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话保 退我阿狸
保险经纪人,公众浩“闲聊话保”
关注数: 24 粉丝数: 1,174 发帖数: 21,044 关注贴吧数: 36
从达尔文2号的停售说起 最近有消息说三峡人寿的达尔文2号重疾险在24号要下架,保险自媒体甚至理财自媒体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停售宣传,标题透露着“震惊”、“紧急”、“速看”的标题党意味。达尔文2号真的像他们说的那么好?还是一场炒作?我们详细看一下。 1、达尔文二号的承保公司 达尔文二号是三峡人寿的产品,目前营业场所在重庆。相信大多数购买者都不是重庆地区,虽然现在都在说当地无网点并无影响,但我觉得产品类似的话当地有网点或者网点多肯定比网点少的好。2、达尔文二号的保障分析 达尔文二号是一款以60岁前重疾额外赔50%保额为最大特色的产品,事实上60岁前重疾额外赔付确实算是当前产品里最实际且有用的保障项目了。既然如此那我们就选几个同类的产品来对比一下。以上是几款比较出色的重疾险产品,他们的共同点都是60岁前重疾额外赔付,可以额外添加恶性肿瘤多次赔付。 信泰人寿的超级玛丽2020对比达尔文2号来说不但保司的服务网点很多,覆盖了13个省市,而且在轻症上多赔5%,二次赔付的项目里也额外增加了心梗和冠状动脉搭桥术。价格上如果不加二次赔付男性对比达尔文2号差不多,女性却稍微便宜些。加上二次赔付,价格却只贵了5%左右。 横琴人寿的优惠宝重疾青出于蓝,60岁前重疾额外赔60%,比其他两个多赔10%。虽然男性价格偏贵(尤其是加恶性肿瘤二次赔付),但女性购买的价格却比其他两个稍低。 3、结论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信泰超级玛丽2020是要比达尔文2号更适合我们的,女性购买横琴优惠宝也非常不错。 本来不打算写达尔文2号的,毕竟在我看来还是一个小众产品,可最近看到太多营销号炒达尔文2号的停售,觉得有必要聊聊这个话题。营销号们平时没少抨击业务员们炒产品停售,怎么到了自己这里也运用的如此熟练呢,希望大家是为了客户好,而不是为了催客户吧。
从三峡人寿达尔文2号重疾险的停售说起 最近有消息说三峡人寿的达尔文2号重疾险在24号要下架,保险自媒体甚至理财自媒体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停售宣传,标题透露着“震惊”、“紧急”、“速看”的标题党意味。达尔文2号真的像他们说的那么好?还是一场炒作?我们详细看一下。 1、达尔文二号的承保公司 达尔文二号是三峡人寿的产品,目前营业场所在重庆。相信大多数购买者都不是重庆地区,虽然现在都在说当地无网点并无影响,但我觉得产品类似的话当地有网点或者网点多肯定比网点少的好。2、达尔文二号的保障分析 达尔文二号是一款以60岁前重疾额外赔50%保额为最大特色的产品,事实上60岁前重疾额外赔付确实算是当前产品里最实际且有用的保障项目了。既然如此那我们就选几个同类的产品来对比一下。以上是几款比较出色的重疾险产品,他们的共同点都是60岁前重疾额外赔付,可以额外添加恶性肿瘤多次赔付。 信泰人寿的超级玛丽2020对比达尔文2号来说不但保司的服务网点很多,覆盖了13个省市,而且在轻症上多赔5%,二次赔付的项目里也额外增加了心梗和冠状动脉搭桥术。价格上如果不加二次赔付男性对比达尔文2号差不多,女性却稍微便宜些。加上二次赔付,价格却只贵了5%左右。 横琴人寿的优惠宝重疾青出于蓝,60岁前重疾额外赔60%,比其他两个多赔10%。虽然男性价格偏贵(尤其是加恶性肿瘤二次赔付),但女性购买的价格却比其他两个稍低。 3、结论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信泰超级玛丽2020是要比达尔文2号更适合我们的,女性购买横琴优惠宝也非常不错。 本来不打算写达尔文2号的,毕竟在我看来还是一个小众产品,可最近看到太多营销号炒达尔文2号的停售,觉得有必要聊聊这个话题。营销号们平时没少抨击业务员们炒产品停售,怎么到了自己这里也运用的如此熟练呢,希望大家是为了客户好,而不是为了营销客户吧。
海保人寿永乐A重疾险究竟怎么样 最近好多小伙伴咨询我永乐A这款重疾险,有人说他是“目力所及,这是现在能买到最好的重疾险”。究竟是不是如此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1永乐A重疾产品介绍 1.承保保险公司海保人寿成立于2018年5月,股东比较多,股权比较分散,营业网点目前只有海南省海口市,理论上投保地区只有海南一个省,不过大部分保险公司在投保时都会用居住地区来规避。 如果你的常驻地离海南比较远,那你需要仔细斟酌,毕竟销售方给你的是空头支票,理赔主体永远是保险公司。最起码理赔资料是需要邮寄的,如果有理赔纠纷,比如涉及到起诉、仲裁,那更加麻烦。 2.产品保障内容永乐A的包括轻、中、重疾在内的各项保障中规中矩,等待期稍长。他的主要特色就是可以额外加钱来选一个恶性肿瘤双倍赔付和恶性肿瘤治疗津贴,恶性肿瘤治疗津贴的的赔付方式是患恶性肿瘤后每年给20%保额的医疗津贴,无论治疗还是复查都可以。这点与目前主流产品有些差别,别的产品是首次患恶性肿瘤三年后恶性肿瘤复发、转移、持续、新发则再次给保额,此外如果第一次患的是非恶性肿瘤以外的重疾,则一年后患恶性肿瘤再次给保额。 从产品保障上来看可选项目是有特色的,不过我们看一个产品是否值得买主要从承保公司、保障、价格三方面综合考虑。 2 永乐A重疾与同类产品对比 了解一个产品好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对比,我们把永乐A和百年人寿康惠保2020对比下,我们以30岁50万保额保终身为例。我们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同样保额永乐A会比百年人寿康惠保2020男性价格会贵25%,女性会贵20%左右。服务网点上百年人寿在19个省市有分公司,海保人寿目前只有海南。 而在保障内容上他们也有较大差别,康惠保2020投保后前10年重疾额外赔50%,前10年到前15年额外赔35%,理赔轻症或中症也会增加25%重疾保额,此外如果首次理赔非恶性肿瘤,180天后患恶性肿瘤可再次给付保额,相当于变相重疾多次赔付。 3 总结 海保人寿永乐A是款有优点的重疾险,但他的缺点也比较多,我个人认为缺点是足以抹杀优点的,完全达不到非买不可的地步。如果有人给你推荐这款产品,建议你多问问。同类产品里我觉得百年人寿康惠保2020会更符合你的需求。
有感于大公司好的观点特此转发一些文章,留待众位看官点评 原作者已经找不到,在这里特此感谢。 保险,本意是稳妥可靠;后延伸成一种保障机制,是用来规划人生财务的一种工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的支柱。 一、不同角度看保险 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 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是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损失的一种合同安排; 从社会角度看,保险是社会经济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精巧的稳定器”。 从风险管理角度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二、保险的起源 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保险,最初产生于海上运输的需要。远在公元前2000年,航行在地中海的商人在遇海难时,为避免船只和货物同归于尽,便往往抛弃一部分货物,损失由各方分摊,形成“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共同海损分摊原则,成为海上保险的萌芽。 在中国,以春秋时期孔子的“耕三余一”思想便是很好的体现保险的意义。即每年能将收货粮食的三分之一储存起来,连续三年,便可存足一年的粮食,即“余一”。镖局和粮仓,也是古代老百姓发明的一种规避风险的方式。【图片】三、中国近代保险史 1805年,英国人在广州成立于仁保险公司,是中国最早的保险公司。 1875年,最早的华商保险公司——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成立。 1899年,中国经营的第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中国永年人寿保险公司成立。 1949年,上海约有中外保险公司400余家,其中华商保险126家。 1949年10月20日,保险业开始收归国有,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垄断中国保险市场。 “XX”期间,保险停办成为中国保险史上的一段空白。 90年代初,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的出现,打破了中国人保独家的局面。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实施。 1996年,新华人寿成立,是我国第一批适应保险法要求的股份制、专业化的商业保险公司。 1998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简称保监会。 2004年,中国入世后,保险市场全面开放,国内保险业股份制XX基本完成。 ...... 纵观中国现代保险业,经历了“两起两落”的曲折发展过程。而随着1980年保险复业以后,中国保险步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问题接踵而至 如何选择? 而随着不断的重大变动,保险业推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各路资本纷纷角逐市场,大量保险牌照等待审批。1、从法律解读保险合同 《保险法》第十条规定:“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是投保人和保险人;保险合同的内容是保险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保险合同属于民商合同的一种,其设立、变更或终止时具有保险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保险合同不仅适用保险法,也是用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等。【图片】2、各公司之间保险合同是否有区别 在大致上基本大同小异。但在细节上,还存在一定差别。在这里我给大家放一下比较知名的X安人寿旗下X安福重疾险,和X夏人寿旗下XX人生重疾险,两者条款区别的一条。 1、X夏【图片】2、X安【图片】【图片】3、业务员常说各公司产品一样,事实是否如此? 下面,我放一张部分公司的重疾险一览表。 从图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各家公司产品之间,保障责任不尽相同,有的产品责任更好,反而保费更便宜,最大可差将近50%左右。 原因出自哪里?【图片】(表格较长,请横向观看) “ 定价 利率 ” 这件事儿和保险产品定价利率有着直接关系。关于产品定价利率,要从1993年说起。 当时的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10%,保险产品定价利率为9%。据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先生在一次投资说明会上说,“在平安1994年开始做人寿保险业务,1996年至1999年,曾销售大量高利率保单,这些高利率保单平均利率为6.9%”。根据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称“平安人寿仍将长期受利差损保单困扰。据测算,在目前的投资环境和假设下,这些保单隐含亏损达200亿元,而在峰值(2050年前后)的亏损将在400亿元左右”。 保单卖的越多 亏的越多 后在1999年,保监会通知规定,寿险保单预定利率不得超过2.5%,这一现象才得以扭转。 所谓利差损,简单讲,就是保险公司给客户回报过高,超过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使得保险公司出现亏损。 由于早期保险公司投资渠道受限制,且投资结构不合理。在2005年之前,国内保险资金收益连续下滑,其中有两次整体收益连续低于3%的警戒线。 造成利差损主要有两方面: 1、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过高 2、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偏低 在保险业早些年,同样受利差损困扰的还有中国人寿以及太平洋保险。 2003年高盛的研究报告对中国市场的利差损进行了估计,预计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三大寿险公司的潜在利差损在320亿—760亿元人民币。后在这三家公司上市后的披露后的数据显示,这一数字其实还是相当保守的估计。 面对利差损的悬梁之剑,中国人寿靠剥离把沉重的利差包袱甩给了母公司。而平安保险和太平洋保险则不得不自我消化。 谁来消化?当然是客户! “ 费率 市场化 ” 还有一件事儿,和保险产品保费高低有着紧密联系。 在2013年,保监会下发的《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XX有关事项通知》。当时的保险产品2.5%的预定利率已经持续十几年,严重抑制了保险需求。此次XX真正带来了保险市场的百花齐放,迎合了保险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然而在刚开始时,随处可见保险从业人员炒作素材“保监已下发红头文件,保险产品要涨价了,大家赶紧购买吧!”“央视新闻你看了吗?为响应保险业费率XX,我司产品于X月后涨价,欲购从速!”等等论调不一而足。 消费者的悲哀,行业的悲哀! 费率XX的目的,通过降级保险产品定价标准,提高消费者收益比率,使保险产品回归保障。说白了,就是让老百姓用更少的钱买到更高的保障! 最终收益是谁?当然是客户! 问题1:可是一些没听过的保险公司,买了不放心 好的,据2015年全国保险业数据显示,保监会在册登记寿险公司75家,财险公司73家。不敢说让您全部了解,就算寿险排名前十的保险公司,您又了解过其中几家呢?前海人寿一个大家眼中“四流”的保险公司,都可以倒逼万科,逼走王石先生。保险公司背后的资本实力远远超出了您的想象。【图片】问题2:那么大公司的理赔是不是更有保证呢? 这也是广大消费者的一个重大误区。来源可能存在于身边大量保险从业者的误导,也可能存在于各种搜索引擎上的碎片化信息。 首先要明白保险合同是法律合同,保险合同的订立即意味着订立的保险合同对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严格履行保险合同,否则除法定例外以外,必须承担违约责任。 再大的保险公司,也不能多赔一分钱;再小的保险公司,也不能少赔一分钱。 问题3:道理我都懂,可是心里还是不踏实。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曾发生在国内保险业一桩不大不小的案件。在2006年时,国内著名寿险公司新华人寿董事长关国亮,因在职期间,挪用资金130亿之多,被保监会免除调查。因可能严重危及社会公共利益和金融稳定,保险保障基金强势出手,不仅拯救新华人寿于水深火热之中,力挽狂澜。新华人寿还借此上市,成为国内家喻户晓的四大上市A股保险公司之一。 所谓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是由保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共同发起设立,实际是我国第一个市场化的风险自救机制。目前保险保障基金规模将近700亿之多,据悉,保金觉得自己钱太多,足够罩着这些保险公司,已经开始降低了保障金的缴费比例。 说白了,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就是保险公司的再保险! 问题4:那么各家公司受到的保护都是一样的吗? 那是当然的啦! 不仅如此,自2016年1月起,中国保险业监管实行了以风险为导向的新一代监管机制,即偿二代监管,业内称为C-ROSS。简单将,根据监管要求和指引,在每季度末、每年末,各家保险公司通过建立详尽的数学模型和压力测试,确保自己有能力在99.5%的概率下无论发生什么事件都不会倒闭! 更直白的讲,保险公司若能通过C-ROSS偿付能力测试,即可代表它都能硬抗200年一遇的大灾害(汶川地震30-50年一遇、日本311地震50-100年一遇、各种股灾)没有例外!最后总结一下,便宜的保险不能买, 因为买了你会发现,你赚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