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若无
星月若无
关注数: 2
粉丝数: 42
发帖数: 1,461
关注贴吧数: 16
甘宁人品不怎么样 黄祖待他不好,弃他而去就算了,完全可以去投奔曹操。去投奔孙权?怎么和苦主凌统相处?最后为了抢功杀黄祖算杀主吧,还说什么以贼待我。吕布杀董卓都比这个名正言顺(毕竟有皇帝圣旨)
鲁智深还是信任宋江的 从整本书来看,鲁智深对宋江总体上还是相当信任的,至始至终。 三山聚义打青州,杨志首先提出请宋江相助,鲁智深表示同意,还说上次宋江在清风寨时就想去相会但是机会错过了,让孔亮请宋江。看来鲁智深和宋江也算神交已久。武松就更不用说了,二龙山三大佬都同意宋江来。一见面鲁智深先说久闻宋阿哥大名今天有幸见到,宋江说我不算什么江湖上都说师父你品德有缘见到师父你。一见面两人惺惺相惜。 打下青州后鲁智深就向宋江说自己想让兄弟史进加入梁山。当时梁山老大还是晁盖。鲁智深愿意把这样的心腹话告诉宋江,并得到宋江的认可,二人肝胆相照可见一斑。后来鲁智深中奸计被贺太守擒住,马上威胁他:我的哥哥宋公明来了,你的脑袋立马保不住。后来真的如鲁智深所言,宋江率军杀了贺太守又救了他和史进。鲁智深信任宋江,宋江也不负鲁智深。 宋江让位卢俊义鲁智深表示反对,说自己会离开梁山;但后来鲁智深要找张清算账,不是宋江又将鲁智深止住了?鲁智深仍旧认宋江这个老大。虽然二人有一些摩擦矛盾,但还是可以化解的。李逵大闹酒宴反对招安,鲁智深也认为招安不行,但真的招安了,鲁智深还是愿意和宋江一起干,为宋江卖命。鲁智深认为满朝奸邪蒙蔽圣上,宋江也认为圣上被奸臣闭塞;这一点二人看法相同。所以最后“众皆称谢不已”,化解了矛盾还是一起喝酒。 破辽之后鲁智深提出要上五台山看望师父智真长老向宋江请假,宋江一听不但应允鲁智深还率领众兄弟(只留下四五人看管军马)一起上五台山。而且是有礼节地去见长老。给足了鲁智深排场面子,书中宋江给予兄弟这样的排场恩惠,独鲁智深这一份,哪怕李逵这样的死党也轮不到。见了长老,长老说鲁智深杀人放火不易,宋江也说鲁智深忠心不害良善。长老放心地让鲁智深跟随宋江并为二人指点暗示未来;五台山这一节,足以说明二人关系如何了。 最后在梁山兄弟十损七八的征方腊中,鲁智深擒到方腊后宋江要他还俗为官或者做寺院主持,鲁智深都拒绝了,只是要一个全尸。尽管大家也许有些许隔阂,鲁智深也一直还是忠于宋江的:当鲁智深得知师父预言自己已经寿终正寝时,马上惦记的是宋江,结义兄弟林冲根本没想到。宋江也带领总兄弟送鲁智深最后一程。鲁智深和宋江关系,可谓是有始有终。
也说一下这几个细节 从草料场出来,遇到房屋进去烤火,结果最后将房屋里的人赶走又抢酒喝。这鸠占鹊巢,是什么的前兆?山雨欲来风满楼。 杀了王伦让晁盖接回妻子,还说王伦心胸狭窄不相容,休书是不是他自己写的?最后不但接不回被休的妻子连使女锦儿都自己嫁人了。也受一下被背叛的滋味 最后瘫痪了柴大官人再也没问过半句,鲁智深临死前惦记着的人是宋公明哥哥。
孙悟空化斋 金兜洞孙悟空用金箍棒画了一个圈让唐猪沙三人坐入其中;他自己去化斋。 结果猪八戒乱嚼舌根,出了圈子。和沙僧一起穿上了那能捆绑人的背心。被青牛捉住了。 此时的孙悟空,是在化斋?不是,老人不肯给他,孙悟空就去“摄了一钵盂斋饭”。很明显,和猪八戒一样都是在偷窃,一个是再偷窃人的饭,一个在偷窃妖怪的衣服。唐僧也说了"这一日又饥又寒”。肯定是缺衣少食。 看看孙悟空化斋的这一段,对剧情来讲貌似有点多余:因为那斋饭,唐猪沙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得来的;山神土地还说是孙悟空从好处化来的,让唐僧莫要辜负“一片恭孝之心”。这明显是在为孙悟空说好话。作者完全按可以略写,不写这一段,或者写孙悟空正大光明去好人家化到了斋饭。这样写,可能有猪八戒作对比的意图。 猪八戒进谗言出了孙悟空画的圈子,偷青牛的衣服,让孙悟空受青牛的圈子。最后解决掉青牛,孙悟空骂猪八戒业嘴业舌的夯货。但出了圈子,沙僧难道没责任?孙悟空提醒他看好师父;他沙僧出了圈子还和猪八戒一起穿青牛的衣服。猪八戒偷衣服最后遇险。孙悟空偷斋饭却不为师父师弟知道,最后的对比,倒也鲜明
王平也就这样 对曹操说自己知道地理,愿意和徐晃去破蜀,在曹操那里当个牙门将军,对他也不差了。 徐晃不听他的劝列背水阵,吃了败仗;他王平不去救援,说如果救援了大本营就保不住了。徐晃大怒要杀他,他就去放火投降刘备了,还把地理知识告诉刘备。这算不算反复无常?吕奉先杀董卓,董卓也用画戟投掷他,要杀董卓的人也一大堆,手里还有皇帝圣旨最后老天爷都不许他董卓下葬。王平倒戈,还没有吕奉先杀董卓名正言顺。 书中看到这样一个鲜明的对比:徐晃想置之死地而后生;马谡也想置之死地而后生,两人都没有听王平的话都惨败了,但是徐晃惨败王平不救援;马谡败了王平去救援。难道真的就是大本营保不住的问题?马谡败了可是完败,这一次王平去救不该考虑大本营的安危了?最后不但丢了街亭还连带三郡。王平也在诸葛亮面前说是马谡的责任;徐晃败了应该不该去救?救了最多丢一些前线阵地。街亭惨败有蜀军投降但王平没有再次倒戈,个人看也就是不想当个回归的降将。
这几个人的结局模糊 王倩,不知道是不是流产而死,坑害女主不成功还身怀六甲,杯具。 贺兰箴应该被刺中了要害,是不是死了没交代。不过贺兰箴的冤屈还没有洗清。最后生还可能性几乎是零。 贺兰拓最后释放貌似还要继续与男主为敌?不过最后男主女主都归隐了,应该翻不起什么大浪了。 温宗慎个人一开始不喜欢,觉得是个老狐狸。后来慢慢开始欣赏起来了,做一些事情明哲保身。也算是个正直忠心的人,最后宋怀恩攻破宫殿,相信也殉职了。
死不了的赵雅 看完了电视剧,觉得赵雅这个角色真的让人牙痒痒,是个极为难缠的角色。 前面和子楚女主的恩怨不说了,和兄长一起反对父亲赶父亲下王位,被赐毒酒,没想到还有皇后母亲让人当替死鬼。 逃亡路上遇到范雅和范雅奶娘,有一伙人说赵雅是他们的奴隶,赵雅说那一伙人是强盗抢劫年轻女子的。分析一下,赵雅多半在撒谎。范雅之前见到那一伙人根本没对范雅无礼,那可是兵荒马乱的路上。还故意把自己的身份暴露出去。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最后被换身份人生了吧。 最后女主当了皇后,赵雅也当了子傒夫人,子傒谋反,子傒宣后妇都被杀了,就是那免死金牌又让赵雅活了下来。其实那免死金牌可以找借口不承认的。 被上刑了,可是就是翻身的机会又来,赵雅又能勾结上芈丝萝白仲,看到女主的皇后之位快要倒了,给女主掺了沙石的食物吃,赵雅这个对手真的像块牛皮糖,死死粘住不放。几次都死里逃生有翻盘机会,简直就是打倒又满血复活的安泰。就算女主是赫拉克勒斯,也不能每次都给这样的对手生路。赵雅只要有什么求生的在手里,还是要抓住不放。女主也当了赵雅的人质,还是自己的儿子救了她。 最后自焚了,但赵雅真的连根拔起了?别忘了华阳夫人还没死;赵雅安插了赵高这样一个卧底的,叮嘱了赵高要和她装作不认识,不向她报告消息的。赵高可也是死心塌地这样做的。如果电视剧会有第二部,赵高多半会像异星觉醒的开尔文那样,变成极其厉害的角色。
两位医生的天职 海尔曼医生大家都应该知道,小偷偷了东西摔倒受伤,治好了再交给警察;情敌出了车祸,仍旧给予救治;而面对上门求诊的盖世太保,直接将其杀死。当然这篇《天职》的版本不一,笔者看到最早的版本有小偷求情不要交给警察海尔曼拒绝的情节,然而没有海尔曼为情敌诊治的情节。 在阅读海尔曼版《天职》之前,笔者还在小说杂志上阅读到了另一篇《天职》,这一篇小说的主角也是一位医生,叫何伏山。 两篇《天职》都有一个共同点,作为医生的主角,面对侵略自己家园的敌人的求诊,表现的不同过程和相似的结果。 海尔曼直截了当,用手术刀杀了盖世太保,尽管他虽然化装上门求诊。何伏山先救活了日军军官,然后在将其杀死,尽管自己被人骗到了日军军营。海尔曼认为自己的手术刀用得其所,何伏山却认为医生的手术刀不该用于杀人。面对小偷,海尔曼治好了再送法办,为何面对德国侵略者要直接用手术刀杀?德国人说他玷污了手术刀,这个就有争议了。何伏山救活了日军军官,因为他是手术刀前的病人。救活了直接勒死他,此时他是侵略我国家的仇敌,不再是我的病人。 最后两位医生主角都牺牲了,海尔曼怎么死的文中没说,估计被德国人判处了绞刑,日军军医枪杀了何伏山,同样有医生手术刀下不能有亡灵的理由。两个天职,殊途同归。
说说金兜洞这一段 唐僧饿了让孙悟空化斋,孙悟空说唐僧没坐性,用金箍棒画了个圈子让唐僧猪八戒沙僧白马进入其中,说圈子的防御固若金汤如果出圈就遭毒手。 书中就这么一次画圈,孙悟空画的圈子效果如何,无法得知,不过他说唐僧没坐性,这个就错误了。车迟国坐禅的那一段,唐僧的坐性就充分体现出来。 孙悟空又叮嘱沙僧保护唐僧就地稳坐,不要去前面凶云恶气的房屋。但奇怪的是没有叮嘱猪八戒注意什么。是不是孙悟空忘了呢?还是有其他原因? 果然百密也有一疏,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个爱背后嚼舌根的猪八戒,对唐僧说不知道孙悟空在哪儿去玩耍了!故意在这里画地为牢禁锢我们仨。看看碗子山猪八戒化斋那一节,猪八戒这样的话真的太不靠谱。如果打妖怪带上他也算个不错的帮手。但留下他守卫后方就可能出猫腻。唐僧听了,就出了圈子。沙僧没什么主见也出了圈。 唐僧为什么偏听猪八戒的谗言?书上写的是因为晦气星进宫,或许还有魔障未完,该有劫难的原因。虽说是命中注定,但偏听则暗,唐僧没有太大的觉悟。 后面的情节,不言而喻:猪八戒看见房屋里没有人却有三件衣服,就取了来让唐僧沙僧一起穿上御寒。唐僧自幼受教,不肯穿;沙僧居然听了猪八戒的话穿上了。结果爱耍小聪明的猪八戒,认为是无主的衣服。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妖怪青牛会算计他! 有人认为是青牛故意算计唐僧师徒的,张纪中版西游记也采用了。其实按书中所写,青牛点化房屋“终日在此拿人”,也不认识唐僧师徒还要问是哪方和尚,听到了孙悟空的名头也有点怕。房屋并不是为唐僧等人量身打造的。否则单是是会捆绑人的背心,就是四件了。 猪八戒偷拿衣服,孙悟空在外干什么?是化斋?不是,他这是在偷别人的饭。 一个在偷食,一个在偷衣;一个是人的食,一个是妖的衣;一个偷了回去了找不到人,一个偷了恰好中了圈套;衣食都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你去拿的。两件事都是同一时间段发生的。这样的对比不可谓不鲜明。 最后解决掉青牛后,唐僧说在知道就不该出圈子,因为猪八戒的多嘴,出了孙悟空画的圈子,却又让孙悟空屡屡在青牛的圈子下败北。作者这样的描写,耐人寻味。
说一说徐盛的这句豪言壮语 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张昭见邢贞傲慢无礼不下车,怒怼了邢贞让他下车,接着,徐盛又说了这样一句更加惊人的话:“吾等不能奋身舍命,为主并魏吞蜀,乃令主公受人封爵,不亦辱乎!” 这句话真的像颗炸弹,看来徐盛的觉得孙权被封为吴王还是侮辱了!无论是以哪个皇帝朝廷的名义!只有当了正经的天子才合情合理!就算是谁当皇帝他都不服,当然主公孙权除外。孙权当了皇帝,徐盛要么是朝廷上的重臣,要么裂土封王当诸侯。就算汉室能复兴,多半他徐盛也只能“名为汉臣“而已。最后敢说”若曹丕亲渡大江,臣必主擒以献殿下“的大话。就算当年周瑜诸葛亮在,他徐盛也杀不了曹操。难怪邢贞会说”江东将相如此,终非久在人下者也“。 在这个背景下,徐盛说这样的话还是不对的。有可能让曹丕早点来打东吴。
杯具的糜芳 只从通行本演义的内容分析 糜芳和傅士仁喝醉酒,烧了粮食武器,还导致人员伤亡,被关圣人下令处死,后来费诗说情,还是活罪难逃。 吕蒙取荆州后,傅士仁见到投降信,投降了东吴,又去劝糜芳投降。 糜芳觉得“受汉中王厚恩”,不愿意。不过转折来了 关圣人派了使者来,要糜芳和傅士仁交十万石军粮。糜芳知道形式:粮道断了,粮食怎么送过去?傅士仁坑了他一把,马上杀了使者!
张飞的鞭子真是 第一次打领导,哥仨成了通缉犯;第二次打同僚,丢了城;第三次打下属,气数尽了,自己也打没了
婵幽这一招真有点像 都使用了化身遁元神一类的法术招式,一个背后突袭反败为胜,一个正面格毙强敌
难忘这位作为王者的尼桑龙溟 先上一张镇楼图
格杀勿论的理解 说出这句话的前提,是宝玉“与我教为敌”,兄弟朋友之情,是私交。而整个净天教,是自己的族人。孰轻孰重,不言而喻。放在现实里,就像刘秀,当平民时可以胡作非为,当皇帝就要依法办事。 这句话只对毒影、血手二人说过,更没有下什么杀宝玉的命令下去,言外之意,应该是要让二人认清形势利害。毕竟夏侯家已经杀到家门口来了。 宝玉后来,也不是说过当初就不应该帮助姜承吗,而且说这话,还是自己所谓的二叔不是净天教杀的前提下说出来的。相比之下“格杀勿论”根本不绝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