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orou sheorou
关注数: 3 粉丝数: 35 发帖数: 4,091 关注贴吧数: 3
【炎黄大帝】剧组武士选拔隆重启动 2012年12月19日 01:11 《英雄时代 炎黄大帝》武士选拔隆重启动经过《英雄时代•炎黄大帝》摄制组与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管委会夜以继日的紧张筹备,CCTV40集大型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英雄时代•炎黄大帝》武士选拔工作12月18日在炎帝故里宝鸡隆重启动,这标志着这部备受海内外炎黄子孙高度关注的史诗大剧已正式进入拍摄倒计时。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倾力打造,金牌制片人张纪中担纲执导的《英雄时代•炎黄大帝》,将以史诗般的恢弘画面,再现原始先民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创生故事,演绎炎帝、黄帝、蚩尤这些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融合共生的历史进程。 宝鸡是华夏始祖炎帝的诞生地,也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人文积淀深厚、历史遗存富集、自然山水秀丽。在炎帝故里再现先祖创世的丰功伟绩,必将使我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与交融中,循着先民的足迹,徐徐打开炎黄二帝缔造中华民族的壮丽画卷,感悟5000年中华文明的波澜壮阔与源远流长。这是宝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盛事,也是宣传、展示宝鸡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对于弘扬宝鸡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唱响“炎帝故里、华人老家”这一文化品牌,确立宝鸡在关天经济区中彰显华夏历史文明探源区的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这部史诗巨著的筹备阶段,总制片人张纪中带领剧组踏遍千山万水、访遍名流权威,先后三次到宝鸡踏勘复景,邀请专家学者从历史延续、文化传承、艺术创新和思想教化的高度,对电视剧的拍摄工作进行了详实周密的论证和研讨。 张纪中表示:将宝鸡确定为《英雄时代•炎黄大帝》的主要外景拍摄基地和国内唯一一个以“炎帝故里”为宣传主体的外景拍摄基地,是对先祖的缅怀,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剧组唯一正确的选择。为了配合电视剧的拍摄工作,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管委会投资4170万元,在茵香河文化旅游区域高标准建设了《炎黄大帝》宝鸡外景拍摄基地,并于今年6月顺利竣工并达到拍摄要求。 《炎黄大帝》宝鸡外景拍摄基地占地28000平方米,项目以原始部落和上古时代的生产、生活场景为设计依据,规划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祭祀大厅、市集、会盟所、烧陶制陶炉、制皮晒皮场、染坊、部落头领居所及其它配套设施。项目自去年7月份开工以来,宝鸡市副市长、宝鸡市文管会主任丁琳多次深入施工一线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丁琳要求设计和施工单位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努力将《炎黄大帝》宝鸡外景拍摄基地打造成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经得住学术推敲的精品文化工程,力求全面、真实、准确的还原和再现先民创世的生活场景。 承担施工任务的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克服连阴雨带来的不利影响,踩着考古发掘上的“只言片语”和学术研究上的“纷纭众说”,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终于将这个只能依托想象与合理推断才能诞生的精品文化工程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丁琳表示:我们用史诗大剧回望历史、缅怀祖先,是为了放眼未来、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实施文化惠民、文物保护、文化旅游发展、文化产业振兴、文化素质提升、文化事业延伸六大工程,使文化充分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是宝鸡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建设西部文化强市的生动实践。我们将与摄制组通力合作,共同将《英雄时代•炎黄大帝》打造成弘扬5000年中华文明、提升宝鸡文化软实力的史诗巨著,使之成为凝聚全球华人力量、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影视经典,成为央视与地方携手推动文化事业繁荣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范例。
【炎黄大帝】国家发改委视察剧组拍摄地茵香河 近日,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乔辉、规划司规划评估处副处长刘春雨一行前来我市,深入茵香河文化旅游区调研。调研中,乔辉指出,希望我市抓紧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历史机遇,开拓进取、创新发展,进一步促进宝鸡文化旅游产业快速提升,努力打造宜居、美丽的文化名城。 调研中,乔辉一行听取了茵香河文化旅游区的规划、开发和建设等基本情况,现场查看了《炎黄大帝》外景拍摄基地、游客服务中心和茵香河生态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情况,并围绕炎帝生于姜水的历史典籍、《炎黄大帝》外景拍摄基地陶屋陈设、古人服饰和生活习惯等与市文管会人员进行了交流。乔辉说,宝鸡市深挖姜炎周秦文化,整合旅游资源正当其时、大有作为。当前,要抢抓国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机遇,弘扬传统文化,做亮旅游品牌。他希望我市在茵香河文化旅游区开发建设中,把《炎黄大帝》影视基地建设成集历史传承研究、旅游参观休闲、影视拍摄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精品,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打造宜居、投资良好环境作出贡献。 副市长、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丁琳介绍了茵香河区域的规划、开发和建设情况,省、市发改委有关人士陪同调研。
崔健:摇滚一直受到不公平待遇 12月24日举办上海演唱会 崔健:摇滚一直受到不公平待遇 2012-10-17 [ B14 | 文娱 ]记者 陈宏 崔健昨在发布会。本报记者 马骏 实习生 本报讯 记者 陈宏摇滚教父崔健,现在看待什么事情都平和了许多,没那么愤怒了——除了摇滚乐本身。昨天,来沪为自己12月24日上海演唱会宣传的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谈起摇滚乐的地位仍然有点不开心:“现在摇滚乐成为电视选秀主流,我其实觉得非常遗憾,为什么这么久才让摇滚发展到现在的程度?一直以来,摇滚乐都受到不公平对待。” 摇滚现在才受重视是个遗憾 虽然几乎每年都来上海参加音乐节或其他活动,但崔健已经20年没在上海开过自己的个唱了,这次他希望能带来“更完整更深入的作品展示”。“上海其实比很多所谓的北方城市有更好的对待摇滚的态度。”他说。  然而,即便如此,摇滚乐在中国的地位,崔健谈起来仍然是叹气不已。“在西方市场,摇滚乐占据70%左右的份额,但在中国,由于文化环境和商业氛围的原因,大家感觉摇滚乐不适合中国乐坛,摇滚乐也‘享受’着边缘化的待遇。”他说,“现在选秀很多人唱摇滚,电视里虽然只能传达出摇滚的表演形式,但我觉得,现在大家从电视上看到的摇滚,已经算是相对主流化的作品了。” 摇滚乐现在似乎才渐渐开始主流,让崔健感觉遗憾:“人们认为摇滚乐不时尚,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为一种敌对的东西,好像越时尚就越不应该接触摇滚。实际上在西方,这种较量已经很多回合了,但摇滚乐还在那儿。但是在中国,老百姓才刚刚开始接受摇滚。而且,内地的摇滚看着港台,港台学日韩,日韩又听着欧美,都是错位的。总的说来,摇滚乐似乎从来都没有成为亚洲音乐的主流。” 摇滚乐仍缺好制作人 在采访中,年过50的崔健,依旧保留了直来直往的个性,但对“摇滚教父”这个称号他却坦言愧对:“因为我觉得我的作品太少。我出专辑慢,因为我的作品不像那帮人是流水线的。”而原因,他则表示是“现今中国优秀的制作人全都做流行音乐去了,只剩下一批没经验的音乐人在碰壁中揣摩着做摇滚。” “我需要的是一个很好的制作人,从国外请的话,把声音做得特别漂亮可以,但我发现又失去了我的力量。要找到符合我声音的这个人,特别难。”他说,自己的困惑,也是中国摇滚音乐人的困惑。 不过,他并不悲观,他说自己能看到摇滚乐如今的发展。“摇滚能量,要么延续下去,要么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爆发出来。”他说,“现在,很多好的摇滚乐队出来了,像上海顶楼马戏团,北京的寂寞夏日,他们都特别努力、充满信心地去做。从每年乐器展销就可以看出进步,乐器销售量上涨,大量年轻人玩乐器,只是现在他们可能远离媒体,当有一天你们就会知道,那帮人全起来了。” 本文: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youthdaily.why.com.cn%2Fepublish%2Fnode37623%2Fnode38432%2Fuserobject7ai330876.&urlrefer=02a3f54fafc395c579b04693290175dc html
【自由风格】北京晨报:崔健周国平出合著增订版 昨天(21日),著名音乐人崔健和著名作家周国平在京宣布,将出版其十余年前合著的《自由风格》一书增补修订版,并将该书版税捐赠给和平生命基金会,用于两人的好友、因车祸受重伤导致瘫痪的音乐人梁和平的治疗和康复。 据出版方中南传媒涌思图书介绍,书中崔健与周国平面对面,围绕艺术与人生、音乐与文化、个人与社会、友情与爱情等主题进行对话。为了新版出版,崔健、周国平最近将再度进行对话,增补初版至今十余年来新的内容。该书预计在2个月内与读者见面。对于多年过去,自己的观点、看法有没有和以往不同之处,崔健说,以前有的东西现在看来有点“肉麻”,“等我想好了以后说在书里吧。原来的也要保留,我们要做的是升级不是翻盘。” 周国平说道,他和崔建合写的这本书,初次出版是在11年以前,现在市面上基本看不到了。“朋友和平遇到车祸,他的治疗和康复需要帮助,我们想是不是可以多帮一点,将版税拿出来可以多帮一些,我与崔健一拍即合。其实如果没有梁和平,就不会有这本书,我和崔健认识就是通过和平,24年前,在和平家里,他特别安排我们见面,我和崔健的性格,在交往上不特别主动,如果不是因为和平,就不会有后来我们的对话和这本书。和平对朋友非常善良,很多朋友都是因为和平聚在一起。” 崔健则表示:“生命的困境实际上离我们很近,以前想象不到这样的事故会发生在离我们这么近的人身上,感到命运咄咄逼人地靠近我们,生命这样脆弱,我们要做些什么?所有的事,都融到生命里,当其受到威胁,我们应该采取一些行动,这不是对一个人的影响,而是对所有关注生命的人的提示,关注生命,关注生命的健康。”
【自由风格】崔健、周国平作品签约在京举行 版税全部捐赠 6月23日,音乐人梁和平在北京发生交通事故受重伤导致瘫痪,引起包括崔健在内众多音乐人极高的关注。8月11日,学者、作家周国平在微博公开宣布,他与崔健决定出版合著的《自由风格》一书的增补修订版,全部稿酬捐赠给和平生命基金,用于梁和平的治疗和康复。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北京涌思图书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时间与周国平接触,表示了出版此书的意愿,承诺签约后一个月内预付版税15万元。9月21日,中南传媒涌思图书与和平生命基金作为主办方,联合召开签约仪式暨版税捐赠仪式,为这一系列爱的承诺划上阶段性句号。一位是国内著名的学者、作家,以哲理散文著称,他的作品成为无数读者的心灵密友,他就是周国平;一位是被誉为中国摇滚之父的著名音乐人,他的音乐创作和实践在新时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就是崔健。他们面对面,围绕艺术与人生、音乐与文化、个人与社会、友谊与爱情等主题进行对话,哲思与音符相互融合,凝练成《自由风格》。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新版的出版,崔健、周国平最近再度进行对话,增补了初版至今十年来新的内容。这是两位活跃在不同领域的思想者之间的心灵碰撞和沟通,全书20万字,观点鲜明活泼,文字通俗生动,向读者再现了智者对话的精彩场景。 此次签约中,中南传媒涌思图书通过购买版权以支持作家公益行为的举措备受瞩目。涌思图书董事长曾赛丰作为出版方代表与崔健、周国平签署出版协议。他特别承诺,为表示对公益事业、对作家的尊重,同事考虑到广大读者的热心期待,此书将在2个月内与读者见面。 《自由风格》崔健 周国平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北京涌思图书出品2012年11月
书评:三门峡市公务员点评周国平《安静》 心静 好久不读书,或者说好久没有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读完过一本书。终于,我把周国平的《安静》读完了,并且还想再读一遍。读过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和《各自的朝圣路》,但我更喜欢《安静》。 序言中,周国平表示了对世俗名利的拒绝。他说:“我不是一个脱俗到了拒绝名声的人,但是,比名声更重要的是,我需要回到我自己。”一个意识到必需找回自己的作家,当然值得期待和尊敬。 周国平是中国社科院的哲学教授,又是一位作家。他的文字中,充满了哲理的思考。《安静》里既有读书笔记、游记,又有讲演稿、随感录等,看似杂芜却是一片纯静。 作者通过《安静》给我们讲述人生的真谛,讲爱与关怀,讲他对社会、对生活的种种思考。所展现的人生体验与读者所关切的世间感悟,没有一个安字和静字,却给读者构筑了一个宁静的世界。 周国平说:“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现实的确太热闹,我们早已习惯了在现实中奔忙,从不曾拥有这样一份安静和从容。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利益驱动,对物质的欲望高于一切。连学术界这样本应成为净土的地方也变成了名利场。要远离人群中的欢乐和疯狂,远离灯红酒绿的确不易。可见,安静多么珍贵,守得住安静又是多么的不易。 周国平是一位崇尚简单生活而又牢牢守望内心田园的人。摆脱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身居闹市而不为所扰,内心平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静。有内在精神世界的饱满,才是丰富笃实的人生。 大宁静产生了大孤独,大孤独又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从容又让周国平完成了一种内在的超越和突破。 这本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散文集,是那么质实,让我在安静中品味人生…… (三门峡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 庄剑秋) 来源:三门峡市日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mxdaily.com.cn%2Fhtml%2Fsmxrb%2F2012%2F7%2F13%2F201207137741.&urlrefer=94f977a3643e9370e53ef2de1b8183a8html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0718辽沈晚报:香港书展开幕 陈坤 今日,2012年香港书展将正式拉开帷幕。事实上早在数日前,香港书展的预热便已开始,据主办方透露,今年香港书展的主题是“从香港阅读世界-读通世情·书出智慧”。  本届香港书展其本地名人出席颇多,香港名作家也斯以及“小说奇才”白先勇和武侠小说大师温瑞安都将亲临书展开讲,此外,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原著小说作者——印度作家Chetan Bhagat亦专程赴港。  昨日,记者在名家讲座日程表上看到,在香港书展18-24日持续的期间内,纪蔚然、梁文道、倪匡、彭浩翔等文化名人都将纷纷亮相,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内地作家慕容雪村以及艺人陈坤也将亮相名家讲座。 艺人出书在内地来讲并非罕见,而陈坤此次参加香港书展的作品《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也已于前段时间在内地上市。随后,记者从出版方了解到,目前陈坤作品《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繁体版已于香港出版。该书在内地上市三个月后销量竟突破20万册。出版方表示,陈坤该作品一反娱乐圈中出书的常态,没有八卦新闻,也没有自恋的骄矜。展现了一位富有个性的演员的慈悲心与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记者 顾珍妮 —————————————————————————————————————— 其实今天坤哥没有在现场(从微薄、网络图所见),此报道也是常规图书推广的报道。 新闻来源链接为中国新闻网转载辽沈晚报的报道。 —————————————————————————————————————— 行走的力量·陈坤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