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欢love潘潘 欢欢love潘潘
关注数: 0 粉丝数: 14 发帖数: 4,347 关注贴吧数: 3
“话距”解读偶像和唱将 (有玮柏哦) 什么叫“话距”?近来不是流行简约嘛,“话距”就是“话筒离开嘴唇的距离”。请注意,这不是玩一个概念,与心理测试也没有关系,这是经过十分严格测算制定出来的一项评判指标。通过评定,可以看出偶像型艺人与唱将派艺人的区别。 初段:口不离筒 话距:0.01公分 此类艺人以新出道的歌手以及从幕后创作为主偶尔唱唱歌为主的音乐人为主。新歌手紧张,抓着话筒就不肯放,生怕自己的声音没有被麦克风收进去,因此不自觉地就把话筒越拿越近。弊端就是常常让调音师傅来不及调整高低,声音也就忽响忽轻,高音时新人没经验不会控制,产生恐怖噪音。 音乐人则比较随意,他们自己的创作过程也是随性的,在音乐创作方面,他们是绝对的大牌,但是在舞台现场演唱方面却是新手偶像,他们能够自如调节自己嗓音的高低响轻,虽然台风不好看,不过效果要好于新人。 代表艺人:李宗盛 李宗盛唱歌,尤其是现场演唱会,大部分时间是手捧着吉他,话筒则被安放在立式的话筒架上,他的身体前倾,嘴唇几乎要靠到话筒上面了,也正因为这样,他的声音通过话筒最直接真实地表达出来。不得不承认,李宗盛的词写的是棒,但是他的现场唱歌听来听去都是一个味道,《凡人歌》和《鬼迷心窍》唱出来怎么听怎么像一首歌。看来他当偶像的路还很长,不过李宗盛不在乎,被挖苦了他就开脱道:“聪明的人都在幕后,只剩最傻的在台前跳啊唱啊的。” 三段:黏着不放 话距:1公分 演唱会上以戴“耳麦”为主,又唱又跳,加上丰富造型,热情奔放型的歌手会采用这样的方法,从偶像的角度而言,其观赏度极强。但令人遗憾的是,此类偶像的音准通常只能在录音棚里才可靠,因此黎明在出道不久就有“走音天王”的称号,而女中代表则非萧亚轩莫属。 代表艺人:郭富城 郭富城在华语唱将中拥有比较出众的电动马达腰身,粗壮的脖子,紧绷的大腿,三十多岁的人靠这些在台上又唱又跳,比他唱的歌有吸引力。翻遍他的唱片,慢歌屈指可数,快歌遍地都是。快歌好啊,能跳,还不怕走音。现场演唱时,郭天王喜欢耳麦,正如他喜欢和美女帅哥紧贴不放一样,耳麦紧紧贴着郭天王的俏脸。 这样的方法不知道郭天王还能够坚持多久,同样的李玟的腰还能坚持多久?看着蔡依林、潘玮柏赶超势头迅猛,他们真该想想对策了。比起他们,有些不太适合这样的方法演唱的艺人也选择这样的唱法,一定要自己扭动起来,似乎就有点不自量力了。 五段:收放自如 话距:0.01公分到30公分 麦克风在他们的手里如同一样不可或缺的道具,他们显然仔细研究过话筒的构造,对于话筒离开嘴唇多少距离对音量影响会有多大了然于胸。对于这类偶像来说,话筒一定要拿在手里,通过拉近放远话筒的位置,才能够最佳地表现自己的声音特色。现场演唱比较辛苦,有时候为了拉风,还要通过前后摇摆立式话筒架来达到效果。 其中有一部分人要剔除,特征是不知道自己嘴在哪里,拿着话筒乱摆Pose,为什么敢如此放肆?假唱。属于很不敬业的假唱。既然不是自己唱的,就该拿着话筒遮着点嘴,万一慢了半拍也好遮掩,可这几位的话筒连脸的范围也没有靠到,破绽百出。实在不属于偶像范围。 代表艺人:刘德华 刘德华出道快二十年了,到现在仍然属于优质艺人,原因在于他的卖力工作态度。演唱会的舞台上,刘天王大部分时间麦不离手,手不离麦,前仰后合,在慢歌部分,某歌词需要拉长音时,话筒蜻蜓点水般在唇边与空中来回舞动。很有观赏价值,现场听来,声音抑扬顿挫,时响时轻,有如弹棉花的工人测试弹簧,十分动听。 七段:恒久不变 话距:10.8公分 距离,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远了近了都不完美。一个话筒的长度是17到18公分,常用的尺寸是17.5公分,“话距”10.8公分是什么概念?与话筒的比例是0.618,黄金比例。这个距离,大部分歌手偶像走一辈子都到不了。对自己声音的控制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无论是颤音还是高音,都能够在那10.8公分,完成一个美丽的回旋。 代表艺人:顺子 顺子很少开大型演唱会,她总是在小小的舞台中央,安静地坐在自己的高脚凳上,用一种几乎固定不变的姿势演唱。顺子的歌在卡拉ok里的点唱率不低,但是却很少有人有胆量和能力完整唱完,往往半途而废。因为难唱,所以她安静地坐在那里,话筒拿在手里,不远不近,也就显得特别的从容。 周华健拿麦克风稍微远些,大概是漂亮的高音需要空间来醇厚。这些实力唱将派在舞台上是闪耀的偶像,比起华贵的装束,声音这的衣服,美丽得多。 九段:河东狮吼 话距:无限大 河东狮吼需要话筒吗?在这里,我们仅仅是表达声如洪钟,响彻云霄的意思,没有强悍、蛮不讲理的意思。看过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会的观众都领教过这些高手能够不靠话筒,就将声音传送到听众的耳朵里,丝毫不走音、不跑调的高明手段。相形之下,那些每天不知肉味、减肥节食炮制出来的美女歌手自然不能比,美女歌手说话如果不用话筒,可能隔了一个人就听不见了。当然此条不适用于八万人体育场这样巨型的演出场地。不过大剧院的演出厅就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也是非常惊人的。据说有此实力的流行音乐歌手虽然凤毛麟角但也并非没有,可惜面对那些可产生极强助力的话筒、音响时,谁还愿意出苦力来挑战极限呢?所以,代表人物只能空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