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萌宝🍄 wxj20030301
关注数: 589 粉丝数: 279 发帖数: 936 关注贴吧数: 8
不喜新,独恋旧 少年出行,青春做伴,梦想装满行囊,那是怎样的一份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待几十年后,一事无成,满头斑白,两目风霜,不想回却不得不再回故里,那是如何的一份近乡情怯?只是再希望看到的,依然是那山峦、那河塘,依然是那篱笆、那村庄……故乡对你的爱春风不改,故乡对你年轻的决绝只有包容。数十年来,你早已把她抛于脑后,她却对你始终如一,低眉守望。 如果你满身“八千里路云和月”的风尘,回到故乡,看到的却是一个小楼林立、车流拥挤、面目全非的故乡,那你情何以堪?只能把心安放在明月里那老旧的故乡了。 房子也要老旧的好。 老房子不必大,无须几进几出,亭台轩榭;也不必精,无须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老旧才好。只要一个小小的院落,处处泛着久远烟火的温暖味道。老房子屋檐滴落的,是曾经的芳华;天井处明暗的,是经年的光阴;青苔上覆盖的,是泛黄的故事。 你熟悉它的每一个角落。你知道哪儿有唱歌的蟋蟀,哪儿有安静的蜘蛛,哪儿有独行的潮虫。你也知道哪儿适合白天打坐,哪儿适合秉烛夜读,哪儿适合临窗观雨,哪儿适合静卧听风。它早已和你合二为一了。 这样的老房子最好地处远郊,独门独院,不受商户车流之喧扰。喜山则近山,喜水则临水,喜闹时可以进城会友,喜静时可以闭门读书。 朋友也要老旧的好。 他无须是那个添香的红袖,也无须是那个不弃的朝云,更无须是那个为你种十里桃花的汪伦,只是他一定可以与你青梅煮酒,一定可以与你西窗剪烛,一定可以与你时不时地说说渔樵闲话,谈谈菊花桑麻。
诠释生命 卡尔维诺说过:“生命差点不能成其为生命,我们差点做不成我们自己。”是啊!生命是有负担也有力度的,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每次读《热爱生命》都有很多震撼,那种强大的生命力总能给我一种明灯似的指引,甚至那些生存的艰辛,都可以在勇敢的生命斗士面前变得渺小而可以忽略不计。不得不让我由衷感叹:平坦的路上,脚步固然轻巧,行程固然悠闲,宁静的溪水旁却留不下记忆的脚印和成长的足迹;泥泞的路上,脚步虽然拖沓,身子虽然疲惫,融融的月光下却镌刻了厚重的足迹,即使被岁月抚平了,依然可以留下深刻的凹痕。 人到中年万事休,似乎对于生命的思索也有了几分成熟和睿智。可我依然还是会对那些强盛的生命力赞叹不已,对生命里执著的追求感叹不已。知道了生命是一个进取、拼争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去享受生命中的痛苦和快乐;学会了在痛苦中感悟生命,认识生命,在生命的快乐中体验生活的美好,认识生命的本质,懂得应对生命持有的态度。于是深信“生命是每个人的财富”这条真理。 生命像一面镜子,我们若是对它皱眉,它只会回我们以皱眉,我们若是对它微笑,它同样会回我们以微笑。许多人在为生命奋斗时,往往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要是能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去对待这些困难,生命会变得更加精彩,更加绚丽多姿;要是以消极颓废的态度对待这些困难,生命只会变得更加黯淡,更加坎坷。然而,我不能说生命中的种种磨难就是痛苦的,有时候,痛苦也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关键看你如何看待,看你有一份怎样的心境。你是释怀的,生命之中的轻和重可以随时互换;你是坚强的,生命之中的一切苦难会让你更加强大。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翁保尔·柯察金在十月革命中终身失去了战斗能力,祸不单行,他因为伤寒又引发了胃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他送回家去疗养。但是他却凭借着军人的顽强意志活了下来,此后他便开始锻炼写作本领,直至他全身瘫痪无法写作,肆虐的病魔纠缠着他,他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可他依然凭借顽强的毅力,写了许多传世之作。《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可是每次见到他灿烂的微笑就仿佛他站在你的对面,丝毫没有让你感到他的残疾,只感受到那种温和的亲和力与旺盛的生命力。 这些耳熟能详的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总是在我们艰难的旅程上照耀我们的灵魂,给我们指引,也告诫我们:人生,没有过不去的沟坎,人生就应该像一个五味瓶,盛满了酸、甜、苦、辣、咸。倘若里面装的只是糖,那么人生就太过单调乏味了。很多事实让我们明了,如果人生没有挫折与失败,没有难过与悲伤,就像探险家到动物园里看囚禁在笼子里的动物一样,枯燥乏味,生命也失去了它原本具有的精彩和自然。
心若安好 心情,总是会在某一个时刻,悄然绽放。 黄昏时分,凭窗独立,夕阳的余晖慢慢地洒进屋里,染了彩霞的云,在风中缓缓行走,带着依依的眷恋,还有一点点的慵懒,似是凝结了太多的思绪,又像是沉淀了过多的心事,悄然无声。 我靠窗站着,手握着一只杯子,里面盛放着最喜欢的清茶,聆听着如梦如诉般的音乐,慢慢抚慰着自己的心境。 喜欢在独处的时候,看着窗外的风景,听着婉转的音乐,慢慢品尝着清茶,觉得那是一份悠然的放松。曾有一位酷爱茶文化的朋友耐心地给我讲过清茶的味道及色泽的常识,听过后,便记下了。对清茶的偏好,或许缘于我喝茶时的心情,因为在独处的时刻,我可以自由遐想,可以心绪飞扬,可以与自由相伴,可以让心灵萌生出最美的意境。 素雅的白瓷杯,泛着温润如玉的光晕。茶叶在杯中慢慢地舒展、纠缠、沉浮。最后,茶叶安安静静地躺在了杯底,只有沸水才能释放出它深蕴的幽香。茶叶在水中怡然栖息,我的思绪也随着幽幽的茶香漫无目的地漂游在红尘中,让目光和思绪在幽香的清茶里穿来绕去,用这份沉静和休闲,来焕发内敛的光辉。 一串串轻浅而灵动的音符,飘浮在我听力所及的每一个角落,细细碎碎的旋律,漾出一圈圈似乎是喟叹又似乎是轻呼的回音,敲打着我内心最柔软多情的地方,心跌落到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中去。 眼前的风物如昨,如画。这一切的情景是那么温馨和美好,唤起了我尘封的记忆,孤寂的灵魂漂泊在喧嚣的城市里,身边的那些目光,那些言语,以及那些公平和不公平的待遇,那些辗转尘世里的忙碌,所经历的坎坷和磨难,所拥有的丰富和幸福,让我心潮涌动,一颗心在轻轻地漾动着,清茶沁出的温润的香,绵绵地润着我的唇齿和心田,我的思绪渐渐荡漾起了暖暖的涟漪,心灵的触角便一点点伸展,情绪便一点点释放,心事便一点点透明。 轻轻一笑,让一切的不快乐都逃遁而去吧。 耳边低回婉转的旋律,一波接一波地漫卷上来,每一波都是清清悄悄的,仿佛倾诉着曾经有过的缠绵悱恻的爱情,那刻骨铭心的记忆,那如痴如醉的快乐,那痛彻心扉的忧伤,化为了一个个的音符,从柔情的倾诉到痛苦的迷茫,罗幕轻垂,有柔柔的温暖,也有剪剪的轻寒。人间的山盟海誓,演绎得淋漓尽致。 身边的空气里隐隐浮动着缠绵的味道,天色似乎也羞涩地暗了下去,窗帘温柔地妩媚了起来,手上那杯清茶也升起袅袅的热气。心,回到了最真实的一隅,隐隐的,有些渴望在生长,那是思念的味道。 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似乎总是在深夜的那一边,倚着向往中的爱,枕着渴望里的梦,留下一片盈盈的思绪。 总以为自己一直在渴望着爱,却发现,爱一直都在。 默默地,慢慢地,一切都沉淀了下去。 红尘滚滚,我微笑着,揽一怀风月,驾一叶扁舟,品一杯清茶,听一曲音乐,在心灵深处欣赏一种风景,沉醉,徜徉,跋涉,奋斗,播种,收获。 一切一切,都在萌动。 一切一切,都在绽放。
闲与忙 “闲”字,古代人是怎样写的?繁体字写为“閒”,原来是在门里望见月亮。多美!让人想起有月亮的晚上,晚风清凉,秋虫唧唧,月光如水水如天,一位绮年玉貌的女孩倚在门前,抬起头见当空皓月。 古代的月亮,是最诗意的一枚。它被诗人别在衣襟上,被画家描绘在宣纸上,被女子纤纤玉手绣在素绢上。 闲,原来和月亮有着扯不断的情思。 作家董桥先生说:“爱书爱纸的人等于迷恋天上的月亮。”原来,好文字就是天空的一轮满月。清代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读书达到这样的境界,也将人生活得清明而透彻。不同的人生阅历和磨砺,从书中领悟到的道理皆不相同,它夜夜自天空洒下盈盈光芒,铺满尘世的每一个空间,滋养你我心灵的角落。 早春时节,柳丝如烟时,梅花还在枝头笑意盈盈。约三两知己,去江畔寻梅,水边品茗,那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一生有三两个赏心之人,知足了。桌上清茶几盏,手边有一本知堂先生的书。他写品茶的文字:“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约三两知己,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闲逸的文字里,有一颗散淡、从容、安静的心。 古人说,山水无常属,闲者是主人。是的,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闲逸之心,在文章里就是格局和气象。闲,也是灵魂自由的呼吸,而写作,从来都是聆听心灵的呼吸。天下的好文章都自“闲”中得来。 闲逸之人,才会眼界开阔,胸中有山水,才有了一个飞翔的灵魂。忙碌的人生是飞不起来的。 “忙”字,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先生这样说:忙,即是心灵的死亡。
修剪欲望 人生的痛苦哪里来?就是因为我们所欲无限,而我们所能有限。于是,必然有许多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于是,痛苦就来了。人生的局限太多,不用说寻常百姓,即便你是盖世英雄、贵为王侯,一样难逃人生的局限,一样有许多事情做不来,一样有许多欲望不能实现,一样有许多美好留不住,包括生命。人生局限数不尽,最大的局限是生命有限,所谓“大限”。谁又能逃此大限?原来,人每天都活在难以超脱的局限中,到头来又难逃大限。突然一念及此,犹如突然发现眼前就是悬崖绝壁,怎不惊出一身冷汗? 我们怎么解脱痛苦?怎么超越局限?出路只有一条:修剪欲望,收回自己的心。因为,根本没有什么人来局限你,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局限你,是你的欲望在疯长,是你的心在无休止地向外攀缘。欲望本身不是罪过。人的欲望很难不滋长,人的心很难不攀缘。你可以探索,可以拓展,可以进取,可以开创,可以拼搏向上,可以勇往直前,可以志存高远,可以坚忍不拔,甚至可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是,如果有的景色还是看不见,就只能收回你的目光;如果有的地方还是走不到,就只能收回你的脚步;如果有的东西还是够不着,就只能收回你的双手;如果有的欲望还是满足不了,就只能收回你的心。奇妙的是,你的心一旦回归自然本性,反而获得了无限的自由,你也就彻底摆脱欲望的局限了。 想到“随遇而安”,你想过吗?“遇”,往往说的是不好的境遇,当我们说随遇而安的时候,差不多都是欲望不能满足的境遇,都是不称心如意的境遇。境遇不好了,还要心安,怎么办?就得修剪欲望,就得收回自己的心,由此我们才能随遇而安。
丽江长江第一湾 从青藏高原奔腾南下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河流,在南北走向的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三大山脉的夹持之下,在滇西北境内形成了“三江并流”的举世奇观。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市岷江口一段,全长2308公里。相传过去沿江一带的居民曾取沙淘金,所以叫金沙江。它流出青海,经西藏从德钦县进入云南,继续南流于横断山区,在丽江县石鼓镇突然折向东北,形成一个V形大弯,人称“长江第一湾”。纳西语称这里为“剌巴”,意为虎啸处或虎族之花。  前人有诗云:“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关于江湾由来,民间传说: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姐妹结伴出游,半途发生争执,大姐、二姐固执地往南走了,金沙姑娘立志要到太阳升起的东方寻找光明和爱情,到古鼓后,告别两个姐姐,毅然转身东去。金沙姑娘转身处,就成了长江第一湾。  长江第一湾山萦水绕,景色如画。这里江流开阔平缓,江边柳林如带,四周有层峦叠嶂的云岭山脉绵延环抱,层层梯田盘绕山坡,与平畴沃野、村落瓦舍相连,享有“小江南”的美誉。    石鼓镇距丽江县城70公里。在金沙江流转角处的小山岗上建有一面汉白玉雕成的鼓状石碑,石鼓因此得名。石碑直径1.5米,系明代嘉靖二十七年至四十年(1548-1561年)间,丽江土知府木高向北进军吐蕾,得胜凯旋后的记功碑,石碑两面都有阴刻铭文。  石鼓渡口江面宽阔,水势缓和,适于摆渡,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中,在此“五月渡泸”(金沙江古称泸水);公元1253年,忽必烈又在此“革囊渡江”。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率领下,从这里渡江,北上抗日。解放后,在石鼓碑背后的高坡上,建起了碑高8.1米“红军长征渡口纪念碑”,立于突兀的高坡上,气势雄伟,庄严肃穆,俯临“第一湾”,能让你顿生崇敬,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前的牌楼是红军渡江纪念室,“陈列室”里陈列的红军长征遗物,将使你更形象地了解半个多世纪前的这支伟大的军队。    石鼓碑右侧的江湾堤岸上,有一片护堤柳林;碑左侧有冲江河汇人江中。河上建有铁虹桥,桥长17米,铁链上铺木板,两侧也用铁链护拦。该桥系晚清石鼓举人周兰坪倡建。  石鼓至塔城约100公里的公路,全线紧依在金沙江西岸。游这条线,首先是走进如画的江湾风光,而沿江两岸遍布的古迹、古渡,又让你走进一条历史文化的长廊,一种厚重感会贯穿整条旅游线。你正走入一个更古老的纳西传说。石鼓、巨甸和塔城,是这条线上景点集中的三个游览胜地。石鼓镇在历史上是内地和藏区茶马互市贸易古道上的一座重镇,集市贸易兴旺,如今三日一集,十分热闹。
西双版纳野象谷 野象谷位于景洪以北的勐养自然保护区内的三岔河河谷内,距景洪47公里,总面积约370公顷,建筑面积2800多平方米,水域面积8000平方米,为低山浅丘宽谷地貌,海拔747米至1055米。园内有动物观赏区,原始森林探险旅游区和接待中心等。区内沟河纵横,森林茂密,一片热带雨林风光,亚洲野象、野牛、绿孔雀、猕猴等保护动物都在此栖息。由于景区处于勐养自然保护区东西两片区的结合部,自然成为各种动物的通道。到这里活动的野象比较频繁,成为西双版纳唯一可以观赏到野象的地方。1990年开始,以此地为中心修建了这座以观赏野象和游赏热带雨林为主要内容的森林公园。1996年对外开放至今,后又建有观象架走廊、树上旅馆、高空索道、步行游道等设施以及人工蝴蝶养殖园、网笼百鸟园等,是西双版纳旅游景点的佼佼者。目前,野象谷有我国第一所驯象学校,游人可观看大象表演节目。另外,这里野象大约有50群,300-350只左右。平均4.4天有一群野象出没、漫步、洗澡、嬉戏。游客还可以通过红外线夜视镜在晚上观察象群的出没。观看野象的最佳时间是傍晚、夜间和清晨。 在中国要看亚洲野象,必须到西双版纳,到西双版纳看野象,又必须到野象谷。从激流到静水,从土壤到地表,从草丛到灌林,从林下到林冠,都是动物们栖息地所在,这片土地就是他们的家园。古有“乘象国”之称的西双版纳,如今依旧能见到大象的身影:象树、象牙树、象鼻树,还有象织锦、象工艺品、象壁画、象雕塑,甚至神象“掌月郎宛”、关于象的神话、象的传说…… 。住在树上旅馆,您可以静侯着野象群的出没,感受到“森林之王”的威风;站在观象走廊上放眼望去,您还可以发现这片森林就是傣族先民的诞生之地,鸟儿和山水给他们送来了美丽的歌声,花草树木的轻和声为他们作伴奏,星云日月给他们作饰品,百鸟、孔雀、还有大象是他们的好伙伴。
德阳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遗址是迄今为止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博物馆就位于遗址东北角,收藏和展示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贵文物。三星堆博物馆占地面积很大,现有两个独立的展馆,第一展馆为综合馆,主要陈列金、铜、玉、石、陶等类文物,第二展馆为青铜专馆,陈列着出土的各种青铜器具。园区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园内还建有大型访古祭祀台,可登台凭吊,遥想当年祭祀的场景。综合馆以三星堆遗址全景挂屏为主体展品,以神坛底部一对造型奇特的神兽为原型制作主体雕塑,辅之以大型壁画“长江文明之源”,以雄踞西南(历史)、物华天府(农业)、化土成器(陶器)、以玉通神(玉器)、烈火熔金(冶炼术)、通天神树(宗教、精神)六大部分,揭示了三星堆文明的深邃与厚重。其中金箔捶拓而成,做工精细的金面罩和虎型饰、高度接近4米的大型铜神树、做工细致复杂的摇钱树,都充分反映了古蜀国高超的冶金术。青铜器馆以青铜人首鸟身像为主体标志性雕塑,辅以大型铜质浮雕背屏,揭示了陈列内容的主题——人与神。青铜馆共有6个展厅,分别是:奇密面具、神巫群像、祭祀大典、群巫之长、奇绝的宗庙神器、三星堆考古录。主要展示了纵目面具、戴冠纵目面具和特大型面具,以及一大批人面具与兽面具,有的特大,有的特高,但都做工精湛,形状奇特,其中尤以“青铜大立人”和“兽面冠人像”最为瞩目,堪称古代青铜器中的另类精品。
阿坝树正群海 树正群海前后连绵数里,上下高差近百米,由19个大小不同的海子呈梯田状群集而成。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海子之间,长满了柳、杨、松、杉等乔木以及种类众多的灌木丛。湖水自上而下翻堤而过,在树丛中穿行,形成一道道宽坦的瀑布,演绎着“树在水里长,水在林中流”的奇观。群海不仅高低层次分明,色彩也十分艳丽,树木绿得青翠,海子蓝得浓稠,叠瀑与水花则白得轻盈,一片醉人的景色,被称为“九寨沟的缩影”。在树正群海之间,一道长长的栈桥横跨浅滩而过,游人漫步于栈桥之上,可悠闲地欣赏那浅滩上的激流及群海。栈桥旁边有一座充满藏族风情的磨坊,磨坊旁边有转经房,转经筒在激流的冲击下旋转不休,虔诚的藏族同胞常常来此拜神念经。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当年就曾在此取景拍摄。 树正瀑布在树正群海的上游、树正寨附近。瀑布宽62米,高15米,是入沟见到的第一个瀑布,也是九寨沟四大瀑布(诺日朗瀑布、树正瀑布、珍珠滩瀑布、熊猫海瀑布)中最小的一个。虽然最小,但也能让初游九寨沟的人惊心动魄。上游的湖水沿着浅滩四处漫流,形成多层台阶,一道道瀑布穿掠其间。只见群海之间,群瀑飞泻,蔚为奇观。树正寨是九寨沟中人气最旺的一个寨子。进入树正寨,就像是进入一幅山水画中:寨中木楼鳞次栉比,经幡在风中猎猎飘动,炊烟从古老的木楼上袅袅上升,一派安详平和的藏家风情。可以在这里细细体会藏家风情,或者选购具有藏羌民族特色的纪念品。树正寨也是九寨沟中主要的餐饮中心之一。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奶香四溢的酥油茶、美味可口的洋芋糍粑、甘甜醉人的青稞酒等。
阿坝桃坪羌寨 位于理县桃坪乡,距成都163公里,距县城41公里。它始建于公元前111年,因其典型的羌族建筑、交错复杂的道路结构被称为“东方神秘古堡”,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桃坪羌寨完整地保存了羌族古老民族的特点,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布局严密完整。走进桃坪,映入眼帘地便是那些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参差交错、古朴神秘的羌族古民居建筑。这些建筑全由石头垒成,高高低低、起起落落。走进桃坪,仿佛走进一个深深浅浅、迂回曲折的迷魂阵。桃坪最高大的建筑是羌碉,主要用于防御敌人。座座古碉如宝剑直插云霄,有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在羌族聚集区,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个这样的碉楼,连接起数百里的村村寨寨,一旦发现敌情,马上施放烟雾,很快把战争的信息传到百里之外。这些碉楼成了桃坪羌寨独特的文化景观。桃坪四奇1、桃坪羌寨反传统古城设东、西、南、北四门的建筑形式,筑成了以高碉为中心的放射状8个出入口,而8个出入口又以13个甬道织成四通八达的路网。寨内人进出自如,而外来人却如入八阵迷宫,非本寨人指引,不可通行。另外,羌寨碉楼地下层的羊圈也是有着“迷宫”之称,错综复杂,家家互通。2、羌寨这些坚韧古朴的碉楼不绘图、不吊墨、不划线,全用眼力砌石垒木,把整个山寨一气呵成连成一体,没有单门独户的房子。碉楼楼身由泥土和石块交错组合而成,鬼斧神工般的巧妙和扎实,用手轻轻一碰就有千年的细泥脱落,看似脆弱,实则坚不可摧。3、羌寨碉楼的建造在选址、取水、结构等方面极具安全性和实用性。泉水自雪山上而来,从地下暗道通向各家各户,所有的地下水道相连,走在很多地方都能听见脚下汩汩的流水声,却不知它来自哪里,通向何方。4、桃坪羌族的羊皮鼓也是一奇。传说羌族最初是有文字的,但被羊吃掉了,所以羌人将羊皮制成鼓,日日敲打,希望它能把文字吐出来,敲了几千年,文字没有找到,却敲成了传奇。
九寨沟 九寨沟是大自然的杰作。山青葱妩媚,水澄清晶莹;山偎水,水绕山,树在水边长,水在林中流,山水相映,林水相亲,景色秀美,环境清幽。是集色美、形美、声美于一体的综合美、原始美的和谐统一,可以说是人类风景美学法则的最高境界。九寨沟四周峰簇峥嵘、雪峰高耸,在青山环抱的“Y”字形山沟内,分布着114个梯级湖泊,由许多湍流、滩流和瀑布群相联,珠联玉串,逶迤50余千米,湖水清澈艳丽,飞瀑多姿多彩,急湍汹涌澎湃,林木青葱婆娑,雪峰洁白晶莹,蓝色的天空,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点缀其间的古老原始的村寨、栈桥、磨房,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和谐统一的美的环境,体现了高度的综合美。山水相依,水树交融,动静有致:九寨沟山清水秀,湖、瀑一体,山、林、云、天倒映水中,更添水中景色。水色使山林更加青葱,山林使水色更加娇艳。梯湖水从树丛中层层跌落,形成林中瀑布,湖下有瀑,瀑泻入湖,湖瀑孪生,层层叠叠,相衔相依。宁静翠蓝的湖泊和洁白飞泻的瀑布构成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蓝白相间的奇景。从树正景区上行为清澈透明、水面宽阔的犀牛湖,给人以美丽而宁静的感受。过了犀牛湖,宽阔的诺日朗瀑布似悬挂于绿色树林中的白色幕帘,展开了乐曲的精华彩段。诺日朗以上的景点各具特色,是九寨沟景观之高潮。这个区域内集中了长海、镜海、五花海、五彩池、熊猫海、天鹅海、草海等主要湖泊和三个最大的瀑布,最宽阔的钙华流滩,茂密的天然森林。长海海拔3060米,面积1.5平方千米,四周群山环抱,雪峰皑皑,森林茂密,壮观奇丽。镜湖水平如镜,蓝天、雪峰、远山、近树尽纳湖中,景色奇幻。五花海的湖水最为艳丽,五彩斑斓,似色彩鲜艳、变幻莫测的万花筒。从老虎嘴俯瞰五花海活像一个羽毛丰满的孔雀。五彩池池水翠蓝,犹似镶嵌于墨绿色森林中的瑰丽宝石。天鹅海和草海的碧水、清溪、草滩、鲜花在岩壁和森林的映衬下,更显得原始、自然、幽深宁静,置身其中,如入“仙境”。瀑宽320米的诺日朗瀑布为中国最宽的瀑布,位于九寨沟中部,为九寨沟的象征。宽310米、高28米的珍珠滩瀑布和珍珠滩相连,瀑面呈新月形,宽阔的水帘似拉开的巨大环形银幕,瀑声雷鸣,飞珠溅玉,气势磅礴。高78米、宽50米的熊猫湖瀑布,为九寨沟落差最大的瀑布,冬季冰冻,璀璨耀眼的冰晶世界,蔚为奇观,巨大的钙华流滩——珍珠滩,滩面湍急的水流激起无数浪花,在阳光照射下,宛若无数滚动的珍珠。而在长湖和日则沟的天然森林内,古木参天,苔藓遍地,神秘之感油然而生。这些景点都是九寨沟最为突出的景点,每一个景点都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使人激动不已。排列有序的九寨沟景点,高低错落,抑扬顿挫,转接自然,如诗如画,更增添了综合美感。九寨沟数十平方千米游览区内,景点之多,景观之美,观光内容之丰富,实属罕见。主要景点有:宝镜岩、盆景滩、芦苇海、五彩池、珍珠滩、镜海、犀牛海、诺日朗瀑布、五花海、树正海和长海等。
长白山 吉林省,国家5A级风景区,关东第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千年积雪为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中国最大的红松母树林原始群落。景区拥有神山、圣水、奇林等旅游胜地,也是满族的发祥地,在清代有“圣地”之誉。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区,是中朝两国界山。广义的长白山是指长白山脉,绵延东三省上千公里;狭义的长白山则单指其主峰长白山。长白山风景区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 长白山在中国一侧的最高峰是白云峰,海拔2691米,为中国东北第一高峰。 长白山是一座巨型复式火山,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形成了神奇壮观的火山地貌,典型完整的动植物资源,富有北国情趣的冰雪风光。 著名的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荣获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吉尼斯世界之最。天池四周奇峰林立,池水碧绿清澈。 长白山还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三江之源。长白山是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综合体,是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据统计,这里生存着1800多种高等植物,栖息着50多种兽类,280多种鸟类,50种鱼类以及1000多种昆虫。 长白山的密林深处盛产人参、北五味子等药材,野生动物有濒临绝灭的东北虎及马鹿、紫貂、水獭、黑熊等。鸟类中鸳鸯、黑鹳、绿头鸭等候鸟占70%。
庐山 江西省,中国十大名山,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5A旅游景区,世界级名山。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庐山,优雅明秀,风姿卓绝,顶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是举世知名的避暑胜地。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 庐山北倚长江,东临鄱阳湖,气侯湿润,雨量充沛,植被繁茂,全山葱茏,极为宜人。景观分瀑泉、山石、植物、地质、建筑(以近代别墅为主)几大类。许多人文遗址至今仍笼罩着神秘的色彩,国共两党先后在此进行过多次重要活动。在浓荫掩映之中,处处小楼,素墙红瓦,具有独特的魅力。主要景点有:仙人洞、含鄱口、九十九盘、白鹿洞、大天池、小天池等。“一山飞峙大江边”的庐山拔地而起,傲然峙立在长江南岸,山势独耸,四傍无依。整个山体呈现肾形,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延伸,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10公里,总面积300平方公里,是一座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中等山地。 庐山素以景点丰富而著称。古人云:“山之骨在石,山之趣在水,山之态在树,山之精神在峭、在秀、在高,有一于此,方足著称。”而在庐山无一不有,无一不佳。大自然的鬼斧神功,使庐山形成了峰峦叠嶂,万壑争流,丛林莽莽,云海滔滔的雄浑气势。衬上万里长江,千顷鄱湖,构成了庐山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图。 游览庐山一般分为山上游览和山下游览两大部分。山上部分即牯岭景区,需要从九江乘车上山,入住牯岭镇,然后或步行,或乘游览车,去各风景点细细品味。山下景点则分布于山南景区和沙河景区,从九江乘车游览而无需上山。
首页 1 2 下一页