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0QSbCy🐾
-
关注数: 0
粉丝数: 14
发帖数: 8,200
关注贴吧数: 13
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http://post.baidu.com/f?kz=79745265
Windows任务管理器五大奇招 Windows系统的任务管理器是大家经常会用到的一个程序,通常它主要被用来管理计算机进程或者查看计算机实时的工作状态。实际上它还有不少的妙用。 奇招一、在网吧也能“运行” 在网吧“混”的朋友们都知道,网吧的机子通常来说都会将运行对话框屏蔽掉,如果大家碰上某些情况需要使用运行对话框就只能束手无策了。其实这个时候任务管理器能被临时用来代替运行对话框的作用。 先按住“Ctrl+Alt+Del”组合键尝试一下能否调出任务管理器,能调出就好办了,我们依次点击任务管理器的菜单“文件→新建任务”,弹出“创建新任务”窗口,输入内容试试看,它跟运行对话框效果相同啊!
加速你的杀毒引擎 卡巴斯基设置教程 俄罗斯的卡巴斯基是全球最著名最强大的反病毒软件之一,但是其资源占用方面一直为人所诟病。其实卡巴斯基经过合理的设置之后,并不比其他杀毒软件占用系统资源多。下面我就说说卡巴斯基的设置问题。 我的电脑配置是256m ddr的内存、AMD2800+处理器,显卡七彩虹MX550,这个配置不高不低,还算马虎。如果用卡巴斯基默认的设置,开机前一分钟和杀毒进行到最后时刻,机器反应严重迟钝,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下,机器运行顺畅许多。相信按照我的建议设置之后,那些配置比较低的朋友也可以正常使用卡巴斯基了。第一步:设置--设置实时监控--将保护级别设置为高速;
木马病毒程序中潜伏的秘密 木马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病毒程序,该程序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它可以在人不知鬼不觉的状态下控制你或者监视你。有人说,既然木马这么厉害,那我离它远一点不就可以了!然而这个木马实在是“淘气”,它可不管你是否欢迎,只要它高兴,它就会想法设法地闯到你“家”中来的!哎呀,那还了得,赶快看看自己的电脑中有没有木马,说不定正在“家”中兴风作浪呢!那我怎么知道木马在哪里呢,相信不熟悉木马的菜鸟们肯定想知道这样的问题。下面就是木马潜伏的诡招,看了以后不要忘记采取绝招来对付这些损招哟! 1、集成到程序中 其实木马也是一个服务器-客户端程序,它为了不让用户能轻易地把它删除,就常常集成到程序里,一旦用户激活木马程序,那么木马文件和某一应用程序捆绑在一起,然后上传到服务端覆盖原文件,这样即使木马被删除了,只要运行捆绑了木马的应用程序,木马又会被安装上去了。绑定到某一应用程序中,如绑定到系统文件,那么每一次Windows启动均会启动木马。 2、隐藏在配置文件中 木马实在是太狡猾,知道菜鸟们平时使用的是图形化界面的操作系统,对于那些已经不太重要的配置文件大多数是不闻不问了,这正好给木马提供了一个藏身之处。而且利用配置文件的特殊作用,木马很容易就能在大家的计算机中运行、发作,从而偷窥或者监视大家。不过,现在这种方式不是很隐蔽,容易被发现,所以在Autoexec.bat和Config.sys中加载木马程序的并不多见,但也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哦。 3、潜伏在Win.ini中 木马要想达到控制或者监视计算机的目的,必须要运行,然而没有人会傻到自己在自己的计算机中运行这个该死的木马。当然,木马也早有心理准备,知道人类是高智商的动物,不会帮助它工作的,因此它必须找一个既安全又能在系统启动时自动运行的地方,于是潜伏在Win.ini中是木马感觉比较惬意的地方。大家不妨打开Win.ini来看看,在它的[windows]字段中有启动命令“load=”和“run=”,在一般情况下“=”后面是空白的,如果有后跟程序,比方说是这个样子:run=c:\windows\file.exe load=c:\windows\file.exe这时你就要小心了,这个file.exe很可能是木马哦。 4、伪装在普通文件中 这个方法出现的比较晚,不过现在很流行,对于不熟练的windows操作者,很容易上当。具体方法是把可执行文件伪装成图片或文本----在程序中把图标改成Windows的默认图片图标, 再把文件名改为*.jpg.exe, 由于Win98默认设置是"不显示已知的文件后缀名",文件将会显示为*.jpg, 不注意的人一点这个图标就中木马了(如果你在程序中嵌一张图片就更完美了)。 5、内置到注册表中 上面的方法让木马着实舒服了一阵,既没有人能找到它,又能自动运行,真是快哉!然而好景不长,人类很快就把它的马脚揪了出来,并对它进行了严厉的惩罚!但是它还心有不甘,总结了失败教训后,认为上面的藏身之处很容易找,现在必须躲在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于是它想到了注册表!的确注册表由于比较复杂,木马常常喜欢藏在这里快活,赶快检查一下,有什么程序在其下,睁大眼睛仔细看了,别放过木马哦: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HKEY-USERS\.Default\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 6、在System.ini中藏身 木马真是无处不在呀!什么地方有空子,它就往哪里钻!这不,Windows安装目录下的System.ini也是木马喜欢隐蔽的地方。还是小心点,打开这个文件看看,它与正常文件有什么不同,在该文件的[boot]字段中,是不是有这样的内容,那就是shell=Explorer.exe file.exe,如果确实有这样的内容,那你就不幸了,因为这里的file.exe就是木马服务端程序!另外,在System.ini中的[386Enh]字段,要注意检查在此段内的“driver=路径\程序名”,这里也有可能被木马所利用。再有,在System.ini中的[mic]、[drivers]、[drivers32]这三个字段,这些段也是起到加载驱动程序的作用,但也是增添木马程序的好场所,现在你该知道也要注意这里喽。 7、隐形于启动组中 有时木马并不在乎自己的行踪,它更注意的是能否自动加载到系统中,因为一旦木马加载到系统中,任你用什么方法你都无法将它赶跑(哎,这木马脸皮也真是太厚),因此按照这个逻辑,启动组也是木马可以藏身的好地方,因为这里的确是自动加载运行的好场所。动组对应的文件夹为:C:\windows\startmenu\programs\startup,在注册表中的位置: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Folders Startup="C:\windows\startmenu\programs\startup"。要注意经常检查启动组哦! 8、隐蔽在Winstart.bat中 按照上面的逻辑理论,凡是利于木马能自动加载的地方,木马都喜欢呆。这不,Winstart.bat也是一个能自动被Windows加载运行的文件,它多数情况下为应用程序及Windows自动生成,在执行了Win.com并加载了多数驱动程序之后开始执行(这一点可通过启动时按F8键再选择逐步跟踪启动过程的启动方式可得知)。由于Autoexec.bat的功能可以由Winstart.bat代替完成,因此木马完全可以像在Autoexec.bat中那样被加载运行,危险由此而来。 9、捆绑在启动文件中 即应用程序的启动配置文件,控制端利用这些文件能启动程序的特点,将制作好的带有木马启动命令的同名文件上传到服务端覆盖这同名文件,这样就可以达到启动木马的目的了。 10、设置在超级连接中 木马的主人在网页上放置恶意代码,引诱用户点击,用户点击的结果不言而喻:开门揖盗!奉劝不要随便点击网页上的链接,除非你了解它,信任它,为它死了也愿意等等。
水笔小旧进来~~~~~~~~~~~~ 请问您是怎么申的吧主啊?怎么到现在还没通过啊?~~~~~~~~~~~~~~
刚发现的一个可疑网站 全文如下:新年到了,你是我的好朋友,所以你一定要快乐!送你张新年电子贺卡,一定要快乐地大笑http://h6m.be/heka1v.exe 网址可能是恶意网站~~~~~~~~~~灯泡那虚拟机TEST一下
同意水笔小旧当病毒吧吧主 同意水笔小旧当病毒吧吧主~~~~~~~~~~~~
查找与清除线程插入式木马 目前网络上最猖獗的病毒估计非木马程序莫数了,特别是在过去的2004年木马程序的攻击性也有了很大的加强,在进程隐藏方面,做了较大的改动,不再采用独立的EXE可执行文件形式,而是改为内核嵌入方式、远程线程插入技术、挂接PSAPI等,这些木马也是目前最难对付的。本期就教你查找和清除线程插入式木马。 操作步骤: 1、通过自动运行机制查木马 一说到查找木马,许多人马上就会想到通过木马的启动项来寻找"蛛丝马迹",具体的地方一般有以下几处: 1)注册表启动项: 在"开始/运行"中输入"regedit.exe"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依次展开[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和[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查看下面所有以"Run"开头的项,其下是否有新增的和可疑的键值,也可以通过键值所指向的文件路径来判断,是新安装的软件还是木马程序。 另外[HKEY LOCAL MACHINE\Software\classes\exefile\shell\open\command\]键值也可能用来加载木马,比如把键值修改为"X:\windows\system\ABC.exe "%1"%"。 2)系统服务 有些木马是通过添加服务项来实现自启动的,大家可以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在[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services]下查找可疑键值,并在[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下查看的可疑主键。 然后禁用或删除木马添加的服务项:在"运行"中输入"Services.msc"打开服务设置窗口,里面显示了系统中所有的服务项及其状态、启动类型和登录性质等信息。找到木马所启动的服务,双击打开它,把启动类型改为"已禁用",确定后退出。也可以通过注册表进行修改,依次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服务显示名称"键,在右边窗格中找到二进制值"Start",修改它的数值数,"2"表示自动,"3"表示手动,而"4"表示已禁用。当然最好直接删除整个主键,平时可以通过注册表导出功能,备份这些键值以便随时对照。 3)开始菜单启动组 现在的木马大多不再通过启动菜单进行随机启动,但是也不可掉以轻心。如果发现在"开始/程序/启动"中有新增的项,可以右击它选择"查找目标"到文件的目录下查看一下,如果文件路径为系统目录就要多加小心了。也可以在注册表中直接查看,它的位置为[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 Folders],键名为Startup。 4)系统INI文件Win.ini和System.ini 系统INI文件Win.ini和System.ini里也是木马喜欢隐蔽的场所。选择"开始/运行",输入"msconfig"调出系统配置实用程序,检查Win.ini的[Windows]小节下的load和run字段后面有没有什么可疑程序,一般情况下"="后面是空白的;还有在System.ini的[boot]小节中的Shell=Explorer.exe后面也要进行检查。 5)批处理文件 如果你使用的是WIN 9X系统,C盘根目录下"AUTOEXEC.BAT"和WINDOWS目录下的"WinStart.bat"两个批处理文件也要看一下,里面的命令一般由安装的软件自动生成,在系统默认会将它们自动加载。在批处理文件语句前加上"echo off",启动时就只显示命令的执行结果,而不显示命令的本身;如果再在前面加一个"@"字符就不会出现任何提示,以前的很多木马都通过此方法运行。 2、通过文件对比查木马 最近新出现的一种木马。它的主程序成功加载后,会将自身做为线程插入到系统进程SPOOLSV.EXE中,然后删除系统目录中的病毒文件和病毒在注册表中的启动项,以使反病毒软件和用户难以查觉,然后它会监视用户是否在进行关机和重启等操作,如果有,它就在系统关闭之前重新创建病毒文件和注册表启动项。下面的几招可以让它现出原形(下面均以Win XP系统为例):
有问题可以去病毒吧~~~~~~~~~~~~ http://post.baidu.com/f?kw=%B2%A1%B6%BE
腾讯网IT世界年度联合评测-杀毒软件 腾讯网IT世界年度联合评测-杀毒软件全文请参见:http://digi.qq.com/a/20051227/000157.htm
公布病毒吧的几个群~~~~~~~~ QQ群:1683792MSN群:117478
系统漏洞公告 据外电报道,网络信息安全专家周二在其博客上宣布,有一款最新的病毒正冒充MSN信使8.0测试版在网络上大肆传播,它将导致用户电脑连接僵尸网络,并遭到黑客远程控制。 这个病毒可以把自己伪装成MSN信使软件的安装文件,名为BETA8WEBINSTALL.EXE。据悉,这个安装文件在至少一个网站可以下载。当用户启动安装程序时,它不会开始安装所谓的“MSN信使测试版8”,而时会向该用户的所有MSN信使好友发送一个下载链接,这个链接也被冒充为“MSN Messenger 8 Working BETA”。 安全专家在其博客说,该程序还会将用户的电脑连接至一个僵尸网络(Botnet),这意味着黑客可以肆意对这台电脑进行利用和控制。除了攻击其他电脑外,用户计算机也可被用作发送海量垃圾邮件。 据悉,冒充或伪装成即时通信工具的恶意程序和病毒正呈现增长态势。11月份,安全公司Akonic系统公司出台了一份病毒调查报告,发现有62个病毒或恶意程序以即时通信或相关工具的形式传播。 另据安全公司IMlogic公司在10月份的报告中指出,微软的MSN信使即时通信工具平台目前是病毒“最青睐”的目标之一。
最近要上课所以把帐号交给江民科技的工程师保管~~~~ 最近要上课所以把帐号交给江民科技的工程师保管,由他们来这里解答问题~~~当然,可能会带来一些广告,但我决定允许他们在解答的问题后面跟几句广告,还请大家谅解~~~~~~~~~~~~
灯泡进来~~~~~~~~~ 我当吧主你同意不?(系统非让这样,没办法啊!~~~~)
申请吧主,同意的发1,反对的发2,弃权的发3~~~~~ 如题~~~~~~~~~~事先声明啊~~~我没很多时间,一星期最多上5次~~~~~~~~
请管理员清理一下黑客吧~~~~~~~~~ 请管理员清理一下黑客吧,垃圾帖太多了~~~~~~~~~~~~~吧主一不在就一堆垃圾帖~~~~~~~~~~~~~~~~`
〖申请〗glacier_lk吧申请个人吧分类~~~~~~~ glacier_lk吧申请个人吧分类~~~~~~~
偶刚建的glacier_lk吧~~~~~~~~ 吧里只谈技术,所以请那些收徒弟的,拜师的,发广告的,传播不良思想的就别去了,去了也得封号~~~~~~~~~~URL:http://post.baidu.com/f?kw=glacier%5Flk欢迎大家去学习,发帖~~~~~~~~~~
黑客守则 黑客守则因为黑客文化源自于美国与欧洲,它有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绝对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在中国,国情跟美国不同,跟其他地方也不同,几乎可以说不具备美国那样酝酿黑客文化的土壤,但无论国籍、种族有多大的差异,黑客应遵循的道德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因为共同的道德标准本身就大致体现了人类总体文文的统一。 黑客的目标 执着技术:技术追求永远是第一追求 追求自由,寻求在虚拟信息世界更大的生存空间和更高的权限。 开放,致力于信息高度共享。 黑客的立场 爱国:个人利益永远服从国家利益 政治中立:远离政治与权利斗争(与上一项并不矛盾)。 同情弱者,站在任何形式霸权的对立面。 不媚俗,反对繁琐、秩序与传统。 黑客的原则 隔离现实:严格分清作为网络ID和现实中人的区别。不利用网络手段解决个人恩怨。 拒绝重复:不断寻找更新的发现,不重复的利用某个漏洞去尝试入侵。 善意:提醒从不破坏,如果需要修改系统,要为用户留下备份。 不以入侵行为牟利:黑客行为与商业利益无关,不参与商业竞争。 工具底线:不发布以破坏为目的的工具。 低调:克制自我表现的欲望,抵制商业炒做。 黑客的学习与交流 虚心与独立:即要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又要有独立钻研的精神,向他人学习,但不依靠他人。 半封闭:积极的私下交流,谨慎的公开发布信息。 优先权:不随意泄露发现的漏洞,优先将漏洞通知系统管理员或相应软件开发商。 继承与发展:有选择的系统培养更年轻的人,但要考察潜质与道德水准。在向新的入门者传授技术的同时,要渗透道德。 黑客的归宿 角色认知:黑客不是一种职业,更无法终身从事。 自然回归:黑客或早或晚都会回归主流社会,因此必须懂得法制和社会行为的力量,更多的黑客必然将走向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安全产品开发者和安全服务提供者,甚至成为安全团队的组织者,对于这些机会,即不要拒绝,也不要刻意追求,应当在心理和行为规范适合的时候自然转化。 但在世人眼中,黑客这个概念不可避免走向两个极端,被神化时俨然是无所不能的自由化身,他所做的一切都值得宣传;被诋毁时简直是不遗余力反社会的恶魔,恨不得统统杀之后快。 应该提醒一句:世上万物是复杂的,黑客的组成也并非如此单纯。
失恋的同志们进哦~~~~~~~~~~~~ 中国网络特警联盟情感交流版块:http://asabbs.sczyzz.com/index.asp?boardid=27欢迎大家光临~~~~~~~~~~~~~!
这么好的吧怎么能不进呢? 支持啊~~~~~~~~~~~~我第四~~~~~~~~~~~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