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檬😚 孤独求败圣棋手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爱好者
关注数: 14 粉丝数: 169 发帖数: 1,466 关注贴吧数: 4
象棋优缺点大总结(各8点) 假如能够清晰的认识到下象棋的优缺点,这样我们在生活中就能更好的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的让象棋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不是更好吗? 下棋优点大总结 1,磨练心智,锻炼抗击打能力,培养良好心态(象棋中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是下棋不可能总是取胜,能从失败中总结错误而且学会欣赏对手才能最终成为高手,正所谓高手都是被虐出来的) 2,能交到知心朋友,正是因为喜欢象棋的人少,所以碰到一个同样喜欢象棋的棋友才更显珍贵。 3,下棋改变性格:由于象棋瞬息万变,往往需要棋手冷静,沉稳,下棋久了就会养成这样的性格,好动的小孩通过学棋可以变得更加沉稳,利于读书学习。 4,开发儿童大脑,增加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观察能力等理科方面的能力 5,增加中年人的商战头脑,很多象棋天才经商成功,这不是偶然,象棋需要捕捉重要的信息并且预测未来的棋局走向,这和商业是相似的。 6,对于老年人来说修身养性,老年人由于没什么压力常常会感觉到无事可做,这样一来容易得老年痴呆症,下棋防止大脑衰老。 7,通过象棋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从自己的棋风能看出性格,比如说稳健的棋风往往做事谨慎小心,为人小心谨慎。而攻杀棋风的往往为人直白坦率豪放,什么话也不喜欢藏着掖着,有时候想着就说,做事情比较随着自己的兴趣和心情。 8,下棋能悟出很多道理,下棋和人生或者其他领域有很多相似点,由于太多,这里不一一叙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领悟。 下象棋缺点大总结 1,晚上下棋容易导致大脑兴奋,难以入睡,影响睡眠 2,象棋丧失斗志,迷失了自我(象棋也是一种游戏,正所谓玩物丧失) 3,象棋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爱好,爱好单一,容易导致性格孤僻,难以合群。 4,下棋使得运动时间减少,不利于身体健康。 5,下棋投入容易误事,如果是重要的事情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6,下棋本身不能产生直接价值,和社会脱节,很可能会一生穷困潦倒。 7,下棋导致和身边人交流时间减少,疏远了和同学同事家人的关系。 8,下棋给人的感觉是路边摊上的平民,素质低,下棋就算非常优秀也难以得到别人认可,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
成功用物理学能量理论解释象棋规律及原理,象棋和大学两不误 成功用物理学能量理论解释象棋规律及原理 首先来一段废话:个人感觉象棋和数学物理等理科知识有很大的相通性,我认识的几个比我厉害的大学生象棋高手有几个拿过全国奥数一等奖二等奖什么的,自己高考数学是个县冠,物理成绩也不错,可见数学物理等理科知识和象棋思维具有很大的相通性,也有下棋益脑之类的说法 今天我发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用自己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去解释象棋中的某些理论,这应该是首创,还是很兴奋的,可能说的有些专业,勿喷。 1,开局阶段为何要迅速出动大子? 可能有点儿象棋知识的人都知道开局要出动大子,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其实这里面就涉及到物理学中的能量问题,每个棋子都是具有能量的,为了战胜对手,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能量差(我定义能量差为红方的能量减去黑方的能量,数字可正可负,能量差为正表示红方优势,能量差为负表示黑方优势,能量差为0表示均势)快速出动大子可以有效的增加棋子的能量,比如说当头炮能量大于初始位置能量,车出动后的能量也比在角落上的能量高,所以我们需要快速出动大子,增加己方的能量总和 2,既然象棋体系的能量会升高或者降低,那是否符合物理学能量守恒定律呢? 答案是:守恒。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中是指在一个封闭(孤立)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可是象棋并不是一个绝对封闭的体系,人在走棋的时候搬动了棋子,从而改变了体系中的能量,下棋的“手”就是影响体系能量的根本因素。所以象棋中的能量理论和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是不矛盾的 3,象棋的初始局面是非常平淡的,为何走着走着就会战斗,而战斗过后又会相对平淡呢,,一盘棋有可能经历多次平淡到乱战的改变,这是为什么? 由于象棋的棋盘是固定的,永远是那么多格子,也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那么这样一个体系,当对弈双方的能量都不断提高的而且这两股能量是对立的时候,这时候就会发生能量损耗现象,而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到了中局阶段,对弈双方的棋子都就位,占据了比较好的位置,棋子的能量也比较高,所以说这时候体系就会达到亚稳定状态,可是体系最终还是要达到稳定状态,于是出现了吃子的情况,通过对立能量抵消的形式使得体系重新达到稳定状态,也就是残局阶段了。 4,象棋达到什么状态才能理论上为和局,为什么棋局如果双方都精确那么必定和局? 象棋的胜利必须具备一定的能量差,就是一方的能量大于另一方能量并且达到一定差值才行,把决出比赛胜利的最小能量差的绝对值定义对临界能量差,也就是说,如果要判定为理论上和局,即实际能量差小于临界能量差,不可否认的是,开局先走的红方能量会高一些,但是这一点点能量差其实是小于临界能量差的,而且双方都走的无比精确的时候,能量差是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的,也就是说这个能量差就会一直持续到无穷个回合后,也就是残局最后阶段,由于能量差小于临界能量差,于是变成了和局。下棋决出胜负无非就是利用对手的错误来扩大能量差,从而使得最后实际能量差大于临界能量差,但是其实有时候即便一方大优,也未必能取胜,这是由于对弈者的水平问题,实际能量差大于临界能量差只不过是必要非充分条件,还必须保证下棋绝对精确才能保持这种能量差到棋局最后,方能取胜。这也就是中残功底的重要性,否则开局获得的能量差值不能保持到最后,甚至会被对手反杀,可见“学棋先学残”的重要性。 5,象棋子和势的转化到底遵循什么样的规律? 其实归根到底,子和势的转化完全是一个能量问题,大家对于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之弃马局都有一定的认识吧,弃马局中红方获得的便宜并没有一个马那么大,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就用能量来解释这个问题。首先,车吃了马以后车的位置变差,也就是车的能量降低了;其次放出了对方的8路车炮,使得8路车炮能量升高;再次,车花费2步棋进入,黑方趁着这个机会上士,出车,使得1路车的能量也升高了。最后的结论是红方获得的能量差是一个马的能量减去车位置改变后减少的能量再减去8路车炮升高的能量再减去1路车升高的能量,这么算下来,红方所获得的能量差并不大了。 6,象棋开局阶段为什么要讲究棋型?棋型在布局阶段的重要性 首先要提到马克思主义里面的内在矛盾和外在矛盾问题。这和象棋中棋型原理也是相通的,象棋中的内在矛盾就是由于棋子相互堵塞,导致棋型中存在弱点,故而被对手利用的现象。比如说象棋中的闷宫杀法,中炮镇窝心马等,都是利用了对方的内在矛盾,所以下棋开局或者中局都非常讲究棋型,包括残局阶段如果位置差也会出现巧胜等情况,就是因为棋型差会导致内在矛盾加剧,而内在矛盾的加剧会使得棋子的能量降低,有时候甚至单个棋子的能量会变成负值,比如窝心马被中炮镇住的时候,可能会变成负值,没有窝心马反而局势更加有利。还要说一点,内在矛盾是可以调和的,有时候开局阶段也常常会利用兑子的形式趁机调整棋型,当然也有打乱敌人阵型的方法,尤其是士角炮,常常伸炮打马打乱阵型,加剧对方的内在矛盾。再顺便提一提象棋中的外在矛盾,就是对立的两股能量发生的矛盾,刚才说到开局阶段大家都快速出动子力,使得双方能量同时提高,所以外在矛盾加剧,就会出现中局的乱战局面,个人做一个大胆的猜想,就是外在矛盾和红方具备能量于黑方具备能量乘积成正比,公式表示为外在矛盾=k*红方能量*黑方能量(k为常数)其中一个特例就是棋局结束的时候,其实一方的王被吃,能量瞬间变成0,这时候对局结束,外在矛盾也变成了0.
成功用物理学能量理论解释象棋理论及规律,大学和象棋两不误! 首先来一段废话:个人感觉象棋和数学物理等理科知识有很大的相通性,我认识的几个比我厉害的大学生象棋高手有几个拿过全国奥数一等奖二等奖什么的,自己高考数学是个县冠,物理成绩也不错,可见数学物理等理科知识和象棋思维具有很大的相通性,也有下棋益脑之类的说法 今天我发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用自己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去解释象棋中的某些理论,这应该是首创,还是很兴奋的,可能说的有些专业,勿喷。 1,开局阶段为何要迅速出动大子? 可能有点儿象棋知识的人都知道开局要出动大子,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其实这里面就涉及到物理学中的能量问题,每个棋子都是具有能量的,为了战胜对手,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能量差(我定义能量差为红方的能量减去黑方的能量,数字可正可负,能量差为正表示红方优势,能量差为负表示黑方优势,能量差为0表示均势)快速出动大子可以有效的增加棋子的能量,比如说当头炮能量大于初始位置能量,车出动后的能量也比在角落上的能量高,所以我们需要快速出动大子,增加己方的能量总和 2,既然象棋体系的能量会升高或者降低,那是否符合物理学能量守恒定律呢? 答案是:守恒。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中是指在一个封闭(孤立)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可是象棋并不是一个绝对封闭的体系,人在走棋的时候搬动了棋子,从而改变了体系中的能量,下棋的“手”就是影响体系能量的根本因素。所以象棋中的能量理论和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是不矛盾的 3,象棋的初始局面是非常平淡的,为何走着走着就会战斗,而战斗过后又会相对平淡呢,,一盘棋有可能经历多次平淡到乱战的改变,这是为什么? 由于象棋的棋盘是固定的,永远是那么多格子,也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那么这样一个体系,当对弈双方的能量都不断提高的而且这两股能量是对立的时候,这时候就会发生能量损耗现象,而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到了中局阶段,对弈双方的棋子都就位,占据了比较好的位置,棋子的能量也比较高,所以说这时候体系就会达到亚稳定状态,可是体系最终还是要达到稳定状态,于是出现了吃子的情况,通过对立能量抵消的形式使得体系重新达到稳定状态,也就是残局阶段了。 4,象棋达到什么状态才能理论上为和局,为什么棋局如果双方都精确那么必定和局? 象棋的胜利必须具备一定的能量差,就是一方的能量大于另一方能量并且达到一定差值才行,把决出比赛胜利的最小能量差的绝对值定义对临界能量差,也就是说,如果要判定为理论上和局,即实际能量差小于临界能量差,不可否认的是,开局先走的红方能量会高一些,但是这一点点能量差其实是小于临界能量差的,而且双方都走的无比精确的时候,能量差是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的,也就是说这个能量差就会一直持续到无穷个回合后,也就是残局最后阶段,由于能量差小于临界能量差,于是变成了和局。下棋决出胜负无非就是利用对手的错误来扩大能量差,从而使得最后实际能量差大于临界能量差,但是其实有时候即便一方大优,也未必能取胜,这是由于对弈者的水平问题,实际能量差大于临界能量差只不过是必要非充分条件,还必须保证下棋绝对精确才能保持这种能量差到棋局最后,方能取胜。这也就是中残功底的重要性,否则开局获得的能量差值不能保持到最后,甚至会被对手反杀,可见“学棋先学残”的重要性。 5,象棋子和势的转化到底遵循什么样的规律? 其实归根到底,子和势的转化完全是一个能量问题,大家对于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之弃马局都有一定的认识吧,弃马局中红方获得的便宜并没有一个马那么大,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就用能量来解释这个问题。首先,车吃了马以后车的位置变差,也就是车的能量降低了;其次放出了对方的8路车炮,使得8路车炮能量升高;再次,车花费2步棋进入,黑方趁着这个机会上士,出车,使得1路车的能量也升高了。最后的结论是红方获得的能量差是一个马的能量减去车位置改变后减少的能量再减去8路车炮升高的能量再减去1路车升高的能量,这么算下来,红方所获得的能量差并不大了。 6,象棋开局阶段为什么要讲究棋型?棋型在布局阶段的重要性 首先要提到马克思主义里面的内在矛盾和外在矛盾问题。这和象棋中棋型原理也是相通的,象棋中的内在矛盾就是由于棋子相互堵塞,导致棋型中存在弱点,故而被对手利用的现象。比如说象棋中的闷宫杀法,中炮镇窝心马等,都是利用了对方的内在矛盾,所以下棋开局或者中局都非常讲究棋型,包括残局阶段如果位置差也会出现巧胜等情况,就是因为棋型差会导致内在矛盾加剧,而内在矛盾的加剧会使得棋子的能量降低,有时候甚至单个棋子的能量会变成负值,比如窝心马被中炮镇住的时候,可能会变成负值,没有窝心马反而局势更加有利。还要说一点,内在矛盾是可以调和的,有时候开局阶段也常常会利用兑子的形式趁机调整棋型,当然也有打乱敌人阵型的方法,尤其是士角炮,常常伸炮打马打乱阵型,加剧对方的内在矛盾。再顺便提一提象棋中的外在矛盾,就是对立的两股能量发生的矛盾,刚才说到开局阶段大家都快速出动子力,使得双方能量同时提高,所以外在矛盾加剧,就会出现中局的乱战局面,个人做一个大胆的猜想,就是外在矛盾和红方具备能量于黑方具备能量乘积成正比,公式表示为外在矛盾=k*红方能量*黑方能量(k为常数)其中一个特例就是棋局结束的时候,其实一方的王被吃,能量瞬间变成0,这时候对局结束,外在矛盾也变成了0.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