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lfox2
foolfox2
关注数: 44
粉丝数: 54
发帖数: 4,197
关注贴吧数: 12
明柳,生日快乐哦~ 虽然今天已经晚了……
这里不是该和莫高窟吧互为友情贴吧? 看到好多贴吧都互相加了哦……但我不是吧主,不太懂这些
上心理课,老师提到燕青…… 老师说,人的气质有四种,李逵是胆汁质的,风风火火,直来直去,燕青是多血质的,多才多艺,朋友多。其余两种气质分别是粘液质和抑郁质,然后我们做测试,我是后两者的综合……汗死~~~
【告个别吧】再见了,各位 随着各学校陆陆续续开学,以后在这里相聚的机会就少了,也许有些,就再也碰不到了(呵呵,一个习惯悲情的家伙) 总之,在这里很快乐,并且祝愿要高考的童鞋,这一年顺利,等你的后续故事,可不要忘了哦!还有所有童鞋,天天快乐!
【图】呃……今天又看二十三,收姜维那段…… 注意这张和下一张马的姿势 前一秒钟还是:
【吊唁了】今天卧龙桑…… 霎时间天昏地惨啊~~~ 话说司马懿说他每餐能吃一只鸡的时候,真想冲上去啪啪扇电视机啊~~~~ 巧的是,之后又看一个电视节目,居然也是吃鸡……主持人边吃边说:香味真如同暴风骤雨般向我袭来啊~~~~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我立即又想到了司马懿那张老奸巨滑的鞋拔子脸……
又到朝云忌日…… 到苏吧看了一下,发现今天居然是苏轼的阳历忌日……
今天也是朝云的忌日啊 七月初五,阴历的 竟然如此巧合,是不是天意呢?
【我晕】恭喜你们啊~~把我也带动的开始YY了…… 晕~~刚才一激动忘了格式……重发 今天看电视,孔明得知赵云去世的消息后说的那两句话……让原本思想简单的我也忍不住胡思乱想了~~~ 他说,子龙去世,是国家的损失,也是我的损失……
【继续转】三国冷笑话 1 操破荆州,丕随父在军中,先领随身军,径投南阳孔明家,见一妇人痛哭,丕向前喝问,妇人告曰:“妾乃诸葛之妻黄氏也。因孔明出随豫州,不肯远行,故留于此。”丕欲得大功,令左右执下,按剑坐于堂上。 却说曹操统领众将入卧龙岗,至诸葛草堂门下,黄氏出拜曰:“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愿为世子执箕帚。”操视之曰:“真吾儿妇也。”遂令曹丕纳之。丕大悔。 2 玄德败走长坂,文聘拦住,玄德骂曰:“背主之贼,尚有何面目见人!”文聘羞惭满 面,引兵自投东北去了。张郃拦住,玄德骂曰:“背主之贼,尚有何面目见人!”。张郃 羞惭满面,引兵自投西北去了。许褚拦住,玄德拍马望南去了。 3 张辽与孙权战于合肥,权不敌而走,张辽问吴降人:“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 马善射,是谁?”降人答曰:“是孙会稽。” 张辽语其左右:“吾欲得吴主,乃一会计耳 。”遂纵去 4 操度数将终,召曹丕至榻前,叹曰:“汝未经军旅,诸将跋扈,吾恐其不欲从汝行,奈 何?” 丕垂泪曰:“父王勿忧,不欲从吾行者,吾使其从父行。” 5 魏延在蜀中,每随亮出,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而亮为万全策,不许。延志不得伸,心积愤懑。而又与杨仪交恶,深怨葛氏偏袒太甚。凡数年,腹部辄绞痛,发时汗如雨下,鞍马不扶。医者断曰:“将军情志所伤,忧思恼怒,而致横犯胃腑。此吞酸之症也。”延请其方,医者曰:“名姓或有碍。” 《魏延别传》云:“魏延(胃炎),字馈阳(溃疡),义阳人也。少时慷慨,于乡里乐善好施,多行义举,曾放言曰:“但有寸金,必馈吾乡。”故表字“馈阳”。其后,人谓不祥,遂改之。
刘关张排行问题,摘自天涯 [水淹七军]暴笑三国——张飞篇(转载) 酒桌一共做了三个人,我、红脸汉子和白脸汉子。没人邀请白脸汉子,但他来了,也没有人赶他走。 我们互相通报了姓名,红脸汉子叫关羽,字云长,白脸汉子叫刘备,字玄德。 关羽的功夫十分了得,应该还在我之上。我们开始互相敬佩起来,我们越谈越投机,我真希望能和他结拜为兄弟。 在我还没说出之前,刘备说话了,“看张兄谈吐气质,应是富豪之家,兄台可曾想过黄巾军会对你的财产造成什么影响吗?”没想到,他竟然第一句话就说出了我的心声。 我把到了嘴边的话改成了“咱们三个今日有缘,不如结拜为兄弟如何?” 他们都同意了结拜的事儿,但对于如何排名我和关羽发生了争执。我认为应该按财产,关羽说按年龄。最后刘备出主意说,我们行武之人,当然武功高者尊。 三个人比武非常难以安排。最后还是刘备想了个好主意:看谁一下打死的蚂蚁最多? 我天生神力,别说蚂蚁,我一拳能打死一头牛。我向台阶上正在爬的蚂蚁一拳砸去,蚂蚁不动了,过了一会儿,又活过来了。我的战绩为0。 关羽第二个出手了,他向土地上的蚂蚁挥拳砸去,蚂蚁死了,粉身碎骨而死。关羽就这样取得了一分。 刘备的力量和我与关羽肯定不在同一个档次。我看他如何杀死蚂蚁。刘备看准一群蚂蚁,他伸出了手掌,按了下去,一捻。根据我和关羽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现了127具蚂蚁尸体。 我们对天结拜,刘备做了大哥,关羽是二哥,我是三弟。
又关于亮…… 亮是双眼皮啊~还有眼影效果~~可是老了似乎就不明显了……
【关于周瑜】又想起来一件事…… 呃……虽然他都已经死了好几天了…… 但是看到程昱给曹操撑伞那个……于是又想起了周郎和小乔…… 周瑜到山间养伤的时候,一朵花落下来,周瑜给小乔戴上,然后说:“这花和你特别相配,今天我要多看你一会儿~”小乔说:“你每天都看,还没有看够~~”周瑜说“看不够,看一辈子也看不够”而谁又知道,此时,已经是周瑜这辈子最后一次凝目看小乔了……555……哭~~~
关于亮…… 换主题曲那天,我心中一惊,所配画面多是三国后期的,甚至还有魏延将灯碰倒的那一瞬间,火光忽而灭掉,我心想,难不成从这集开始,我们年轻可爱又调皮的亮就要长出胡子,变得老成持重了吗?还好不是,但结尾曲中“弹指间,九九归一”一句分明在预示,就连整部三国,从汉末打乱到重归统一也不过弹指一瞬,那么一个人的青春又怎能永存?
【关于曹丕】…… 我凌晨五点睡的,醒来之后太阳已经老高,迷迷糊糊中,满脑子都是曹丕那张漂亮的脸,怎么也睡不着了,翻身下床,发现已经十一点半了…… 听结尾曲《四季》,到了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忽然心中一动,曹丕那张天真无邪的脸又从眼前闪过……叹——
我觉得熊猫名还是译为阿宝比较好~~ 因为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呀~~~
无语了,开心辞典…… 那个选手把苏辙都说成“苏澈”了,王小丫还说“完全正确!”
其实我一直想问一个问题~~ 为什么小乙身上的刺青会是花呢~~为什么他鬓畔也常簪四季花呢?那不是女孩子的专利么~~~
燕小六拉的二胡曲名是什么啊 就是燕小六监督大家实验老邢的防贼八法,大家挖地道使他坐在旁边拉的曲子,节奏慢的那个。后来他又拉了一个欢快的是赛马,这个我知道……
赤壁赋里的箫声 有人考证吹箫的人是道士杨士昌,但我想知道,他吹的是一支什么样的曲子呢?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一直渴望拥有一支笛子的…… 可是等到真的拥有了,却发现我根本只有傻眼的份~~~ 哎,听人家吹笛都那么动听……
水浒传里燕青很善于吹箫 那种感觉特别美妙
读过一副对联 两舟并济,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齐鸣, 笛清 (荻青) 难比箫和 (萧何) 我似乎没听过箫声啊~枉我仰慕了那么久……
看了腾岳的几张图片 腾岳真是胆大了不少啊,记得几年前做百科探秘节目时,一只蜜蜂飞出来都吓得他哆嗦一下呢,现在蜘蛛蟒蛇一起上了!
我觉得施耐庵挺喜欢燕青的 不论作者是不是施耐庵吧,当然也包括历代说书的艺人 他写道:“燕青是个百伶百俐的人” 还有这句:“话说这燕青,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却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 这两句我看了就没忘过,嘿嘿
谁有播主题曲时的那个桌面啊? 就是那个绿色的山水画,想拿来当自己的桌面
高中几年来阅读中遇到的关于苏轼的文章 一、文章中提到苏轼的(用横线隔开的部分): 1咬文嚼字 朱光潜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姢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必须有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见文学创作第四期郭沫若札记四则)。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实改的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的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流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COPULA),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这番话不免罗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高中几年来阅读中遇到的关于苏轼的文章 一、文章中提到苏轼的(用横线隔开的部分):
央视停滞多年的记录片《敦煌》制作完成! 总导演周兵:《敦煌》五年完梦 我们这个纪录片的创作开始于2004年的5月,那个时候我们这个摄制组正在如火如荼的拍摄《故宫》,或许是某种难以言说的情结所驱使,或许是命运中一次不得不面对的使命…… 第一集 探险者来了 第二集 千年的营造 第三集 藏经洞之谜 第四集 无名的大师 第五集 敦煌彩塑 第六集 家住敦煌 第七集 天涯商旅 第八集 舞梦敦煌 第九集 敦煌的召唤 第十集 守望敦煌
好久不来了…… 我正在整理高中几年来阅读中遇到的关于苏轼的文章……
本月30日,闰五月初八,王弗忌日…… 可惜,我并没有多少才情
弱弱的问一下…… 为什么他叫“小乙”啊……? 长这么大,除了课本上学的水浒选段,还从来没看过原著呢。因为之前一直很讨厌它,所以初中时候,要求必读名著中有这个,原本有机会买一本的,但是我痛恨地把它删掉了……我们家到现在也没有这本书……我这个后悔啊……再也没机会买了…… 本来,四大名著中最喜欢西游记,最讨厌红楼梦,长大一点后开始喜欢三国,于是把水浒排斥为异端了……我在此深深忏悔……
今天是寒食吗? 想起了<黄州寒食诗帖>…… 而且,快清明了…… 我很意外今天有机会上来,于是迫不及待发了这个帖子……
这么多喜欢陈与义的人?! 可惜没有吧主啊
吧主该开个空间啊 方便交流
这个吧不是已经建立了吗? ?
据说功夫熊猫出第二部了 是吗?可惜现在正准备第二次高考,没机会看……
谁有背景音乐?完整的 下次不知什么时候上来了,可以发到我空间里,谢谢!
我想去敦煌,为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奉献终身! 我喜欢考古 我有一腔热情 可是 我就连高考都过不去,还谈什么其他?! 我崇敬樊锦诗 可是 我这个样子哪个导师收留我?!
我想找个乐观的会说中国话的外国人聊聊! 希望乐观会传染给我! 不过我在上高考补习班,明天就开学了,不知下一次上网是什么时候了 我QQ996425457
关于地理的一个问题 老师说,赤道上只有二分日太阳东升西落,春分后东北升西北落,秋分后东南升西南落.可我不明白,如果真是这样,赤道上怎样保持每日昼夜平分呢?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