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lish0321 skylish0321
如果我是你眼中的一颗泪珠,我会顺着你的脸庞滑落在你双唇间,因为想吻你!如果你是我眼中的一颗泪珠,我今生都不会哭,因为我怕失去你!
关注数: 37 粉丝数: 187 发帖数: 4,910 关注贴吧数: 26
业内人士支招,让你秒变选房达人! 最近, 为了让大家买房时少走弯路, 也为了让亲们能够选到称心如意的好房子, 小编特意探访了几位业内人士。 那在业内人士的眼里, 好房子究竟是长什么样的呢? 业内人士A: 买房是件大事,我认为眼光要放长远一点,不应将就!有时稍努力一点,就可买到更大更好的房子,为什么就为贪图一时安逸选个自己不那么中意的房子呢! 比如,有人为省钱买了个客厅较小的房子,因咋一看那样板房沙发、茶几、电视柜等样样俱全。但生活不是样板房!等入住了,就会发现空间看着刚刚好,真正生活时却处处都是雷!小孩磕碰了、物品满沙发都是、想买架钢琴也无处安放…… 业内人士B: 个人认为,户型的动静分离很重要!功能分区混乱的房子,动静不分,家庭活动与休憩空间相互交集,看着很省空间,但是家庭成员彼此间受到打扰,生活品质大打折扣。 还有,作为主人的卧室需要配独立卫生间,与公共区域卫生间互不干扰。不然想象一下一大早排队上厕所的画面,一定让人很不爽! 业内人士C: 我觉得,好的房子是懂人们的生活的!能够满足居者的生活梦想,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好房子! 譬如,妈妈喜欢花草,那有一个大大的阳台就可以满足她的梦想了;爸爸喜欢看书、独处,那有个功能间做成书房或茶室就很好!这些都是品质生活的具体表现,当然还有很多……相信你懂的。 听完业内人士的建议, 你对如何选房是否有所启发? 新城·尚隽公馆,属于城市领秀的品质居所, 方寸之间彰显生活气度, 更高的品味、更好的呵护!
淮安有轨电车客流量创新高,周边好房不容错过 2019年5月1日,既是五一劳动节小长假的开始,也是淮安有轨电车繁忙的开始,为满足节日期间市民出行需求,电车公司在高峰时段安排20列电车上线运营,日开行292列次,最短发车间隔仅为5分钟,安全运送旅客达5.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有轨电车第一次客流量创新高。由于运营时间长、发车间隔短、运行速度快、安全又准点,有轨电车深受淮安市民喜爱,客流量逐年递增。2018年,有轨电车客流量再创新高:日均客流2.53万人次,日最高客流4.83万人次,全年累计载客924万人次,居全国首位。相比2017年,2018年有轨电车总客流量实现13.65%的大幅增长。 “有‘小火车’真是太好了。尤其是夏天和冬天,舒服又快捷。”家住市区,但因为工作经常需要跑淮安区的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每周他至少要去两三趟淮安区,每次都选择乘坐有轨电车。“正好离我家不远,步行就到站台了。而且早上开的早,晚上结束的迟,能照顾到我的时间。” 作为淮安最佳出行交通工具,有轨电车无疑串联了整个城市的交通命脉,而有轨电车附近的项目无疑是最具欢迎的。新城·尚隽公馆 开发区核心,实验小学施教区内 科技智能加持,属于城市领秀的品质居所 方寸之间彰显精工品质 最大限度为您提供清新干净的空气 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更高的品味、更贴心的呵护! 建面约122-147㎡优唯名宅 全城热销中 建面约150-278㎡优境洋房 持续递减中
从少年变成老男孩——韩寒与郭敬明的十年--清华南都 去年,《老男孩》在一片赞美声中狠狠地火了一把,连带那首同名歌曲。 没有觉得电影中的章鱼舞月光步有多搞笑,也不觉得为自己的舞蹈寻一个礼堂是多么理想主义的情节,甚至对声称音乐是梦想但却虐待着吉他的肖大宝也耿耿于怀。 但和很多人一样,当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的肖大宝和王小帅一次次地揭开的我们的那块伤疤:纵然有那么梦想,如果它如纸片单薄,在最后也只能给现实这块铁壁糊墙。心里的某根生锈的弦被扯动了一下,发出那浑浊的颤音。 在后来的半年多时间里,不知重音是在“老”还是“男孩”的“老男孩”便成为一个含义极其丰富的代名词,频繁见诸报端。史上最多才多艺的中锋又有一套养生之道的奥尼尔是游弋在波士顿的老男孩,被定义为“穿着背带裤不羁地演唱《爱之初体验》”的张震岳是过了而立之年的“老男孩”,连一大群重新开始玩起了弹弓的70后也被冠以老男孩的名号。又要扯出那句话来为自己的可能是错误的解释做挡箭牌——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老男孩。个人心中的老男孩是韩寒和郭敬明。 2000年,韩寒和郭敬明,作为80后作家中的双子星初现光亮。 2010年,韩寒有了女儿荣升为父亲,郭敬明的十年纪念作品上市,各自为过去的十年画上了一条分隔线。 2011年,下一个十年开启,怀揣着一份私心为他们俩写下这样一份总结。 韩寒:从林雨翔长成韩寒 看的关于韩寒的第一本书是《三重门》。四年级时第一次在朋友的书架上收获一本《三重门》的盗版书。粗糙的印刷质量丝毫不能遮盖那时韩寒的青葱模样,这点从我邻座的女生从一堆书里抽出身来推推眼镜对我说“这人长得还不错”可以看得出来,当时她说这话的认真程度丝毫不亚于十一年《对话》节目中黄思路说“我觉得他笑的时候特别好看”。 对,长得不错是我对韩寒的第一印象,所有的年少轻狂依附在一个好皮囊身上反倒显得顺理成章,偏爱到连沙子揉进眼睛也错以为是钻石。 2000年,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的第二年,因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留级的第二年,引发社会关于“学校应当培养全才还是专才”的第二年,他带着小说《三重门》归来,畅销200多万册,成为中国近二十年来销量最大的文学类作品。 2001年,人们居心叵测地写好当代仲永之伤的剧本等着他来演绎,但当年的散文集《零下一度》畅销110多万册,成为2001年全国图书畅销排行榜第一。 2002年,选择北上的他在北京这个大都会里写出了小说《像少年啦飞驰》,延续了他站在失望和迷惘背后调侃生活和社会的风格,一如书中出现的大量汽车术语,韩寒在人们的质疑声中转变为一个赛车手,脚踩油门,呼啸而去,追寻他的自由与快意。 2003年的依旧充满着调侃与批判的《通稿2003》,2004年以第一人称叙事并代入了强烈的个中冷暖的《长安乱》,2005年记录了关于赛车生活的零碎感想的《就这么漂来漂去》……每年一本的速度提醒着那些当初批判嘲讽挖苦他的人们:他还活着,并且过得不错。 如果故事到此画上句点,那韩寒永远只是那个因新概念而成名,被人们贴上“叛逆”标签的“林雨翔”。 2005年9月,韩寒开通博客,开始了在后来给他带来巨大关注量的博客写作,依托了当时普及率正处于上升阶段的网络平台,完成了他的完美转型。 2006年,韩寒与白烨之间的那场新浪笔仗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现在的韩寒。当初那位对社会很多方面不满又不愿受体制招安的少年再度爆发了他的小宇宙,在新浪媒体的煽风点火下,三个月的骂战将“话糙理不糙”的韩式语言磨练成精。韩寒带点自信又带点自负、幽默辛辣的形象也开始确立,与之伴随的是无数原本想落井下石的精英人士反倒自己变成垫脚石。 在韩寒的博文中,关于时事的占了一半。而此时的中国,社会公共舆论空间相比几年前已经变得更大,韩寒言论的独特性逐渐丧失,更何况,拒绝当市长的他又改变不了什么。 但即使是这样,大家还是乐意看到韩寒说说话,发生了什么事,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去看媒体评论,而是想知道韩寒说了什么。一旦韩寒发声了,哪怕只是一句话,在几分钟内便被转载至各大网站。 与其说人们赞同韩寒的观点,还不如说欣赏韩寒的作风,说出了那些他们想说却不敢说的话。昔日以韩寒作为反面教材的家长们更要感谢韩寒,是他让这群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期的孩子关注这个世界,明白比自己的学业更让人产生压力的是节节攀升的房价,懂得比爱情更加苦涩的是讨工薪未果的心情。 就像《皇帝的新衣》里的那个小孩,韩寒作为一个公民行使着他的言论自由权,同时也利用他公众人物这个身份让他的言论更有影响力。这样的韩寒,即使喊着“我不是旗手”也难免被贴上“中国公民”的标签,特别是在这个急于树立榜样的社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