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大地之怒 真大地之怒
关注数: 32 粉丝数: 12 发帖数: 909 关注贴吧数: 26
黎明之剑钟哪一段你认为写得好? 我已经看过两遍,现在再看第三遍。 我按照顺序先说2个: 1.第182章 信与烂摊子 “高文·塞西尔公爵,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的灵魂应该已经重获安宁。 “对于这个结局,我只有欣喜与平静,而无任何怨愤,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令人遗憾之事,那便只有我未能履行曾经的诺言——我曾发誓扭转家族奢靡堕落之风,不与那些残暴冷血的新一代贵族同流合污,也曾发誓效仿您那一代的开拓先烈,开辟领地,庇护流民,成为无辜者和贫苦者的保护人,但最终结果却一塌糊涂。 “我很庆幸,在我的灵魂彻底堕入黑暗,一切无可挽回之前,您及时出现并驱散了这片土地上的阴霾。 “在我年轻之时,我一直将您视作楷模与偶像,我甚至向往着成为一名骑士,像您一样冲进黑暗,为子民开拓出一片新的生息之地——因此便有了位于康德领南部地区的六座农庄,那或许是我这可悲的一生中仅有的闪光。 “如果能换一种时机,换一种方式,与您的见面或将成为我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我甚至愿意抛弃自己的爵位和所有财产,以这老迈之身成为您的一名骑士学徒,随您一同前往那黑暗山脉脚下的开拓领地,去完成我年轻时未能完成的梦想……但这一切终究是无法实现了。 “除了城堡中的财物和那六座属于我个人的开拓农庄之外,我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别的东西可以作为给您的报偿,........... ............在这日渐衰退的王国南部,您已经是人民唯一的希望。 “——维克多·康德,一个曾真心想要成为好人的有罪之人。” 1.第199章 第一课 从以身为镜到他们是可以专注的。“我们来上第一课。”
异常生物见闻录读后感 我今天读完这本书,有点感想。 首先读的是希灵三部曲的黎明之剑,然后秉着好奇的心态就尝试读希灵帝国,然后就被开头卡住了,然后又转头去读异常生物见闻录,说实话驱动着我读完开头的其实是温馨的日常。依我看来,整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能够处理好日常和主线的协调。比起第一部而言,远瞳更加能够同时写出多条主线。人物刻画细腻,也能够写出宏大叙事。 就我看完的第二部和第三部而言,虽然两者的题材天差地别,但是两者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在于希灵帝国的背景。第三部主要立足于一个文明中。因此视角是多角度,特别是对于提丰的关注贯穿整本书,可以说只有第三部真真正正处于文明之中。而第二部的郝仁身份是一位审查官,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他无需干涉也不能干涉。第三部抛弃了大部分日常和宏大叙事依然能够写(水)到比异常生物见闻录长,可见其文笔的进步。 好像扯远了,第二部就网络小说而言,我可以打到至少90分,在我心目中前三的只有(排名不分先后):惊悚乐园(它毕竟改变了我的三观),异常生物见闻录,黎明之剑。 然而这本书的结尾仓促却不显潦草,全文戛然而止,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久久不绝。(我感觉已经把这件事吹上了天) 我想起了惊悚乐园的一段话: 我们的主角,就这么死了…… 这是封不觉所写终章的第一句话。 很多人在看到这句之后,立刻就想骂街了,因为他们很难想象本章后面的内容到底是个啥…… 但其实……这并不是觉哥的错。他所续写的这本书,本质上是一本烂尾作品,原作者在上一章里,的确是把主角给写死了。虽然那位作者的文笔不错,把主角死亡的过程描写得挺悲壮、挺感人,但也不能掩饰那是“突然死亡”的本质。因为他写完主角死掉的部分,就突兀地结束了那一章,之后就停笔了。 不得不说……封不觉“随机”到的这个信封,真是难得可怕。其他人抽到的小说,要么是情节不温不火、发展到一半的;要么是设定庞大、以至于原作者写了一段时间就控制不住的;只有他这本……作者太监之前还不忘给主角补上一刀。这严格来说已经不算是太监小说了,那是半烂尾半太监的无章可续之文…… 然,封不觉仍是在二十分钟内,成功地续上了像模像样一章。 作为一本小说的主角来说,他还真是可悲,甚至让人有点想笑。他还有很多事没做,很多理想没有实现,却这么无疾而终了…… 看到这里时,观众们仍是抱着一种狐疑的态度,猜不到接下来的内容。 但这……也许就是他的命运吧。 这一路走来,他带给了我们很多欢笑和泪水,他的成功让我们雀跃,他的失败让我们同情。他的勇气让我们钦佩,他的懦弱让我们自省。 他在痛苦中挣扎,在逆境中成长;他像小丑一样摇摆,像病人一样"shen yin",像圣人一样思考,像野兽一样贪婪。他是高尚的、又不堪的,聪明的、又愚笨的,专一的、又多情的……他像个自相矛盾的疯子般活着,只为了博我们一笑。 而剥开那些表象再看……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活在我们臆想世界中的人。他存在的意义,也只是供我们一时消遣罢了。终有一天,我们会忘了他,就像忘却许多其他的人物一样。 死亡并不是他的结局,他的结局和其他的主角们没什么不同……是被人遗忘。 行文至此,出现了一条段落分割线。 你们知道鲑鱼吗?当它们还是鱼卵时,人类和一些大鸟就把他们变成了腹中美餐。 而侥幸活下来的那些,则在洋流中漂流、成长…… 待成熟时,它们便会洄流而上,跋涉数千公里的路途,回到那片他们出生的水域。 它们越过瀑布、堤坝,在逆流中跳跃、奋进。逃过捕食者的利爪,穿过无尽的逆流。伤痕累累,却勇往直前。 经历了层层难关,它们终于来到了平静的湖面,来到了母亲产卵的地方。然后用尽最后的精力产下后代,结束它们的一生。那是历经磨难的、短暂而艰辛的一生。 它们的尸体会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它们的残骸会化作树木的养分。而它们的后代……会追随着父辈洄流的脚步,重去完成这一生的使命。明知最终的结果是死亡,可它们还是遵循着这个历程。 就像那无数的小说主角一样,他们来了又走,在我们面前上演一幕幕坎坷和精彩的戏剧,但最终,他们还是会和鲑鱼一样。短短几年……便走完这短暂的一生。 对他们来说,在我们眼前的这段日子,即是全部。 角色的死亡并不是终结,故事的落幕,才是他们的休止符。 所以,虽然我们的主角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很多理想没有实现,但只要我们还记得他,记得他曾经带给我们的感怀,他便没有白活。即使是面对死亡,他也会义无反顾,死而无憾。 其实异常生物见闻录的主角没有死,他的理想也得到了实现。但明明还有很多故事可以写,很多人物可以交代。 直到我想到上面那段话才明白,只要我们仍然记得他们,他们的故事也就永远也不会结束。 他们属于这个故事,也属于每一位读者心中的故事。 正如作者说“不过书已结束,异常生物们的故事却会永远继续下去”。 话说我重新看了一遍开头,看到在家里住着新房客——莉莉和薇薇安后的第二天,他的脑袋有点昏沉,来了一句这不会是在做梦吧,然后想起了昨天遇见了他的新同居的离奇开头。我觉得这情节咋有点眼熟呢,这不就是 游戏的开头么 (为了各位读者的身体健康,我想了想还是省去了游戏的名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