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1 text1
关注数: 2,228 粉丝数: 4,364 发帖数: 94,157 关注贴吧数: 814
说个冷门观点,固态硬盘拯救实体店 很多年前没啥网购的年代,实体店市场坑爹价格渣配置的品牌机和坑价格不怎么坑配置的实体店各自占据半壁江山,那时候要说硬件当中最坑的,就是硬盘。 小地方的机械硬盘,大概只有两种,散装和假盒装硬盘,或者说一年保散装和三年保散装(伪盒装),所有硬盘大抵某个海外的地方,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以低到本地JS直接拒绝盒装的价格垄断了市场。 so,那年新硬盘最差的基本一年左右开始出问题,两年左右开始坏道或者严重问题。好的当然也有,体质好的,活着的应该还是多数。 但是真坏了的售后可就遭老罪了,几个月的返厂,回来的不一定什么款式,换低配不补差价,换大点的返修盘还得补差价才能拿到,能一个月内拿回来硬盘的,都得电脑城找熟人。 那年二手买本地的二手硬盘,都是MHDD从头测试到尾,SMART健康度完全没问题才敢买。新的都不咋样,怎么敢不测试那种新盘淘汰下来的二手呢?低速盘(双蝶或者更多碟片的厚盘),坏道修复盘(一堆MHDD测试绿块慢速的大部分是修过坏道的)或者SMART健康度不好或者开机SMART报错需要关闭bios检测的都得便宜到骨折价才会考虑买。 后来,感谢有京东(那时候最早叫360buy),终于能在小城市买到国行建达蓝德盒装正品的硬盘,能享受国行正常的售后了。基本不用再磨磨唧唧等几个月没硬盘的时光了。再后面就是科技发展,固态硬盘普及,实体店终于不至于买坑比水货机械硬盘装机了。正常大品牌行货固态可以轻松购买。 只不过,水货硬盘它们化作了oem一年质保的固态,重新回来了——“...小伙子,我们这边有速度贼快的三星oem版PCIE4.0固态,价格便宜一年质保,少年要不要来一发?”
一次做半天系统是什么体验【体验到了两次】 上午是我遇到的,下午在朋友店里遇到了另一个。 上午电脑的主角是同事的机械师T90TIC,i7 8750H+1050移动版,两块硬盘(m2 180G固态+SATA 1TB机械)却都无法做上系统,昨天已经初步判断硬盘故障了,并大概推测出了固态有病(类似写保护症状,能识别无法读写和修改分区)机械大概率没病的情况。然后今天准备单机械硬盘先把系统做上,然后就看到了PE团灭,win10安装版系统优盘开机红色警告,win11安装版倒是能做但是这个机器机械硬盘+8G DDR4 2400内存总感觉有点虚,于是决定拼了,研究win10,最后搜索得知需要开启Launch GSM,照做后问题解决。比较无语的是这个本因为怕bios设置问题已经载入默认设置了没想到默认设置就有问题。 下午在朋友店里看到一个做系统的电脑要在nvme固态做win7 32位(软件要求),主板x79倒也支持就是浪费一部分性能,然后,顺利做上,电脑卡开机win7徽标,换别的win7-32甚至win10-32系统,依旧,甚至最后他试了几个百度现下的系统各种版本依旧失败,最后很久很久,想到换个SATA线给那个电脑的机械硬盘,换完后那个电脑顺利启动win7,因为nvme固态没病这电脑回回做系统无比顺利,但是副盘(数据盘)的数据线有问题导致回回功败垂成。也算有点冷门。然后看那个哥们电脑插满内存的x79用32位系统于心不忍,我给他推荐了以前用的一个破解软件readyfor4G,直接破解32位系统支持最大128G内存,也算是帮他完美解决了用32位系统性能尤其内存容量被32位系统浪费的矛盾。
科普一些简单的未雨绸缪方案 1,买电脑后准备一些忧患意识,重要数据别放在单一硬盘上。 这些年硬盘容量机械和固态在变大,但是机械硬盘有叠瓦盘SMR,大容量高密度的还有玻璃盘。固态随着SLC MLC TLC QLC的发展,可靠度也在下降。 保险点的话,机械硬盘选择CMR垂直记录的盘,固态选择大容量(可覆写量大)+5年以上质保的大牌产品,尽量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数据丢失 2,准备做系统优盘,3个。一个总rufus做win10 22H2安装版镜像,一个做win11 24H2安装版镜像(可以顺便破解TPM2.0,支持uefi+GPT的老电脑也能做),最后一个选一个没广告使用顺手的win PE去留着给MBR分区的老电脑做系统。 这样不用担心系统崩溃。 3,良好的使用习惯和敏锐的下载感知 尽量不去一些不良网站或用不靠谱的游戏外挂(连杀毒软件都不能过那种),好的习惯是电脑安全的一半。 另一半是下载感知,下载文件电影软件,多考虑一下“大小对不对,看图标是否有捆绑,这么好下载的纯净版系统或者PE却如此臃肿是否夹带私货,下载地址高速下载和普通下载哪个是坑(必然是高速下载是坑,地雷肯定埋一般人必经之路么)” 这样能避免80%以上风险了。 最后20%,可能是正规软件不要碧莲使用中恶意弹出的广告和恶意捆绑等,包括360全家加鲁大师,2345软件全家,金山毒霸WPS全家,win10右下角资讯推荐等。这部分,自己注意慢慢预防吧。 电脑和手机一样,都推荐一种用法,小问题修,大问题换(升级或者全换),1别纠结电脑买时候花多少,2别纠结电脑才买几年,应该看电脑能否值得使用(有无问题,性能能否满足使用) 顺便说下自己对各时期电脑的看法 2010年以前的电脑,多数为单双核处理器,机械硬盘,内存4G以下,显卡古董级。这类电脑究极升级到四核,8G内存,好显卡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升级后顶多从流畅看电影升级到能玩部分网游。这时期的电脑如果只求上网流畅直接升级个128G固态硬盘就可以了。 2011-2016年电脑 酷睿1-6代的电脑,这类电脑具备一部分性能,值得升级处理器(优选性价比高的i5或者E3至强),GTX750或更高水准显卡,240G以上固态,16G和以上内存。 2016-2021年电脑,酷睿7到11代处理器的电脑,性能能满足大部分要求,除了玩吃鸡以上游戏一般不升级也够用,重点做好软件系统流畅正常使用就可以。 2022至今 最低也是酷睿10代以后的电脑了,放心大胆玩吧,2022年3月矿潮结束,显卡厂商发展放缓,现在新的显卡相比2022也没啥本质提升,基本啥都能用。
第一次用到不如i3的i7----i7 4558u 机器是客户的,几年前曾经经历过上门做系统——发现电脑速度贼卡——发现硬盘是1T 5400转笔记本硬盘——帮客户买了512G固态加usb3硬盘盒,固态装电脑,旧硬盘装硬盘盒做移动硬盘。当时客户花了一百多块钱买配件50做系统,并且我还帮他把联想A740这个一体机失灵的触屏关闭了让他能更方便的使用,那时,2022年。 然后今年又接到客户电话,电脑黑了怀疑系统崩了,客户把电脑送我这里来做系统。我也顺便测了一下。 当年其实还是有点疑惑联想是怎么把i7加GTX850A做到一个小小的一体机底座里的,现在终于发现——双核低压版i7,型号是4558u,默频2.8G,最高好像能睿频到3.2 3.3左右(任务管理器看的),这个性能当时心里一紧,大概率是打不过3.7G的i3 4170的,真的做完系统跑了下鲁大师发现32000分非但不如鲁大师4万分的i3 4170,连3.5w的i3 3220也不如,感觉和i3 2100差不多。 锐炬5100集显和GTX850A(相当于D3显存的750ti)性能表现也堪堪够在这个一体机2k屏上40-60帧玩个云顶之弈。而且这个电脑跑win10,哪怕在两三年前买的梅捷512G固态和8G内存加持之下,处理器在win10 21H2下资源占用率仍然很高,有些卡。 总结,这么多年第一次用到一个四代i7性能还不如桌面版i3的。第一没想到都4代了还有双核的i7,第二没想到主频和睿频能如此拉胯,也许这就是低功耗的代价吧。
有一个设想,首次献血送代位追偿险 在知乎和抖音等,看到一些人,不反对献血,但是有一种担心,担心全血6月真空期遇到亲人献血,医院或者血站必须互助献血时候无法献血,或者本人需要优先用血和报销时候不能实现或者被折扣实现。 这就类似车损时候某些车主遇到的情况,理论xxx,实际xxx,拿不到赔偿,so,交给保险公司代位追偿咯。 如果献血也能引入这一种机制,不用多,只要免费一次献血后赠送保障献血者权利的代位追偿险(出险要么给协调血用,要么赔偿足够找他人来互助献血的费用和因为异地不报销等原因的用血费用)。后续用户再献血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酌情购买。 这样如果运作好了可以实现三赢 1,血站医院至少可以实现了20多年前献血法律规定的800ml以上个人免费用血,直系亲属免费用血一定数量,和优先用血的权益。解决不会背刺的桎梏后疫情之后献血率低下的情况有希望扭转。 2,献血者用血概率并不高,用血并遇到糟心事的概率相对更低,这种概率保险公司还是可以承接的,甚至宣传好了可以作为自身实力和信誉的展示。 3,献血者不在有后顾之忧,可以放心进行献血。 参考这个想法的灵感除了车险代位追偿这个本身存在的机制外,还有就是疫情之后第一次免费疫苗时候卫生所的公告——打xx疫苗,赠送意外险,如发生任何身体过敏或不适的健康状况,医药费用全额赔付。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