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CDN622 达斯玛莎蒂
关注数: 19 粉丝数: 116 发帖数: 2,310 关注贴吧数: 44
期待拳头进一步改革游戏机制 这次搞的全局BP,我认为就是为了削弱LCK,暗中扶强欧美队,让LOL吸引更多人气,效果是有的,但显然远远不够。 我认为下一步可以严格限制眼位的数量,进而严重压缩双方视野,就像在实际战争中,弱势方会选择发动夜袭来弥补双方的火力差距。如果能把插眼数量限制为一人一假,辅助二假,全队三真。就可以有效减少场上眼位数量。同时以掉塔数或经济差距等为判定标准,给予弱势方购买眼位折扣。 2.补刀工资帽,对补刀获得的经济进行限制,假如说五波线无漏是1660,那就可以把全额获得限制为1300,超过1300的部分,会降低补刀收益。从而限制赖线发育英雄的发育速度,鼓励抓单游走。 3.拼好装,劣势方可以获得一个选项,C位可以发布一个凑金请求,上限取决于劣势程度,其他队友可以拿出自己金币转移给C位,帮助C位装备追赶 4.小龙BUFF见者有份,优势一方往往会控住多条小龙,形成滚雪球效应,A小龙被击杀后,拿龙方获得收益。待到B龙刷新,没拿到龙的一方可以获得A小龙一半的收益。 我提出这些想法是因为我很讨厌所谓的韩式运营,那种如乌龟一般玩法只会降低观众的观赛热情。比赛应该是充满肌肉碰撞,鼓励选手冒险犯错,充满悬念,而不是一个失误就满盘皆输,那选手只会越打越糯。
黑暗灵族 穿刺流 在最新版本里,穿刺者得到了真实加强,使用数量由1变道3或4不等(带战列就是4),故现在穿刺流几乎是目前黑暗灵族最有效的上分编制。 先放编制:3寒日(带穿刺的战列舰)4小船,分数正好用完。 技能必带 剧毒炸弹(补刀用) 巫灵教派(提升穿刺者致命几率),这两个原则上必带,剩下的视情况搭配。 穿刺流的优势:一,现版本占点速度跟舰船大小有关,灵族战列从进点到出点不需停船就能拿点,抢点很厉害。也 就是说,不需要硬碰硬,只需要占点就能获得很大的分数优势。 二,穿刺者移速极快,利用隐身可以贴到很近,像射鱼雷一样贴脸放。 三,缓慢而不可逆的减员,一次成功的打击(穿刺者中了20次以上打击效果)三船一次齐射合计9 条穿刺,一条穿刺造成3次打击。船员战斗效率中等以下的战列,开了武装召唤也残废了。 四,航母流的集体削弱,穿刺流很怕战机拦截,航母流目前玩的人不多了。 五,优势对抗慢速阵营,由于对面需要抱团组织防空网,其移速变取决于最慢的那条,那点位就会 处于劣势。分散开又会被穿刺强袭。 六,优势对抗大船流,大船降价,性价比高,现在以多条战列为核心的组合越来越多,比如混沌的 4 战列,在没有飞机的保护下,一次穿刺一条船。 七,优势对抗小船少的,小船少甚至不带的(说的就是白豆芽),不多解释,等于开图和对面打。 穿刺流的劣势:一,上面说了,带航母的很难打,需要更细致的选择发射时机 二,小船多的,小船多不可怕,可怕的是脸黑,一上来被发现然后连续坏部件(为了上上善道,首 发变黄,次发变红) 三,劣势对抗亡灵,亡灵的飞机和星爆都很克制穿刺。天赋和技能也能有效的抵抗跳帮的来的破 坏。目前应对的方法和所有满速阵营一样,尽量托着占点。
由DOW3的失败看RTS游戏的未来 DOW3就这么不声不响的失败了,确实出乎我的意料,我还以为他能靠DLC再苟一苟。在说DOW3之前先说说我对RTS游戏的理解,我个人认为RTS的核心是玩家扮演前线指挥官,指挥营连级别的近距离交战,不是躲在后方掌控大局的长官。这种游戏应该着重于侦查,克制,资源,地形,而不是拘泥于微操作。 反思DOW3的失败是很有意思的的一件事,让我们回忆一下去年发售前,算上预热一年多了,可能记得不太清楚。官方会以差不多一周一更的频率放出兵种和精英消息。这很好的活跃了气氛,利于新品发布,没毛病。但随后的公测十分仓促,没能充分暴露出问题。发售后没几天全暴露出来,说明内测跟玩一样,这不致命,但挫伤了玩家的热情。 我玩任何RTS游戏都是从战役起步的,如今着重于联网对战的RTS游戏其实是可以不做战役来节约成本的。当然如果能做出非同凡响的经典战役也是可以彰显实力的。为什么RTS游戏需要战役?战役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阐述故事情节,世界观,让游戏中的种族英雄甚至兵种和玩家产生共鸣,增强粘性。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玩家熟悉所使用的种族特性和兵种搭配。这方面DOW3做的很糟糕,我是头一次见到多种族穿插的叙事模式,而且还是一关一换,刚熟悉了星际战士的路线,下一关换成灵族了,玩家不难受吗。战役中的混沌完全是充数的,最后的BOSS战既不史诗也不畅快,这种完成度真的是在为难玩家。 多人对战模式是批判的重灾区,我觉得批判的角度不对,我们把护盾和炮台看作是胜利点,那两者的区别就是位置了。一众玩家呼吁的歼灭模式又如何呢,劣势局死的比核心模式快多了。核心模式是粗暴的,把护盾改成弹药库,炮台改成维修车间,还会那么突兀么。 善后节奏:作死。发售惨淡可能是水雷没想到的(呵呵),其后这接近一年的时间里所做的便是作死了。RTS游戏没有绝对的平衡,星际2搞了那么多年也在孜孜不倦的大改微调。DOW3不仅上了3个种族,还有一票精英,这平衡不可能做的完。当时最应该做的是以季为单位放新种族,至于平衡性哪个族强砍哪个,哪个兵种造的多削哪个,错了再改改了再错千锤百炼。 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到蛋,现在玩家可以选择的游戏类型多了去了,RTS游戏小众化是必然,但这不意味着小众化的游戏就没市场,现在的水雷完全不懂RTS,甚至都不懂运营,它找到了RTS游戏的活路,却没走下去。另外,奶一口哥特舰队2,1代的素质是很高的,有了1代的经验,2代至少能有始有终,看到有负责任的厂商埋头苦干,这是好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