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guolu baoguolu
关注数: 1 粉丝数: 13 发帖数: 240 关注贴吧数: 11
复制来的常见鱼病 13、烂尾烂鳍病 其原因多由饲水不良,饲水长期处于浑浊状态,受新水刺激过多,水质不佳,或鱼吃不饱,鱼相互撕咬导致细菌感染。烂鳍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也会将疾病传染给鱼群。鱼鳍轻度腐烂又遭细菌感染。病鱼各鳍边缘呈乳白色,继之腐烂,鳍条残缺不全,尾鳍尤为明显,有时鳍条变成扫帚状,严重时整个尾鳍烂掉。 防治: (1)用1克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20分钟,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 (2)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5片,浸洗病鱼30分钟。 (3)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8片浸洗消毒,能预防幼鱼或成鱼感染此病。 (4)用庆大霉素浸洗,一般在100*50*35CM的水族箱中放2支。 (5)用0.1克高锰酸钾,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分钟。 (6)投入适量甲基蓝药水、盘尼西林、绿F金或使用薄的食盐水饲养。 14、肠炎 病原体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金鱼和热带鱼的肠炎均与此菌体感染有关。其病因主要是吃了不清洁的食物或摄食过饱,肠道胀饱,排泄受阻,最后细菌感染肠道。以春秋季节多见。 症状:病鱼初期体表无明显症状,细心观察后可发现病鱼呈呆滞状,停在缸角不动,体肌作短时间的抽搐,不食。翻转病鱼腹部,可见肛门红肿充血,严重时溃疡直至死亡。此外,因饲水不适或摄食过饱,导致鱼体拉白色粪便,这是发生肠炎的征兆。此时,如注意调节水的酸碱度和改变喂饵量,鱼体可逐渐恢复健康。 防治 (1)用呋喃西林粉0.2克浸洗病鱼,经2--3次的治疗鱼体可逐渐恢复正常。若在80*50*40CM的水族箱中,将2片痢特灵溶解于水中,经1--2次用药后效果很好。 (2)在80*50*40CM的水族箱中,放庆大霉素2支,有一定疗效。 (3)在80*50*40CM的水族箱中放红霉素2片,有一定疗效。 (4)在100*50*40CM的水族箱中放土霉素3--5片,低浓度长时间药浴后有一定疗效。 (5)使用5%的硫酸镁溶液,浸洗病鱼20-30分钟。或选用0.1克呋喃唑酮与面粉混合,搓成米粒状颗粒投喂。 15、竖鳞病 又叫竖鳞病鳞立病、松球病。该病是鱼体受伤后被细菌感染,引起鳞囊内积聚液体导致鳞片竖立的一种疾病。 病原体:小型点状极毛杆菌。 症状:病鱼体表粗糙,体表肿胀,致使鳞片竖起。鱼患病多因频繁换水所致。多数在尾部的部分鳞片象松球似地向外张开,而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积有少量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伴有表皮充血,眼球突出。若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即可见鳞片基部有少量渗出液喷出,然后鳞片脱落。严重时,鳞片就像刺猬的毛,片片竖起,干枯松散,腹部膨胀,鳍的基部充血,鳍有腐烂的现象。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身体倒挂,腹部向上,2-3天后即死亡。发病范围广,从鱼种到幼鱼均有发生。流行于冬末春初,适宜低温。越冬期间,养殖淡水鱼一定要注意防治竖鳞病。 防治方法:要隔离治疗 (1)可选用庆大霉素3-5支,溶于十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15分钟。 (2)选用浓度2%—3%的食盐水、浓度3%的碳酸氢钠溶液<小苏打>,浸洗病鱼10-15分钟,多次用药后方可见效。 (3)选用1克呋喃西林,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20-30分钟。 (4)用5ppm硫酸铜、2ppm硫酸亚铁和10ppm漂白粉混合液浸洗鱼体5—10分钟。 (5)每千克鱼用磺胺二甲氧嘧啶100~200mg投喂,连续投喂4~5天。 (6)用呋喃西林粉0.1克加庆大霉素2支,并溶解于80*50*40CM的水族箱中,长时间药浴有一定疗效,尤其对患病初期的病鱼效果较为明显。 (7)用20ppm黄药加2%的盐水(10公升的水加200mg黄药及20g的盐)浸泡15至20分钟后,放到2.5ppm黄药加0.5%盐水中长期浸泡会有起色。 (8)每10公升的水加入0.1gr的氯霉素,或每10公升的水加入3万单位的盘尼西林溶液。 16、眼球凸出症、肿眼病 病因:水质不良而引发,酸碱度不符。水质呈强碱性PH值令细菌易侵入。 症状:病鱼两眼外凸,眼球周围红肿发炎,眼红肿犹如龙眼核。本病发病率较低,但治疗困难,死亡率较高。 症状:。 防治: (1)将病鱼捞起来,用有机银液,每日点滴三至四次。 (2)蒙眼病初期,除改善水质外,还可在水中放入适量的食盐或海盐,浓度为千分之五左右,并加温至30以上,三天的会有明显的好转。此时再逐渐换水,两周内将水全部换去,重新调整水质,并增加营养。 (3)严重时,必须投药治疗,用水溶性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金霉素,每升水放1--2万单位抗生素,同时升温2--3度。也可选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泼洒或浸洗。眼球混浊的复原时间约需3--5个月。在眼球肿胀消除后,就可以减少用药或停止用药,同时须调整水质的状况。 17、球虫病 眼球深陷及显着消瘦,病鱼挺起头部,可看见黄色液体自肛门排出,当压下患鱼胃部,此情况更为明显水塘收集的红虫及玻璃虫,常导致鱼患此病,发生肠发炎,此病颇具传染性,不能用药疗治愈,可从保护鱼着手,避免使用红虫及玻璃虫饵料,捞除病鱼,消毒鱼缸 18、烂肉症   常由一小孔溃烂成大洞,也常被误认为穿孔病。初期用黄药或水族成药(细菌剂),效果不错,若能每日涂抹,效果更好(黄药粉末加一点水成浓液)。末期会烂成大洞,将引发败血而死亡,只能用抗生素救命了(如:氯霉素百公升水加250mg六颗)。抗生素种类很多,如果滥用很容易产生抗药性,造成日后无药可医,所以尽可能不用。 19、穿孔病   通常集中在头部,产生一小孔,并无溃烂,但深及骨骼,而且会传染,死亡率也高,很难治愈。据了解,很多鱼场一发现穿孔病,会整池销毁,把水池放干,洒生石灰,再以福尔马林消毒,然后太阳曝晒鱼池,由此可见其可怕程度。建议隔离,泡细菌用药,尽力而为。 20、头孔病或者是烂身病 我们会发现鱼头上有几粒芝麻大的小脓疮,或者是鳞片交合处出现红斑,慢慢这个烂的地方越变越大,烂得像爆米花一样。治疗方法,用景裕2号药给它浸泡,4~6天内这个病会治好。这种病的死亡率不高,但治好以后,身体上会有疤或小孔及生长不正常的鳞片。 21、头洞病 病因:水质不良而引发。缺乏维生素或矿物质。六鞭毛虫与爱德华氏菌侵入感染。 症状:于客头周围会呈现大小不一的蛀洞。 治疗:马上改善水质。并补充适应营养之维生素与矿物质。投予抗生素与抗原虫剂等治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