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地FYD2 发源地FYD2
关注数: 45 粉丝数: 80 发帖数: 1,035 关注贴吧数: 6
怀念故乡……扶风永安村 转眼间已人到中年,曾经的满怀大志的少年,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义无返顾的踏上了南下的火车,一去至今就是二十多年…… 1991年正月十一,就踏上去广州的火车,那年我刚满十八岁。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来到广州,又转汽车去到深圳,还记得当年的火车票68元,那是西安至广州的火车票价。广州再到深圳沙井15元车费,今天觉得好便宜,但在那个年代不便宜啊,一袋小麦才卖二三拾元啊,得要好几袋麦子啊。想起当年的苦,眼泪不禁要出来噢。记得当时火车到了湖南衡阳,我们车箱塞的人满满的,站上的人砸车窗往里挤,相当恐怖,自此我就认为湖南人野蛮,也是当时的印像,到了广州,我只看到一起来南方的亲人朋友个个脸黑手黑,跟煤矿的人差不多。当时估计坐火车就这个样子了。人生的第一次出远门,也没有什么顾虑的,家人都嘱吒要听人家话,使上眼色,不怕累。到今天看回来,70后确实任劳任怨,不计得失。还记得乡党介绍进工厂,月工资270元,当时感觉进了工厂,终于当工人了,那比当时县胜利厂和宝鸡秦川机械厂工资高多了,甚是自豪。可后来发现,房孑自己租,生活费自理,到月底也成了月光族,当时记得自己和四川的工友和租当地农民土房,平均月租一人十几二元,住也是一排连铺床五六人。煮饭最艰苦了,当时用煤油炉子,我北方人从此学会了煮米饭,和炒菜,多亏了四川工友教啊。南方的气候刚开始的确不适应,刚来一个月浑身长水泡,估计是水土不服,整整半年才好,到今天还能依稀看到身上当时留下的疤痕。当时91年的通迅还靠书信,记得父亲大人写来的第一封信,读起来如父亲口述之音在耳边回响,泪水顿时直流,完全不能自禁,今天仍然征回想起读第一封家书之情景,当时刚刚成年,步入社会,独自一人呆 在深圳,此情此景,可想而知。我记 得自己一人在宿舍一边看信一边嚎嚎大哭,泪水直流,甚是激动,离开了亲人,独自一人在深圳漂泊了。 在工厂做了一年多,当工厂生产西餐餐五金厂,自己开磨床,属工模部,后期工资三百多,一年多来,一直没有给家寄过一分钱啊,甚感惭愧。到了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工友的妹妹开理发店,之前我在老家时在召公镇跟师傅学理发干了一年,这时派上用场了,因为平时帮工友免费理发,出来深圳时就带了理发工具,正好要师傅,工友说你能做,自己也胆大辞了工厂工,终于做自己喜欢的行业,竞然从此干到现在,也见证了深圳的发展和我这个理发服务业的进步。(待续)
怀念故乡……扶风永安村 转眼间已人到中年,曾经的满怀大志的少年,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义无返顾的踏上了南下的火车,一去至今就是23年…… 1991年正月十一,就踏上去广州的火车,那年我刚满十八岁。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来到广州,又转汽车去到深圳,还记得当年的火车票68元,那是西安至广州的火车票价。广州再到深圳沙井15元车费,今天觉得好便宜,但在那个年代不便宜啊,一袋小麦才卖二三拾元啊,得要好几袋麦子啊。想起当年的苦,眼泪不禁要出来噢。记得当时火车到了湖南衡阳,我们车箱塞的人满满的,站上的人砸车窗往里挤,相当恐怖,自此我就认为湖南人野蛮,也是当时的印像,到了广州,我只看到一起来南方的亲人朋友个个脸黑手黑,跟煤矿的人差不多。当时估计坐火车就这个样子了。人生的第一次出远门,也没有什么顾虑的,家人都嘱吒要听人家话,使上眼色,不怕累。到今天看回来,70后确实任劳任怨,不计得失。还记得乡党介绍进工厂,月工资270元,当时感觉进了工厂,终于当工人了,那比当时县胜利厂和宝鸡秦川机械厂工资高多了,甚是自豪。可后来发现,房孑自己租,生活费自理,到月底也成了月光族,当时记得自己和四川的工友和租当地农民土房,平均月租一人十几二元,住也是一排连铺床五六人。煮饭最艰苦了,当时用煤油炉子,我北方人从此学会了煮米饭,和炒菜,多亏了四川工友教啊。南方的气候刚开始的确不适应,刚来一个月浑身长水泡,估计是水土不服,整整半年才好,到今天还能依稀看到身上当时留下的疤痕。当时91年的通迅还靠书信,记得父亲大人写来的第一封信,读起来如父亲口述之音在耳边回响,泪水顿时直流,完全不能自禁,今天仍然征回想起读第一封家书之情景,当时刚刚成年,步入社会,独自一人呆 在深圳,此情此景,可想而知。我记 得自己一人在宿舍一边看信一边嚎嚎大哭,泪水直流,甚是激动,离开了亲人,独自一人在深圳漂泊了。 在工厂做了一年多,当工厂生产西餐餐五金厂,自己开磨床,属工模部,后期工资三百多,一年多来,一直没有给家寄过一分钱啊,甚感惭愧。到了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工友的妹妹开理发店,之前我在老家时在召公镇跟师傅学理发干了一年,这时派上用场了,因为平时帮工友免费理发,出来深圳时就带了理发工具,正好要师傅,工友说你能做,自己也胆大辞了工厂工,终于做自己喜欢的行业,竞然从此干到现在,也见证了深圳的发展和我这个理发服务业的进步。(待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