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小六子 iliiliillilili
关注数: 74 粉丝数: 772 发帖数: 60,524 关注贴吧数: 53
投资千亿 24项目打造呼和浩特 总投资超千亿 24个项目“牵手”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中国新闻网 01-22 16:42 698人阅读 关注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22日电(记者 张林虎)22日,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举行投资环境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8个领域24个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总投资超千亿元。 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规划总面积62平方公里,按照“一区五园”布局产业,一体建设航天装备产业园、商业航天产业园、沙良物流产业园等5个园区。 呼和浩特市委常委、赛罕区委书记李晓燕表示,航天经济开发区抢抓国务院支持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承接布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项目和航天产业项目,建设国家航天动力防务装备高端智能制造集聚区,为国家航天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了解到,本次共有24个重点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000多亿元,涉及航天装备、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北斗高分应用等8个领域。 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浩书介绍,呼和浩特市航天产业优势明显,依托中国航天科工动力技术研究院,形成了扎实的航天动力、航天材料、航天装备、航天试验等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可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强劲的配套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自2023年3月25日批准设立以来,首次向社会公开亮相并进行全面推介,旨在全方位展示投资环境和各方面比较优势,诚邀广大客商投资创业。
用iPhone手机的人,有以下几种。 用苹果的人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 笨。对数码产品就是小白级别的。用了十几年的苹果,到头来只是最基础的操作。你教也教不会。 第二种人是忙。这种人要么工作忙,要么生意忙,根本没时间折腾手机,更不会每天看各种评测 以及手机横向对比,与各项参数 跑分 游戏 发热 续航 充电等数据。 第三种人,懒,对手机没兴趣,能接打电话 能发微信 能发微博 看个视频就够了。 第四种人,为了自拍。虽然苹果这么多年在拍照领域一直追不上安卓,但自拍用美颜相机比安卓自拍好看是真的。 第五种人,视频博主。不得不承认苹果唯一比安卓有优势的就是视频拍摄,从事视频工作的人用苹果比安卓靠谱,也而且苹果的视频app比安卓靠谱多了。 第六种,被苹果生态链牢牢绑定的,习惯了苹果全家桶,以及专用app,根本离不开。 第七种,用习惯了。早期安卓拉胯难用,换成苹果觉得无比省心,久而久之,内心对安卓抵触,习惯了苹果最笨拙的操作,就算给他用当代的安卓,他还是能用多笨的方法就用多笨的方法操作,然后对你说,虽然是很流畅,但用不习惯。 第八种,安卓在他印象里就是卡。虽然听说现在安卓不卡,但他坚信,用一年以后绝对卡。典型坐井观天刚从大山出来的人。 最后一种人,就是手机优越党。已经2023年了,依然还有不少内心卑微拿个苹果充面子的人。要说2013年以前拿个苹果装一下也行,如今还拿来装,可见得多没见过世面 😂😂😂
全国地铁现状 今后连轻轨也收紧了 地铁这种烧钱的基建,本就应该是少数特大城市的专利,如果顶着公益的帽子,不计投入产出地盲目上马,只会增加地方的财政负担。 冰川思想库特约研究员丨熊志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54个城市,开通了以地铁为主的轨道交通路线。但地铁是出了名的造价高,一公里动辄几个亿。在高投入下,这些地铁公司的盈亏到底如何? 日前,有媒体统计了24个城市的地铁账本,统计显示,有半数城市的地铁净利润同比负增长。同时,客运强度不及预期、营业成本普遍上涨,以及政府补贴依赖度进一步加深等隐忧也逐渐暴露。 图/“城市进化论”公众号 比如,昆明地铁公司2022年总营收6.29亿元,营业成本却高达15.59亿元,凭借政府高额的运营补贴(9.75亿元)实现近8000万元盈利。 一边是烧钱举债,加重地方的债务负担,一边是经济效益不及预期,地铁建设到底还有无必要? 01 据报道,2022年,深圳、广州、成都、武汉、苏州、济南、宁波、青岛、长沙、杭州等24座城市,除兰州、沈阳外,其余22个城市均实现盈利。 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盈利只是算小账,仅仅只是运营企业的盈亏,而地铁建设的前期投入并没有计算在内。并且,盈利的前提,是建立在政府大量补贴的基础上。像杭州,2022年的补贴达到94.69亿元,接近百亿大关。 如果算大账,哪怕是号称最能挣钱的深圳地铁,依然是处在亏损状态。而且,这种烧钱的亏损局面是全球普遍现象,地铁能真正实现盈利的,只有香港等极少数地区。 另一方面,即便是以狭义的盈利视角看,像深圳这种地铁盈利能力相对较强的城市,赚钱的主要来源也不是卖地铁票,而是靠土地、房产的开发,包括一些投资收益。 当年轰动市场的“宝万之争”,深圳地铁入股万科,打破了“宝万之争”的僵局,深圳地铁一度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而这笔投资也给深圳地铁带来了不菲的收益,在2021年就达到40亿元左右。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现在各地的地铁运营,普遍采取了地铁加物业的TOD模式。所以,这些地铁公司,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房产公司了。 ▲深圳西丽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效果图(图/“深圳地铁”公众号) 但深圳地铁的开发模式,并不容易复制。深圳本身人多地少,土地开发的商业价值高。一些有地铁的二三线城市,土地储备量更大,土地、物业开发的收入离覆盖运营成本自然更远。 而从各地的地铁账本来看,整体盈利难,一方面是因为前期建设投入大,而商业化的路径比较有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地铁日常运营养护的成本同样很高。 2022年多个城市的地铁净利润同比负增长,一个直接因素,就是地铁客流下降。客流量下降以后,最基础性的卖票收入就减少了,加剧地铁运营亏损的压力。 这里面有疫情影响的原因。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各大城市地铁运营里程攀升的同时,很多地铁线路已经开通多年,逐渐进入维修的高峰期,后续的运维成本只会继续增加。
全国地铁最新动态消息。里面也有说包头 继城市扩容浪潮被叫停之后,地铁审批也开始全面收紧了。 01 多市地铁轻轨被叫停 多地地铁、轻轨项目,被叫停或搁浅。 对于何时建设轨道交通的咨询,潍坊市交通局表示: “城市轨道交通仍执行去年的严控政策,国家发改委仍不受理一般地级市首轮建设规划”。 无独有偶,去年6月,对于“衡阳云轨何时开通”,湖南省发改委答复称: “国家当前严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不再受理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申请,已有在建项目的城市也从严控制新一轮建设规划审批。” 事实上,在此之前,内蒙古包头的地铁项目、陕西宝鸡的轻轨项目,要么被叫停,要么主动暂停。 除了潍坊,作为山东第三城、准万亿GDP城市的烟台,自2009年来就一直在谋局轨道交通建设,但直到2022年仍未看到获批的可能。 偌大的山东,经济强市林立,但迄今只有济南、青岛开通了地铁。(参阅《2022年,全国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作为浙江第三城,温州在市域快线“S”线开通之后,一直筹划轨道交通M线(即地铁)建设,但迄今为止仍未获批。 不仅如此,就连早已有了建设资格的二线省会,地铁规划也出现了明显缩水。 成都在新一轮规划中,将轨道交通线路从55条减少到36条,整整少了19条; 南宁最新规划的地铁线路,相比之前也出现了大幅减少。 事实上,最近几年来,只有芜湖、绍兴、洛阳在新规出台之前,拿到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入场券”。 机会一错过便不再有。没有赶上“末班车”的城市,只能慢慢等待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