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鱼的水草 爱吃鱼的水草
三个皮匠的脚臭死一个诸葛亮
关注数: 2 粉丝数: 237 发帖数: 3,548 关注贴吧数: 26
北极现15万甲烷泄漏点 将严重影响全球气候 北京时间6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北极的消退冰川和融化永冻土正在大规模泄漏甲烷,将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地面和空中观测,科学家发现了15万个甲烷泄漏点,主要分布在格陵兰与阿拉斯加正在融化的冰川和永冻土一带。  根据刊登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论文,甲烷是一种强有力温室气体,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约25倍,所产生的影响将让气候难题变得更为复杂。随着更多冰川和永冻土融化,这种影响将越发严重。研究人员指出:“北极的冰川和永久冻结带能够捕获油气储层释放的甲烷,减少进入大气的甲烷数量。”   通过地面和空中观测,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大学教授凯特-沃尔特-安东尼和同事对阿拉斯加和格陵兰的天然甲烷渗漏进行了研究。他们共发现15万个渗漏点,主要分布在融化的冰川和永冻土一带。研究员朱塞佩-伊蒂珀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新闻与观点”栏目撰文指出:“这些发现表明地球的物理学过程能够潜在地对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数量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西伯利亚的永久冻结带和海床都在向外释放甲烷。最近,俄罗斯的一艘考察船得出了这一惊人发现。当时,科学家发现大量甲烷以气泡的形式从海床浮出海面。俄罗斯研究员伊戈尔-塞米勒托夫表示:“我们发现了100多个海底‘喷泉’向外释放甲烷,范围超过1公里。如此大规模的甲烷释放此前从未发现过,所释放的甲烷直接进入大气层。”   塞米勒托夫的研究小组此前进行的研究发现,西伯利亚东部的北极大陆架释放的甲烷在数量上与所有海洋不相上下。他现在认为“不相上下”仍旧低估。北极大陆架融化导致海底的永久冻结带也随之融化,释放出存储在海床中的甲烷,规模超过任何地面观测到的甲烷泄露同时也更具突然性。  东西伯利亚北极大陆架是一个富含甲烷的地区,这些甲烷分布在北冰洋海床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塞米勒托夫在接受英国《独立报》采访时表示:“在此之前,我们就曾发现类似火炬或者喷泉的甲烷泄**,发现如此巨大的结构向外泄露甲烷还是第一次,直径超过1000米,太令人吃惊了。在一个面积相对较小的区域内,我们发现了100多个,如果是面积较大的区域,数量将达到数千。”   塞米勒托夫的研究小组利用地震和声学监测器探测上升到海面的甲烷气泡。科学家表示冰架下方的甲烷释放到大气中将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气候变化。当前的北极甲烷浓度在1.85ppm左右,为40万年来最高。  相比之下,东西伯利亚北极大陆架上空大气层的甲烷浓度更高。这个大陆架的深度较浅,不到50米,也就是说,会随着的海平面的变化时而没入海下,时而位于海面之上。在地球温度处于最冷的时期,这个大陆架成为一个冻结的北极沿岸平原,不向外渗漏甲烷。随着地球温度升高和海平面上升,这个大陆架被海水淹没。在深水区,甲烷氧化成二氧化碳,而后钻出海面。在较浅的东西伯利亚北极大陆架,甲烷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氧化,最后导致大量甲烷逃逸到大气层,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全球气候。(
福岛核电站接连测出致命核辐射 8月1日和2日,依然处于紧张抢修过程中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接连传出消息,在电站测出足可致命的每小时10希沃特核辐射,这是自3月11日大地震和海啸以来,该核电站测出的最高数值的核辐射。 在反应堆附近发现 日本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日下午两点半左右,三名核电站工作人员在核电站一号机和二号机附近工作,测量部分地区废墟清理后核辐射量是否有降低,当他们接近两个机组之间的主排气管附近,尤其是排气管底部时,核辐射测试器的数值上升到从未有过的10希沃特。报道称,此地点实际的辐射量,可能比10希沃特还要高,在排气管的内部,辐射量可能还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值。 这是福岛核电站3月12日发生事故以来,测量到的最高辐射量,此前在核电站测到的最高核辐射为每小时4希沃特。日媒体称,如此高的辐射,如果短时间内照射到人身上,将足以致命。所幸三名工作人员都身着防护服,所受辐射最高只有4毫希沃特。但日本媒体称,由此处泄漏到大气中的核物质情况仍不明。 东电当天公开信息 发现高辐射后,东京电力公司方面当天即向媒体公布了上述消息。东电方面称,发现高辐射地点附近已经被封锁,禁止工作人员进入。核电站其他地点设置的辐射测试器没有出现数值异常升高的情况。 东京电力一名管理人员对媒体表示,3月12日、13日时,工作人员曾对一号机和二号机进行过紧急作业,可能有高辐射的物质积聚到排气管内部,导致此处辐射奇高。这名管理人员表示,东电方面正在对具体的辐射原因进行调查。 在发现高辐射点的第二天,东京电力方面再次对媒体宣布,除了1日发现的高辐射点外,又在其他两处地点测出了每小时超过10希沃特的辐射。这两处高辐射点都在连接一号机核反应堆的管道附近。 东电方面称,这些高辐射的源头可能是3月份对一号机实施紧急作业时,残留在这些管道上核物质,且放射至今。 每天三千人抢修核电 日本媒体报道,截至7月底,每天约有3000人在福岛核电站实施抢修工作,三个多月来共有6人遭受辐射超过上限。报道称,核电站工作人员的平均日薪为1.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52元)。
网友关于干旱的评论 网友A:有些美好的东西,因为来得容易,平时你不觉得她的宝贵,等到失去她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她是那么地美。 长江、黄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她们默默地抚育着大部分的中国人,但是国人对她们的恩情熟视无睹,无限制地从母亲那里索取着,而不懂得善待和回报母亲,甚至要奴役母亲,就跟 “农夫和金鱼”故事中的农夫老婆一样。这是什么样的行为,这已经不能用错误来形容,这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自我毁灭啊! 长江、黄河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母亲河,孕育了独特、灿烂的中华文明。世界上的河流很多,但称得上母亲的河流只有那么几条而已,我们中国拥有两条,这是非产宝贵和幸运的事情 。像非洲的刚果河,美洲的亚马逊,都是大河,但是产生的文明就很一般,因为地形、地貌、气候不太适合人类生存。中国这片土地,虽然不适合发展工业,但是非常适合小农民的生 存,所以才能养育数亿的中国人(清朝乾隆时期中国就有四亿人了)。 来自雪山的冰冷雪水从西向东,浩浩荡荡奔腾而下,为沿江各地带去了灌溉的水源的同时,还产生持续的江风、河风,产生大量的水汽,并迅速带动大气层的流动,起到调节流域沿线 气温的作用,促发降雨。 有几个“专家”说三峡大坝不影响气候,干旱与三峡大坝无关。说法而已,至于他们心中是怎么想的,我估计跟我们大众的观点一样。毛主席说过,少数要服从多数。大家可以想象一 下,全中国有多少气象专家,水利专家,至少有十几万人吧。如果20年前,我选择报考大学录取分数最低的水利专业,现在很可能也是水利专家。 事实上,如果你去重庆问问,大多数人都会肯定地说出干旱的原因。我们可以认定这是极少数人的一种说法而已。 小时候,夏天曾去长江边游泳,如果浮在江水上不划水,每秒钟至少要流出去2米多,整个大江都在以这种速度流动,而且水很凉,足以产生大风,古代川江上的帆船就是靠这江风来 驾驶的,正应了李白的名句:“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所谓“风水”,有水流就有风,有风才有降水。2006年以前,长江岸边,一年四季都在刮风,这种风对于长 江中上游地区而言,比什么“大陆大气环流”更重要,因为长江中上游(四川、重庆一带)全是群山连绵,四川盆地嘛,大陆的大气环流是进不去的,重庆是山城,从重庆坐船顺江而 下,一直到湖北宜昌,基本看不到平的地方,全都是山,一重接一重的。那个时候,夏天的重庆,每周都要下几天雨,不像现在,按小时来计算雨量,那个年代,四川的统计报表上说 到降雨,都是按天数来算的,一年多少天降雨,我记得普遍是100多天来着。一句话,水多得很,农村人根本需要什么水库,也不需要自己给庄稼浇水,老天爷就帮着浇了。水库都 是用来发电的,兼做鱼塘。类似这样的充沛雨量,我相信,四川、湖北、湖南、江西都差不多,云南的降雨更厉害,号称热带雨林。 现在有了个拦水大坝,长江流动得很慢,所以重庆现在很热,也很旱,江边附近地区,时不时还有点降雨,山区就很少降雨了,所以大家看见报道特别干旱的地区,都是四川、湖北、 湖南、云南的山区。 在调节气温、降雨方面,长江、黄河的作用,至少是两台超大功率的空调,调节范围是整个流域。想象一下你家的空调,冷循环剂并不是满冰箱地乱窜,而是在固定的几根管道中流动 ,就让整个冰箱处于低温状态,冰箱不少地方还能结露。这实际上就是长江影响大气温度、湿度的一个缩小的模型,道理非常简单,也很直观,并不需要冰箱专家来帮着解释,道理就 在你家的冰箱里面,就这么直观,就这么简单。 因此,我要说,专家呀,专家,何必呢?何苦呢?学那么多知识,还不如去冰箱里看看,你会更快地明白道理。
新三国让我觉得很悲哀 新三国看了好几天了,越看越堵,有些话不吐不快。 《三国演义》是我们中国人的,是中华民族的,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像这样的经典,想搬上荧幕,唯一的成功的途径就是最大程度的还原,把原著的每一个令人耳熟能详的情节展现在观众面前。可以说观众看电视剧完全就是一个比较评价甚至批判的过程,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眼前的情节和原著是否吻合,是否和自己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吻合,甚至是片中人物的每一句话,是否符合他们的角色,因为,我们对三国实在太熟悉了...因此,对于这样的经典,最成功的演绎是还原,而不是改编,还原得越完美,越让三国迷们满意。电视剧就越成功;相反,改编的越多,借题发挥得越多,就越让人反感。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逻辑啊!我想高导的智商不会低到零吧!您用屁股想一想,也不会拍出这种垃圾吧。场面是好看,可是剧情,台词,人物形象,演员水准其他的一切一切都是垃圾,别说乏善可陈,因为根本就是无语!这甚至比吴宇森的《赤壁》更让我无奈,毕竟那只是一部电影,一个片段,但这回可是完全的歪曲!悲哀啊。 拜托各位新潮的大导演们,你们在和那些想出名的小妞乱搞之后,能用猪脑子想想,什么才叫三国。别再糟蹋传统文化了。在唯利是图的现代社会,像三国这样所剩无几的精华是不容侵犯的。看看吧,13亿人中,还有几个珍惜老祖宗下的宝贵遗产。看看吧,真正懂中医的好郎中在哪里?那么多民间艺术,高超的技巧都还有么?我们的瓷器名满天下,可是你去景德镇看看,那衰败的景象更让人心酸。为什么,因为我们祖先留下来的遗产太过丰富,还是我们这些不肖子孙忘了本? 儿子才6个月,我庆幸还看不懂电视,否则,我真不知道怎么想他解释、讲解高导这部三国。文化垃圾,贻害无穷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