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esung2014
loesung2014
关注数: 9
粉丝数: 8
发帖数: 724
关注贴吧数: 9
热烈庆祝楼主使用老大拍护肤品满2年4个月 看到自己桌上变得很简单也很高兴
话说丝绸之路真的以后不做了嘛? 我就这一个四分之一小丁了,喜欢这个味,不舍得用了
大贴来了:老大防嗮,理肤泉两款防嗮PK PK前先贴一点百度科普 UVB的伤害和防护已经得到彻底的研究,它可以使皮肤在短时间内晒伤、晒红(对 一般人来说是25分钟左右),现市场上绝大多数防晒品是UVB型的,SPF就是UVB防护能力的标志。 UVA是可怕的阳光杀手,它藉着波长比较长,穿透能力强的本领,可以穿透皮肤表层,深入真皮以下组织,可以破坏胶原蛋白,弹性纤维组织等皮肤内部的微细结构,产生皱纹和幼纹,令皮肤松弛衰老。这在医学上称之为光致老化。 在阳光中紫外线的能量分布中,UVA是UVB的15倍,是令皮肤晒黑的主要原因。它能使皮肤里结合水的透明质酸含量减少,令皮肤干燥,加速黑色素形成,使肤色变黑,同时也是引起皮肤癌的重要原因。 人们发现一般强度的阳光UVA照射在皮肤上,约经过2-4小时,皮肤就会出现比较稳定的黑化,学术上称“持续型即时黑化”。 以上右键完毕。
老大眼霜心得 老大暂时放出承诺暂时不会停售。稍稍放心,这里献上眼霜心得。 我在前几年特别喜欢看别人的护肤心得,有些太贵,自己买不起看看别人的也是好的。看着网络上的美容达人们晒出家里那各种各样的大牌套装,那真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那一个个瓶瓶罐罐中寄托了太多对美丽的向往。 可后来渐渐看着看着就不那么痴迷了,因为我觉得用过无数品牌,至今仍在寻寻觅觅的达人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或者大多数其实并未真正找到自己感觉最有效的东西。简单地说就是有那种“就它了,以后不换了”的东西。 我为啥喜欢用老大的三无产品,因为她的东西能给我信心--就这几样,从此不折腾了。 下面简单介绍下眼霜: 颜色质地: 跟普通眼霜相比没啥特别的。 味道: 不咋好闻。 吸收: 挺好。 效果: 我不能说它能去眼皱纹,因为我毕竟在一天天变老,细纹总是会越来越多的。只能说用了之后更从前用的大牌比不逊,让我有信心继续用。更重要的是性价比超高。 我到现在一共用了5瓶还是6瓶,不大记得了。 如图,后面是我每种曾经用过不止一瓶的东西,用它们给老大丑丑的眼霜瓶子当个背景吧。
再支持下老大:晒护肤品 集体照镇楼
支持下老大 继续晒皂 第一个: 精华膏
第一张sf,味道比以前的老版更深沉
小小的皂片来几张 第一楼空着
笑话一则 大家乐乐 某屌丝逛商场,结果肚子痛跑去上厕所,完事之后,才发现自己没带纸。 于是敲了敲隔壁:“哥们,借点纸。” 十秒后,隔壁传来一女声:“大哥,是你走错了还是我走错了?”
手边有黑越南的,脸上有包的,可以这样试下 最近皮肤不长那种很大的脓包了。但是还是会时不时有那种比较小的包,里面会一一点那个白的,但不是黑头。有时候成熟了白头会明显,有时候按压有点痛但是挤不出来。 用黑越南洗洗,皮肤会平滑得比较快。在我脸上是这样的:我昨晚手很贱得挤了,然后包变红了,还肿了点,然后擦了消炎膏睡了。早上稍微平复下去了点,想想去开了黑越南洗脸了。洗完了,还擦了粉底化了妆。今天天气好,太阳大,傍晚回家照镜子发现油得能反光了。但摸摸那包,居然基本平下去了。但还有印子。 所以,长这种类型包的,手头又有这款皂的,可以拿出来试试。
帖子不知为什么被删了,请回复我的MM不要误会了。 刚发的转皂帖不知为什么被删了,问询版务了,等待回复中。请不要误会了。 好像是阿村和另一位M打头的ID MM回复要了,稍等我看下时间顺序联系。 我借用朋友帐号第一次发帖,真晕。
皂感来了:约瑟芬皇后 羊榛乳木果 先说约瑟芬 我写这个皂感的动机如下 1 我喜欢这个皂 2 我打算回购的时候,老大说不肯做了,因为感觉这款不那么受欢迎。写篇皂感撺掇她继续做,好歹再做一伐,让我屯够了再收手嘛 。 3 我还答应我的大神皂友下次买时帮她也顺一块,好让她也尝试下,不能让我做背信弃义之人啊!! 先说下成分,老大这个约瑟芬是皂师猫咪森林欧洲古典配方的变种 成分:橄榄油(茉莉浸出)、甜杏仁油、jojoba、棕榈油、椰子油 SF:酪梨油 水相:3倍鲜羊奶 OP:鲜褐藻浆 猫咪大师配方 成分:橄榄油浸泡油(山金车、茉莉)、NF甜杏仁油、荷荷芭油(6%)、棕榈油10%、椰子油水相:4倍鲜羊奶 OP:酪梨油 、新西兰羊奶粉、角叉菜干复叶 我问过老大为啥没泡山金车,她说是因为买不到了。 另外她的配方和猫咪配方的差别在于用了鲜羊奶和新鲜褐藻浆。 肥皂和图片上没有什么差别,皂的表面不像黑越南那样光华平整。有很小的,类似毛孔感觉的表面。气味,有微微一点奶味,不腥,但味道也不如老大的羊乳榛果乳木果皂干着闻那么浓。不过下水搓了泡沫有一点那种带着花香的奶味,有点深厚但又不浓郁的感觉。 我还是解释下这种所谓“深厚但又不浓郁的感觉吧”:说它“深厚”是觉得里面有种奶皂的“厚”味道。但是这种厚味不能过头,过头就成了奶臭味了。奶臭味我是不能忍的,老大早期出过一个什么奶酪皂,那个我肯定不会买,想想就感觉到了麦德龙里面的奶酪柜台,头昏。说头昏那还是小case啊。有很多奶酪,不就是一种臭。。。。味嘛。这可是老外自己说的。咱们中国人把臭脚丫子叫什么臭咸鱼,香港脚啥的,老外把这个叫“奶酪脚”啊,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啊哈哈(我好像又跑题了,打住)。 羊奶的厚味之外还有点花香,当然这个香味很淡,不过不常用浸泡油皂的皂友们估计闻不大出来。如果一定要让花香现形的话请去先闻下羊奶,然后再闻下这个皂,两者除了奶味浓度不同就是还有这个极淡的花香了。 没错,我就是冲着这个味喜欢这个皂。 配张图片: 感觉约瑟芬是这个清新淡雅的基调。再说泡沫,这个是典型的糊涂皂,就是单加水搓出那种皂糊涂的那种。我不喜欢手搓,喜欢上起泡网猛搓。搓出那种又白又绵密浓稠的皂泡,这在我看来才是比较有存在感的泡呢。 橄榄油和甜杏仁嘛,也是相对比较润一点的皂,洗完了肯定是不干的。其实它更加适合干皮,但我这个油皮还是喜欢,实在脸太油了就洗两遍好咯。 另外嘛,虽然是茉莉浸泡油,但是茉莉是那种泡不出啥味道的花,那精油的价格比玫瑰还贵。所以这个浸泡油皂完全闻不出茉莉味道,浓度想来也是极低的。我大神皂友皮肤超敏感,以前用过猫咪森林的约瑟芬感觉很爱,因此这次也可望试试老大的。 我个人觉得它应该是干敏皮,小孩,孕妇(非超超超级敏感体质,或者先兆LC那种,你们懂的)的好选择。 好了,啰啰嗦嗦写好了,老大还肯再做一锅么? 原本这一篇是专门写给约瑟芬的,但想想羊榛乳木果也是类似的羊奶皂,就 一起写了。 成分:榛果油, 乳木果油, 杏核仁油,山茶油,棕榈油,椰子油 水相:5倍鲜羊奶溶羊奶酪。 配图:淳常在----甜蜜的小吃货一枚。请注意,这个配方里面是有羊奶酪的,所以干闻已经能闻出点奶腥味了。但我依旧中意这款,是因为这个腥味下水就没有了。反而有种比较浓郁的花香味。我再一次仔细看配方,确认这都是单纯的油,觉得很奇怪呢。我还问过老大是不是她一糊涂把花草浸泡油当成榛果油给加了(当然这样她亏大了),她说没有。所以这个花香味的来源很有点无厘头,神秘兮兮的感觉。 肥皂质地,入老大自己说的,是那种乳白色有点Q弹的质地,泡沫和约瑟芬相比稍微松一些,更加滑一些,因此也格外润点,我一般冬天早上用。干敏皮估计四季皆宜的吧。如果用来洗澡除了价钱有点贵之外也是不错的选择,用完皮肤很滑,不用涂润肤乳了。 另外小孩也会比较喜欢这个带着花香的奶味道,屡试不爽啊,敏感皮肤的也放心用(除非羊奶过敏)。如果家有不爱洗澡的小孩,不妨先用这个皂给闻闻,然后引诱下水,嘿嘿。
刚刚看到让人捧腹的笑话 有一次跟我老公在快递店门口排队取快递。 前面有个女的一直说不对自己的名字,说了好几个,还是没说对, 最后终于恍然大悟的大叫到:“我想起来了!我叫大傻逼!” 快递老板说有了,就把快递给她。 然后那个在众人注目礼中大喊:“我回去要杀了我老公!”
这一年来买过的双份老大皂 A玫瑰,A百里香,A薰衣草,精华膏,老祖母,白小姐,Scarborough Fair,A 鼠尾草,A迷迭香,家庭医生。每个都是双份,每个都是香香的(老祖母味道稍微欠点,但是洗感弥补了)。 还有娘子虽然是1块半,但第一次是送了半个然后又被勾引回去掳的。黑越南是第一次用了半个然后追加的。 现在库存不少,但如果库存的少下去了我还会掳A绣线菊,约瑟芬和羊乳榛果皂。
AHA 的又一点心得 其实关于AHA我在之前已经写过文了,这一篇也会补在那个帖子后面。(详见老大置顶贴----我和老大产品结缘的过程)现在用满了一年,使用的手法略有些调整,也收到了效果,因此上来追加一篇用法。 先说下自己的皮肤:熟龄大油皮,以前痘很频繁,黑头也很多。现在痘和黑头少很多了(但还是有)。偶尔会有1,2个大的痘,但不是脓包,是那种皮脂腺堆积出来的脂肪撑出来的。 AHA 我第一次听到它的时候我就直觉地感到这是个好东西,果酸的效果我原来稍微听过一点,保湿抗皱,美白祛痘。。。。。。了不得,不是万精油是啥!不过现在我还真觉得它是个万精油,因为皮肤状态的确改善很多,但是它的效果最首要的是------调整角质层!!!!!!!!!!!!!!!! 请原谅,上面加那么多感叹号是因为我的确深有感触。理论什么的我就不扯了,具体内容请参看老大的blog。简单说下使用感受。 因为我是超油的皮,所以第一次用百分之8的那是完全没感觉的。后来用了百分之10的,当时怀着激动的心情,一擦,静待那传说中的刺激感受袭来。。。 可是,还是没感觉,直到我擦第二遍才有那么一丝丝痛感,不过瘾啊(一看就是被那啥狂)。不过我把百分之10的用完后能看到皮肤颜色变白点了,估计是角质更新规律的效果出来点了。 以下过程,不过超级大油皮严禁模仿! 后来我买了百分之12的,买的时候怕老大拦着我,也没告诉她我是用来涂脸的。 不过第一次涂我还是很小心的,现在耳朵后面用了用,又在皮厚的鼻子上用了用,感觉行,就上脸了。 那感觉,叫一个痛,仿佛刷了一层辣椒水,当时疼得我满屋子跳。不过跳归跳啊,脸只有一点微微的红,第二天起来也没啥特别的感觉。这皮是有多厚啊,唉。 然后就每天晚上坚持擦,擦完了跳,跳完了上床睡觉。 这些是去年12月份的事。不过我一直用到1月份,感觉和百分之10擦两遍没有特别区别。就是渐渐用着不疼了,但是效果还是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那啥----天翻地覆。 我觉得我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比较有耐心的,可这个东西感觉总是有点那么不温不火,让我感觉稍微有点失落。 直到今年的2月份,我开始放开了用----棉片浸得比较湿才往脸上擦,就像擦花水一样。感觉脸比较油的时候擦2遍。这个时候效果才显现出来,一直跟我打擂台的脂肪粒,痘痘,黑头的气焰才明显被压制下去。 检测手段1:我以前洗完脸,再用棉片蘸了花水,在脸上总能擦出淡黄的痕迹,哪怕脸洗得再干净都能擦出来。那个应该是死皮吧。现在棉片擦完了还是白的,完全没有黄色。 检测手段2:挤黑头,痘的频率明显减少。 检测手段3:遮瑕膏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 归根结底是因为毛孔及时得到了彻底清洁,痘和黑头们赖以生存的老巢们越来越少啦。 我上面啰啰嗦嗦了一大堆,其实想表达的就是: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AHA还是要用够浓度用足量。 老大那种“轻轻擦过”的手法不合适我这种又粗又厚的皮。
老大皂感慢慢聊 我爱上手工皂到现在为止刚刚一年。由于一位家中几百快皂的超级皂友的指导,基本没有走什么弯路,也没有用到啥雷皂。 她家啥皂都有,我在她的指点下用过不少家比较出名皂师的。用来用去比较偏爱老大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 部分皂的特殊效果,比如精华膏辅助祛痘,黑越南帮助去湿疹等等。 2 下功夫研究油脂花草搭配,构思独特。比如各种自酿的酒入皂(莓酒双拼,樱桃pie,薄荷苹果酒等等),或者特殊的花草搭配(Scarborough Fair,家庭医生)等等。说白了就是花头多选择多,满足花心皂友的心理。 3 浸泡浓度高,因此香味较一般皂浓郁。当然,高浓度也有潜在的致敏性,敏感皮肤,或者是对首次使用的皂友还是要做个过敏测试较为安全。 4 不过分添加大量超脂追求滋润效果(此论点请详见拙作:黑越南皂感)。 5 此为私人理由,在另外一个帖子也提过:我虽只了解一些手工皂的基础知识,却也奇葩地冒出过类似老大A系列皂的ideas,算是和老大个人的一点缘法。那她的A系列我自然是个个都要试过来,哈哈。 在本楼中我会慢慢添加自己关于自己用过的一些老大皂感。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ps 再说一句,我是熟龄大油皮,地处纬度较高,环境污染较少的边远地区。我用了感觉比较润的皂也许适合中干皮。
老大皂片颁奖会 颁奖人:本人(loesung2014) 评委:不好意思,还是本人 评审依据:纯粹的个人喜好 奖项3个: 最佳照片质量奖 最强购买欲望奖 最佳光影效果奖 最佳照片质量奖:黑越南获奖理由:这块皂的切割很不错,表面琴弦刀的痕迹丝毫不影响肥皂的感官,反而有一种整齐细腻的感觉。后面的背景(皂块,咖啡豆)摆放效果也很好。整体照片主题鲜明,层次突出,有点那种明信片的意思了。 最强购买欲望奖:娘子获奖理由:我喜欢棕色系的皂,这款质地很均匀,切得方方正正,看了感觉很舒服。当然那漂亮的书法和背景中的那碗黑黑的酒也功不可没,让人看了就想买。 最佳光影效果奖:芳草岭获奖理由:这块热制皂,经过繁杂的煎煮,还能有边缘薄薄的电视机框让人感觉很有趣。表面不如前两块皂那样平滑,四边看上去也有些收缩,可绿色的草配上皂体深邃的颜色,再加上背景的光晕有一种神秘感。
我和老大产品结缘的过程 老大在这里开吧了,我作为老大的朋友和忠实用户,把以前写的一点东西慢慢贴过来。 最早了解老大产品是从她的肥皂开始的。我所住的地方比较偏远,捯饬肥皂全靠皂友中转。我的超级大神皂友在介绍众位皂师的时候简要地把各位的特点都一一讲明,说到老大的时候来了这么一句:”老大就不用说了吧”。 说实话就是这一句话引起我对老大产品最初的兴趣。这个所谓“不用说了”倒底什么意思,好在哪里? 于是发动万能的网络开始搜索。。。 搜到一个老大关于护肤心得的老帖子。仔细读了。老大那个时候推荐的雅顿眼胶囊,让我顿生好感。因为这个胶囊,我用了7,8年了。以前是绿色的,后来又除了升级版的黄金导航胶囊,然后就一直用了这款。眼部一直没有太大的问题。因此也和身边的好朋友推荐过狠多次。 其次就是老大的那一大串关于护肤的理论,让我感觉靠谱。为什么说“靠谱”,而不是说“肯定正确”,因为我毕竟对皮肤护理没有太多专业知识,也无法评论说这个对那个不对。但是任何一套理论总该有其完整性的。通俗了说就是看上去各个环节逻辑关系清晰。 第三点是个比较奇葩且不大容易取信于人的原因:罢了,我既然敢说,也不怕被大家笑话了。 刚刚迷上手工皂的时候也到各大论坛,手工皂制作网站去学点手工皂的知识。我当时对老大的产品了解只限于精华膏(制作程序很复杂,也比较令人向往),肥皂下料猛,AHA(这个原来知道好像是去角质外加抗老化的,雅芳的有个什么系列就主打这个的)。 通过在互联网上的浏览我知道除了少数油(椰棕,橄榄,榛果等等),其它的一般由于硬度,稳定性,护肤功效等等原因,较少用来做大比例的老祖母或者马赛皂。一般的肥皂都要用3到6种油脂搭配而成。我喜欢玫瑰,于是就自己在家YY:那么找一个稳定而被证明对皮肤温和有益的油脂配方,然后让每种油脂都来泡上同种植物,比如玫瑰(惭愧,我当时还不懂啥叫萃取,以为都是简单的浸泡,但同时也有疑问那种固态的油怎么“泡”植物),如此做出来的肥皂不是既稳定,还能保持一定的硬度,又能汇集我喜欢玫瑰的气味功效嘛!?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就是老大A系列的制皂初衷。 那么后来看到老大A系列的欣喜,大家也可想而知了。我心中的想法,正好有人去实践了,而且还那么受欢迎,自然会引起我强烈的尝试愿望。 现在大家可以吐槽我:事后诸葛亮也好,哗众取宠也罢,不要紧俺照单全收。哈哈。 其实到现在,由于生活环境变动的可能性,我始终是一瓶油也没泡过,一块皂都没做过,惭愧。 以上,只是说一些我和老大产品结缘的过程,有偶然,也有必然。 后面我会渐渐上一些老大护肤品和皂的使用感,供大家交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