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天一笑
了不起的猪先生
玩壶只为取悦自己 ,一个真心爱壶的佛系玩家。
关注数: 533
粉丝数: 265
发帖数: 3,513
关注贴吧数: 51
《景舟云肩》 底槽清,全手精工《景舟云肩》壶
《紫砂壶形大全》一
全手精工《大亨仿古》 此壶圆融饱满,精实有神,算是本人收藏的大亨品中比较满意的一只。
《大亨仿古》 一把有气势的全手工《大亨仿古》壶。
《大彬如意》 紫泥,全手工《大彬如意》壶
从床下翻出来的《藏六方》 晒晒 精工全手工《藏六方》,
紫泥,全手工《藏六方》壶。
看看你的审美是那一种类型 这里有三位大师的荷花,你喜欢那一副。凭直觉说1、2、3那一副。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大师文论丨《壶艺的形神气》作者:顾景舟 通过历时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不断总结,我认为壶艺创新要注意三个要素: 其一是形,即壶的形象,也就是形状式样。这来源于对造型的熟悉深度,取决于自己的精心设计。耍明确地安排制作壶的大的「面」,即壶身;要鲜明地强调壶体每个部分,嘴、把、口、底、足、盖、钮所支配的方向。由点、线到面,交待清楚线条的来龙去脉,缓冲过度,明暗转折,虚实对比。这样才能深入空间而获得形的深度。把点、线、面处理好以后,一切也就找到了,作品——形,已经具有了生命。 其二是神,即壶的神态,也就是通过形象表达散发出的情趣。创作的时候,万不可仅在平面上探求,而要在起伏上思考。一切生命都是从一个中心迸生出,然后由内到外,滋长发芽,灿然开花。要设想形象(壶)正迎着你,向你突出,向你诉说,向你表达。这种形象具有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这样的艺作就具有了生命,就有了神。 其三是气,即壶的气质,也就是形象内涵的实质性的美的素质。紫砂壶艺是实用工艺美术产品之一,是具有艺术气质的实用品和装饰品,要求产品的气质要美。因为壶艺产品是为生活服务的,这就要求做到美与实用相结合。装饰生活,适用于生活,既方便实用,又能陶冶性情,从使用中获得美的感受。这就是气质上的美,是健康的美,而不是病态的美。艺术的本身就是感情。如果没有轮廓、线条、体积、比例的学问,没有基本功扎实而又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 完美的作品其本身就具有充沛丰富的感情在抒发,在感染着人。在我们看来,线条和块面不是别的,是内在真实的标志。我们的目光透过表面一直潜入内心。当我们表现形象时,便会用内涵的精神——气质来丰富形象的本身。 壶艺的创新如能做到形、神、气三者融汇贯通,方可称为佳作。诚然,这是不容易的事。需要有扎实的基本技能,丰富的生活积累,严格缜密的技巧,要有对泥原料、成型、烧成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工艺流程的深入了解和掌握等等。 总之,艺术要有决断,要朴素、要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以达到形、神、气兼备,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以下为顾景舟作品)
1955年一把大师壶值多少钱? 当年定制一把顾景舟制、任淦庭绘写、徐秀棠镌刻的大石瓢,价格多少?
必入之壶《德中》 底槽清 全手工德中壶
各位壶友发表一下高见,这个是什么泥料?
晒一把80cc的小子冶,一人品
展示一把《传炉》壶 紫泥,一把难得的全手工《传炉》壶。
刻梅《子冶》 一把80cc小壶,紫泥。
还是单反拍岀来的效果更好 爱不释手的一把紫泥传炉,越用越油润。今天用单反拍出来,完美展现泥料的质感。
朱泥《德中》 生砂朱泥,全手《德中》壶。
《名壶鉴赏》(一)
刻梅《子冶石瓢》 底槽清的泥料,全手工《子冶石瓢》壶。
一把《笑樱》壶 全手工天青泥《笑樱》壶,泥料砂质厚重,线条比例觉得还不错,架子略刚,整体还算有骨有肉。
本吧新建差不多两个月了,壶友不多。希望壶友们多提问题、多晒壶多多交流,不要老让本吧主一个人唱独角戏。
聊聊紫砂壶与玻璃杯的区别 聊聊紫砂壶与玻璃杯的区别
为什么要买紫砂壶,紫砂壶喝茶真的香吗? 原矿就好,其他不重要” 每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时常在想用紫砂壶喝茶与玻璃杯喝茶到底有什么区别呢?玻璃杯似乎还要安全一些,为什么要买紫砂壶呢? 要喝茶几块钱的杯子,不是也有一样的效果吗?为什么要买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一把的茶壶呢?真的是像有些人说的,用紫砂壶喝茶就香吗?我的体验是区别不大。由此断定,大多数人肯定不是因为用它喝茶更香,才买的紫砂壶。 说到底买紫砂壶喝茶,如果不是因为被紫砂文化和造型之美所吸引,就是为了可以装装逼,为什么要用它装逼呢?因为紫砂壶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文人雅士之器,自古就是有地位有文化之人多使用玩赏的茶具。 其实想想自己最开始买紫砂壶,也是因为在朋友家喝茶看到朋友在用,觉得很有逼格,才跑去买的第一支紫砂壶。后来慢慢才被紫砂独特魅力所吸引,并非是因为要喝茶离不开这个东西。 大多数人一开始都是乱买一气,后来才慢慢提高了对紫砂壶的认识。所以小白并不是他们不喜欢优秀的紫砂壶,而是无法辨别,无法认知紫砂壶深层次的东西。有人说玩紫砂壶就是玩认识,其实所有文玩之器都是这个玩法。 老壶友说起壶来津津乐道,对一把好壶爱不释手。在门外的人,总会嗤之以鼻说:紫砂壶能喝水就行,什么工形不重要,是原矿就行。你跟他说多了也没有用,就像你跟一个人描述爱情有多美好,没历过的人永远无法理解,会说那玩意儿有啥用是个女人就行。 玩紫砂壶也是如此。如果真把紫砂壶比成女人,她就是个闲贫爱富的女人。你先要了解她,了解她以后你还要有点实力。否则你依然娶不到她的真身。 所以紫砂壶到底是什么?它是喝茶人手中的的茶具,他是文人眼中精致的艺术品,他是玩家手中消遣的玩具,他是藏家博古架上的文玩珍品。
彩刻《山水扁石》 十四岁挖矿十六岁制泥,自学绘画后拜师学习刻绘。现今快六十的老师自言:不在为刻而刻。他现在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作设计到选泥,从壶形到刻绘都是自己一手操办。老师精通国画,将国画的山水花鸟融入紫砂之中,深刻彩染是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认为刻绘应该与紫砂壶融为一体,才能称之为一把完美的带刻绘的紫砂壶。
《大亨掇只》 泥料为黄龙山底槽清,全手工制。 掇只壶做的有韵致的人并不多,制作起来难度极大,此壶中腹饱满有欲破不破的张力,如气势如虹的将军,工架还算不错。
可以用的化工壶: 铁红粉: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弱酸弱碱,日常生活中的炒菜的铁锅、鸭血中也含有三阶铁,正常喝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氧化钴:不溶于水,但溶于酸、氢氧化钠水溶液等,正常喝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氧化锰:不溶于水、硝酸、冷硫酸及弱酸弱碱,仅溶于热浓盐酸而产生氯气,正常喝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氧化钛: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及无机酸、碱,只溶于氢氟酸,正常喝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以上这些金属氧化物都是不溶于水,也几乎不溶于酸和碱的,更别说经过一千多度的高温,所有的金属氧化物早已和紫砂泥烧结在一起,而我们平时泡茶也就一百度,所以金属氧化物溢出并混在茶水中被我们喝掉的情况根本不会发生。 不能用的化工壶: 1、喷漆壶,染色增加壶的的光洁度和花色 2、把紫砂壶放入高锰酸钾或其他溶液中浸泡后,用地板蜡擦抹抛光的做旧壶。 3、用废旧轮胎、机油布燃烧烟熏,形成的包浆壶。 希望看过文章之后能对化工泥有所了解,不至于再提心吊胆想:“我的紫砂壶有没有毒?”
《景舟仿古》 全手工制作,泥料底槽清。
朱泥《寿珍掇球》 全手朱泥壶,中品成形不易。
朱泥《秋水》壶 半手工《秋水》用黄龙山铁砂朱泥制成,加以双面刻绘。
全手《寿珍掇球》 全手工,料子底槽清的。
精工半手《一品竹段》 紫泥花器,《一品竹段》手工贴花做工精致细腻。
半手《掇只》壶 此壶泥料为段泥高温烧制,砂性绵密,半手精工带刻绘。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聊聊紫砂壶的爱好与收藏的关系 聊聊紫砂壶的爱好与收藏的关系
聊聊紫砂壶的收藏与爱好之间的关系 聊聊紫砂壶的收藏与爱好之间的关系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聊聊紫砂壶的爱好与收藏 前几天就这个问题,问了一个前辈,他就说,全手工的,精工的的紫砂作品,尤其是大师名气越大的,才是具有收藏意义的。站在大师的高度,他们有对手艺的执着,艺术的审美,这也许是正确的,但我认为,作为收藏级别的紫砂壶来说,并不是大师的名气就代表了作品,也许一个大师只有某几款作品是代表性的,跨时代的,他平生作品里,也就这么几把,才具备收藏的价值。在这个大师满天飞,即使是大师亲工,型不如先人,工不如实力陶手,放在壶堆了,你要不说是大师的,根本没有人会注意到,这样的作品也谈“收藏”?我觉得是好笑的。但站在一个普通壶友,爱好喝茶玩壶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收藏”可以有更多的理解。一款泥料优秀,做工优秀,泡养后也很优秀的紫砂壶,就算不是名家大师的代表作品,也是可以“收藏”的。这种“收藏”是基于热爱,是兴趣,并不是为了相互比较的吹捧谁的壶,名气大,市值高,更多的是我的型比你的正,我的线条比你的美,我养的比你的好看。就像我小时候,喜欢收集连环画一样,现在翻开来看看,还是很开心,充满了回忆。这样的“收藏”可以送朋友,可以给孩子,也可以自己每天盘它,而不是想着未来变成“金疙瘩”,卖个好价钱。其实从一个小白到老玩家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挑战、刺激、享受的过程。茶壶是实用器也是一种雅的玩具,玩的过程中即可以体会紫砂文化的魅力,也可以提高普通人的审美水平。对于咱们壶友来说,“用”是首要,玩的也是个“雅”,而不是一个底章,谁的名气大的紫砂壶,对于咱来说顶级的大师壶也收藏不起,用、雅、乐才是目的。
晒晒:均玉壶 这是一把本绿半手《均玉壶》,均玉乃君之玉。可为一把冰心在玉壶。虽为半手仍精工细作,不失细节之美。
餐后一壶茶,赛过活神仙
晒晒半手的:过桥扁腹 泥料为紫泥,精工半手工制作,刻绘精美老味十足。
聊一聊紫砂泥料的:调配泥 除了通常的单种矿料外,为了丰富紫砂器的外观色泽,需借助泥配泥来弥补。泥配泥是把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紫砂泥料按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配制,达到产生多种新的泥色效果。 例如:绿泥和红泥类相配能呈金黄色调,朱泥中加入适量的紫砂红泥,可以减少胎质的收缩及变形率,同时也降低了烧成风险。 明代后期的紫砂艺人运用天然矿料之间的互配。配出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黄、闪色梨皮等多种泥色。 泥配泥是运用天然矿料之间的调配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泥料质性。泥料经不同比例调配后,其质性和烧成后的色泽效果也各不相同。 不管是单种矿料加工还是多种泥料进行组合调配,用于调配的泥料品质决定着调配后的最终效果。 有些人用两种泥性不同的泥料调配,会造成颗粒不融。
全手朱泥大品"蛋包壶" 蛋包壶造型古朴典雅,无半点浮夸渲染之风,全靠本身的自然美取胜,这种自然美是紫砂壶返璞归真的本源。 蛋包壶看似简单普遍,甚至有人认为有点拙,有点俗,实则是拙中藏巧,俗中透雅。 蛋包壶制作起来难度很大,技术要求很高,朱泥更不宜制作。没有深厚技术功底的一般艺人很难为之。
问降坡泥对不对的朋友看看 问降坡泥对不对的朋友看看
全手工:景舟石瓢 这把石瓢个人觉得:工形兼备,很有气势。刻绘老师刀法精练,干净不拖泥带水。唯一的缺陷是流略细了一点。诸位以为如何呢。
今天聊聊泥料:红降坡 降坡泥是一种共生矿,红色的部分是红泥,里面含有少量黄色和紫色的小颗粒,近看十分明显。 纯正的红降坡泥烧成型时略酥,制作时带有泥沙性,根据烧成温度范围。烧成后呈红色微透黄,经一定的高温呈暗红色。胎质细密光润,红色颗粒呈片状叠加,梨皮状的表面黄色颗粒隐现,色泽效果细腻而丰富。 壶友容易将红泥调砂与红降坡相互混淆,红泥调砂泥色发红发艳,黄色颗粒分布不自然。更有甚者用铁红粉调色与红泥混合,冒充红降坡。如果你的降坡浆感太重,不是好的现象。 俗话说“紫砂看砂”,纯正的降坡泥不论烧成后何种色泽,都具有胎质颗粒自然,泡养后色泽温润的效果。纯正的降坡泥给人手感顺畅,细而不腻有如摸红豆沙的感。 用降坡泥烧制的紫砂壶泡茶,放置一个礼拜的时间,茶都不会坏,可见紫砂的双气孔结够在降坡泥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半手的工看上去也不错 半手的工看上去也不错
晒晒 平盖莲子 我觉得工还不错,有几分老味。半手工成形,泥料为紫泥。
我觉的这个比喻挺对的 今天听到一位壶友,对新老壶友的比喻:新壶友是地质系,老壶友是艺术系。 我觉的这比喻不错,关心的重点确实不一样,大家觉得呢。
常见壶盖名称 玩紫砂壶,要先了解壶的基本知识
半手工壶:桃报春 这是一把半手工的紫砂壶:桃报春 采用的是本山紫泥。虽然壶身是半手工制作的,贴花确是手工贴上去的,比用模具搪的更加有立体感和有美感。
发几个本绿的样片,大家参考一下 现在市场上模仿本绿矿料的,基本有这几种,大家可以对照看一看
想玩本绿的朋友,看看这把 全手工大水谭梨皮绿:潘壶
新手小白们,请注意 今天有一个小白在网上晒壶,入的全手,结果可以想象。 玩紫砂壶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和审美的过程,何为美?何为丑?是需要慢慢学习和认知的,当然,如果你只是为了喝茶,建议你不要买超过500块钱的壶。 有人说价格便宜的壶喝了会嘎。其实即使是化工的也不会,都是直播间里卖泥料的制造的恐慌和恐怖心理,总之把你们吓住了他的壶才好卖,所以现在人人谈机车色变。 其实,我们生活中这种化工的产品到处都有塑料袋、白瓷碗、塑料盒、快餐盒等等数不尽数。只要国家允许卖的都是会在安全范围内。紫砂壶在烧制过程中1000多度,即使有点微量的化学调合剂也都无法分解了。制造恐慌的人,就是得利的人。 所以,刚刚接触紫砂壶,不要买全手,可以买一个500块钱左右的试试水再说,现在网络那么发达,让你老手给你看一看,还有七天无理由呢。 今天天气好,不晒壶了,晒风景
紫泥和底槽清的区别,这回我是不是讲清楚了 紫砂中的紫泥、底槽清、清灰紫泥、、老紫泥都是属于紫泥类。 那么紫泥和底槽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只讲烧成品后的发色,不讲矿色。 紫泥烧成后,以呈现出紫褐色泥砂为主,内夹杂着红与黄的细小颗粒,同时伴有黑色的氧化铁和银星似的云母颗粒,这些颗粒交织在一起无规则分布在泥片上。紫泥在中温呈现红紫色,温度越高,色泽才越紫。紫中发青,或是紫中发灰。色泽再怎么变化,颗粒的无规则状态永远不变。 底槽清就是砂质比较纯的紫泥,成品底槽清呈现出迷人的暗红和黯肝色泽,砂感呈梨皮状的绵密颗粒,细看砂色似金黄颗粒和略微可见的黑色铁质熔块,与紫泥相比其它矿物质要少的多。底槽青矿料与其它紫泥矿料最大的不同点就是,矿料上有浅绿色的绿泥颗粒,烧成以后呈现出黄绿色颗粒,(注意:这种颗粒很少一个壶上也没有几颗,多了就不对了)这也是底槽青矿料的典型特征,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总结: 紫泥中有砂有泥矿物质较为丰富,各种矿物质占比较大含量均匀。 底槽清是纯砂,伴有星星点点的其他矿物质。
晒晒一把全手工:大彬如意 三足支起壶身,力发于中部,工艺细腻,聚气如神。形体怡然潇洒,令人爱不释手。 大彬如意是一款经典的器型,此款壶既有“事事如意”之意,又有以三足撑体的“鼎立”寓意。
晒一把家藏全手朱泥:扁西施 我觉得用朱泥做这个扁西施,搭配的正好,圆润饱满。 扁西施壶是在西施壶基础上进行调整,器型上比西施壶略扁一些,但整体壶型依旧圆润、线条柔和,饱满丰韵。
晒一下我家藏的 匏尊壶 全手工紫泥小品,难度极高的器形。 匏尊壶的形象和创意来自这种有苦意的匏瓜。 匏尊壶的壶把成圆形,壶嘴成拱形,两者相互协调。壶身圆,扁圆顶压盖,壶盖和壶身成圆形,壶盖上有圆球与壶身壶盖相互衬托,特别是壶身成圆筒形,显示出大气美观。
曝光一家骗子直播间 这家伙一点底线都没有,把新壶友当傻子。
玩壶人和壶人的区别 我很欣赏一位一位壶友曾经说过的话:玩壶的是一波人,又不是一波人。喝茶、玩壶、赏壶是一回事,也是三回事。 这个很有意思,在网络上这三种壶人混杂在一起讨论紫砂壶,各说各的好像是在说一件事情,但又好像说的不是一件事。 下面这个几种人常常在一起讨论一把壶: “我就想要一把,能够喝茶的原矿没有酸洗的紫砂壶”说这个话的大多是新手小白。 “不要只看泥料,工才是最主要的”。说这个话的应该是玩过一段时间紫砂壶了。 “不要只看工,还要看壶的架子好不好,线条美不美、”。说这个话的,应该是对紫砂壶有一定了解的了。 认知不一样,最后他们的讨论大多是个说个的没有结果。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