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莉酱♀ 白羊未命名123
关注数: 245 粉丝数: 133 发帖数: 35,402 关注贴吧数: 338
老理论了我都快背下来了不过有的人似乎还是会如此 认知失调是指当一个人或群体同时持有两种相互矛盾的观念,或发现自身信念与现实不符时,所产生的心理不适和紧张状态。为了缓解这种不适,人们往往会主动调整自己的想法或行为,以消除认知冲突。 说得直白些,就是“自己骗自己”。 典型案例如下:某厂商的忠实粉丝原本坚信“厂商对我很好”,却遭遇厂商背刺。此时他面临认知冲突:- 原有认知:厂商是好的- 现实遭遇:厂商欺骗了我 这种矛盾会引发自我怀疑:“难道我信错人了?可我不应该错啊!”进而陷入焦虑和慌乱。 为了摆脱这种负面情绪,他可能会选择自我欺骗:“不可能!都是黑子故意抹黑!”——这就是认知失调的典型表现。 二、认知失调的触发条件与现实应用 认知失调并非随便就能触发,需满足以下四个前提: 1. 足够的投入 2. 行为出于自主选择如果是被迫或服从命令,认知失调的发生率会显著降低 3. 行为会导致预期外的负面结果简单来说:不思考,就不会失调。 经典案例:费斯汀格认知失调实验参与者被要求完成一项极其无聊的任务(如反复缠绕线团),之后被诱导向“下一位参与者”(实为研究人员)撒谎,宣传该任务“很有趣”。 实验分为三组:- 1美元报酬组(理由不充分)- 20美元报酬组(理由充分)- 无报酬对照组 结果发现:只有1美元组出现了显著的认知失调。其他两组失调比例明显更低。 现实案例:- 末日预言群体:当预言失败后,部分信徒离开,而留下的反而更加坚信。- 饭圈“虐粉提纯”:通过制造矛盾与挫折,筛选出更忠诚的核心粉丝。玩家会陷入认知失调的焦虑中。 此时如果配合官方“声明”与社管引导,就可以诱导这批玩家调整认知、忽略现实,从而变得更加忠诚——这就是所谓的“提纯”。经过多次认知失调的制造与调整,最终能够筛选出完全无视现实、极度忠诚的核心粉丝。 看看用了哪几个手段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