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just1986 winjust1986
只会逃避现实的213
关注数: 379 粉丝数: 499 发帖数: 13,032 关注贴吧数: 503
她被外国人称为“中国18世纪的非凡女性”。 1994年,她成为金星陨石坑命名中唯一的中国女科学家。 2016年,她的故事被记入美国畅销童书《无所畏惧:影响世界历史的50位女科学家》,和意大利先锋女作家的畅销书《了不起的女孩:100个改变世界的传奇女性》。 2018年,《自然》杂志将她的形象作为全世界女科学家的代表。 2018年,美国数学教授写的《数学的力量:数学的反叛女性》一书,介绍了她在数学上的 王贞仪,祖籍安徽天长,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祖父宣化太守王者辅热爱读书,据说有藏书七十五橱,且精通历算,著述颇丰,父亲王锡琛科举不中,转而学医,精通医术。 她自小聪明好学、喜爱读书,祖父教她天文学,祖母教她诗词,父亲教她医学、地理和数学。11岁时,因祖父在吉林任上去世,王贞仪随家人去吉林奔丧,并在此生活了五年。期间,她如饥似渴地阅读祖父的藏书,获得了广泛的知识,并师从一位蒙古将军夫人,学习骑射和武术。16岁时,王贞仪随家人游历陕西、湖北、安徽、广东等地,最后回到北京,期间饱览名胜古迹,也增加了社会见闻。18岁时,她通过诗词与江宁的女学者交友,并开始专注于自学天文学和数学,她一生中大部分相关著作都在此期间完成。为了学习和研究,她将自己的婚事一再推迟。25岁时,她与安徽宣城的詹枚结婚。她与丈夫志趣相投、琴瑟和鸣,婚后因诗词和数学、天文学知识而名声大噪,还自己开私塾教授男学生。29岁时,王贞仪病逝,没有孩子,临终将手稿托付好友,整理成册。但这些著作终究佚散在茫茫历史长河中,令人唏嘘。 王贞仪精通天文学、数学、医学、地理学,也懂得气象,“言晴雨丰欠辄验”,并且几乎是自学成才。她通星象,精历算。她学贯中西、博览古今,还能批判性地吸收和发扬。她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观测实验经验,曾积极宣传阐释哥白尼的日心说,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她从宇宙宏观与微观结合来解释“天圆地方”,并对日月食的成因做出了通俗易懂的解释。她还对岁差的成因、测量和计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是安徽数学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对三角学、西洋筹算都有深入的研究,吸取了中西方算法之所长,化繁为简并灵活运用,然后写下多部著作来阐述。这些著作与她的天文学著作一样,简明易懂,还有配图,可以说是当年的科普书,可惜的是,它们如今多已失传。她颇有文才,也懂绘画,诗词朴实无华、感情真挚、“俱有奇杰之气,不类女流”,文章“皆质实说理,为不藻采”。她十几岁时还师从蒙古人学习骑射和武艺,“跨马横戟,往来如飞,发必中的”。.王贞仪在阅读前人著作的基础上,还动手进行实验,发扬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精神。她用屋顶横梁上悬挂的水晶灯当做太阳、小圆桌当做地球、圆形的镜子当作月亮。根据天文学原理,她一边移动这三个物体,一边不断地观察它们的相对位置和造成的现象,终于弄清了日月食的原理。不仅如此,她还写了《月食解》一文,精确地阐释了月食发生的时间、食分深浅等知识,语言浅显直白,还有配图。 尽管仅29年的生命如流星划过,但王贞仪如同一道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整个黑夜,传递给了后世女性力量和勇气,告诫她们:难时,可以抬头看看星空,找到属于你的“光”然后继续前行。
唐伯虎自幼聪慧过人,熟读四书五经,15岁就在苏州府的府学考试中获得第一名,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到了二十四五岁的时候,唐伯虎却接连遭受到巨大的打击,先是父亲去世,还没等他从父丧的悲痛中缓解过来,接着母亲又病逝,妻子徐氏难产而死,儿子也夭折,唐伯虎还曾作诗怀念亡妻, 诗中有“肝裂魂飘扬”句,接着妹妹又去世……两年的时间里,多位至亲骨肉皆离他而去让他沉浸痛苦之中。紧接着在科举考试中卷入科场舞弊,沦为阶下囚,人人敬而远之。“海内以寅为不齿之士,知与不知,皆指而唾”。 正德九年,已经四十多岁的唐伯虎收到了宁王派人送来的重金和聘书,邀请他到南昌做幕僚,当时的唐伯虎不知道朱宸濠有不臣之心,不甘寂寞的他欣然前往,到达南昌后,朱宸濠“待之甚厚”,住了不久以后,唐寅很快发现朱宸濠让自己来做幕僚是要造反,于是在抵达南昌三个月以后,唐寅“疯了”,每当宁王问起起兵的事,“寅即佯狂不达,或作丧心状,遇人欲泄其谋者”,每当宁王派人送来财物,寅“倮形箕踞,讥诃使者”,脱光了衣服在街上散步,逢人就说::我乃宁王贵客!如此持续了三个月,宁王终于失去了忍无可忍,把唐寅礼送出境,后来宁王叛乱失败,唐寅逃过一劫。第三任妻子是沈九娘在唐伯虎42岁时因操劳过度患病去世,让唐伯虎陷入悲痛,写下了“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门落布袍”的怀念诗句。此后,直至去世,唐伯虎都未再娶,而是彻底放下了一切凡尘俗事,皈依了佛教,自号“六如居士”,他是才子,确未曾风流.....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