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5GRKME leon0126
关注数: 92 粉丝数: 394 发帖数: 20,622 关注贴吧数: 61
【摘录】爱国与忧国 作者:梁启超 有忧国者,有爱国者。爱国者语忧国者曰:汝曷为好言国民之所短?曰:吾惟忧之 之故。忧国者语爱国者曰:汝曷为好言国民之所长?曰:吾惟爱之之故。忧国之言,使 人作愤激之气,爱国之言,使人厉进取之心,此其所长也;忧国之言,使人堕颓放之志, 爱国之言,使人生保守之思,此其所短也。朱子曰:“教学者如扶醉人,扶得东来西又 倒。”用之不得其当,虽善言亦足以误天下。为报馆主笔者,于此中消息,不可不留意 焉。 今天下之可忧者,莫中国若;天下之可爱者,亦莫中国若。吾愈益忧之,则愈益爱 之;愈益爱之,则愈益忧之。既欲哭之,又欲歌之。吾哭矣,谁欤踊者?吾歌矣,谁欤 和者 日本青年有问任公者曰:支那人皆视欧人如蛇蝎,虽有识之士亦不免,虽公亦不免, 何也?任公曰:视欧人如蛇蝎者,惟昔为然耳。今则反是,视欧人如神明,崇之拜之, 献媚之,乞怜之,若是者,比比皆然,而号称有识之士者益甚。 昔惟人人以为蛇蝎,吾故不敢不言其可爱;今惟人人以为神明,吾故不敢不言其可 嫉。若语其实,则欧人非神明、非蛇蝎,亦神明、亦蛇蝎,即神明、即蛇蝎。虽然,此 不过就客观的言之耳。若自主观的言之,则我中国苟能自立也,神明将奈何?蛇蝎又将 奈何?苟不能自立也,非神明将奈何?非蛇蝎又将奈何?
个人对于《永远》的一些理解 以前看过《永远》的歌词翻译,并且也看了附带的点评。但是总感觉对于第三段歌词的点评放在整个歌词的意境中总有那么一点的不和谐。我仔细推敲了一下,请大家看看,鱼死早,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轻拍板砖。 ========================================================= 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乌云已降临我们的海岸。那是罗马人的强权和刀剑。 我将会勇敢,变得坚强,并且更为忠诚。我的爱人,我将为你等候,直到永远...... 你无畏地奔赴战场。我的爱人,或许神明将使你凯旋而还。 你将会勇敢,变得坚强,并且更为忠诚。我的爱人,我将为你等候,直到永远...... “所有人都要铭记在心:罗马的众神在注视着我们,绝不要让他们为我们而蒙羞!” 我怎会无知地等待? 这就是战争的代价。我们为崇高的目的而奋起,我们怀着纯洁之心而历险 ,我们和我们心灵所允许的一样伟大。 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 永远... 我们的未来将会如何... 将会如何?我期待并且祈求。在我孤单的每一天,希望你会回到我身旁,回到我身旁,回到我身旁... ======================================================== 我们刨除掉画外音,看前两段是一对情侣或者是夫妇的离别对话,说明战争开始了。 到了第三段,看网上说是罗马人的独白,是诠释征服即美德的独白,这一点我并不认同。仔细体会:“我怎会无知的等待?”这明显是上接第一二段的,而不是旁白的延续。而“崇高的目的而奋起”这个崇高的目的是什么?在结合全战游戏系列一贯的反战主题,我觉得我有理由相信,绝不是罗马人的征服的美德,而应该是这个士兵为了妻子、国家的守护!
基因测序列研究在南京取得重大突破 基因测序列研究在南京取得重大突破   人体全基因测序,将来一天就搞定   在人体的基因中,有 30 亿个碱基对,共有 4 个类型,每个人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就是由碱基对排列差异造成的。为了测出它们是怎么排列的,科学家们历时 13 年,耗资数十亿美元才完成人类第一代的基因测序。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东南大学等校承办的 " 第十一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 " 上获悉,该校研制的第三代人类基因测序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人体全基因测序有望从 1 个月缩短到 1 天时间。   基因测序时间缩短为 1 天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东南大学获悉,由校长易红领衔的科研团队—— " 基于微纳制造的第三代基因测序系统 " 项目取得重要突破,将来,花费 1000 美金,历时 1 天,就能搞清楚你体内的基因序列。如果哪个基因发生变异或者存在缺陷,可能预示着你有得癌症等疾病的风险。而现有的技术要做到这一点,至少需要一个月、500 万美元。   这样的革新是如何实现的?课题组专家、江苏省微纳生物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东大教授陈云飞举了个例子,"DNA 在人体细胞里,就像头发丝一样团成一团,如果能把它们拉直,就能清楚地看到基因序列是如何排列的。"   关键问题是,怎么把 DNA 序列拉直?陈云飞说,科研人员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做一个非常小的孔,就像穿针眼一样,让基因从这个小孔里一一穿过。   多小的孔才合适呢?陈云飞说,一根头发丝的直径有 7 万纳米,而这个小孔的直径,目标是 1 纳米。   癌症将来可以 " 个性化诊治 "   七万分之一大小的 " 小针眼 ",自然界有么?陈云飞说,课题组的科研人员从 2000 年开始,经过反复实验,选择了氮化硼和石墨烯作为原材料进行加工。" 目前已经做出 2 纳米直径的小孔了,可以开始测量短序列基因的测定。"   做出的孔到底怎么用呢?陈云飞说,科学家们将纳米孔贴在一个膜上,将这个膜插入溶液中,隔开溶液池," 通上电极之后,DNA 在溶液里是带负电的,它就会向正电极一侧‘游’,因为孔很小,碱基对只能一个一个地从这个孔内过去,我们测定碱基对经过纳米孔时的电流,来确定碱基对的大小、类型等,完成基因测序。"   他说,这就像一个人要经过一道门,胖子过去时带动的风大,瘦子过去时带动的风就小,人们可以通过测量风的大小来判断这个人的体型。   陈云飞说,基因测序不仅能预测疾病,还能做疾病诊断和药物筛选,发现哪个基因有缺陷,就能 " 对症下药 ",让药物和那段基因结合,进行修复。" 例如如果有胃癌,就可以在那个位点上进行基因测序,来排查基因缺陷或者变异,进行个性化诊治。"   他说,人类有 3000 多种遗传病,但现在只解决了几十种,如果能尽快地将基因序列测量出来,人类对疾病将有更深的认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