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青春33 拥抱青春33
关注数: 0 粉丝数: 12 发帖数: 210 关注贴吧数: 10
中国城市公益慈善百强榜发布 抚州获评“慈善五星城市” 中国城市公益慈善百强榜发布 抚州获评“慈善五星城市”   江西其他10个设区市无一上榜   近日,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联合民政部发布第三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在城市百强榜中,北京以94.63的总得分蝉联“首善之城”,江西省仅抚州上榜, 且位于榜单最后一位,江西省南昌、九江等其他设区市无缘榜单。   现状   公益慈善百强榜江西省仅抚州入选   “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是自2007年起组织研发的一套对城市慈善事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监测和科学评价的指标体系,被业界形象地称为“城市爱心GDP”。   报告显示,2012-2013年度中国城市公益慈善平均指数为66.66,较2010-2011年度第二届总指数上涨6.15%。   在本次发布的“中国城市公益慈善百强榜”中,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9个县级以上城市入选榜单。通过对城市社会捐赠、志愿服务、慈善组织、慈善经济贡献、政府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和城市慈善文化这6个方面的29个指标进行综合计算,北京、上海、深圳位居前三甲,获得“慈善七星城市”评定。   江西省仅抚州市上榜,列榜单第109位,获得“慈善五星城市”评定。   观点   “城市爱心GDP”还需更多助力   从事慈善公益事业6年之久的李林,现在担任南昌慈善义工协会宣传部副部长,他认为,江西的慈善公益事业起步晚,但发展快,“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慈善公益事业。”   对于如何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李林表示,要真正做好一个城市的慈善公益事业,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规范运作,资金投入,这些都得靠政府。”   南昌市民政局民间公益慈善组织管理局负责人熊健平表示,近年来,南昌市的公益慈善组织数量激增,但多数组织发挥的实质作用有限。他认为,南昌乃至江西慈善公益事业要改善,就必须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只有更多的人关注、投身、热爱公益,形成浓厚的公益慈善氛围,江西公益慈善事业才能得到实质性发展。”(来源:江南都市报 记者金官)   转自:新华网
世界杯期间严查酒驾 开赛前4天,全市查获酒驾11起 晚报讯 巴西世界杯足球赛于北京时间6月13日凌晨激情开赛,喝酒、吃宵夜成为众多球迷看球的“标配”。昨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6月13日至7月14日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市交警部门开展世界杯期间酒驾专项整治工作,并严查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截至6月16日,全市共查获11起酒驾行为。 查获酒驾11起 6月13日晚上9点左右,市区一辆由北向南行驶的小轿车被民警拦下接受例行检查。待车窗摇下,民警察言闻味,发现驾驶员脸色泛红、浑身酒气冲鼻,为安全起见,民警立即让驾驶员熄火、下车进行酒精测试。 经酒精测试仪吹气检测,其酒精含量已达到酒后驾驶标准。随后,民警将驾驶员送往医院接受抽血检查。 据悉,6月13日凌晨至6月16日,全市共查获11起酒驾,其中市区5起,县区6起。 世界杯期间严查酒驾 记者了解到,6月13日至7月14日世界杯期间,交警部门将以餐厅、饭店、酒吧、KTV、餐饮大排档等场所及周边道路为重点,采取定点检查和流动巡逻相结合、全市异地执法交叉用警等方式,加大对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 除了传统的晚饭至凌晨时段,还覆盖零点至早高峰这一时段,并根据赛程将直播结束后的散场时段作为整治重点时段,同时加强上班高峰时间临检工作,严查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 交警提醒,严查行动将一直持续至7月世界杯结束,还望广大球迷们能文明看球、杜绝疲劳驾驶、酒驾。
舌尖上的抚州 ——中国赣菜企业联盟交流会掠影交流会现场抚州特色菜   6月12日上午,中国赣菜企业联盟交流会(抚州站)在马家山广场一酒店举行,来自抚州各地的名菜一一展示在全省各餐饮界人士面前。昨日,记者来到交流会现场,感受了一场“舌尖上的抚州”盛宴。 赣菜中的抚州元素   临川藕丝、宜黄焦头笋、南丰鱼丸、临川牛杂、临川驴肚皮……走进交流会,一道道极具抚州地方特色的精美菜肴正在热火朝天地烹饪中。   今年52岁的邱国书是江西赣菜“临川藕丝”的传承人,从业已经30多年了。“临川藕丝”起源于1927年,因“刀工精细,制作特殊,藕质粘滑,入口香脆”等特点,成为中国才乡临川一道地方名菜。邱国书说,要制作出这道菜,选材是前提。藕要选取大小均一且九个孔的,最长不能超过12公分,切出来就跟头发丝一样细。   “临川牛杂”自古以来就享有声誉,来自最出名的牛杂巷子,上顿渡罗家巷的章猛子在交流会上也显了一把身手。只见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中,翻滚着味道浓烈的牛杂,香气四溢。章猛子告诉记者,他家老字号的牛杂店从1982年开张至今已有32个年头了。从最开始的一碗牛杂一碗饭的“汤饭”到如今的牛肚、牛肠、牛肝、牛鞭、牛筋、牛骨、牛脚等均可入菜,从最初的3毛钱一份到如今的50元一盘,临川牛杂也见证了抚州的发展。   为了使活动更有意义,活动承办方还邀请了北京、上海、南昌等地的几位权威烹饪大师,现场进行分子菜、意境菜、糖艺、面塑等美食、工艺的制作与交流。   抚州市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副会长杨俊告诉记者,这次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抚州本土与外省的菜系结合及交流,让外省的人知道了抚州地方菜肴。 赋予赣菜新内容   此次交流会上,有一个话题很受关注,那就是未来赣菜的发展有何趋势?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赣菜企业联盟发起人、江西名厨专业委员会主任汪建军。他说,中国赣菜企业联盟成立于2013年初,目的就是通过举办联盟交流活动,弘扬赣菜文化,为实现赣菜发展献计献策。通过组织交流活动,大家相互沟通与合作、传承与创新,以此弥补自身企业的不足,达到推动整个赣菜行业向前发展的效果。   在这次交流会上,宜春市烹饪协会会长周学华觉得收获不少。“抚州菜很有地方特色,讲究的是本地取材,尽量还原食物本味,像南丰鱼丸、宜黄焦头笋都是很好的菜式。现在不是提倡健康美食吗?我们要的就是本地原材料,不要任何的添加剂。”   汪建军称赣菜其实是一个比较多样、系统的菜系,如何发展赣菜,让赣菜走得更远,一直都是他们在思考的问题。他认为,要将赣菜提上一个新台阶,除了要做到创新发展、加大宣传外,更重要的是要让赣菜有自己的核心内涵。赣菜要以“养”作为一个主要的内容,融入到菜品里去,让大家在平时的饮食中多吸收一些促进新陈代谢或者健康的菜品。   “穿白大褂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医生,其实我们厨师在医生之前,就可以关注人体健康。推广赣菜,从人体健康做起,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赣菜、了解赣菜、爱上赣菜!”汪建军如是说。
高二中开除部分带手机入校的学生·被开除的学生即将重返校园 本报报道引起了省教育厅高度重视 昨派人前往上高二中督查和纠正   相关新闻:上高二中开除带手机上学的学生引发争议 校方此举被指违法   “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一律予以开除”。这条禁令自去年4月份实施以来,上高二中已陆续开除了三四十名学生,他们年龄均在15岁左右。本报昨日重磅推出这则消息后,在社会上反响强烈,也引起了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   昨天省教育厅相关部门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在看到本报报道后,当天就派人前往事发学校督查此事,纠正上高二中这种错误行为,尽快让那些被开除的孩子早日重返校园。   省教育厅:纠正校方错误行为   本报昨日报道此事后,立即引起了省教育厅高度重视。省教育厅宣传部一姓邓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高中已规划列入义务教育范畴,对于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就要被开除的禁令,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必须要有好的方法来疏导和引导,“若是一味地强行开除学生,这明显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所以,学校的禁令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反而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适得其反。”   该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上高二中这种行为是不妥的,学校的管理不能“一刀切”,制定或实施新规的时候,要更人性化一些,多考虑学生或家长的感受。他表示,厅里相关部门已派人前往事发学校进行督查和核实此事,并会尽快纠正上高二中这种错误行为,让那些因此被开除的学生早日重返校园。   记者了解到,宜春市教育局早在几年前就在全市下发了有关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手机上网的通知。宜春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文件意在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而不是发现学生带手机就开除,“其重点在于教育,而不是惩罚”。另外,学校有权制定校规管理学生,但是校规应遵循不违背相关法律规定的原则。   家长:禁令成为“一纸空文”   本报昨天报道此事后,不少学生家长致电本报反映,上高二中在处理此事时没有严格按照校方制定的“六条禁令”执行,致使禁令成为“一纸空文”。   一名家长告诉记者,年初他儿子和班上另一名同学都被抓到使用手机,在处罚时,他发现校方唯独开除了他的儿子。随后,他向记者发来一张自拍照片,照片中的布告是张贴在该校高三年级教学楼一宣传栏上,落款时间为2013年2月4日。“布告”内容显示:高三(30)班学生杜××于2013年1月9日在学生宿舍给手机电板充电,其行为严重违反了校规校纪,经研究决定给予其警告处分。   尽管校方一再解释是给上述学生一次高考机会,但该学生家长还是觉得校方在禁令面前没有做到人人平等。不过据知情人透露,被警告的学生基本上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或其父母在当地有特殊社会背景。但此说法并没有得到校方证实。   网友:学校“堵”不如“疏”   网络上对于“校内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的话题存在争议。许多网友认为,中学生因为自控能力较差,在校内使用手机会更多地影响其正常学习,弊大于利,应该坚决禁止;有部分网友认为,手机方便家长联系到孩子,有利于减少学生发生意外。对于学校强行开除学生的做法,有的网友认为校方“太苛刻了”。   更多网友表示,学校“堵”不如“疏”,最好的管理办法是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手机,使其不至于影响到学习。一名自称南昌某中学校长的网友称,他们学校在“限制手机”方面和学生进行过多次博弈,“主要是疏堵结合,一方面进行合理引导,一方面也提供手机充电服务。”   编后语   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其良苦用心固然能够得到理解,但开除处罚却是“不近人情”。教育无小事,此事只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缩影,在引起广泛争论的同时,也给学校工作指明了方向:以人为本,引导为先。最终事件妥善解决,学校改正错误,学生将重返校园,实乃幸事。
上甘山多措并举建富裕和谐林场   本报讯陈芝华黎建辉报道:今年以来,LED照明项目落户、金唯冠建材企业扩张迅速、林木蓄积量大幅增长、晏家小区灯火通明……这是上高县上甘山林场多措并举建富裕和谐林场取得的显著成果。  立足经济发展,打好招商拳。上甘山林场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项硬性指标,纳入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在充分运用好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招商策略,引进了“一促一”模式,组建了招商突击队;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服务办公室各项工作机制,主动对接客商,做到定人服务、定点服务、定期服务;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向选定的重点企业派驻帮扶联络员,开展“一帮一”服务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做大做强招商经济。今年1—9月,全场引进项目3个,引进资金5700万元,签订意向性合同8个。截至9月底,林场完成财政收入145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6.5万元,增长30.9%。  科学育林保增长,打好林业拳。上甘山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科学育林富民是该场的传统经济增长点。今年以来,该场不断创新林业管理模式,大力推行科学抚育,改两年抚育为三年抚育,既提高了抚育质量,又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加强资源管理,全面推行公开竞标制度,林地租赁及其他项目全部统一到县招投标中心竞标,力求规范公开;加强护林员队伍管理,狠抓森林防火工作,组建培训了森林消防应急小分队,着力防止森林火灾现象发生。今年以来,全场共投入林业生产资金60万元,完成抚育2670亩,补植21万株,育苗18亩,工程造林536亩,实现林业经济收入350余万元。  办好惠民利民实事,打好民生拳。该场从推进医疗保障全覆盖和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出发,贯彻落实新农合政策,筹集资金,努力把群众关心的好事办好,把利于群众的实事办实。今年以来,全场为1100多名职工办理了新农合手续,为职工报销相关费用10.6万元;为149户困难职工(群众)办理了城镇低保,发放低保金28.4万元;为47户农户办理了农村低保,发放低保金5.6万元,实现了困难职工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同时,投入52万元新修了上分线至铜鼓岭分场水泥路;筹资5万元设立了扶困专项基金,建立了助学基金,减轻了学生家长负担,及时救助了困难群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