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Von℃
249115711
关注数: 53
粉丝数: 1,921
发帖数: 3,124
关注贴吧数: 40
【呆子】Cherry MX 1.0评测:500价位的机械键盘里,凭什么选他 在Cherry这么多年的历史里,其机械键盘产品线就是以全尺寸为主打。虽说这主因是其固执所致的,但正如在发布会上所说的,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纳并需要87键位的产品。所以MX 8.0的表现虽让人意外,可却是迟到已久的必然事。 自推出以来,MX 8.0在市场上所获得的反馈以及销量表现,就足够证明自己有多受消费者欢迎。只是这高贵的售价并非是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到的,所以就需要有更为亲民的同类产品,以填补空缺满足需求。 所以MX 1.0就是期待已久的如你所愿。
【呆子】Logitech G413评测:你当我是浮夸吧 金属上盖、悬浮式设计、窄边框以及超薄机身等特性,出现在机械键盘上早已是见怪不怪的事,在某些产品系列中更是标配的特性。可出现在罗技家的产品上,还真的是大姑娘上花轿。相比起前作G910那浓郁的游戏电竞风格,亦或者是G610的朴实办公感,G413的画风是来自一次超高速漂移。 所以即便是见多识广的我,第一反应其实是“**,***居然是罗技?”。但从社交网络的各种反馈来看,这样的画风所获得的好评相当之高,甚至被称之为“G系列中最好看的键盘”。看来是我老了啊......
【呆子】哪个少女不怀春 Leopold FC750R草木绿体验 “你知道Pantone么?”,要是问理科男们这个问题,估计得有99%的会回复你一个黑人问号。要是你再和他们说,这个机构每年都会指定一个或几个色号,钦定为当年的代表色并且真的代表行业时,这个黑人问号可就更多了。 举个简单的比喻,索尼是传感器里的龙头老大、大疆是无人机里的龙头老大,而Pantone就是色彩领域里面龙头老大。其是一家专门开发和研究色彩的权威机构,也是色彩系统和领先技术的供应商。 于是Pantone一如既往的轻轻一指,将15-0343 Greenery(草木绿)选为2017年度代表色,这个放在帽子里绝对不会讨好的颜色,就在各个领域中活跃起来。一向与时尚绝缘的机械键盘们,也如春天悄然而至,给“绿”了。
【呆子】酷冷至尊烈焰枪竞技版V2评测: I'll be back 由于语言上的障碍,施瓦辛格曾试图说服导演卡梅隆,将“ I'll be back”改为“I will be back”。卡梅隆拒绝了这个要求,于是施瓦辛格只能够通过多次的练习,直到将这句台词流利的说出来。这一句,成为好莱坞电影中广为流传的经典。并成为每一部终结者电影中,必须复现的场景。 就像是每一部终结者电影上映前,都早已猜到剧情是什么回事,都知道施瓦辛格已经不再年轻,也早就将这样翻来覆去的炒冷饭骂了好几回。但依然会买票,就为了听到他重新回来所说的这句台词。 同样是经过数年时间后,酷冷至尊将曾经的经典带回来,又能否对得起这句” I'll be back“?
【呆子】Leopold FC980M评测:起一手”新“招式 万事开头难,想要给Leopold FC980M写个吸引人的开头就更难。这就像是一个熟悉的老朋友,其直接的继承那规矩的造型设计、厚实的用料以及精致的做工。可这早就是Leopold那固有特性,也是其前辈们所共有的优点。如此固定的招式自然是不会犯错,但也很难引起好奇心。于是,Leopold FC980M就打出一招小创意。
【呆子】Cherry MX Board SILENT体验:“悄”然在一起 从买的第一把机械键盘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巴掌的时间。经手摸过的键盘没有上千那么夸张,但有那么几百是正常的事。可这看多摸多听多,就容易麻木。这会儿已经没那时候对每款新品都如数家珍的精力。尽管每每写新品评测时的,都要实际的敲打那么一段时间。 但过了那股新鲜劲,实在是忍不住换回。换回那把没炫酷的外形设计,也没有多彩的灯光。甚至键盘无冲、宏驱动设置、媒体组合键等都没有的。可也就是这把纯粹到就是用来打字的机械键盘,陪伴着我过了五个年头的时间。 所以这篇说不上是正儿八经的评测,是给我的老战友——Cherry 3494说再见。
【呆子】雷蛇黑寡妇蜘蛛幻彩版V2评测:集大成的诚意之作 在我看来,Razer和苹果有着很大的相似程度。可别着急丢鸡蛋,这还没到吹嘘的环节,是批评啊。更为准确的说,是Razer在产品更新的挤牙膏程度和苹果很是相似。要说机械键盘里的经典之作,那黑寡妇系列必然要占据其中一个席位。可其自诞生以来的后续更新,都实在轴体、灯光上折腾,在外形设计、功能甚至是创新程度等方面都可谓是一成不变,早就让人失去新意。
【呆子】Steelseries APEX M650评测:一个标准答案 相比起鼠标产品线的一帆风顺,甚至是经典连连而言,赛睿在键盘上可就没这么好的运气。其自推出Steelseries 7G这一经典之作,甚至是机械键盘领域中的扛鼎之作后,在沉寂六年之久,才终于端出其最新旗舰SteelSeries APEX M800。可岁月不留人,经过六年时间后的机械键盘市场,早已经不再是7G时的简单明了。 其恰逢遇上的,是Cherry MX轴的高度管制与新轴体的战国纷争,是新厂商涌入所带来的价格战,是火热的电竞引来的新鲜血液,这给市场、厂商以及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以及更为激烈的竞争。SteelSeries APEX M800所要面对的,不仅是断代更新后的知名度重构,更是在外形、轴体、灯光、价格等全方位调整。 Steelseries APEX M650的登场,是赛睿的高端产品在沉寂后的再一次尝试
【呆子】Ducky Pocket简评:有的事,总要有人做 “为什么要推出Ducky Pocket这款产品?”,当我在Computex 2016的Ducky展台上看到产品负责人老猫时,这个憋着有段时间的问题终于问出来。从曝光再到正式发布,结合计算器与机械键盘的Ducky Pocket在这半个月时间里,要说引起波澜壮阔的影响,那就吹嘘过头。可要说刺激起发烧友那早已经麻木的神经,激动的跳起来,那可绝对不算是过誉。 “其实最开始,Ducky就是想要做一款小键盘,给87键作为补充用。”老猫说,“可随着产品设计将功能一步步的加强,将全背光、宏设定、屏幕与独立计算加入后”,”我们对于这款产品的市场销量预期是越来越小“。简单的来说,Ducky Pocket这一款特别的产品能卖出去多少,显而易见是极为小众的群体才会埋单,也就是意味着获得的销量甚至连成本都无法回收。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推出这款产品完全是不划算的。可为什么Ducky还要推出呢?“,老猫笑着和我说,”同样的情况对于别家厂商来说是同样的,那么就意味着,Ducky Pocket将会成为市面上的唯一一款,甚至是只有这一款。“所以这回的文章内容,并不是正儿八经的详细评测。
【呆子】G.SKILL RIPJAWS KM570评测:一场没结束的格斗赛 当芝奇初涉外设领域时,其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在于怎么样才能够一鸣惊人。所以在其首款机械键盘,也就是G.SKILL RIPJAWS KM780系列上,能够看到千元级的高端定价,能够看到有着强烈品牌特性的外形设计,能够看到各类特有的细节设计与功能。用个生动形象的话来说,这叫做立威风演大戏,既是让市场知道这个新人,也是让消费者注意到芝奇。 而当这场大戏炫耀够威风后,芝奇的下一步,就是让这个脚跟站的足够稳,也就是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有着足够的销量去证明存在感。所以G.SKILL RIPJAWS KM570的出现,也就顺水推舟了。
【呆子】Logitech G610评测:千想万等让我尽还你 罗技在2012年时发布Logitech G710+机械键盘,但并没有人想到的是,罗技凭借着这款产品在漫长的时间里,对抗着各大品牌的花样百出。这样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可谓相当符合罗技的“死脑筋”特性。但其经过三年之痒后所发布的Logitech G910 Orin Spark,更是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由于轴体供货限制的原因,Logitech G910 Orin Spark所采用的是罗技与欧姆龙的定制轴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购买的信心。但更为重要的是Logitech G910 Orin Spark所采用的外形设计,有着相当强烈的游戏、电竞的张扬风格,更是让不少罗技粉疑惑,“这是罗技?” 所以当Logtiech G610终于正式登场时,欢呼声显得格外明显。 或许是新的经典相比起Logitech G910、G410、G310等外形设计充满着游戏于电竞的攻击性、炫酷尽头十足、不规则的机身线条以及相当不“罗技”的设计语言而言,Logitech G610这看似规规矩矩却有着不同于主流的细节设定,可谓是显示出罗技的设计能力,也符合粉丝们的心理预期。 直接地说,Logitech G610的整体设计并不会让人觉得出彩,更不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肯定称得上是经久来看与实际实用。罗技将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设计元素很好的结合起来,整体方方正正的机身线条搭配上窄边框的设定,虽说不上是万人迷,但肯定不会让人讨厌。与主流的设定不同,Logitech G610的侧面并不是呈现出一条漂亮的人体工学设计弧线,而是平直的线条。若是再仔细观察,还能够发现其本体是一块方正的矩形设计。这样的设定使得Logitech G610在视觉效果上要更为轻薄,也巧妙地将无边框的键帽悬浮效果表现出来。但这并不是意味着罗技放弃人体工学的设计,而是通过内收的底部高低差与键帽的阶梯差,呈现出相同的舒适手感。 值得考究的设计细节似乎都集中在侧面。采用方正的线条设计,使得Logtiech G610的侧面显得轻薄的很;所采用的钢琴漆面处理,显得精致高档;那小巧的“G610”隐隐若现,到显得更为引人注意。 但最为吐槽的,也正是这个侧面所采用的钢琴漆面,只需要轻轻擦拭或者一喷,都是打破金身。对于洁癖与强迫症患者来说,只能少碰少看免得揪心。若是采用键线分离,Logitech G610的整体线条能够更为完整一体些。其采用的键线一体设定,出线口相当稳固、线材住够粗与稳固,给人安心的感觉。但是USB接口没有经过镀金处理、也没有配备屏磁环略显遗憾。值得玩味的一个小细节,在USB端子上有着缩略设计的键盘,若是罗技在自家的耳机、鼠标产品中都用上相类似的设计,倒是颇为不错的情感设计。用“大脑门”来说别人的长相,可不见得会乐意,但用在Logitech G610上可就是一大亮点。要设计出点惊世骇俗的东西并不难,打破传统即可满足大部分的条件,但要在固有设计上让人眼前一亮,可就是考验设计的功力。Logitech G610看起来是规规矩矩的,但仔细瞧那顶部的位置,是不同于主流设计的窄小细长,而是形成功能区域。 可以说,Logitech G610是在标准的104键键位设计的基础上,新增一排按键的空间,用于加入特色功能。侧面那明显的发光logo与右侧好用的很的音量滚轮,形成对称的交辉相映。数个圆形的功能按键在音量滚轮附近形成有序排列, 而那三个标配的指示灯则是悄然的隐藏在中部靠右。在这样的设定下所新增的实用性功能就无需再多加美言,但罗技这一手设计,可是功力十足。 当然也得说点改进意见,音量滚轮的手感与准确性不错,但所采用的橡胶材质在清洁起来可就略显麻烦了些。此外发光logo与指示灯所空余的空间是显得空旷了些,倒是可以考虑下加入一块显示屏?背面则是采用斜线纹路设计,钢琴漆面与磨砂处理交替出现,是较为不错的设计效果。此外脚架提供两种角度,并有相应的标识,在设计与实用性上平衡的相当不错,也是亮点细节。但最为吐槽无力的,也正是背面的防滑垫。”这是不是用3M橡胶直接切的?“,当我将Logitech G610翻到背面时,朋友看到这五块大大的防滑垫时不禁吐槽。确实这样的防滑垫有着很好的效果,但造型设计确实简单暴力的很。
飞利浦Fidelio NC1使用体验 要说到降噪耳机这一类目产品,不少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想到Bose的QC系列,凭借出色的降噪能力以及优雅的工业设计,Bose QC系列可以说是最让人侧目的降噪耳机了。当然其在降噪方面的突出表现而言,Bose QC系列在使用上与听感上都有较为明显的短板。如关闭降噪功能后并不能作为耳机正常工作,音质表现并不出色等,这都让人望而却步。 Fidelio NC1是飞利浦推出的一款针对商务差旅人士而设计的高音质消噪耳机,与著名的Bose QC系列相同,主打功能都是出色的降噪能力,但在体验感受以及听感上都有较好的表现。Fidelio NC1是针对商务差旅人士市场的,在整体设计以及颜色上都相对较为低调,一股较为浓郁的商务专业味道。当然这玩意并不仅仅只是商务差旅人士这高大上人群才需要,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在吵闹的星巴克里安安静静地写写文章,在办公室里享受纯粹的安静且高音质感受,那么Fidelio NC1会是不错的选择。 针对商务差旅人士设计的产品,虽然在外形设计上都会显得低调,但在质感以及细节上都不能偷懒,这些挑剔的主可都是眼毒的很。Fidelio NC1整体设计与质感都颇为上乘,腔体上漂亮的镜面与纹路结合,低调的来让我颇为喜欢。 Fidelio NC1整体是颇为轻量化的设计,说不上是轻若无物,但长时间在飞机上睡眠以及佩戴使用都毫无压力。金属伸缩耳腿提供了很好的刚性与韧性,但并不会给佩戴使用带来压头感。耳罩方面并不能自由的拆卸,虽说原装耳罩有着颇为不错的质感与透气,但如果能够使用上更大的包耳式相比舒适度上会更胜一筹。头梁内侧部分用的是柔软的海绵,佩戴使用起来的舒适程度并不会让人悲伤。不过要吐槽的就是头梁外侧使用的橡胶材质,颇为容易吸附灰尘,并且打理起来也略显虐心。 Fidelio NC1是一款主打消噪功能的高音质耳机,音质与听感上的表现我们下面说道,先来说说关键的消噪功能。Fidelio NC1用的是飞利浦自家的ANC主动消噪技术,直接通过硬开关进行实时切换,并配备了指示灯方便查看工作状态。Fidelio NC1的降噪表现颇为不错,无论是轰鸣声中的飞行途中,亦或者是人声鼎沸的咖啡厅中,都能够营造一个安静的听音感受。 Fidelio NC1为内置电池设计,可以直接通过内置的标准mirco USB接口进行充电,用起来自然没啥难度。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充满电后可以连续开启ANC消噪功能30小时,在我这段使用时间来看,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当然更为关键的是,Fidelio NC1即使在电池耗尽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作为高音质耳机进行正常工作使用,而不是此前的的主动降噪耳机一样只能成为摆设。这样我就不用带着两条耳机出门以防万一了。低频: NC1的低频下潜很好,回弹速度中等偏慢,量感中等略偏多,欣赏流行音乐的时候能够对整体的节奏感和氛围进行不错的烘托,同时低频还能够对人声进行一定的衬托,在有了低频衬托之后人声的表现,尤其是男声的听感会更加好,但是低频的慢节奏对于比较激烈的音乐是有点无力的,偏慢的回弹在此时会显得有些杂乱,所以这样低频的特性还是决定了NC1比较适合慢节奏的音乐。 中频: NC1的中频有着良好的厚度,人声有一定的感情,并且人声和耳朵的距离和自家的旗舰大耳Fidelio X2的差不多,并不贴耳,而是和耳朵维持了一个比较恰当的距离,此外人声的厚度表现也不错,欣赏男声和女声都有不错的效果,但并不会对于某一类歌手的声音有特别“毒”的渲染,总之算是个不挑食的中频。 高频: NC1的高频其实有种被人为调暗的感觉,延展性不错,但是越往高处走偏暗的情况就越明显,并且高频对于乐器的修饰也不甚明显,欣赏钢琴、吉他的效果还不错,但是对于小提琴、萨克斯风这样对于高频有更高要求的乐器则会有表现力不足的情况出现,不过毕竟NC1本身的调音走向就不是特别注重这种高频乐器表现的,说不上是个缺点,这样的高频也就决定了NC1主要适合的音乐类型还是流行、乡村这样比较偏重人声的音乐。 声场: 声场并不闷,但是没有什么特别开阔的感觉,适合欣赏普通的流行音乐,拿来欣赏现场演唱会之类的曲目会缺乏一点立体感和空间感,结像和定位表现一般,整体会比较“平”,在加入耳放驱动的情况下声场立体感有所增强,但是总体的立体感还是不如同价位的一些其他大耳机。 解析力: NC1的解析力总体是不错的,中频的解析力相对其他来说更好,歌手声音的各种细节能够听见,但不算特别清晰,低频由于速度比较慢,所以解析力稍弱,高频虽然偏暗但解析力并没有感觉不够,不过高频的解析力并不能够让乐器有“颗粒感”,比如在欣赏钢琴的声音的时候,比较难以还原出很清脆的钢琴声,吉他弦的各种细节也比较难以察觉。 佩戴: 耳垫很柔软,头梁也不会过于硬,所以即便对于戴眼镜的用户来说舒适度也是不错的,只不过夏天到了还是会热就是。同时机身很轻巧,戴着不会有任何负重感,戴着行走也不容易掉落。 易驱动性: NC1虽说是一款有源的主动降噪耳机,但是内部并没有针对音频的放大电路,不过好在NC1还算是比较容易驱动的耳机,使用三星S6 Edge这样的智能手机直接驱动也能够有比较好的听感,不过NC1实际上还是有一定潜力的,在使用耳放驱动的时候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得到,在耳放的驱动下,解析力和低频回弹速度大幅度提升,声音要比没有使用耳放驱动时更加清爽。 总的来说,NC1应该在大多数使用场景下是使用随身便携设备直接驱动的,这也比较符合主动降噪耳机设计的初衷——为交通工具通勤而设计,NC1在这一点上做得挺不错,如果是主听流行乐的话,基本不会太挑前端,只要使用中性或者冷声的前端,就会有相当好的听感。 降噪功能: NC1的降噪效果非常优秀,即便不开启ANC消噪开关,也能够隔绝掉外部不少噪音,在开启主动降噪开关之后,外界的噪音更是被降低到了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完全可以在吵闹的公共交通工具上面自如地欣赏音乐,或者是在办公室之中营造出一个安静的空间专心工作。 使用可拆卸的3.5mm耳机线也就意味着NC1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隔音耳罩来使用,无需插入线缆,并且使用通用的MicroUSB接口作为内置电池的充电接口也免除了携带专用充电线缆的烦恼。 此外,NC1的主动降噪功能所带的底噪非常小,所以说即便开启了主动降噪,也不必担心对音质会有明显影响,只不过在开启主动降噪之后,声场会略微显得不那么自然,但对于NC1的降噪效果来说,这样的代价是非常值得的。曾经的主动降噪耳机常常会在声音素质上有明显的妥协,但NC1的声音素质在同等级的主动降噪耳机之中却是相当出色的,附加的主动降噪功能并没有对音质有明显的影响,并且NC1做工相当好,佩戴舒适,这都是极大的加分点。 单说声音的话,NC1的声音有着明显流行调音向,总体非常温暖,比较强调听感,但是又有着相当不错的素质,在没有开启降噪开关的时候,也有着不错的隔音效果,开启主动降噪之后确实能够非常好地给用户一个安静的环境,使用范围还是相当广的。 对于NC1整体的素质、佩戴舒适度、易驱动性,加上相当优秀的做工和出色的降噪效果,飞利浦对其2499的价格还算是合适的,非常适合那些喜欢欣赏流行音乐,并且经常在交通工具上面欣赏音乐的用户,用来隔绝办公室里其他的噪音,安静地工作也是相当合适的。
对味就买吧,飞利浦Fidelio X2评测 X2这款耳机在讨论声音之前,还是先看看外观设计方面的东西吧,使用开放式设计的X2注定是一款只能够在室内用来独自欣赏音乐的耳机,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X2的实用性,因为X2一不隔音,二还有非常明显的漏音,若是稍微将音量调大,那么X2立刻就会变成两个超大声的扬声器,旁人看来就和一台手机使用外放以最大音量播放音乐无异。值得称赞的是X2的佩戴倒是相当的舒服,包耳式的设计不会对耳廓造成任何的压力,弹性正好的头梁不会有夹头感,并且在佩戴之前也无需调节头梁的长度,反正戴上就好,X2虽说外壳大量使用了金属材质,但是戴着却感觉不到明显的累赘感。 耳垫是可以拆卸的,同时也就意味着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更换耳垫调整声音的走向,不过原厂配的耳垫所出来的声音已经足够好了,如果不是有什么特别需要的话还是就用原厂吧,只不过原厂的绒面耳垫吸灰是在太厉害,很容易给人很脏的感觉。单元为50mm直径的倾斜设计,官方称X2使用了铷磁铁额驱动器。原配线材长度接近3米,收纳起来相当麻烦,并且附送的线夹也聊胜于无,双边3.5mm可更换线材设计给个赞。 试听前端包括但不限于: 索尼PHA-3、索尼ZX1、笔记本电脑集成声卡。 试听曲目包括但不限于: 蔡琴《渡口》; 李荣浩《模特》; 李克勤《月半小夜曲》; 陈奕迅《好久不见》; 女子十二乐坊《奇迹》; Bertie Higgins《Casablanca》; Michael Jackson《Beat It》; The Eagles《New Kid in Town》; Linkin Park《Crawling》; Paganini《La Campanella》。 低频: X2的低频下潜是不错的,量感充足但完全不偏多,厚实度很好,在欣赏蔡琴和李荣浩的作品的时候,对于人声起到了非常优秀的烘托,极大地增加了人声的感情和厚度,这一点在欣赏陈奕迅的声音的时候感觉也非常明显,但是低频下去之后的回弹速度偏慢,虽然偏慢的低频对于慢节奏的歌曲会有不错的气氛烘托作用,但是在应对快节奏的音乐的时候就显得力不从心。 中频: X2整个中频都多多少少受到了低频的影响,其中人声的表现最为明显,X2对于人声的演绎还是相当有针对性的,那些本身偏醇厚的歌手的嗓音在X2上面会更加醇厚舒缓细腻,极其的好听,而诸如王菲、梁静茹这类比较飘一点的女声则会缺乏味道,甚至连迈克尔杰克逊这样的歌手的声音在X2上面表现也相当一般,此外,X2的人声位置是适中的,并不会特别贴近耳朵,但是也不会远到完全被伴奏盖过,偶尔会受到低频的影响而已。 高频: X2的高频延展性是不错的,但是总体来说偏暗,所以会有一点延展性不足的错觉,但其实在前端增加推力之后,还是能够将高频提亮一点,不过效果不明显,偏暗的高频在用来欣赏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和女子十二乐坊的作品的时候没有任何优势,乐器缺乏灵动的感觉,但是对于欣赏流行音乐还是足够的。 声场: 使用开放式设计的X2在声场的大小方面自然是表现优秀的,声场完全摸不到边界,至于层次感和立体感,则取决于前端的推力,比如在使用ZX1直推的时候,声场的层次感就不够明显,通过PHA-3放大之后,声场的层次感就明显了非常多,立体感也一下翻了好几番,声音的包围感一下子就涌了上来,在欣赏舒缓的音乐的时候有这个声场是非常舒服的,当然前提是需要有一个足够大推力的前端。 解析力: X2的解析力对于它的价格只能算是合格水平,单说解析力,X2是不如价钱只有其一般的铁三角M50的,所以自然,X2不但是在欣赏乐器的时候难以找到干净利落的灵动感觉,并且对于歌手歌唱时换气的细节也是难以还原出来的,整体声音很平很顺很柔和,没有任何的锋芒感,对于喜欢犀利的声音的人来说自然是难以满足的,并且对于女子十二乐坊的作品来说,X2实在是难以将各种乐器明确地分开,再加上音乐本来节奏就很快,所以不可避免地会有杂乱无章的感觉。 易驱动度: 还不错,个人曾经使用X2当做笔记本电脑的影音娱乐耳机,插着看电影听音乐完全没问题,推得也足够好,使用ZX1也能够还算OK地驱动,但是手机就无望,在推力不足的前端上,X2的声音的延展度非常不好,高频更暗,低频下潜也比较一般,所以个人建议用来搭配X2的前端至少得是一台电脑,当然有耳放或者台机就更好啦。 当把X2插入到台机上之后,X2的素质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废话),相比于使用PHA-3耳放推又有一耳朵的差别,但是声音整体的走向不会有太多变化,就潜力来说,X2还挺不错的。 搭配: X2的个性比较鲜明,在更换不同风格前端的时候,对于X2整体的声音走向没有过于明显的影响,个人比较建议搭配中性声音或者冷声的前端,因为X2声音本身偏暖,所以搭配暖声前端的时候就会过分,此外,推力也得足够。 总结:X2是一款个性非常鲜明的耳机,在2000以上的价位,它离高素质这三个字有相当长的距离,整体的慢节奏设定也使得它在面对快节奏音乐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各项素质综合之后也只是合格水平,要说性价比有多么多么高?没觉得,并且开放式设计对于使用场景的局限实在是太大了。 那X2岂不是一无是处? 绝对不是,X2反倒是一款相当好的耳机,因为X2的素质合格,并且它有着鲜明的调音特色,由X2演绎的醇厚男声让人难以自拔,用来欣赏慢节奏的乡村音乐更是有非常独特美妙的味道,整体慢节奏,温暖又柔和的声音非常耐听。 更重要的是,X2算是比较不挑前端的耳机,就算没有特别高档的播放器或者台机,买回家插在电脑上欣赏音乐和看电影都是非常棒的选择,尤其是看电影,开放式的设计带来的广阔声场加上低频烘托气氛,不管是看文艺片还是动作片甚至动漫都是极好的,并且它带着的舒适度也相当好。
【年兽】逗逼Deadline作死 人呀,就是不能懒,就是不能作 知道我的都知道我上班工作内容 简单来说我就是作,所以Deadline一来就尼玛坑爹了 直接感受有37度下拍照,出了一身汗 今晚加班修理图片写文字,我作我自豪
【年兽】华为三合一肥皂 越用越健康 华为喵王到手了 不过我还是喜欢叫华为肥皂 三合一,洗洗更健康 mifi+5200mAh+有线,出门带一个就够了
【Mr.Von】两把Filco定制版 周末上班没有什么意思 最近东西比较多,不过其实都不是我的 开箱给大家看看肯定没人知道的是伐 两把Filco定制确实美 分别是岗岩红与紫檀红 其他的看图就好了
【Mr.Von】全金属狂潮 MKC 87GK MKC算是机械键盘中比较小众的品牌,之前金属键帽很多就是出自他家的。87GK全名是MKC Geekkey 87GK,是87A的升级版,据页面来看,87GK相比87A使用了更好的铝材进行加工,同时外壳工艺也进行了提升。不过包装没变,还是87A的。 相当厚实的牛皮纸,摸起来很有安全感。当然举起来也有点累人啊。附送的东西就不算太多了,还有一颗锌合金键帽忘记上了。屌丝拔键器比较坑爹,不送个不锈钢拔键器真有点那啥。直接打开能看重两块相当厚实的大海绵,使得键盘悬空,这样能保证长途运输的安全。正面照来两张。造型设计很正常的87佩列与外观。键帽材质貌似是PC材质,或者说是复合来着,字透光。表面类肤质感,摸上去很舒服。不过键帽做工有点撒,虽然没有明显的注塑点,但是R键有个小凸点,看的闹心。白色背光版,貌似是雾灯。卫星轴设计,手感不算太肉,有润滑倒是出乎我的意料。键线分离,相当深的插入位置。金属工艺的话倒是不错,面变阳极还是喷砂来着?边框有倒角看上去真心舒服。不过最闹心的就是上下的接缝了,看起来相当不和谐,虽然做工质感都不错,但是不是同一批同时加工的样子,两者在纹路感觉有差异,所以看起来比较不舒服。透光键帽,其中字透是最近挺流行的貌似,不过我对背光不怎么感冒,也就不怎么说了。比较有意思的是键帽我找不到注塑点,不知道是不是被盖住了。空格键明显比别的键高,不知道是什么设定原理鸟。多媒体功能,通过Fn实现,不过我也不怎么感冒。最后来两张结束战斗。总的来说,MKC 87GK的金属材质与做工还有阳极是对得起价格的,还有各种跑马灯功能,虽然我对灯不感冒。字透键帽类肤材质摸上去舒服,不过做工有点小小杯具。卫星轴设计不算太肉,有润滑倒是出乎意料。虽然做工质量不错,不过上下盖有明显的接缝还是有点不能接受哇。 最后来一句! 业!界!良!心!
发了4次都被删除,不说话了,最近百度怎么拉。
又一条键盘线到了 特别幸运不用等到12月底的lindy线。不过到手了有点失望,塑料味好浓郁,没有镀金,弹性也不咋给力,唯一的优点是螺纹线么? @Bonne_nuit_CY 最后谢谢冠希壕,不然这条要等到12月底才见面
定制数据线到货鸟 买Lindy螺纹线时候搜索到的,顺便搞了几条,亮骚是最要紧的。
丢图跑 一图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