回复如下 回复 ydc2615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of the F-22 aircraft》,Eswar Josyula和Raymond Gordiner写的,发在aiaa上的,链接是:m网页链接 你看得懂吗? 这是0.4马赫,30度攻角,0度侧滑角。外倾双垂尾的外侧比内侧压力更大,所以垂尾升力的垂直分量是向上的。 还给我贴图(图1),挺好,我是干货党嘛,贴完图我就发现不对了,这不就我给他发的以前帖子里的图么(图2) 这位不承认是一码事还嘲讽我视力(图3),然后我把我原帖图(图4)的出处贴出来了——文章标题和作者大家自个看 好,这第三弹是个视力问题
[啥叫嘴犟]通常不挂人,挂人一定好玩[机载雷达重量] 起因是探讨中国苏27系列歼11B/15/16减重 倒卡雷达接近一吨,换成平板缝隙天线雷达至少减400-500KG,相控阵雷达是重量可能持平甚至更低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zhuanlan.zhihu.com%2Fp%2F388370135&urlrefer=04e8cb844781e3b9cb86b9a328de2c05 好家伙,某个充大神来了上来就相控阵雷达重的多 还贴了枭龙的PD雷达(重量200KG)和选型雷达之一(重量145KG)对比 就开始了表演 1,相控阵雷达功率大散热多,散热设备高达1吨(问他毫无出处只靠猜)——传闻传闻传闻F22散热设备2吨 2,枭龙雷达功率4kva,米格29雷达功率12kva,只有三分之一 好家伙,这是轮圆了胳膊抽自己?
枭龙3雷达参数 可以YY下歼20雷达性能,以及换氮化镓后的雷达性能 对了还有歼16和未来歼15弹射型的空重 某位说相控阵雷达比平板缝隙雷达重的哥们进来看看
畅想下未来雷神出了,组个雷岩时停队 岩神带岩 雷神带雷 然后12秒大招循环,石化时停就有一半以上时间
F22大迎角机动时颤动的垂尾 7.4 Nj:/ F-119发动机赋予F-22猛禽惊人的机动性能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v.douyin.com%2FeCPLAB5%2F&urlrefer=3806fac2a06aaaf4aa3bc884b72cb3dd 复制此链接,打汧Dou音搜索,直接观看视頻! 联动下此前的大迎角双倾斜垂尾负升力 还能联动下F22的钛合金比例,那么大垂尾强度能不高么
[反复横跳]王永庆《固定翼舰载战斗机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研究》 还记得此前601所得一篇《舰载战斗机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文么,就是说中型机是主流趋势的 见图 “高威胁时突出专用,强调能力;低威胁时突出多用途,降低成本” 俄罗斯苏33换米格29K,和世界主流趋势渐行渐远
关于三代机和四代机加速性能对比 F22 3万英尺,0.8-1.5马赫,用时52.4秒 F15AC 4万英尺 裸机38000磅,0.8-1.5马赫,用时约90秒 4中(麻雀)4近1油箱46000磅,0.8-1.5马赫约240秒,极速1.6马赫要400秒 F16CD 4万英尺 裸机28000磅,0.82-1.52马赫,用时91秒 F18EF 3.5万英尺,0.8-1.2马赫,用时65秒 作为对比 F16在4万英尺,0.82-1.2马赫,用时59秒
[双外倾垂尾大迎角负升力]又是看图看不明白的 还好意思骂人,那就别怪我挂了 机背从进气道开始的深蓝色低压区一直延伸到垂尾前,被垂尾挡住,且明显顺着垂尾外侧流过,有个明显的被垂尾挡住的斜角
空射型标准6露面,我国空射反舰弹面临换代压力 空射型标准6对空射程应当也能达到300-400KM 我国现有主力鹰击12由于400KM的最大射程,载机不再安全,而射程更近的鹰击83/91则沦为二线虐菜武器 等着鹰击XX隐身远程弹和空射高超音速滑翔弹铺开了
空射型标准6现身,我国空射型反舰弹面临换代压力 空射型标准6意义我就不说了,PLXX远程弹的对手 空射YJ12战术直接破产,鱼叉和YJ83/91面临淘汰
F18E/F+空射型标准6现身,PLXX远程弹的对手来了 意义我就不多说了 大国对抗中,Yj12已经“落后”,传统鱼叉YJ83/91已经开始淘汰
关于日本F3战斗机弹仓尺寸大小 最近连续遇见两位兄弟给我说F3弹仓大有优势,整的我一脸懵逼 一位是说F3进气道两侧进气弯曲到机背走,我告诉他除了F35其他j20F22KFXF3都是进气道弯到机背走(他认为其他进气道是平的从中间走) 感谢另一位@飞奔的大鼠 兄给我发了图,我这才知道F3弹仓大的出处 首先 图1,很明显6.2米不是弹仓的全长,这个所谓的供试体也不只是弹仓,还包含机身其他部分 图2,交错3枚流星,也有日本和欧洲合作开发流星的新闻(日本提供氮化镓制导头),仅这一点这弹仓就不会比F22的大多少 图3,F22擦地图,可见普通人身高1.6-1.9米,还比F22机身中段高一点,也就是说F22机身中段也就1.5-1.6米的样子,如果根据图1弹仓高1.5米,还要加上进气道高度,这F3阻力不得上天?
[用自己的图打自己的脸]为啥外倾垂尾大迎角负升力 1,他自个发的图,明明白白写着高攻角机身表面压力分布 CP是啥单位?亮色高压力,深色低压力 2,图的作者还特地单独给了垂尾内侧压力分布图 可见垂尾内侧前后根部高亮高压,后上压力也比较大 力是从高压往低压,这已经非常不利于所谓垂尾增加升力了 3,可以清楚的看到从进气道开始一条低压区一直蔓延到垂尾前直到被垂尾遮挡 也就是说垂尾外侧是低压区 4,所以高压往低压产生侧力,侧力的分力就是负升力
重读文章《苏57,被误解的英雄》,不愧是总师 普通人低情商——苏57隐身不好 总师高情商——单从气动设计角度来看,俄国人把苏-57隐身设计放在次要地位,在保证超声速巡航和超机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兼顾隐身。 次要地位,尽量兼顾隐身 普通人低情商——毛子不重视隐身 总师高情商——我们理解,对于第五代战机,隐身能力比超声速巡航能力对作战效能贡献更大。苏-57隐身性能不如F-22等飞机,更多的应该是俄罗斯基础工业相对薄弱导致的技术可实现性层面的原因,而不是在思想观念层面认为隐身不重要。 毛子隐身技术差,不是不重视 要不人家能当总师呢 文章地址【苏-57,被误解的英雄(作者:王永庆) - 哔哩哔哩】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read%2Fmobile%2F2356811&urlrefer=691b8ee888cd39599a54c84bf68f5d11
国产机载光电吊舱鹰隼系列 现在光电吊舱外形也趋同了
玩了会HBR,忽然想到SMG5不是完美替代么 都是十来米四枪死,SMG5射速高移速快 也就不能穿墙和远距离滋水—— HBR远了也滋水 我现在练HBR干啥
SMG5配件,水平不行控不了枪 双速快是快,,但是二指党操作实在有限,手速跟不上移速,准星难跟到人,身法也不行 还是退而求其次用稳定怼枪流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