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棄常則妖興🍁
学x慈x悲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关注数: 398
粉丝数: 958
发帖数: 23,555
关注贴吧数: 197
天天想佛,就是心上真有阿彌陀佛 師父說:念佛,念是想,天天想佛,就是心上真有阿彌陀佛,念念有阿彌陀佛;有阿彌陀佛就是有阿彌陀佛的心、願、行。換句話說,將《無量壽經》變成自己的思想行為,那是真念佛。
6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刘余莉教授)
【最新资讯】6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刘余莉教授)
6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刘余莉教授)
6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刘余莉教授)
6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刘余莉教授)
6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刘余莉教授)
6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刘余莉教授)
6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刘余莉教授)
60就有道而正焉,谓好学也已(刘余莉教授)
【最新资讯】60就有道而正焉,谓好学也已(刘余莉教授)
60就有道而正焉,谓好学也已(刘余莉教授)
60就有道而正焉,谓好学也已(刘余莉教授)
【最新资讯】59敏于事而慎于言(刘余莉教授)
59敏于事而慎于言(刘余莉教授)
59敏於事而慎於言(刘余莉教授)
59敏於事而慎於言(刘余莉教授)
【最新资讯】58 君子为何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58 君子为何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58君子为何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58君子为何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最新资讯】57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刘余莉教授)
57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刘余莉教授)
57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刘余莉教授)
57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刘余莉教授)
要作佛,統統放下|淨空老和尚開示 「平等者,離差別也」。平等是什麼?不分別,不分別就平等。我們凡夫喜歡分別,所以本來是平等心,現在變成不平等了。清淨心是阿羅漢,平等心是菩薩。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本來是菩薩,本來是羅漢,現在我們為什麼墮落到六道凡夫?這個問題跟我們的關係太大了,我們如何來化解這個問題? 下面,「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正顯平等之義」,這句經文大乘教裡說得多,心、佛、眾生是一不是二,心是自己的心,佛是自己,眾生也是自己,不是說別人。我們的心就是佛、就是眾生,心要是覺悟就是佛,心要是迷惑就是眾生。心、佛、眾生是一不是三,一而三,三而一。清淨心現的是阿羅漢,平等心現的是菩薩,覺心現的是佛。清淨、平等、覺,這三樁事情是一樁事情,一而三,三而一,沒有差別。 我們現在想著,我要作佛,還是作菩薩,還是作阿羅漢,還是作眾生?要作佛,統統放下,徹底放下,心現的是佛,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心現的是極樂世界。如果我們一樣都放不下,我們的身放不下,我們的親情放不下,我們的財產放不下,我們的事業放不下,我們還有親朋好友放不下,這些是什麼?全部都是染污,全部都是擾亂,讓你的心不平等,讓你的心不清淨,你永遠墮落在六道搞輪迴。 輪迴這樁事情苦海無邊,三途六道真正叫可憐憫者,怎麼辦?遇到佛法太幸運了,這是你多生多劫善根、福德、因緣遇到了,遇到要把這個機會當面錯過,那真正叫太可惜了。多少人一生都遇不到,我們這一生難得遇到了,要把這個當作自己這一生第一樁大事來看,別的都是小事,像賢老和尚說的,「啥都是假的」。娑婆一場夢,要覺悟,天天睡覺醒過來想一想,昨天過去了,再也不回來了,痕跡都找不到。聰明人知道全是假的,所以他通體能放下,不放在心上。 每天在境緣上練功夫,練什麼?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練不染著、不動搖。淨宗用的方法特別奇妙,就是用一句佛號做擋箭牌,統統擋住了,沒有污染,沒有動搖,也就是守護著自己的清淨平等,真心。清淨平等覺是我們的真心,那就是佛心,阿彌陀佛的心就是清淨平等覺,我們有,我們只是六根被六塵染污了,今天我們覺悟,不讓它染污,用一句佛號代替。 恭錄自 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58集2014/06/09
【最新资讯】56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刘余莉教授)
56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刘余莉教授)
56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刘余莉教授)
師父說 | 與人無爭,於世無求 今現在說法 重播视频 師父說:人與人之間衝突在哪裡?就是利害。我們跟人沒有利害,那就好相處了,真正做到與人無爭,於世無求。《金剛經》上有兩句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才像一個修行人。
注重家教 涵养家风(刘余莉教授) 网友们好,扫描二维码可以看重播哦
注重家教 涵养家风(刘余莉教授) 直播室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r.vzan.com%2F3LjiJF&urlrefer=b96b1782ae0d73f9e62c5c5f2228fb03
【最新资讯】55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刘余莉教授)
【本地交流】55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刘余莉教授)
55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刘余莉教授)
55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刘余莉教授)
既然得人身、聞佛法了,就不能錯過永離六道輪迴的機會|輕鬆學佛法 你往生到极乐世界,永远离开六道轮回了,三途就是六道轮回,永远离开了。三途是六道里头的三恶道,饿鬼、地狱、**。我们自己一定要多想想,有没有造三途的业?有,肯定有,而且是生生世世都造,这一生依旧也在造。 好不容易得到人身闻到佛法,这是无比的幸运。得人身闻佛法就是说,你这一生有机会永远离开六道轮回,这个机会非常非常难得,百千万劫难遭遇,真的,不是假的。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天,就是得人身闻佛法这一天。我们遇到了,好像中特奖一样,这比特奖还难得。 我们得到了,得到这一生决定不能放弃,我们一定要离娑婆世界,一定要离。释迦牟尼佛保送我们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欢迎我们,迎接我们到极乐世界,这个因缘多殊胜、多庄严,不可以错过。 恭录自 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97集2013/11/01
【本地交流】54有子日: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刘余莉教授)
54有子日: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刘余莉教授)
【最新资讯】54有子日:信近於义,言可复也(刘余莉教授)
53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刘余莉教授)
【最新资讯】54有子日: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刘余莉教授)
5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刘余莉教授)
【最新资讯】5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刘余莉教授)
【本地交流】5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刘余莉教授)
5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刘余莉教授)
5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刘余莉教授)
【本地交流】51.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刘余莉教授)
【最新资讯】51.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刘余莉教授
51.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刘余莉教授)
51.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刘余莉教授)
51.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刘余莉教授)
注重家教,涵养家风(刘余莉教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r.vzan.com%2F3LjiJF&urlrefer=b96b1782ae0d73f9e62c5c5f2228fb03 实时直播:2021年4月17日 9:00-12:00; 地点:北京。 活动: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新联会中华文化研习社,2021年度国学讲堂第四期。
50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刘余莉教授)
50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刘余莉教授)
50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刘余莉教授)
50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刘余莉教授)
50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刘余莉教授)
【最新资讯】49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刘余莉教授)
49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刘余莉教授)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