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726 上善若水726
关注数: 21 粉丝数: 3 发帖数: 277 关注贴吧数: 3
义工精神,娃娃抓起 追溯志愿者的发展过程,其英文称谓为volunteer ,最初源于西方19世纪,由一些知识群体,如学者、学生、有先进思想的商人等出自本人意愿,自发组织起来,参与慈善事业和社区服务,为某一工作尽一点“义务”并承担一部分责任,却不接受报酬。据有关数据表明,相对于发达国家义工服务人数占总人口比例的40%以上、完善的义工服务法律制度等,我国在义工服务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义工服务的领域、义工服务的制度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此背景下,从娃娃开始培养义工,颇有必要。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做义工并不只是大人的事,孩子也能当志愿者,可谓志愿者不分年龄。表面上看来,孩子们做义工似乎占用了宝贵的学习和休息时间,甚至还有经济上的投入,但这种行为却能让孩子们获得用金钱难以衡量的收获。他们通过义工工作,能积累经验、认识社会,学会与不同年龄和层次的人交往,在奉献和回馈社会的同时获得社会和他人的认同。可以说,做义工最大的受益者其实就是自己。尽管,中西方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但最终的目标应是一致的: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的人才。目前,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的很多孩子从小到大深受家人的溺爱与娇宠,于是孩子们渐渐淡漠了责任,变得自私、孤僻、不信任别人。根据这一现状与原因,向孩子们开设义工课,让孩子们在具体的服务活动和形象的情景中,由感知到自觉,建立起责任意识,逐步完善自身,这样的教育无疑会让孩子们在义工精神中受益终身。
你注意过你的父母吗? 你注意过你的父母吗?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妈妈的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碗筷好像没洗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的锅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荒废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地板衣柜经常沾满灰尘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煮的菜太咸太难吃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老父老母的一些习惯不再是习惯时,   就像他们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时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在吃饭时间他们老是咳个不停   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感冒或着凉,(那是吞咽神经老化的现象)   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   如果有这么一天   我要告诉你,你要警觉父母真的已经老了   器官已经退化到需要别人照料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请你替他们找人照料   并请你请你千万千万要常常探望   不要让他们觉得被遗弃了   每个人都会老   父母比我们先老   我们要用角色互换的心情去照料他   才会有耐心、才不会有怨言   当父母不能料理自己的时候,为人子女要警觉,   他们可能会大小便失禁、可能会很多事都做不好,   如果房间有异味,可能他们自己也闻不到,   请不要嫌他脏或嫌他臭,为人子女的只能帮他清理,   并请维持他们的‘自尊心’。   当他们不再爱洗澡时,   请抽空定期帮他们洗身体,   因为纵使他们自己洗也可能洗不干净。   当我们在享受食物的时候,   请替他们准备一份大小适当、容易咀嚼的一小碗,   因为他们不爱吃可能是牙齿咬不动了。   从我们出生开始,   喂奶换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   教我们生活基本能力、供给读书、吃喝玩乐和补习,   关心和行动永远都不停歇。   如果有一天,   他们真的动不了了,   角色互换不也是应该的吗?   为人子女者要切记,   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   孝顺要及时。   如果有一天,   你像他们一样老时,你希望怎么过?   现在的你,   是在当单身寄生虫、还是已婚双料或多料寄生虫?   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 ?
善待自已 活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善待自己,一种是亏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这取决于性格,记得有人作过这样表述:思想决定语言,语言影响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能够改变命运的是知识。   善待自己,就必须有一个健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尽量多地从知识海洋中吸取自己的需要的精神营养成份,开拓自己的视野,这样在枯燥无味的生活面前才能泰然自若。   亏待自己,比较容易,或呈一时之勇,与人争强斗胜,事事与人斤斤计较,把自己的快乐权交给了别人,在与人争的头破血流的时候,也把自己伤的遍体鳞伤。或自暴自弃,把父母交给你的身体任意糟蹋,意志受人控制,任人摆布,失去做人的基本原则,不仅亏待了自己,还亏欠了父母。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物质的溃乏是生存的最大问题,父母们都在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背朝苍天面朝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换来是并不充足的粮食,解决生存问题仅靠为数不多的粮食是不够的,需要有一定数量的钱哪!那年代极少看到钱,正由于钱的缺少,有时父母会把一分钱看得比现在十元钱还大,书包缝补得如同和尚身上穿的“百纳衣”,想吃一餐肉和想穿一件新衣服必须等到逢年过节,生活极其贫困。可父母的感情比厚土还厚,坦然面对艰苦的生活,从未有过怨言,也极少因为贫穷而吵闹。对爱人相敬如宾,对儿女关爱倍至,孩子生病时,没有现代交通工具,只能背着孩子到千米外的卫生院打针,买药,看医生,爱人生病时,会守在床边,嘘寒问暖,端水送药,那种温暖的感觉,纯朴、真切的爱是刻骨铭心的。在辛苦劳作之余,到左邻右舍坐坐,聊聊天,生活过得地道、质朴,有滋有味。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无论生活的环境怎么恶劣,生活状况如何贫困,都要善待自己。   记得外国人这样评价中国人,现在的中国缺少的不是物质,而是缺少信仰。信仰来源于追求,而追求就是我们意识里许多的美好的愿望,实现美好的愿望而付出努力的过程,有坚如磐石精神基础,建立起来的人生是绚丽多彩的。可精神基础是因人而异,因性格而异,有人一心想求财,****无限膨胀,可物欲无极限,****太炽,以此为基础支撑起来的人生充满艰辛与变数。因此,善待自已,得有一个比较坚实的精神基础。   善待自已,就是善待身边的事与物。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小恶小而为之。从中可以看出善待自己就要善待身边的小事物。送人玖瑰手有余香,与人为善,收获快乐,与人为敌,得到仇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