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果果还有莓 花园果莓
关注数: 29 粉丝数: 43 发帖数: 1,448 关注贴吧数: 5
盆栽蓝莓全年施肥一览表(部分含品牌) 吧里一直在学习交流,自己实践有两三年,前面不专心这上面,去年开始系统性理解并实践起来,现在植株长势正常,应该算稳定下来了。吧里有吧务的整体汇总贴,也有热心吧友的专项汇总。但同为新手小白时,很多时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看一眼,偏之再偏,贴苗贴时间贴情绪能量。 结合之前流传的表,结合多个大佬的心得,整理如下,并含了部分大牌厂家,供新手快速上手,自己也是一次复习,继续实践去。 整体心得: 1.下表虽然新手可快速入门,但能100%做到,那应该是相当到位了,鉴于时间精力经济条件,新手不必强求。 2.不必强求,但是也有基础线,放养肯定吃不了几个果子。目前我自己的计划,可参考。 A级:有条件有时间,那就完整按照全套时间点,精细化施肥打药遮雨保温,应该可得到100%收获。 B级:条件还凑合,卡主干时间点,配比不烧苗就行。按照一个季度为单位,元素都给它扔土里,植物自己调整食谱吧,应该可以保80%收获吧,生长速度也能有80%吧。 C级:条件刚及格或者就是懒,那就年底有机肥底肥,日常想起来后硫酸钾平衡肥+微量元素全年灌根到底,应该保60~70%收获。 D级:一起佛系吧。土、水、肥、气、热、光。蓝莓的土,真的是拦住多数新手的地方,土对了,摆在阳光地儿,水正常,想起来了,随便撒一把硫基复合肥肥也能吃果果的,还要啥配方哈。 楼主坐标:不南不北,冷量1000江苏,全日照露台盆栽。目前做到B级,目标是朝C级发展,不会到达D级底线的哈。 品种参考:吃果主力:法新、温莎、明星、天后、莱克西、苏斯蓝(公爵、自由冷量测试中);口感保证:奥尼尔(3)薄雾(配粉);挑战种植:L25(6),L29(3),F6。 继续实践中,抛砖引玉,欢迎交流。
L25、F6、春高等低冷量(~100)品种长江流域冬季提前开花探讨 入坑不久,但翻看大佬帖子不少。关于低冷量品种在打冷量地区(长江流域为例,两湖江浙沪为主)的冬季提前开花问题,往往造成来年减产甚至绝收。 目前自己一点实践和吧友交流经验,总结如下,供新手参考。有实践经验的友友可补充跟帖。 成因:低冷量品种往往开花结果也早,自然属性。冬天按说应该休眠,可稍微阳光充足几天,水肥也适合,它就自己会开花。但后面再降温(包括春天倒春寒),花基本保不住,伴随冬雨,后果就是我们常识可以想象的。 措施总结: 1、品种合理选择。长江流域平均冷量是1000。尽量选择200~400冷量南高(明星、天后、法新、薄雾、奥尼尔为代表),或者800左右北高(公爵、自由、莱克西为代表)。0~100冷量的南高(L25L11L29F6H5,春高等),头铁、艺高人、辅助吃果,那就搞起。(本人现在南高6成北高4成。) 2、利用“恶劣”环境温度。蓝莓的耐寒温度在-15℃左右,正确选择了适合本地区的蓝莓品种,则无特殊情况并不需要将蓝莓过度保暖(长江流域),避免过于安逸的环境造成蓝莓提前开花(低冷量品种不代表人家不耐冻)。 3、控肥:磷钾等营养过剩蓝莓易提前开花。进入冬季后,不必像温暖的时候一样浇水施肥,反而应该合理控肥控水。 4、控水:理论上休眠期需要干透浇水。但针对露天雨水过多,如果有条件可以搭避雨棚。没条件,现在正在实践。吧里几位大佬露天不避雨L25种的不错。看来通过其他措施,可能可以控制。 5、延迟修剪时间:按照修剪后,发新枝。新枝生长、成熟、分化花芽的周期。如果植株已经比较高大,不需要新枝长得特别大,那可以适当晚一点修剪,这样花芽分化会晚一点,应该可以减少提前开花。此部分明年试着实践下。 以上。欢迎大佬临帖补充。 祝友友们花多果多,完全吃不完。
关于天台葡萄合理立体密植方案交流(会保持更新) 一直在吧里看帖回帖,提问学习。但是关于葡萄立体种植以及天台合理密植,貌似没有太多主题交流。 那就主动开一贴,抛砖引玉,有经验的果友一起交流起来。 先标注一下种植环境:江苏(长江流域,夏40℃冬-10℃),全日照天台50平有效种植区,雨水+自来水滴灌,60龙盆+30控根器(~120L)为主,150L种植箱补充。 背景: 江湖传言:“种植的归宿是果树,园艺的尽头是堆肥”。 虽入坑不久,但已快速从花草转向果树,拒绝蔬菜(钟爱大葱除外),堆肥技术一般,胜在日常佛系积累。宿大、烧火棍、老头苗、花里胡哨品种基本全套蹚过后,买苗买盆买土买肥这一块该被拿捏的都打卡完成了。胜在最大优点,感觉不对的绝对不死磕,快速收手,为有兴趣的留些精力。所以分享下入坑不久天台党目前的状态,供参考: 1.空间、精力、耐心、产出方面考虑,控制嫁接、扦插坑。品种筛选,贴吧、果邦耕几轮相关果友主题基本靠谱。 2.种植乐趣有的喜欢浇水有的喜欢看笋有的喜欢挖土有的喜欢追新有的喜欢全都要有的喜欢屡败屡战有的喜欢蹲坑等待有的喜欢故弄玄虚准备商业套现有的不看技术就是搞浪漫输出。。。 。。。所以说,家庭种植就是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我这边的天台种植,追求一个以采果为主,体验植物从小到大相伴成长为辅,增加绿色生活装点为附加的要求。这个就跟主题有关了——需要合理密植。 3.凡是吧友、果友不大种的品类,快速放弃了好奇(软枣猕猴桃、黑加仑、鹅莓、菲油果),现在就保留南北高蓝莓,无花果还有葡萄。 4.天台的活动空间与种植空间,基本保持五五开,不会全部黑压压的原始森林一样(天台猴哥),也做不到就摆几颗小苗苗。 感悟不少,已这么多字了哦。。。 。。。先上个花。正文: 以上提到的合理密植需求中,葡萄是相对最有挑战的了。普遍的棚架式,占地1平方不到的盆,加高一些的话,完全带得动2*5的架面吧,下面基本只能绣球跟乘凉了。这就涉及到一个棚盆比(随口命名),10/1,显然很难接受。 通过观察我这边地形(随手图)我这边靠北是护栏,后面是“悬崖”,也就是不需要考虑最后排遮挡问题。偶尔又被推送了顾岳林老师的圆叶葡萄立体种植,这样就可以充分向天空要空间了。经过测算,如果这个方案可行的话,基本可以达到1/1的棚盆比,就算预留养护空间,最多1.5/1的占比,10平米的空间,预留5个盆位,还余一半养护面积,可以合理种植矮小耐阴的在中间,前排又是高大一些无花果。这样10平米的单元,总归比就一两棵葡萄好吧。 按照咱学过的唯物辩证法,凡事哪有那么好的都是有利,肯定这样有弊端。 开始收集了度娘、果邦、贴吧、B站,大致的信息如下: 1.这种立体种植,整体叫做盘龙架式。分单蔓盘,多蔓盘,单篱扇等做法。(果邦图) 2.这样种植要考虑葡萄顶端优势问题,结果位可能逐步上移,到后来只有头上一圈有果。(待考察,可能品种有差异) 3.这样叶子可能重叠多,通风影响,多病害。(修剪注意) 4.这样果子可能外露,日灼严重。(之前吃过几次稀拉串,都没分辨啥是日灼)能列举的是以上 挑战,但可以确定的优势: 1.这样管理操作对我而言方便。 2.这样的棚架接了盆土,稳定性明显高,抗风强。 3.就算这样疏芽多一些,但总产量肯定比同面积大架面高。 4.测试成功,还蛮有特色,看起来是一个“树”葡萄。 本来都弄好架子,埋好苗,只待春暖花开上架造型。后来还是不太放心,专门请教了几位大拿,回复如下: 1.果邦的大神老农“山村渔夫”私信:没太考虑过这种做法,尽量少种,精种。老爷子不好意思了,我考虑了下,免不了俗,准备试一下。 2.顾岳林老师白忙抽空,耐心听完想法,给出建议:1.大葡萄的话土量要保证。2.最好单蔓最多双蔓螺旋。3.顶端优势利用孙蔓向下拉克服。 3.本吧@阳光万丈吧友一直保持交流,他貌似也有几颗这样搞起来了,可以后续互相观察。嗯,主打一个虎头蛇尾,差不多了吧,刚才不少想说的,这下脑袋被掏空... ... PS:不是不听劝,主流飞天独龙杆是咱天台党不大具备那个条件,又脱不了俗想多吃几样果。其实也有两棵寒香蜜飞天龙,一棵圆叶红宝石飞天八爪鱼的。 接下来,就是坐等一年后成型,两年后挂果了。中间状态保持更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