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Z音 果Z音
关注数: 27 粉丝数: 216 发帖数: 11,574 关注贴吧数: 37
帮你改造三合一,60以下小缸过滤足够 年初开始,稀了糊涂入了养鱼这个“坑”,挺有意思!不过由于没有经验,也吃了不少“”堑“”,长了一点点“”智“”!摸索前行,多少摸出一点门道! 作为新手,一开始购买鱼缸,也就是上网,挑选一款看上去比较顺眼的成品鱼缸。大家知道所谓成品鱼缸基本上就是三合一过滤,而三合一由于过滤较弱,为不少鱼友所诟病。究其原因无非就是过滤盒较浅,也较小,装不下足够的滤材,所以影响过滤效果。不仅如此,还因为它的喷氧口,在未经过滤的情况下,会把吸上来的鱼便提前打碎喷到鱼缸中,对鱼缸造成二次污染!(我一开始买的38厘米小缸,曾经遇到过,水一直浑浊还浑然不知,后来经过吧友多次提及,才有所悟) 针对三合一过滤存在的缺点,我一直考虑如何规避和改进。(有鱼友可能会问:何不用底滤或者滴滤一步到位?主要原因是,一是不想搞那么大场面,二是不想搞得很麻烦,另外,恕我直言,看到一些网友搞得滴滤底滤搞得很难看,有碍观瞻,所以打消了那个念头。) 改进的经过:大家知道,鱼缸水的污染主要来源于鱼便的污染,所以我就着重考虑解决鱼便问题。1、开始时,把三合一过滤的喷氧口堵上,买了一款水妖精吸便器作为辅助。有了一点效果,那款吸便器,吸便效果可以,但是在清理时,会有很大麻烦——就是原来收集的鱼便,在取出鱼便器进行清理时,会一下子涌出来,涌进鱼缸,造成二次污染。2、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于是决定放弃那款吸便器。继续在网上搜索,试图找到一款合适的替代品。经过再三寻找比对,终于找到一款吸便器也叫鱼便分离器或者叫鱼马桶。货到之后,我根据卖家指点,把这款鱼便分离器装在原有三合一上水管旁边,与三合一协同作战,即三合一负责过滤,鱼马桶负责吸便和鱼便的分离。这样做很快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鱼缸水清澈多了!!!3、虽然,初见成效,但我并未满足,原因是鱼缸内既有三合一水泵及上水管,又有鱼马桶,占用空间不说,看上去还有点凌乱。于是考虑“”精简机构“”——既然三合一有水泵上水,吸便器-鱼马桶也有水泵上水,为何不把二者合二为一?说干就干,我把原三合一水泵及上水管拿掉,把吸便器连同水泵一起与三合一上滤槽链接组合在一起,如此,这款吸便器就有了兼职工作——既要吸便分离鱼便,也要负责为上滤槽泵水,不仅如此,这款吸便器也有喷氧口,可以放心大胆打开为鱼缸供氧(鱼便吸上来,已经进入隔离仓)。这样做,效率颇高,效果明显! 4、效果有了,但改进并未结束。主要还是觉得三合一过滤槽过浅,限制了存放滤材的空间。因此,又买了一个滤筒 用来辅助三合一过滤。如此一来,对各设备进行明确分工:三合一主要负责物理过滤(里面只放滤毯、滤棉、和生化滤棉);鱼便分离器主要负责鱼便收集;滤筒主要负责生化过滤(里面只放生化滤材)。这样三管齐下,不信过滤还不过关!至少对60以下小缸已经足够了! 我的实践已经得到证明——水比以前更清澈了,鱼比以前更健康了(先前有一条泰狮,鱼身大面积变黑,设备改进后,现已恢复本来面貌;两条鱼患有肠炎和烂尾,没怎么刻意医治,也都痊愈)。可见水质好与不好,有多么关键!顺便说一句,三合一过滤,加一个反气举也不错,但是占用鱼缸空间(对小鱼缸来说,不值得提倡) 以上介绍只是个人的一点浅见,不敢有所保留,特拿出来与各位鱼友分享,不足之处,垦请各位不吝赐教
整大缸,拼过滤,追求极致清澈,别忘了:水至清则无鱼! 养鱼开始,进贴吧以来,放眼望去:众多鱼友在养鱼过程中,似乎在进行一场无声的竞技和比拼:鱼缸必须是大的,大场面才能大气派;过滤必须是无比强大的,最好是底滤,至少是滴滤;鱼必须是名贵的,养起来有面子;水必须是极为清澈的,达到所谓空气缸的水准——有水就像没水一样!总之,在养鱼界似乎正在形成一种所谓主流,人人奋勇争先,唯恐落后,怕被人奚落笑话甚至鄙视!这种所谓主流似乎已经占领“”舆论“”制高点——没有大鱼缸,没有强大的过滤,没有高大上的养鱼设备,你少跟我提养鱼,言外之意:你不够格,别看你整天大佬,大佬地叫个不停,但大佬我没功夫吊你!(开句玩笑) 氛围就是这个氛围,主流就只这个主流,但是,请诸位不要忘了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古训: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大鱼缸是不是一定能养好鱼?高大上的过滤是不是一定出清水?滤材是不是多多益善?清水是不是就一定等于好水?把超长时间不换水当成业绩来炫耀是不是可取?(给懒惰找借口,水没浑浊,但已是一潭死水,鱼心里难过,无人诉说)所有这些现象和问题,值得探讨和深思!大缸好不好,不用问,肯定是好;强大的过滤行不行,不用说,肯定是行。但是你要适合你的“个人实情”,这个“”实情“”就是量入为出,适可而止。说来说去,就是要回到“快乐养鱼,简单为王”的宗旨上来! 以上所谈纯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有看法欢迎探讨!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