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佐尼卡 梨佐尼卡
关注数: 26 粉丝数: 19 发帖数: 253 关注贴吧数: 60
对圈里的看法 所有不完美、带有强烈情绪的过去经历中的情景,就像一个圆形缺了一角一样,都是不完美的,称为不完形。心理机制中,不完形的东西,都潜在的想要完形化,缺了一个角的圆,都潜在的想要补全这一个角。所以在今后经历中,相似的情景如果符合当初缺了一角的结构,就会不受意志控制,自动重现,因为暗藏了真正疗愈的契机。但现实往往是:过去你和那个人,那段关系中缺了的一角,彼此伤害的部分,哪怕在另一个人身上重现,重现的也不过是二次伤害,现实中想要完形的结局,多数仍然是重复挫败。只有少数是可以借由新的关系体验,去修复过去缺失的那一角不完形。 举例一个情形:听风这个人,童年时不受父母的重视,甚至经常被忽视,他习得了“没有人在乎我,没有人关心我”的信念。一个圆形,已然缺失了好大一角,缺失了被尊重被爱的体验。长大之后,他一方面很不自信,另一方面渴望良好的关系,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之后,也容易被对方的细节触发,“没有人真的在乎我”的信念。又过了几年,终于和另一个人在一起了,但这段关系是不稳固的,他仍然会被一些细节触发信念,并且对方也表现的真的没有那么在乎他,最后只能无比痛苦的分离。他想要和别人在一起,是潜在的想要弥补自己“曾经不被重视的缺失一角”,但现实中,他所能遇到的人,也是普通人,各自有自身的问题,不是天使也不是救世主,也会和当年的亲生父母一样没有那么重视他。并且他很敏感,也只能看到悲观的细节,只能看到别人不重视他的细节,并且使得别人更讨厌他,最终无非是体验再次挫败。只有极小的可能,遇到一个比亲生父母更成熟、更有爱的成年人,并且有耐心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补全他缺失的一角;另一个可能性是,他通过某些方式,不断的挑战旧自我,不断的痛苦成长,同时借由一些好的关系体验,重塑自我认知,没准能从“重复挫败”的结构中解脱。 每个人都向往一个圆,每个孩子出生时不会感觉到缺失,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圆。除非一些遭遇了严重创伤,以至于彻底封闭自我,或者精神失常的;否则,每个人都有向往美好的愿望,也会自发的去寻求美好。那么这种自发的对美好关系的向往,也是不完形时,想要完形化的驱动力。不完形的情形,会化作一个心结,这个心结会在下次被相似的情景所激活,所谓一朝被蛇咬下次怕井绳。心结中,暗藏了融掉这一切,回归圆满的愿望。当碰到能满足以前缺失部分的 遍会不由自主的靠近,希望那块缺失能被补充 满足。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