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战斗鸡 银色战斗鸡
关注数: 50 粉丝数: 116 发帖数: 7,172 关注贴吧数: 60
(个人体验)线性游戏最舒服的一周目时长就是10-20h 我自己打过的线性游戏,印象比较深的有最后生还者系列、新古墓丽影三部曲、f**奥斯卡老哥的双人成行和逃出生天、生化奇兵无限、生化危机系列、脑航员2、瑞奇与叮当时空跳转 1.最后生还者系统。一代标准的电影叙事游戏,10h左右的流程不紧不慢刚刚好。二代双线+部分流程开发区域,流程长度翻了一番达到20-30h,打到后期我其实已经比较疲惫了这个系列的玩法深度又偏偏支持不起来这么长的流程长度。 2.新古墓丽影三部曲。三部的主线流程都是十小时上下,有一些可小范围自由探索的开发区域,不影响直通主线体验剧情。11代主线增大了潜行和解谜的占比,就有些影响游戏节奏了 3.双人成行/逃出生天。奥斯卡老哥每一部新作体量翻一番。逃出生天本质就是一部电影化叙事的双人合作游戏,一上午就能打通,过过电影瘾。下一部双人成行大关制,印象里六七个大关,体量撑死十五小时(主要是朋友一直似) 4.生化奇兵无限。主看剧情的老游戏。RPG要素非常薄弱基本可以忽略,加上海葬dlc十几个小时能打通。 5.生化危机系列。re8,模仿4代,四个风格迥异的大单元,十小时一周目足矣。re7,加上胆小迷路的磨蹭时间不到十小时。re4re,十五小时左右,上岛以后敌人强度和数量提升明显,已经倦了 6.脑航员2。单人3d平台跳跃游戏,有RPG要素、有播片、有玩法轰炸,应有尽有,二十小时不拖泥带水圆满通关。 7.瑞奇与叮当时空跳转。爽🐍游戏,十小时从头🐍到尾就完了。 现在想了一下,游戏流程长就那么几种原因: 1.地图大、跑路费时长(点名死亡搁浅和某个不给传送的开放世界四字游戏) 2.剧情CG、过场播片多(JRPG,异度神剑3一次剧情播片连起来一个半小时) 3.收集要素、可消费内容多(宽线性、半开放世界、开放区域游戏、清单式开放世界游戏育碧) 4.RPG要素充足,鼓励玩家养成、构筑build、刷刷刷、练级、洗点、转职 5.游戏限制流程推进速度(女神异闻录按日期坐牢推塔推迷宫推宫殿) 6.游戏难度高、需要玩家反复练习(魂类游戏、传统ACT) 我自己玩线性游戏和非线性游戏是两种不同的策略。 又臭又长的JRPG和开放世界游戏慢慢打,一两个月最后通关了虽然已经不记得流程的细节,但有种旅途圆满结束的释然感。 线性游戏主打多周目同样的流程同样的配方不一样的关注点和感受 其实我觉得长和短都不是问题游戏体量有大有小很正常。但长着长着突然短或者短短地又有点长就很败游戏节奏,大部分情况下是赶工,或者是玩家在体验过程中对体量产生了错误的估计,也可能是设计者在安排游戏流程的时候没有安排好 20号🐒哥发售了我肯定是一周目速速体验,然后新周目再美美把玩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