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神韵😄 浮山神
关注数: 103 粉丝数: 164 发帖数: 7,434 关注贴吧数: 55
朴素善良 今天早市上,买的菜有些拿不动了,可是老伴又 朴素善良 今天早市上,买的菜有些拿不动了,可是老伴又想去买两个馒头,由于卖馒头的在市场中间,所以,我只好拿着菜等候在市场的尽头上。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有一位农村老太太在叫卖自己院子种的油豆角,1.5元一市斤。一个老头走过来,蹲下身子捡了一点站立起来说,脑梗两次了,低头就晕得慌,就买这些吧。老太太用一把杆秤称了一下说:三斤一两,就按着三斤吧,四块五角。老头说:就五块钱的吧,你再给我放上一点。于是老太太又抓了一把。然后老头又说:称一下吧,别多了。老太太又提起称称了一遍:哎呀,不对,刚才我说是多重了?这不到二斤半,二斤四两多吧。老头一听说道:二斤三块,那就给你四块钱吧!老头交了钱就去其他菜摊了。因为是个人院子里种的豆角,并且数量也不多,一会儿功夫就所剩无几了,刚有点空闲,老太太又叨叨咕咕地算了起来:是不是多收了人家的钱呢?旁边一位卖笨鸡蛋的汉子说,起先应该是二斤一两,你又抓上了一把,二斤四两了,收了四块可能多收了四角钱吧!说话间,那位买豆角的老头在其他摊买了点毛葱,又路过这里,老太太赶紧对他说:嗨,刚才多拐你四角钱,快过来给你吧。老头一听:不用找了,要么就再给我抓一把豆角吧。老太太:行,行。抓了一把豆角后,老头说:这回就不要再称了!老太太一愣神,看看买豆角的老头和大家,于是,卖豆角的,买豆角的,卖鸡蛋的,加强我这看热闹的,都笑了起来!
寻梦 4月23日早晨,我们加满油,带足水,便向着那魂牵梦绕几十年的童年乐园:深山老峪进发了。 载着对童年美好的回忆,带领女儿,外孙,母亲等一行沿着传说的九拐十八弯山路盘旋到山顶,母亲便不由自主的讲述起第一次走过这里的情景。 那是1960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当时我还很小,由于饿的实在没办法,父母便决定带领我投奔远在深山里居住的大伯父家。那个年代交通工具十分匮乏,偏远的地方一般都没有通车,我们乘坐了一段车后,父母便轮流背着我,徒步走向山岭,当到达山顶的时候,太阳就已经落山了,这条山路两旁的高大树冠,在白天也是遮天蔽日的,而在这黑夜里就更加显得阴森和恐怖,山风贯通山洞一样的小路,两旁的林木随之呼啸,偶尔传来野兽山鹰等动物的叫声,父亲便害怕起来,企图反转下山,母亲确坚持着向前走,就在两人僵持不下的时候,从前方山腰上传来了呜呜,呜呜的叫声。父亲惊恐地说,“听,这是什么动物在叫呢?不像是狼,黑瞎子也不是这样的叫法吧”!父母躲在大树下,既不敢向前走,也不敢向后退,只好屏住呼吸,静静地倾听着。一会儿,母亲惊异的说:“听,好像似在叫老叔,是的,是有人在叫老叔”。父亲仔细听了一会儿,高兴地张开双臂向山下奔跑过去。 原来,是十几天前父亲就写信给伯父约定了日期,这是伯父家的五哥来接应我们了。 父亲见到五哥就急切的问:“带吃的了吗”?五哥说:“带了一点,到家后还有呢”! 说话间,车子已经转到了山下,前方出现了一片不太大的开阔地,这是当年杨湖沟下端类似湿地的一小段地带,如今已被开垦成了一小块良田。 我们并不急着赶路,下了车,拿上小刀,便在这少有闲人光顾的地里寻找起野菜来。这山林里空气格外新鲜,没有污染的葶苈菜生长也格外肥大。母亲与孩子们都高兴极了! 1969年春季,大伯父家二哥骑自行车,带领我与二弟来伯父家也曾在这里休息过,记得二弟当年还揪下几颗野菜吃下去了呢,路两边还有野枣子,刺梅果,山葡萄树。我们骑行一段路,就休息一会儿,吃几个野果子。童年的历历往事,回味起来不知有多么甜美。 进了村子,河流,山形似乎还有些熟悉的面孔, 沿街一直来到村头的山脚下,虽然很多老房子与1969年也没有什么太大变化,各家烧火的木材柈子,依然摆放的整齐如初,但也还是未曾能分辨出当年伯父居住过的地方。在一个院落里,有一位大叔正在劳动,看上去有些年纪,我上前询问,他说还差两年就满100岁了,但他并非是坐地老户,打听二哥和当年村西头经常有鬼火出现的事情,都不知晓。我们只好搜出兜里的几十块零钱,送给大叔,带着一丝遗憾离开了。 当年要乘坐一段车,还需起早步行到深夜,即使是骑自行车也需要一整天的路程,如今也只是几个小时车程的事了,转眼又来到了大岭顶端,下车稍似休息片刻,顺便观赏一下眼前这盛开的兴安杜鹃,青翠松涛,自然排列成章的白桦林,真是让人赏心悦目,豁然开朗。我们盘坐在一爿较平坦的地方,正是念初中时暑假从大伯家回来,恰巧也是坐在这里,我与大伯家老姐,姑姑家表哥三人,坐在这里小憩,我的背后当年有一座小庙,转身打开庙门,里边供奉着山杏和一些蒿杆当着上香放在里面。为了防身当时我们带着一把镰刀放在三人当中,正说笑间,身后不远的山坡上忽然传来噗通一声闷响,忙转头一看,原来是一头大黑熊将一根枯死的站杆打倒,说时迟那时快,我们三人不约而同立身便向山下走去,当我们离开三十米之外以后,黑熊来到我们休息的地方,歪头看了看我们,稍迟疑一下便向山的那面慢腾腾地走去了,这时,我们才想起来,由于慌乱镰刀也忘记拿了。 而今,山路虽然不宽,但也相对平整,而且还有部分地段也已经是混凝土路面了,然而,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却发生了很大变化。 回到了家里,回顾那蜿蜒的小河,堆放整齐的木材柈子,几十年前农家田园式的土房,满面沧桑高龄劳作的大叔,这一幕幕的画面,久久的萦绕在我的眼前·······!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