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图文🌿
無上玉液
过客一名
关注数: 110
粉丝数: 79
发帖数: 3,139
关注贴吧数: 40
第六卷 第八章 自来石 萧连山听我这么说,伸手想去推和田玉的大门,还好学机灵了,手只是靠在上面却没有用力,慢慢缩了回来,回头看看我。 “这要是主墓室的话,朱元璋一定会设机关吧。” “呵呵。”我淡笑着摇头很平静的回答。“你该小心的时候不小心,到了这里还装细小了,这里是主墓室,朱元璋要龙御归天以后才会被送进来,能到这里来的人在朱元璋心中也只会是后世帝王,既然是他的后代又怎么会开启他的墓室惊扰先人。” “这么说……没有机关了!”萧连山点点头等我确定。 “都说你笨了你还不承认。”闻卓白了萧连山一眼笑着说。“你要是躺在里面你会不会设下机关等着杀你后代啊?” 萧连山没和闻卓抬杠,恍然大悟的点点头,然后用力去推那扇大门,却发现纹丝不动,我和闻卓走上去去帮忙,按照这和田玉门的大小,重量应该可以估摸出来,我们三人之力即便是推不开,但也绝对不会一点都不动。 每一次推进去丁点就如同撞到一堵墙似的,我再次用竹片探进去,里面并没有什么阻挡,这让我有些疑惑,看见古啸天慢慢走过来,从我手中拿过竹片,和我一样往里面探查,不过他选择的地方是在和田玉大门的底部。 竹片进去后大约不到两尺就被什么东西抵挡住,古啸天站起身又坐回到一边。 “里面有自来石,你们这样推是永远推不开的。” 自来石?萧连山很诧异的重复着古啸天的话,很陌生的样子,不光是萧连山就连我也一样的反应,完全不知道什么叫自来石。 古啸天清理一处可以休息的地方,坐在旁边漫不经心的告诉我们,这是皇陵防止被盗的一种办法,工艺其实并不复杂,但多用于皇家陵寝,算是皇陵修建中的不传之秘,但凡皇陵竣工完成这道工艺的徭役必死无疑。 我很惊讶的看着古啸天,倒不是他说出来的秘密,他应该是叱咤风云的英雄,怎么这皇陵的机关他也会知道如此详尽,我没有打断他的话,安静的听着他继续说下去。 古啸天不慌不忙的说,所谓自来石其实和名字一样,不需要人力的石头,目的是封堵主墓室的大门,也是整个皇陵最后一道屏障,设计的时候主墓室大门先关一部分,留出一条缝隙,自来石一般是竖立和大门相隔设计好的距离。 然后用钩子从门缝里钩住自来石,让其倒下来倚靠在还没关闭的主墓室门上,自来石底部固定的,靠在墓室门上的一端会随着大门的关闭而缓缓放下,等到大门彻底的闭合时候,自来石刚好抵在大门底部的凹槽中,就犹如大门里面的门栓,从外面是推不开墓室门的,除非有人从里面开启,可墓室里面只有埋葬的死人,所以很难有人能开启这样机关的墓室门。 “哥,你不是说没机关嘛……”萧连山听完很颓然的问我。 对于古墓设计和格局我懂那是因为大多和风水有关,但真正说到机关和玄机我一个门外汉,又怎么会知道的详尽,不过我到现在注意力和好奇心还是没在什么自来石上。 “你……你怎么会知道自来石这样的机关,你不是说这是皇陵之谜,知道的徭役都会被灭口。”我皱着眉头去看古啸天很认真的问。 “我不知道,可有一个人知道。”古啸天面无表情的回答我。“魏雍,他也曾经是指点江山的人,那个时候他的魏字都绣在旗帜上,说起盗墓……他不会比谁差,他挖掘的古墓多不胜数,这些机关他当然了然于心,我跟着他那么多年,再不懂看都看懂了。” 我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听到萧连山坐在和田玉大门外面唉声叹气,无聊的随手捡起面前的金银珠宝,像丢石子般随意的扔向远处。 “这麻烦大了,既然从外面开不了这主墓室的门,不用说这主墓室应该和那九道石门一样,若是强行撬开这皇陵就会坍塌。”萧连说说到这里回头看我一眼居然笑出声来。“哥,你还真是不带财啊……走到那里就毁掉那里,看样子这份送我的礼物……呵呵,我是带不走了。” “很少有人能打开……”闻卓翘着嘴角坐到古啸天身边,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从外面是看不到这自来石的构造和原理,你知道的这么清楚就说明你进去过,只有进到主墓室的人才会知道,因为你说过懂这些工艺的徭役会被灭口……很少有人能打开,你却没说没人可以打开……你进去过,所以你才知道自来石,而且你也知道如何从外面开启墓室的门。” 古啸天不置可否的沉默半天,终于在我们面前点点头,萧连山立马来了精神,从地上跳起来问古啸天如何开启这巧妙的机关。 古啸天的目光落在我身上很平静的对我说。 “羽一生已灭暴秦为夙愿肝脑涂地,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帮秦皇的忙,造物弄人到头居然是一场笑话,羽不跪天地不求一人,如今羽有求于你,四方结界你不要,羽不想欠你人情,这墓室的门我帮你开,你我二人算是两清了,可好?” “我从来没有要求过你什么,我答应你是看在你这千年长情的情义上,你从来没欠过我什么,根本不需要还。”我淡淡一笑很诚恳的回答。 古啸天不再和我说下去,站起身在一望无垠的金银珠宝中找寻,我们不知所措的跟在后面,也不知道他要找什么,好半天才看见他拿回来一个灯架纯金所铸,古啸天再苍老那不过是岁月的磨难,多了一份迟暮和苍老但霸王终究还是霸王。 古啸天没用吹灰之力就折断灯架前端的灯罩,留下一根细长的金棍,然后把前端折成倒拐的形状,让我和萧连山还有闻卓尽力推着主墓室的大门,一条并不大的缝隙露出来,这是我们尽全力能推开的程度,不过看上去古啸天似乎很自信,胸有成竹的借着外面光亮向里面看。 然后很仔细慢慢把前端弯曲的金棍从缝隙中伸进去,我们不知道他手中金棍有什么用,我好奇的从缝隙中去看发生的事,古啸天手中的金棍前端的弯曲在尝试几下后,已经触碰到墓室门下面的自来石。 古啸天试探了几下又收回来,重新曲折倒拐的宽度,反复好几次,直到这被折出的倒拐宽度刚好能箍住自来石,等到完全镶嵌进去,古啸天开始轻轻推断手中的金棍,我惊讶的发现他手中这被处理过的工具竟然能慢慢一点一点把抵在门口的自来石抬起来,当然按照他的办法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很多人的气力,可古啸天还剩下的也就只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力气了。 等到自来石上升到一定高度,古啸天把另一个准备好的金棍伸进去,抵在被托起的自来石上面,千斤重的石头完全被他一己之力支撑着,他松开套在自来石上面的倒拐,深吸一口气右手用力推出。 我们在外面只听见轰隆一声,腾起的灰尘从主墓室的缝隙中散落出来,我们还在揉眼睛的时候,古啸天扔掉手中金棍,双手放在和田玉的大门上用力一推。 两扇玉门应声开启,萧连山拾起地上的火把,点燃门口的鱼油,火光开始向里面蔓延,大门开启的那刻,我耳边响起熟悉而清晰的共鸣声。 火光照亮了主墓室,比起外面的金碧辉煌这里显得安静祥和,两幅巨大的棺椁左右并排放置在金井之上,我的目光看向棺椁前面的牌位。 神功圣德皇帝之灵位。 明德皇后之灵位。 在我们面前埋葬的正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在两具棺椁的后面是一处金樽台,一枚浑圆天成散发着红光的宝珠就悬浮在上面,那是最后一部分被封印的法力,也是旷世神学九天隐龙决的最后一块拼图。 我慢慢向那封印珠走去,历经千难我终于找到最后的封印,那曾经是我梦寐以求的道法神通,可如今我却不知道真正当我拥有一切的时候,我才能体会到秦一手那句话,世间再无秦雁回,我学到的越多,我变成嬴政也越多,这是最后的法力,当我握碎的时候,我不知道站在这里的那人还是不是我。
第六卷 第七章 旷世宝库 权势富贵如浮萍,过眼云烟镜花水月,我回头看看城墙前面的那条护城河,口中一边喃喃自语一边走过去,蹲下身子用槐木碗盛满清水。 “朱元璋靠这碗从乞丐登上九五之尊,一碗能装下天下,也能装满一碗清水,可人心……人心是装不满不的,贪婪和欲望永远无法填平。”我慢慢站起身看着手中的碗感慨万千的说。“朱元璋在凤阳城楼留下万世根本,我一直都理解错了,不是这皇陵是大明的万世根基,是这碗中盛满的水,明镜于心若是止水,宛如人心应是清可见底,心中坦荡为仁君,那才是真正的立国之根本。” 我重重叹了口气,像那石像走去,手里稳稳端着盛满水的槐木碗。 “你来了麽,这是朱元璋在警示后世帝君,若是暴戾杀伐治天下,就犹如朱元璋自己那样的话,他不是在皇陵等着开启的帝君,是在幽冥地府!朱元璋就是前车之鉴。” 我说完都没去征求闻卓他们的意见,很沉稳和自信的把手中槐木碗放在了石像的手心,手臂慢慢下沉,耳边传来从左右护墙机关中发出的弓弦拉动身,箭已在弦而且是万箭齐发,我很平静的抬头,那声响渐渐消失在这宽敞的地宫中。 轰隆! 一声巨响在我们面前传来,紧闭的城门在我们目光的注视下缓缓升起,我看见萧连山紧张的表情渐渐疏忽,变成兴奋的震惊。 城门升起的时候我们才看清楚,那是一道有两米多宽的巨石,整块的巨石做成的墓门人为之力根本没有办法开启,一条甬道露在我们面前,我目测在开启的城门前方十米处又是另一道石门,同样也在缓缓升起,这条甬道一直通向地宫皇陵的深处,每开启一道厚重的石门,我们才能前行几步,这样的石门不多不少一共刚好九道,从两边的机关看,就算有人侥幸躲过第一道城门,强行撬开墓门,但后面的这八道石门想要完全开启恐怕需要的人力难以计算,而且每一道石门若是强行开启这地宫皇陵都会在顷刻间坍塌。 甬道的两边有凹槽,里面是照明用的鱼油,闻卓点燃后,火道一直向前延伸,直到最后一道石门慢慢升到最高出,我们走进去那刻,几乎每一个人都伸出手去遮挡眼睛。 金碧辉煌。 真正的金碧辉煌,那耀眼的金光让我们眼睛都无法睁开,我见识过大爷海明十四陵里面那些多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财富,可如今站在这里,我只能说那些宝藏和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一切简直不值一提。 金砖铺设成的路面在火光下折射着夺目的金光,萧连山张着口,然后不确定的用手搓揉着眼睛,在关于明十四陵的传闻中,历代帝王会将大明每年一层国库财帛存放于此,我之前没有想过这到底该有多少财富,在看到大爷海的宝藏后,深信那就是大明帝国的举国宝藏,现在才明白,那依旧是朱元璋瞒天过海掩人耳目的把戏。 这里才是真正的明十四陵,大爷海里的财富只不过是真正明十四陵的冰山一角,我们站在门口触目所及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宝,火道到现在还在蔓延,很远很远的地方我还能看见摇曳的火光,恐怕没有比这里更加奢华的皇陵,只要是火光所及的地方,全是耀眼的金光。 萧连山刚往前走了一步就滑到在地,他起身的时候,手里抓着一把珠子,鹅卵般大小浑圆天成,萧连山拿在手中不知道是什么,我看了一眼不由自主的苦笑。 九麟程瑞盘上那九条麒麟口中所衔的夜明珠算是稀世珍宝,九颗夜明珠每一颗都价值连城,不过也只有萧连山手中的一半大小,他手里抓着一大把,就这样随意的散落在地上。 我们在一种极其震惊的心情下缓缓向前走去,这里虽然宽敞可一切都堆放的井然有序,像一座座矮山般堆砌成的箱子,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已经残破腐烂,最下面的完全变形,应该是承受不住重量,从残破的箱体看进去,一箱箱全装满金块,这样的矮山就耸立在金砖铺设的甬道两边多不胜数。 除了金块还有满箱的珠宝玉器,琳琅满目,大多都因为箱体腐朽后散落在地上,看上去就如同用珠宝堆砌成的山,令人震撼不已,开始的时候还分类摆放,我们往里面走应该是存放的财宝太多,已经无暇顾及摆放的问题,全都是随意的堆砌在一起,渐渐通往前方金砖铺设的甬道完全被数之不清的宝藏所覆盖,我们一脚踩下去,小腿都没在各种各样的宝藏之中,在这偌大的宝库里我们完全迷失了方向,因为从任何一个地方看过去,触目所及除了金光剩下的还是金光。 “哥……你,你把这里送给我?!”萧连山蠕动喉结瞠目结舌的说。 “都说了你日后会富可敌国,你现在该相信了吧。”我淡淡一笑拍着他肩膀回答。 “我……我一个人哪儿能用的完啊!”萧连山脸上除了惊讶外还写着烦心。 “你就偷着乐吧,幸好千玲不在,若是让她知道,呵呵。”我挠挠头哭笑不得的回答。“霆哥说我没财运,找到一处宝藏就会毁掉一处,还好,这里可能是我最后找的一处宝藏了,你好好留着,都说了你打断手脚三代都吃喝不尽,我看应该不止,你萧家就是代代出败家子,想把这里败干净也是件头痛的事。” “崇祯估计看到这里会一头撞死在这些财宝上,一代帝王最后活活被穷死,招兵买马的钱都没有。”闻卓随手拿起一个金壶看了看扔到一边笑着说。“朱元璋未雨绸缪还是百密一疏,恐怕他在黄泉是闭不上眼睛的,大明最后亡在没钱上。” 古啸天已经是看破世事的人,到了这里竟然也有些彷徨和震惊。 “财帛……天下人趋之若鹜,昔年我烧阿房宫见你囤积在宫中堆积如山的珠宝金器也心动不已,一字记曰贪,寻常百姓也好,千古霸王也罢,终究是看不透着金钱,阿房宫烧了三十多天,我下令叫人搬运了三十多天,我以为天下财富也就这么多了,可和这里比起来,论富有你这个千古一帝完败朱元璋。” 我们完全是毫无头绪的向前走,已经分不清方位,我完全是按照陵墓的格局在分别方向,深一脚浅一脚在宝藏中艰难的前行,除了金银珠宝,还有整箱整箱的书画字帖,历史上一直说明代开始古玩真迹忽然大量消失和失传,有传闻说明代历朝历代帝君对书画字帖不热衷,还有一大部分毁于战火,所以纵观明史拿得出手的书画字帖都寥寥无几。 原来全都是被秘密囤积在此地,我随手拿起一副散落的字画,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再看旁边落款是桃花庵主。 我再次无力的苦笑,随手递给萧连山。 “莫要说这金山银山,你要是嫌重不想搬,这里字画你随便拿一幅出去卖也够你这辈子吃喝了。” 萧连山还有些迟疑,不过我说的一点也不夸张,明代大家的真迹有一大部分都在这里,我随手翻了几幅字画,但看落款的名字都是名冠天下的人。 在堆积如山的宝藏中前行,之前的震惊和兴奋慢慢被一种麻木的感觉所替代,这里的一切实在是太多,以至于有些不真实,我们脚下踩着的和泥土几乎没什么区别,我的注意力从这些金银珠宝中收回来,靠着陵墓规格判断的方位前行。 四周都淹没在珠光宝气之中,在一堵巨大的和田玉门面前停住,上面的浮雕可以清楚的辨认出是朱元璋辉煌的一生,我们前面已经没有去路,我清理干净地上的金银珠宝,那条之前还能看见的金砖铺设的甬道再次显现。 不过到这和田玉门可也戛然而止,我仔细在和田玉浮雕上查看,这并非是一整块和田玉,我在中间找到一丝很细微的缝隙,我让萧连山把火把熄灭,削出一条竹片慢慢探进去,在和田玉的后面似乎中空的,并不是石壁,我收回竹片,重新看看这旷世的宝藏,不用说秦一手一定把封印珠放在这里,但和通天彻地的神通比起来,这些宝藏就显得虚浮,秦一手断不会把封印珠和这些金银珠宝放在一起。 那这皇陵就只剩下一个地方,我用手敲击玉门。 “这后面就是朱元璋皇陵的主墓室,封印珠也应该就在里面。”
关于黄爷,大家就别乱猜了! 我跟大家一样,也想提前知道黄爷究竟是谁?可贱贱挖的坑太深,而且还九曲十八弯,搞的大家看谁都有可能是黄爷。说明大家看书还不仔细啊,联系前面所有问及黄爷的内容,我们来看下是如何得到回复的: 1、古啸天说是大家早就认识的人。 2、言西月说一旦知道黄爷会让雁回很失望。 3、苏冷月身边的苗人在临死时说雁回以后会遇见一个与他同命格的人,这个人是黄爷。 4、三曲真镜那里第一次遇见黄爷,说话声音很年轻,又很熟悉,就是想不出是谁? PS:黄爷总是在雁回半嬴政半雁回状态下或者雁回清醒状态下出现
第六卷 第四章 地底皇陵 第六卷 看试手,补天裂。 第四章 地底皇陵 风水玄学博大精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朱元璋身边又有一个深懂堪舆之术的人,皇陵入口修建在这里是最好的位置,这也是他掘断案山的另一个原因。 既然朱元璋深信风水,那他就一定会遵循风水上的规矩,我让萧连山去山丘后的竹林砍来一根斑竹,由上至下一分为二,把破开的斑竹插入地中,这办法还是刘豪教我的,不过他用的是洛阳铲,来的时候都没往这方面想过这里会有皇陵,只有因地制宜用这斑竹代替。 从修建谷仓没发现就不难看出,朱元璋的皇陵埋葬的之深,整整一根斑竹全让我们打入地底,运气还好没有遇到土中的岩石,等到斑竹全部没入后,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斑竹重新拉出来。 斑竹中间的竹节早被我们削去,拉出来的时候,竹子里面镶满了泥土,我们的目光都落在上面,在最底部可以很清楚的看见土层的变化,最上面是颜色一致的土色,和这周围的土质一样,大约有十几米深,然后再往下,土色开始变化,先是大约有五米的粗土层,是这方圆几十里完全找不到的土质,看到这里我心中已经完全肯定。 这是陵墓用来封盖的土层,再往下是几米的细土层,然后是淡白色的土质,我用指头搓捏是防腐的石灰,最后带上来的土层是朱红色,那是朱砂,是帝王下葬时显示身份的封土。 就在我们脚下明太祖朱元璋就安葬在下面,萧连山看着那朱红色的泥土兴奋的有些不知所措,可这种兴奋很快就从我们脸上消失,要进入皇陵,必须先挖开一条通向陵墓的通道,从斑竹土层的深度看,这绝非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 就算我们可以挖,但就凭我们几个人,不知道要挖到何年何月,而且这里空旷一览无余,估计只要在这里动手,用不了多久就会让人发现,正如同萧连山说的那样,我都有些开始想念越雷霆和刘豪,若是他们在定能有办法,用越雷霆的话说,钱能解决的事就不叫事。 我打算效仿越雷霆,买下这里,随便巧立名目找一个借口,至少我应该是不缺钱的,还有另一个办法,是萧连山想出来的,远亲不如近邻,与其让泰国的赵治和陈婕过来帮忙,还不如找齐鸿涛。 他也算是道上的人,见不得光的事对他来说轻车熟路,何况赵治对他有恩,看得出他是恩怨分明的人,找他帮忙以我的身份,相信齐鸿涛绝对不会说半个不字。 “好了伤疤忘了痛。” 古啸天跟着我们一直寡言,即便是他脚下踩着的是皇陵,他也没有丝毫表情,或许这些东西在他眼中早已分毫不值,他的声音从我们旁边传来,我看向他,古啸天一个人坐在旁边,面无表情的说。 “华山险,人心更险,冰霜薄,人情更薄,吃一堑长一智,看来你并没有学聪明。”古啸天的话刺到我心底最软最痛的地方,那是秦一手教我的最后一件事,我本不想再去想这个人,古啸天让我的思绪开始凌乱。“你们脚下是皇陵,朱元璋的皇陵,你们都知道是旷世宝藏,你们之前可以坦然面对,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做到,既然是秘密,就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你们大张旗鼓是生怕知道的人不多?” 古啸天说的很有道理,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轻易相信别人的人,何况是一座价值连城无法估量的宝藏,只要有一个人走漏风声,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里定会再起腥风血雨。 我瘫软的坐在一边,除了我们四个人,的确不能把这个秘密说出去,古啸天是一心求死只为再见红颜的人,钱财之事他断不会放在心中,闻卓游戏人间与世无争,财帛对他来说从来没有吸引力,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这宝藏送给萧连山的原因。 若真能结束,我只想和越千玲隐居山林不问世事,方想都能看出萧连山富可敌国,可见这宝藏非他莫属,萧连山也不是贪财的人,只不过他命中注定富贵双全,他手纹是龙吸水若身边有赵治辅佐,不管是正财还是偏财会不请自来,而且他承受的起。 而我在乎的是皇陵里面被封印的最后一份法力,可是单凭我们四人,确切的说古啸天在魏雍死后已经衰老到令人不敢直视,他是帮不上忙的,就我们三个绝对挖不开这深藏地底的皇陵。 “既然不能找人帮忙,那该什么办啊?”萧连山有些失望的说。 闻卓慢慢转过头,口中反复念着萧连山的话,然后走到我身边。 “不能找人帮忙……亡魂呢?” “亡魂?!”我一愣和闻卓对视。“不可能,亡魂是阴物,无形无体阳世之事,亡魂怎么能帮我们,你该不打算召唤亡魂帮我们挖吧?” “谁说不可能,嬴政扫六合是驱使亡魂摧城拔寨。”闻卓想了想一本正经的对我说。“普通亡魂当然不可能,可你在龙虎山已经封赦守护在秦始皇陵外的百万亡魂,那些可是帮嬴政平定天下拥有阴阳两界之力的亡魂,都只听令你一人,你若再度驱使他们也莫敢不从啊。” 我想了想慢慢从地上站起身,其实能不能做到我也不清楚,不过如今也没其他办法,全当试试,不过那百万亡魂都是嗜血暴戾的恶魂,我让其他人闭目凝神,切莫睁开眼睛,如今已是深夜正好是召唤亡魂最好的时机。 我拿出符箓咬破中指,在上面写符咒,口中边写边念。 干象天灵,坤以运载,不得违时,周而复始,天丁受吾,神印六甲,何神不从,何鬼敢当,化摄汝等,有违吾令,四肢伏折,急急如律令敕。 我本站在吸风口,这里是王气蕴集之口,有风来也是祥和吉瑞,可我咒法离口,阴风由此灌入四方阴煞无以伦比,我眼能通阴阳仅仅是片刻时间,土坝之上站满秦甲兵卫数之不清,黑夜之中盔甲之下看不见面容,只有一双双血红透亮的眼睛在黑暗中明亮。 我小声再次提醒他们不要睁开眼睛,我向后退一步,指着面前的空地赦令这些亡魂开始挖掘,没有声响也没有嘈杂声,那些兵甲开始在我眼前慢慢消失,最后汇聚在一起成一团黑雾,遮挡在我所指的地方,很快的时间,似乎就在呼吸之间,黑雾移开的时候,我看见一条通往地底的通道已经挖掘好。 这些拥有阴阳两界之力的亡魂果真非同小可,百万亡魂之力顷刻间便能挖掘出来,移山填海都不会用吹灰之力,用来攻城拔寨简直轻而易举,最后黑气慢慢聚齐在我手中,我一条手臂全被黑雾所包围,那应该是最有力量的一只手,我相信我若挥出定是会山崩地裂。 我让他们睁开眼睛,看见面前已经挖好的通道,就连闻卓也有些吃惊,萧连山找来斑竹捆绑成火把,闻卓用真炎点燃,萧连山走在最前面,每次遇到未知的地方他总是有这个习惯,我跟在最后面,进入通道后,我下意识看看手臂上环绕的黑雾,轻轻一挥,入口瞬间被泥土所淹没,就如同从来没被挖掘过一样。 朱元璋的皇陵之深已经超出我想象,应该是大费周章才能修建出这样隐蔽的皇陵,通道一直挖掘到和墓地神道相通,但凡是明十四陵都机关从从,所以我们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触发陷阱机关。 但这个地方似乎比其他三处要顺利的多,至少到现在一路上我们并没有遇到任何险阻,在幽深的地底我们沿着神道一直向前,越往前走我们越是发现这才是真正的皇陵,一转一瓦都是按照帝王陵寝的规格修建,没有僭越半点,明孝陵我去过已经算的上气势磅礴,可但从这地宫的神道来看,这地宫的面积远比明孝陵还要大。 不过有些简单,简单的都有些不像是皇陵,没有石人石马,就连碑文也没有,更是没见到丝毫金碧辉煌的东西,除了阴暗外和我们在大爷海看见的明十四陵简直有天壤之别。 神道的尽头我们停了下来,闻卓用火把点燃一处油灯,蔓延的火光照亮了这里,这是一处极其宽敞的房间,我们说话的声音在里面都会有回声,随着火光的把这房间完全照亮,我忽然意识到说这里是房间简直有些不恰当。 我们面前就是一座宫殿,有城墙有护城河还有城门,一切都是按照大明皇宫的规模修葺,只不过是小了一点,不过放在这里已经足够的大,到现在为止我们没遇到过任何机关,却被拿到城门所阻挡,要再往前行,必须经过这城门。
第六卷 第四章 地底皇陵 第六卷 看试手,补天裂。 第四章 地底皇陵 风水玄学博大精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朱元璋身边又有一个深懂堪舆之术的人,皇陵入口修建在这里是最好的位置,这也是他掘断案山的另一个原因。 既然朱元璋深信风水,那他就一定会遵循风水上的规矩,我让萧连山去山丘后的竹林砍来一根斑竹,由上至下一分为二,把破开的斑竹插入地中,这办法还是刘豪教我的,不过他用的是洛阳铲,来的时候都没往这方面想过这里会有皇陵,只有因地制宜用这斑竹代替。 从修建谷仓没发现就不难看出,朱元璋的皇陵埋葬的之深,整整一根斑竹全让我们打入地底,运气还好没有遇到土中的岩石,等到斑竹全部没入后,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斑竹重新拉出来。 斑竹中间的竹节早被我们削去,拉出来的时候,竹子里面镶满了泥土,我们的目光都落在上面,在最底部可以很清楚的看见土层的变化,最上面是颜色一致的土色,和这周围的土质一样,大约有十几米深,然后再往下,土色开始变化,先是大约有五米的粗土层,是这方圆几十里完全找不到的土质,看到这里我心中已经完全肯定。 这是陵墓用来封盖的土层,再往下是几米的细土层,然后是淡白色的土质,我用指头搓捏是防腐的石灰,最后带上来的土层是朱红色,那是朱砂,是帝王下葬时显示身份的封土。 就在我们脚下明太祖朱元璋就安葬在下面,萧连山看着那朱红色的泥土兴奋的有些不知所措,可这种兴奋很快就从我们脸上消失,要进入皇陵,必须先挖开一条通向陵墓的通道,从斑竹土层的深度看,这绝非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 就算我们可以挖,但就凭我们几个人,不知道要挖到何年何月,而且这里空旷一览无余,估计只要在这里动手,用不了多久就会让人发现,正如同萧连山说的那样,我都有些开始想念越雷霆和刘豪,若是他们在定能有办法,用越雷霆的话说,钱能解决的事就不叫事。 我打算效仿越雷霆,买下这里,随便巧立名目找一个借口,至少我应该是不缺钱的,还有另一个办法,是萧连山想出来的,远亲不如近邻,与其让泰国的赵治和陈婕过来帮忙,还不如找齐鸿涛。 他也算是道上的人,见不得光的事对他来说轻车熟路,何况赵治对他有恩,看得出他是恩怨分明的人,找他帮忙以我的身份,相信齐鸿涛绝对不会说半个不字。 “好了伤疤忘了痛。” 古啸天跟着我们一直寡言,即便是他脚下踩着的是皇陵,他也没有丝毫表情,或许这些东西在他眼中早已分毫不值,他的声音从我们旁边传来,我看向他,古啸天一个人坐在旁边,面无表情的说。 “华山险,人心更险,冰霜薄,人情更薄,吃一堑长一智,看来你并没有学聪明。”古啸天的话刺到我心底最软最痛的地方,那是秦一手教我的最后一件事,我本不想再去想这个人,古啸天让我的思绪开始凌乱。“你们脚下是皇陵,朱元璋的皇陵,你们都知道是旷世宝藏,你们之前可以坦然面对,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做到,既然是秘密,就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你们大张旗鼓是生怕知道的人不多?” 古啸天说的很有道理,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轻易相信别人的人,何况是一座价值连城无法估量的宝藏,只要有一个人走漏风声,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里定会再起腥风血雨。 我瘫软的坐在一边,除了我们四个人,的确不能把这个秘密说出去,古啸天是一心求死只为再见红颜的人,钱财之事他断不会放在心中,闻卓游戏人间与世无争,财帛对他来说从来没有吸引力,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这宝藏送给萧连山的原因。 若真能结束,我只想和越千玲隐居山林不问世事,方想都能看出萧连山富可敌国,可见这宝藏非他莫属,萧连山也不是贪财的人,只不过他命中注定富贵双全,他手纹是龙吸水若身边有赵治辅佐,不管是正财还是偏财会不请自来,而且他承受的起。 而我在乎的是皇陵里面被封印的最后一份法力,可是单凭我们四人,确切的说古啸天在魏雍死后已经衰老到令人不敢直视,他是帮不上忙的,就我们三个绝对挖不开这深藏地底的皇陵。 “既然不能找人帮忙,那该什么办啊?”萧连山有些失望的说。 闻卓慢慢转过头,口中反复念着萧连山的话,然后走到我身边。 “不能找人帮忙……亡魂呢?” “亡魂?!”我一愣和闻卓对视。“不可能,亡魂是阴物,无形无体阳世之事,亡魂怎么能帮我们,你该不打算召唤亡魂帮我们挖吧?” “谁说不可能,嬴政扫六合是驱使亡魂摧城拔寨。”闻卓想了想一本正经的对我说。“普通亡魂当然不可能,可你在龙虎山已经封赦守护在秦始皇陵外的百万亡魂,那些可是帮嬴政平定天下拥有阴阳两界之力的亡魂,都只听令你一人,你若再度驱使他们也莫敢不从啊。” 我想了想慢慢从地上站起身,其实能不能做到我也不清楚,不过如今也没其他办法,全当试试,不过那百万亡魂都是嗜血暴戾的恶魂,我让其他人闭目凝神,切莫睁开眼睛,如今已是深夜正好是召唤亡魂最好的时机。 我拿出符箓咬破中指,在上面写符咒,口中边写边念。 干象天灵,坤以运载,不得违时,周而复始,天丁受吾,神印六甲,何神不从,何鬼敢当,化摄汝等,有违吾令,四肢伏折,急急如律令敕。 我本站在吸风口,这里是王气蕴集之口,有风来也是祥和吉瑞,可我咒法离口,阴风由此灌入四方阴煞无以伦比,我眼能通阴阳仅仅是片刻时间,土坝之上站满秦甲兵卫数之不清,黑夜之中盔甲之下看不见面容,只有一双双血红透亮的眼睛在黑暗中明亮。 我小声再次提醒他们不要睁开眼睛,我向后退一步,指着面前的空地赦令这些亡魂开始挖掘,没有声响也没有嘈杂声,那些兵甲开始在我眼前慢慢消失,最后汇聚在一起成一团黑雾,遮挡在我所指的地方,很快的时间,似乎就在呼吸之间,黑雾移开的时候,我看见一条通往地底的通道已经挖掘好。 这些拥有阴阳两界之力的亡魂果真非同小可,百万亡魂之力顷刻间便能挖掘出来,移山填海都不会用吹灰之力,用来攻城拔寨简直轻而易举,最后黑气慢慢聚齐在我手中,我一条手臂全被黑雾所包围,那应该是最有力量的一只手,我相信我若挥出定是会山崩地裂。 我让他们睁开眼睛,看见面前已经挖好的通道,就连闻卓也有些吃惊,萧连山找来斑竹捆绑成火把,闻卓用真炎点燃,萧连山走在最前面,每次遇到未知的地方他总是有这个习惯,我跟在最后面,进入通道后,我下意识看看手臂上环绕的黑雾,轻轻一挥,入口瞬间被泥土所淹没,就如同从来没被挖掘过一样。 朱元璋的皇陵之深已经超出我想象,应该是大费周章才能修建出这样隐蔽的皇陵,通道一直挖掘到和墓地神道相通,但凡是明十四陵都机关从从,所以我们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触发陷阱机关。 但这个地方似乎比其他三处要顺利的多,至少到现在一路上我们并没有遇到任何险阻,在幽深的地底我们沿着神道一直向前,越往前走我们越是发现这才是真正的皇陵,一转一瓦都是按照帝王陵寝的规格修建,没有僭越半点,明孝陵我去过已经算的上气势磅礴,可但从这地宫的神道来看,这地宫的面积远比明孝陵还要大。 不过有些简单,简单的都有些不像是皇陵,没有石人石马,就连碑文也没有,更是没见到丝毫金碧辉煌的东西,除了阴暗外和我们在大爷海看见的明十四陵简直有天壤之别。 神道的尽头我们停了下来,闻卓用火把点燃一处油灯,蔓延的火光照亮了这里,这是一处极其宽敞的房间,我们说话的声音在里面都会有回声,随着火光的把这房间完全照亮,我忽然意识到说这里是房间简直有些不恰当。 我们面前就是一座宫殿,有城墙有护城河还有城门,一切都是按照大明皇宫的规模修葺,只不过是小了一点,不过放在这里已经足够的大,到现在为止我们没遇到过任何机关,却被拿到城门所阻挡,要再往前行,必须经过这城门。
第六卷 第三章 蛛丝马迹 看试手,补天裂。 第三章 蛛丝马迹 萧连山迟疑的愣在原地,再看看脚下好半天也没反应过来,瞠目结舌的问了一句,朱元璋就埋在这荒芜的地方?我笑着点头,这倒是和朱元璋的性格一样,明太祖不愧是帝王,到最后还是悟出什么叫务实,这里没有虚荣的封土层,也不及明孝陵辉煌庞大的十之一二,没有神道没有石碑,正如同萧连山说的那样,这里除了荒芜剩下的还是荒芜。 不过有谁会想到朱元璋会把自己的皇陵修建在这地方呢,一代真正可称为暴君的明太祖看来并不糊涂,生性多疑以至于他不会相信任何人,所以他绝对不会按照常规安安分分大张旗鼓葬在天下人所知的明孝陵之中。 可朱元璋却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命是天注定的,他生在这城隍庙之中,死也回到这里,或许在他心中这里才是最令他安心的地方,与其说是落叶归根,还不如说朱元璋临死之前还和天下人开了一个玩笑。 万世根本! 我想起来凤阳时候在古城楼上看见的那四个字,朱元璋也有张狂的一面,他其实早就告诉天下人自己葬在什么地方,他出生在这城隍庙,是大明建国之根基所在,而他最后葬于城隍庙,也奠定了大明风雨飘渺的近三百年基于。 这才是万世根本真正的含义。 与其死后向世人炫耀生前的辉煌还不如归于尘土安安静静的长眠,单从这一点看朱元璋这个帝王的确不简单。 萧连山回过神,看看四周不解的问我,若是朱元璋的皇陵就在这土坝之下,可是之前听这里的人说,在修建谷仓的时候挖掘过这里,并没有任何发现,若是有皇陵不可能没动静啊。 闻卓笑着回答,朱元璋连封土都不要,碑文都不立,无非是不想人知道自己埋葬的地点,真有那么容易挖出来,那他还不如就葬在明孝陵还省心的多。 闻卓说到这里回头看我,若有所思的问。 “堪舆之术我并不在行,不过有一点我想不明白,按照你之前所说,这里是罕见的葬龙之地,而且风水一目了然,并没有玄机所在,向我这样半吊子你说了几句我也能看懂,既然我都能,那稍微有些风水道行的人也能看懂,为什么这几百年来就没有人发现呢?” “我从来没说过这里风水有多好,相反这里风水平淡无奇。”我看着远处一本正经的回答。 “你……你之前不是这样说的啊。”闻卓一愣反问。 “我是按照葬龙之地的风水在和这里比较,这里的确是风水中所说的华盖三峰,可是要称为真正的葬龙之地,此处还远达不到这一点。” “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里风水少了一样东西?”我皱着眉头四处张望。 “少了什么?” “最重要的案山。”我指着土坝对面一望无际的平川说。“但凡葬龙之地,前有案山定要四平八稳,能坐拥真龙之躯,可是你们看,我们对面一马平川并没有案山,在风水格局中少了这案山这里就一无是处了。” “哥,那……那这里到底是不是朱元璋的皇陵啊?”萧连山完全迷糊的问。 “是的!”我想都没想肯定的回答。 “不是没有案山吗,你为什么这么肯定?”闻卓也有些茫然的问。 我从谷仓中找到一叶没被秋雨打湿的枯叶,在我们面前松开手,我们是向南而立,从这里山势格局来看,风有南而入穿行而过,枯叶应该在离手后向我们身后飞去才对。 可那枯叶却在我们面前回旋上升,我胸有成竹的说。 “风水中所提及的藏风聚气就是这个意思,别小看了这土坝所在的位置,风由南而入却不离散,生生不息在这土坝回旋,长年累月这样一直聚集下去,就会化为……” “王气!”闻卓突然恍然大悟,慢慢点头自言自语。“朱元璋知道金陵王气已断,若葬在金陵后代势必会破败,所以特意选了他出手的地方,真龙将世之地比是王气浩然之所。” “你们是干什么的?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我们的思绪被谷仓下的声音打断,低头才看见一中年人挑水路过,看穿着应该是这里农户,我们是生面孔难而且站的这么高,难免会惹人注意。 “我们是游客,本来是来看卧龙湖的,结果遇到下雨,没地方躲雨就一路走到这里。”我客气的走下去回答。 中年人看面相就是老实巴交本分人,听说是外乡游客也笑着放下肩头扁担。 “这鬼天气瞎跑啥,巴掌大点的水坑有啥好看的,我们祖辈都住这儿,也真不知道你们这些人图个啥。” “你祖辈都住这里?”我问。 中年人点点头,指着这土坝对我们说。 “这穷地方鸟都不拉屎,不过听老辈人说,这儿曾经可不得了,那是太祖爷出生的城隍庙,当皇帝后这儿可是修过高殿的,可惜后来一把火给烧了,啥都没留下。” “那对面。”我指着我们对面一马平川的土坝问。“那对面之前就没有山?” “有啊!”中年人脱口而出。 “有山!什么山?怎么现在看不见了?”萧连山一听激动的问。 “别说你们没看见,我都没见过,老辈人说大明朝那会对面是有山的,而且还是两座并起的山峰,一左一后,据说叫看门山,就像两道开合的门,要到这里就必须经过看门山,可后来听说是修城隍庙,说是那两座山位置不好,太祖爷派人硬生生的给铲平了,现在就只剩下两处低平的山包,我就没搞明白,这修城隍庙和山有什么关系。” 我果然没猜错,这里曾经是有案山的,朱元璋在这里修建城隍庙的时候,其实真正的意图应该是掩人耳目,目的是修建下面的皇陵,他身边还有一个风水堪舆之术登峰造极的人,铲平看门山就是抹去案山,难怪这里几百年都没有人发现。 和中年人告辞后,我们按照打听出来的看门山方向走去,很快就看见两处明显和周围群山格格不入低矮的山丘,我站在两山中间,风就是由此吹进,不急不缓祥和吉瑞,站在此地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朱元璋还真是煞费苦心,为了掩饰下面的皇陵,甚至不惜掘断案山,这里在风水堪舆中被称为吸风口,风气由此灌入终年不停,王气蕴藏是大贵的葬龙之地,若是先人埋葬于此,后世必定是坐拥江山的九五之尊。 “这里还……还真是皇陵?!”萧连山现在也开始深信我的推断,喉结蠕动一下后皱着眉头问。“看着土坝方圆挺大,又没封土层,又没神道和石碑,怎么才知道入口在什么地方?” “朱元璋不要虚名就是不想别人知道他葬在这里,连山都能掘断,想必这个入口他一定会隐蔽的非常深。”闻卓也深吸一口气说。 “对啊,而且这里修建谷仓的时候挖掘过,都没挖出丁点东西,可见这皇陵在下面有多深。”萧连山重重叹了口气,忽然有些感慨的说。“要是霆哥在……还有刘豪在就好了,他们多少都有经验,指不定会有办法找到入口。” “朱元璋是不想让别人知道,可是他既然相信风水,就必须遵守风水堪舆的规矩,他掘断案山是想抹去这里风水的标示,可有一点他隐藏不了。”我淡淡一笑样子很轻松的回答。 “什么隐藏不了?”萧连山问。 “但凡皇陵都要在子午线上,坐南朝北而建,朱元璋想他的大明千秋万代就一定不敢违背这个原则,因为这里吸风口所吸进的风水之气,必须按照由南到北再环顾四方的顺序才能蕴集出王气。”我一边说一边看看两边被掘断的看门山。“朱元璋断山其实有两个原因。” “他不想别人知道这里的风水,那另一个是什么?” “朱元璋不想别人知道入口在什么地方!”我笑了笑很平静的回答。 “这案山难道和入口有关?”萧连山一怔兴奋的问。 “当然有关……”闻卓猛然抬起头眼睛一亮。“风水之气进来的方位不能颠倒,势必要由南入皇陵,如果反了那就适得其反,王气会变成煞气,谁葬在这里后代定会断子绝孙,更别想千秋万代了。” “我还是不明白这和入口有什么关系啊?”萧连山有些着急的问。 “呵呵,你怎么还是想不明白,朱元璋可以抹去标示,但他不能更改皇陵方位,这里是吸风口,风水之气由此而入进皇陵。”我淡淡一笑拍着萧连山肩膀轻松的说。“那你说说皇陵入口在什么地方风水之气才能顺理成章的进入?” 萧连山想了半天,口慢慢张开,然后低头看看自己脚下。 “难道……入口就在看门山的这两峰之间?!”
【第五卷】 第一百一十三章 征程再起 我知道闻卓为什么犹豫到现在才说出来,我若再等泰山势必又是一场旷世惨烈的玄门大战,吉凶未卜生死不定,我即便是能赢相信也不会赢的轻松,曾经经历过那一场斗天的闻卓应该比谁都清楚,若是九天神众不收回我万世天命的诅咒,泰山之下不知道要再困数之不清的神兵天将。 回去的路上我突然停下脚步,拉着闻卓一本正经的问,我若再登泰山他怎么办,闻卓摊着手不以为然的回答,他早就打算放弃神尊之位,若是我上泰山他随我斗天,我半天没有说话,拍了拍他肩膀说,要是他随我伐天,就再没机会重登九霄三十六天,闻卓笑言若是真要他选,他只羡鸳鸯不羡仙。 他说的轻松,不过我和他都心知肚明,或许最后他和我一样也未必能得偿所愿,至于原因我不说,怕是会伤了闻卓。 他应该知道我表情中的意思,一把搂住我的肩头,指着旁边的萧连山说,他面相你应该看过,这小子最后会富贵双全,所以你不用替他操心,你若是破不了宿命也不要紧,别忘了,你想死都死不了,我世世轮回也不喝那碗孟婆汤,反正你能记住我,我也知道如何去找你,到时候我和你一起给这小子送终,谁说你万世孤清,好歹你身边还有一个我。 我无奈的苦笑,闻卓是经历千载的人,生死早已看淡,我现在或多或少有些明白武则天所说,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记性太好,什么都能记住所以牵绊就多,时间越长记住的东西越多,真的很难想象,有一天我会站在萧连山的坟前的样子。 “还早着呢,真有那天,我墓碑上的字……哥,你交给你帮我写了。”萧连山一脸憨笑,我知道他是在宽慰我。 回到灵芝园坐在屋外的是叶轻语,旁边站立的是徐福,石凳上放着叶轻语拾起的玉圭,闻卓一愣,萧连山不解的问叶轻语不是在封天师的仪式上,怎么突然回来了。 顾安琪是陪着叶轻语的,告诉我们,不知道徐福在封号仪式上对叶轻语说了什么,她在众目睽睽之下掉头就走。 叶轻语醉心道法,能持玉圭掌管天下玄门也算她心想事成,我看见闻卓第一次没搭理叶轻语,自己打算转身回房,被叶轻语从后面叫住。 “你知道我若接受这封号意味着什么?” 闻卓愣在原地半天才默默的点头,叶轻语在他身后很认真的问。 “你既然知道,我就问你一句,是你打算成全我,还是不管我怎么选择你都无所谓?” 我拉着萧连山和顾安琪走,想留点时间给闻卓,萧连山不懂什么意思,还一本正经的问叶轻语,既然如今心想事成,还有什么不好的,赶紧去登坛受封,如此机缘巧合多少人梦寐以求都得不到。 “叶居士若是受封天师之号,就必断红尘之事,静心道法勿念尘世,我告诉叶居士若想得大道,先断情缘……”徐福在旁边把话只说到一半。 “你就留在龙虎山吧,我会随他赴黄泉找回越千玲魂魄,随后之事……恐怕险象环生,你一心向道,本应该与世无争,我带你上龙虎山,并没想让你涉及这些不属于你的事。”闻卓脸上有少有的沉寂。 “是你先招惹我的,现在先不管,想都不用想。”叶轻语把玉圭往前一推。“别指望把我一个人撇在龙虎山,你去风流快活,指不定还有多少小妖精等着你,我宁愿回医馆,这什么天师名号和道法不学也罢。” 叶轻语言外之意是铁了心要跟着闻卓,我知道这是他世世相守最期盼看见的结果,闻卓笑揉着额头,反问一句。 “真不学道了?” 叶轻语没有丝毫犹豫的点头,闻卓看我,其实我现在替他高兴。 “轻语,你还是留在龙虎山,暂时的,还有安琪,你也一样,都先留在这里,闻卓和连山要帮我去黄泉救千玲,你们不懂道法,十方幽冥不是闹着玩的地方,我们都要全力以赴,怕是没办法分心保护你们。” 叶轻语点点头,把手中雷影重重放在石台上,很严肃的盯着闻卓。 “好,我就在这里等你,你若是不来找我,幽冥黄泉怕是你要再多去一次,记得你上次给我说过,望乡台上我会记起曾经的事,那我就去望乡台等你。” 闻卓一脸苦笑,不住的点头,看得出他现在是开心的,徐福上前一步。 “叶居士天资聪颖,是难得一见修道之人,若叶居士不肯受封天师之位,徐福也不强人所难,徐福在这龙虎山潜心修道算起来也有些日子,如今总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徐福说到这里转身向我,毕恭毕敬的说。 “徐福所学和秦皇道法同宗,徐福如今想传道法于叶居士,不知秦皇意下如何。” “她前世本有神尊之位,若有人传授道法定会非比寻常,你若有意传轻语道法当然是件好事。”我点头称是,转身去看叶轻语。“你就留在龙虎山学道,以你的天资用不了多久就能领悟大道之法,徐福有千年修为,你若能尽得他毕生道法堪称幸事。” “不用断……断什么红尘?”叶轻语很认真脸上有些羞红的问。 “叶居士既然尘世情缘未尽,贫道又岂能勉强。” “师尊在上,弟子叶轻语叩首。”叶轻语一听满心欢喜,给徐福行拜师之礼。 我转身去看徐福,他虽自断一臂元气大伤,不过幸好他修为了断,多些日子调息不会有大碍,我忽然很认真的问。 “昨晚手持九条黑色软鞭的女子,你可记得?” 徐福点头,态度恭敬很诧异的回答。 “此女道法深厚,远在徐福之上,而且道法正统应有传承,可徐福愚笨实在看不出此女道法宗派。” “她叫秋诺,这个名字你可曾听说过?” “没有!”徐福认真的想了想摇头回答。 我有些迟疑的皱起眉头,昨晚秋诺见芈子栖,我清楚的记得芈子栖曾经说过一句,你长大了,而且看秋诺在芈子栖面前的表情,很明显她们两人是认识的。 “你在芈子栖身边时间不短,难道从来没见过她?” 徐福还是摇头,这让我更加奇怪,芈子栖认识秋诺,或许嬴政也应该认识,我当时能感觉到嬴政见到秋诺的时候,模糊的记忆中有些片段在一闪而过,秋诺既然是曾经认识的人,又怎么会和那人在一起,她存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还有一件让我想不明白的事,穆汐雪和言西月是怎么活过来的,这两人是我亲手埋葬,嬴政都没能力救穆汐雪回来,还有谁能做到这一点,而且嬴政也曾经对穆汐雪说过,他救你回来不容易,可见嬴政当时知道这个人是谁,我后来问过穆汐雪,她只知道自己重回阳世,可是谁救的她就不得而知。 还有那个人,在昨晚更是让我震惊,我问徐福,在他的记忆里,可有谁道法高过芈子栖和嬴政,这一次我得到徐福极其肯定的回答,绝对不可能有谁能做到,若是说芈子栖在道法上独领风骚,那要想一己之力胜过芈子栖和嬴政两人的人根本不可能存在。 可是昨晚那人力抗芈子栖和嬴政,仅仅在道法上就完胜他两人,不过我察觉到一件很奇怪的事,当时我能感受到嬴政迫不及待想杀芈子栖的原因,他是怕在芈子栖永远全部法力后再无人可以阻止她,不过那人似乎并不希望看见这样的结果,他是有意要留着芈子栖和嬴政,从他最后对我说的话中就不难发现,那人是在等我回秦始皇陵。 我让徐福带走顾安琪和叶轻语,灵芝园只剩下我和闻卓还有萧连山,萧连山胆子大,不过好歹是去幽冥,想了半天,才坐到我身边,去哪儿我都不怕,可问题是这幽冥什么的,我见都没见过,怎么去啊? 怎么去都是小事,我之前说过要下十方幽冥,就必须有引路贴和莲花灯这两样东西,否则,去倒是容易,想回来就由不得我们了,闻卓坐在一边漫不经心的说。 萧连山见闻卓说的有模有样,很认真的问这两样东西到底有什么用,闻卓回答他,引路贴是阳世之人去幽冥过鬼门关的凭证,只有寿命到了的人才能下到十方幽冥,我们三人都有阳寿,所谓生人勿进,阳世之人入幽冥身上阳气太重,根本下不去,而且就算去了也会被发现,擅闯幽冥有违天数,十方鬼众都不会放过我们。 “那怎么样才能拿到引路贴?”萧连山问。 “这个不用拿,只要是死人,人手一份,呵呵。”闻卓淡淡一笑不以为然的说。 萧连山皱着眉头目瞪口呆的愣了半天。 “就是说……我们要下十方幽冥,就先得死一次?”
96年推向市场的五粮神,棱形瓶。
家藏五年以上的都可以发出来共赏 价格无论贵贱,只要五年以上都可以
不再生产和销售的千年不倒白酒
已经成为历史的四川君乐白酒
越雷霆是樊哙,我会乱说?
越雷霆何许人? 是白起吗?感觉又不是,那会是什么人呢?
鱼缸内壁长满绿苔,懒的擦缸,只添水不换水。 一楼防偷看
能让央视年年播放足以说明86版经典程度,今年你看了吗? 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人参果镇楼!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