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qisenx yuqisenx
关注数: 9 粉丝数: 124 发帖数: 1,946 关注贴吧数: 35
关于听力损伤,知乎上抄来的,感觉很有意义,送给广大烧友 作者:团子 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zhihu.com%2Fquestion%2F28496487%2Fanswer%2F41090306&urlrefer=dfaefeddaced05e9e641996bcec8aa2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音量和安全暴露时间的关系 2、对朋友圈原文的分析 3、以索尼Z2和iPhone6为例的安全听音音量分析 4、听力损伤的机理 …越写越长文笔还不好 这样下去是不是要没人看了orz 所谓的一小时的出典可能来自于这里: “They can also limit the time spent engaged in noisy activities by taking short listening breaks and restricting the daily use of personal audio devices to less than one hour. ” 国际卫生组织:WHO | 1.1 billion people at risk of hearing loss 原文并没有提到说听1小时听力明显下降,更不用提2小时的伤害什么的了。 @Jay Zhuang 说得好 抛开音量谈损伤都是耍流氓 (但是关键很多人开音量都死大啊……) 那我们不妨好好来谈一下这个音量、时间和对耳朵损伤的关系。 多数研究一般使用声压级(SPL)来定义音量及研究其对听力的影响。 引用维基百科的定义: 声压(acoustic pressure)是指声波通过媒质时,由振动所产生的压强改变量。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空气的疏密程度会随声波而改变(示意图见纵波),因此,区域性的压强也会随之改变,此即为声压。声压常用字母 "p"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声压的衡量单位是帕斯卡(符号Pa)。 声压级(SPL)是指以对数尺衡量有效声压相对于一个基准值的大小,用分贝(dB)来描述其与基准值的关系。人类的对于 1KHz 的声音的听阈(即产生听觉的最低声压)为 20µPa,通常以此作为声压级的基准值。 我们一般的日常对话,大概相当于60dB SPL. 在该环境中连续暴露也不会对听力造成损害。 市内道路3米外行驶过的一般的汽车大概相当于80dB 也不会对听力造成损害。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dB是一个对数单位, 即是说,dB的变化与声音中包含的能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而且人耳也不是线性的,所以声压级与感知音量 (人主观感知到的音量强度) 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线性的。 举个栗子: 我们刚才提到日常对话的声压级大概是60dB. 3米外汽车是80dB. 这两个之间差多少呢? 换算标准是这样的,声压级每增加20dB, 声波传递的能量是原来的100倍, 声压是原来的10倍,需要的驱动电压是原来的10倍,驱动功率100倍,主观听感是原来的4倍。 所以3米外的汽车音量将会将普通交谈的100倍的能量传递到你的耳朵里,给你的鼓膜带来10倍的声压,而你只感受到了4倍的声音变化。 NIOSH(美国国家职业卫生安全研究所)对不造成永久听力损害的噪音暴露上限是用8小时工作周期的暴露总剂量计算的。在一个8小时的工作周期中,85dB的噪音暴露被认为是安全阈限。在一个8小时的工作周期中在不同声压级下的暴露可以通过时间加权算出暴露的总剂量。公式不再赘述。 声压级大小与安全暴露时限的关系如下表: 来源: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 Occupational Noise Exposure Permissible Exposure Time for Noise SPL sound pressure level and duration Guidelines How long can a person endure a certain noise level before hearing damage occurs health sound level noise hearing ears impairment tinnitus damage 注意是这里提到的是总剂量。另外这是关于职业伤害和劳动保护的标准,所以标准定的其实比较松…(万恶的资本主义啊…) 答主对国标不是太熟悉…所以用了美国标准orz WHO的建议比美国制定的这个职业伤害的标准还要严格一些,是70dB/24小时, 85dB/45分钟。 回到NIOSH的标准上来。 我们可以注意到, 80dB以下的声音连续暴露也不会造成损害,100dB的安全暴露时间只有15分钟。 好我们扯回耳机,就拿很多人用的Apple的入耳耳机说吧。 它的在100Hz下的灵敏度是109 dB SPL/mW, 阻抗23ohm. iPhone的3.5mm口的输出功率我不知道是多少,但应该超过了了1mW. 因为找不到数据,一路估计下来,最终iPhone+原装入耳在最大音量下的输出声压应该>=109dB。入耳式耳机声音的能量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于是我们来看一下安全暴露时间是…… ………… 1分53秒… 一路最大音量听下来的话现在已经可以去烧助听器了! 不过请注意以上说的是iPhone的最大音量下,想必大多数人听音乐都不是最大音量吧… 而且不同器材的参数也不一样,音量调节也不一定是线性的(甚至可能连对数都不是)。 原问题中,提到的1~2小时的界线,大概是91~94dB。 这大概是多大的音量呢?…层主也不知道因为现在手边没有设备 我看看能不能借个示波器去…… 总而言之扯了这么多有点儿远…音量+暴露时间才能决定听力伤害的程度。 至于有人说的失真,我只想说合格的器材所造成的失真与听力损伤没有科学的关联。 方波和爆鸣除外,方波和爆鸣可能产生在极短时间内的大声压级的噪声。 =====================回答完题主问题、开始瞎扯的分界线==================== 虽然题主并没有放在问题里面,不过朋友圈上的原帖是这样的 戴耳机连续听1小时音乐,听力明显下降,连听2小时,会对听力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注意①隔1小时休息下②音量能听清就行③别只戴一边④头戴耳机比耳塞的伤害小。 ①隔1小时休息下 前文已经提到过了,对高音量的耐受限可以用剂量来计算。听一小时休息一下确实是好的,但是这不能成为高音量听音的藉口。 ③别只戴一边 这个也很误导群众。当单耳听音的时候,如果环境足够安静,由于左右耳的音量不同,确实会造成感知上的不适,但这种不适与我们说的噪声对内耳造成的损伤没有任何的关系。 而且,如果环境足够安静, 为了减少这种音量差所造成的不适,我会倾向于把音量降的更低。(注意这里我用的是”我“,这个倾向没有科学依据我没有任何的文献支持。) ④头戴耳机比耳塞的伤害小。 ……这东西谁写的我要和你好好的谈谈。 这需要分情况讨论。头戴不等于不隔音,入耳不等于隔音。 先来说现在随身听常见的使用情况:马路、地铁等等较嘈杂的环境。 马路如前文所说,大概是80dB。北京地铁内的噪声大概也是这个水平 (来源:曲春燕;韩宇晨;浦丕浩;陈彦;梁凤和; 北京部分地铁线路乘车人噪声暴露水平的初步研究) 为了使人能够清晰的区分语音与背景噪声(背景噪声含语音),一个听力正常的人需要6dB的信噪比,即语音需要比背景噪声大6dB。为了使背景噪声不打扰音乐的欣赏,音乐的音量也需要比噪声大一些,而且应该需要6dB以上。(过两天我去做个实验…我现在找不到好的文献). 头戴式耳机根据耳机结构不同,隔音效果也不一样。封闭式耳机隔音效果会相对好一些,但大多比不上入耳式耳机。 来个极端的栗子,开放式头戴耳机隔音效果几乎不存在。 (入耳的开放耳机多少隔点儿音…比如说IE800) 如果要听清楚音乐,意味着声音至少要到86dB。超过WHO的85dB/45分钟限度,不过不到美国的标准。不过这仅仅是听清楚而已…… 入耳呢? SHURE SE535的标称隔音能力可以达到37dB Westone W60 是 25dB。 如果只是要听清楚音乐的话,两者需要的声压级远远低于大耳,大概只需要60~70dB左右。根据听音习惯不同,很多人会选择在70~80dB左右听音,不过这已经足够听清楚了。 所以耳机的形式不重要,隔音能力才重要。 当然入耳也有其他的风险,佩戴不当可能造成外耳伤害或感染,摘的过猛可能会出现耳膜气压伤……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看看答主能不能借到示波器啊人工耳啊什么的做个实验吧。最晚8月份能拿到这些东西,希望我到时候还记着…
继上一个帖子再更新,ZX300A试听,王府井直营店。 再更新一些,今天又去试听zx300。带上自己的东芝tf卡,64G,格式exfat。 首先与爱欧迪p1仔细ab了3.5口下ie80(乐机宝超新星3线)的表现。p1开耳机模式,zx300开高增益,其余音效全关。主听交响乐的表现。解析方面确实p1更好一些,声场两个机器大小差不多,比较惊喜的是zx300推力比p1大,各个乐器的表现显然要更饱满,其实之前本人对p1的推力就不太满意,推ie80总是差口气,显得单薄。本次彻底打消了这个顾虑。zx300的表现让我比较满意。 其次用se846(乐机宝超新星3线)反复ab了两个机器流行乐的表现,p1选择耳塞模式,zx300关掉高增益。对于不吃推力的动铁,p1下846声场打的更开,更清淡一些,zx300左右两端声场要窄些,整体声音素质表现p1更好,但总的来说差距不算大,听感都挺不错的。高敏低阻动铁还是选择不开高增益好听些,推力太大会糊。 最后说一下直营店里的4.4金宝线xba-n3ap,先试听完单端846,再戴上n3,一耳朵还是,由于耳机价格差异过大,4.4平衡口也救不了它,声音密度差距较大。同样也比不过3.5口下我的换线ie80。还是应证了那句话,耳机的差异比播放器来的大得多。 另外,由于店里Z5耳机线被粘在了单元上,只能试听3.5原线下的耳机。这货设计的还真是奇葩,3.5口的zx300是推不满的,但听感还行。
继上一个帖子再更新,ZX300A使用及听感,王府井直营店 再更新一些,今天又去试听zx300。带上自己的东芝tf卡,64G,格式exfat。 首先与爱欧迪p1仔细ab了3.5口下ie80(乐机宝超新星3线)的表现。p1开耳机模式,zx300开高增益,其余音效全关。主听交响乐的表现。解析方面确实p1更好一些,声场两个机器大小差不多,比较惊喜的是zx300推力比p1大,各个乐器的表现显然要更饱满,其实之前本人对p1的推力就不太满意,推ie80总是差口气,显得单薄。本次彻底打消了这个顾虑。zx300的表现让我比较满意。 其次用se846(乐机宝超新星3线)反复ab了两个机器流行乐的表现,p1选择耳塞模式,zx300关掉高增益。对于不吃推力的动铁,p1下846声场打的更开,更清淡一些,zx300左右两端声场要窄些,整体声音素质表现p1更好,但总的来说差距不算大,听感都挺不错的。高敏低阻动铁还是选择不开高增益好听些,推力太大会糊。 最后说一下直营店里的4.4金宝线xba-n3ap,先试听完单端846,再戴上n3,一耳朵还是,由于耳机价格差异过大,4.4平衡口也救不了它,声音密度差距较大。同样也比不过3.5口下我的换线ie80。还是应证了那句话,耳机的差异比播放器来的大得多。 另外,由于店里Z5耳机线被粘在了单元上,只能试听3.5原线下的耳机。这货设计的还真是奇葩,3.5口的zx300是推不满的,但听感还行。
说些没怎么被说到的,索尼新机器ZX300,这边也来发一下哈哈。 下了班颠颠儿到了索尼直营店,带着自己的w4r和ie80(都是3.5接口),捣鼓了许久的zx300a以及a45样机。 首先说些ZX300a没太被提到的功能,最有用的要数可以选择开启高增益模式,确实比a45和zx1更有力量感;eq有10段可以调节;DC相位线性器这个功能很有意思,始声音接近模拟放大器的音色,有6种选择,每种音色都不相同,强迫症患者可能会比较头疼;DSEE HX这个黑科技会把声音锐化,感觉上解析会变好。以上功能使得机器可玩度很高,即使我目前用的爱欧迪p1。 然后大概说一点声音,音效全关,300开高增益,3.5接口zx300和a45调音很不一样,明显a45中频更突出,结像偏大些,听感挺不错的,相比之下自己的zx1推力确实捉急,声音太纤细了。话说关于播放器素质,其实很难比较,原始调音差异太大,zx300播放时间50小时还太短。其实不同耳机的差异真的比前端来的大得多,4.4口的N3AP表现交响,也只是平平。关于推力,也并不是越大越好,太大推力推高敏动铁很不耐听,容易疲劳。zx300能做到输出与续航的平衡,难得。索尼特别牛的一点是声音的纵深感特别好,这点在韩砖和国砖上很难找到,在p1上我无法调出这样的声音。再有就是屏蔽好,不会受到手机信号干扰,自从用上p1才感觉到这家伙太容易受干扰了。 最后,如果你喜欢索尼的调音,我承认我喜欢,哈哈,那zx300真是个不错的选择。可玩性高,价钱很美,推力可选,有平衡口,续航好(这个其实特别重要),便携,可以真正让人欣赏音乐而并不是欣赏器材。 #(pic,47967197753,960,1280)#(pic,47967197978,960,1280)
说说别人没说过的,索尼的新机器,欢迎交流。 下了班颠颠儿到了索尼直营店,带着自己的w4r和ie80(都是3.5接口),捣鼓了许久的zx300a以及a45样机。 首先说些ZX300a没太被提到的功能,最有用的要数可以选择开启高增益模式,确实比a45和zx1更有力量感;eq有10段可以调节;DC相位线性器这个功能很有意思,始声音接近模拟放大器的音色,有6种选择,每种音色都不相同,强迫症患者可能会比较头疼;DSEE HX这个黑科技会把声音锐化,感觉上解析会变好。以上功能使得机器可玩度很高,即使我目前用的爱欧迪p1。 然后大概说一点声音,音效全关,300开高增益,3.5接口zx300和a45调音很不一样,明显a45中频更突出,结像偏大些,听感挺不错的,相比之下自己的zx1推力确实捉急,声音太纤细了。话说关于播放器素质,其实很难比较,原始调音差异太大,zx300播放时间50小时还太短。其实不同耳机的差异真的比前端来的大得多,4.4口的N3AP表现交响,也只是平平。关于推力,也并不是越大越好,太大推力推高敏动铁很不耐听,容易疲劳。索尼特别牛的一点是声音的纵深感特别好,这点在韩砖和国砖上很难找到,在p1上我无法调出这样的声音。再有就是索尼播放器屏蔽好,不会受到手机信号干扰,自从用上p1才感觉到这家伙太容易受干扰了。 最后,如果你喜欢索尼的调音,我承认我喜欢,哈哈,那zx300真是个不错的选择。可玩性高,价钱很美,推力可选,有平衡口,续航好(这个其实特别重要),便携,可以真正让人欣赏音乐而并不是欣赏器材。
说说围城,简单评价。 正戴着这货深夜码字,随便说两句。前端ZX1。 话说之前同事要买个塞子,问我推荐。看网上一致好评,号称不用煲机,就无责任推荐了这货,顺带蹭听。 然后他真买了回来,哈哈!蹭了几耳朵,第一印象声场挺大,解析挺好啊,挺平衡,有点小出意料。随即买了一条把玩一下,套子最终选择了魔声的硅胶套子,此套子听感不错,氛围感挺强,突出人声和低频。 优点:1.声场算不错了,不输IE80; 2.解析在这个价格真没的说,不输IE60; 3.听感自然,较平衡,杂食。流行啊,小编制器乐啊都有不错的表现。 短板:其实这个价位说短板也算不上,相对来说吧。 1.定位感不强,不好确定乐器具体从那个点发出的,不过这点可以通过魔声套子有所改观。 2.低频下潜不够,量略小,所以质感一般。动词大慈的不太High。 3.声音密度稍差,不及IE60。 4.歪插头,还是直插差评。做工尚可,金属腔体和导线接头处胶粘的,感觉不很结实。 我手里现有的塞子有IE80,SE535比特雷纳线,W4R,IE60,MX985,所以评价应该还算客观。本来没想买,看到有金色(就是因为这个色儿)的还是入了,不买银色红色。 最后:整体清新向,较杂食,绝对适合追求性价比的初烧朋友们。以上还是基于没充分煲机的情况下。虽然现在各种水军都很多,但这货确实有一定优势,买了不后悔。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