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00C3RC -
关注数: 0 粉丝数: 121 发帖数: 2,545 关注贴吧数: 18
我所猜测的UFO!大家来看一下我说的对不对! 我也是对一些神秘的事很感兴趣,在我看来,UFO既然有很多人都传闻看过,但真正拿的出手来证据却很模糊不清,所以我对UFO的热情也随之慢慢减了下来,不过我一直都相信有UFO的存在! 在我看来,UFO是这么回事----- 1、它是未来的东西,是从另外一个空间来的! 2、它是高度文明的一个产物! 3、它的构造符合星系造型,所以它和我们这个所处的星系一定有某种联系! 4、既然UFO有体积,那里面就肯定有空间,有空间就肯定有东西存在(废话少说,呵呵~`),但在大多数目击者看来UFO都是全封闭的,这就是说UFO不符合现在我们人类的生存原理(未来的空调可能比较先进也很难说),我说前面的这些主要是一点就是推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里面的东西不想和我们正面接触,也有可能不敢和我们接触! 综上所述:UFO完全有可能是未来的人类,在这个高度文明的社会里同样有和我们现在人类一样的约束制度,只不过那是和那个社会相适应的最高境界的制度,没有人胆敢违反那个制度,在那个社会里,人类已经可以回到从前,但他们却不能融于从前的社会,因为那样会破坏整个人类社会的平衡,甚至是危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的安宁,所以,在那个社会只有一个回到从前的时间机器总机,UFO就是总机里的运输载体,那时的人类回到从前完全就像现在的旅游,不过那是总量控制的,而且是要受到严格政审才能乘UFO来到从前旅游观光,假如有一天你遇到一个飞碟,里面下来一个人和你聊的话,那你就要小心点了,因为你等于和罪犯打交道的了,他回去要被判刑的呢!
【转贴】 关于史前文明:中国也有“教科书问题”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科书则是我们获得基础知识的重要来源。但近年来,中国的中小学教材里居然也出现了完全有违科学和事实的文章,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说不大。如何以更严谨更科学的态度来为孩子提供正确的知识,值得编撰者重视与思考。  撰文/方舟子  中小学阶段是人们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我们所掌握的科学和人文的基础知识,基本上是在这个时期学到的。但是中小学生的心智还未健全,缺乏怀疑精神和辨别能力,对来自书上,尤其是教科书上的内容,容易轻易地全盘吸收。这就要求教育者在编撰教科书时,要抱着十分慎重的态度,只传授可靠的知识,避免伪知识的混入。中小学课堂不是不同观点货比货的市场,而是择优传授的讲坛。日本有识之士之所以抗议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掩饰日本入侵中国的历史,美国科教界人士之所以抗拒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在公共学校教授神创论,甚至不惜为此大打官司,都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不明飞行物飞入课本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中小学教科书收录违背科学和历史事实的课文、读物的问题,也开始引起了不少关注。据我所知,已被揭露出来的就有:小学语文第6册《月球上也有飞碟吗》介绍说阿波罗10号飞船登月舱在距离月球表面150公里时,宇航员突然看到一个发光体从月亮上垂直起飞。课文声称“这就是月球上发现飞碟的第一个目击报告”,之后进一步地详细介绍了阿波罗11号飞船在准备进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月着陆时,宇航员埃德温·奥尔德林(Edwin·Aldrin)看到月球表面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许多飞碟,描绘了其奇怪的外形和飞行过程,并声称奥尔德林拍下了“28张十分珍贵的照片”记录整个过程。课文最后总结说:“这些不明飞行物究竟是不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那些飞碟,它们为什么又出现在月球上,这一切到现在还是难解之谜。”根据“小学语文网”提供的教材分析,该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宇航员奥尔德林在月球上是怎样做的,懂得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态度对于科学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新奇事物探索的好奇心。”并且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飞碟的资料说给大家听”,但是这篇课文的作者本身就不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根据美国宇航局发布的材料,“在几次太空任务中,美国宇航局的宇航员报告过没能立即做出解释的现象;然而,美国宇航局每一次都认定,这些观察在太空环境中不能称为‘异常’。”可见关于宇航员在月球上目击飞碟的说法,纯属以讹传讹的谣言。至于在地球上目击“不明飞行物”的报告,经过调查后大部分都被确认为是捏造的或属于自然现象,少部分因证据不足无法确认,但是也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它们是外星人的“飞碟”(参见《科学世界》2001年第9期方舟子《“不明飞行物”并非不明》)。探索的兴趣不应该根据这种或夸大其词,或纯属子虚乌有的虚假故事来培养。  民族自豪感与虚构无关  小学语文第7册《长城砖》虚构了一个在美国展览长城砖的故事,“‘确实了不起!’一位宇航员神采飞扬地说,‘我在宇宙飞船上,从天外观察我们的星球,用肉眼只能辨认出两个工程: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这是假借宇航员之口声称万里长城是从宇宙飞船中能够用肉眼辨认的仅有的两个工程之一。该课的教学目的据说是为了借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神舟五号胜利返航后,中国第一名太空人杨利伟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时,明确地说:“看地球景色非常美丽,但是我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媒体大哗,许多人据此撰文赞扬杨利伟勇敢地打破了一个“神话”,批评这篇课文散布谬论。杨利伟没有从太空中见到长城,不等于太空中就见不到长城,因为太空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包括的范围很广,长城的可见度与太空的高度、气象等因素有关。事实上,的确有宇航员(例如在太空站工作的美国华裔太空人卢杰)从太空中看到了长城。问题的关键在于,从太空看长城很不起眼,不易被看到。但当它能被用肉眼辨认出来时,还有许多其他工程,包括高速公路、飞机场、大坝、桥梁等等,都可以看到。而到达一定高度后,其他工程还可辨认出来,长城却不可见了。因此,笼统地否定太空中能看到长城是不对的,但是像小学语文课文那样把长城当成用肉眼只能辨认出的两个工程之一,也是错误的。这个有关长城的神话早在人类征服太空之前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可能是源自20世纪30年代国外科普著作中“天文学家说长城是地球上惟一一个可以从月球上用肉眼看到的人造物”的说法。这个在人类能够上太空之前所做的想象,当然也是错误的(参见方舟子《太空上“看”长城》,搜狐“方舟子打假”专栏第32期)。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